教育是要给人以智慧的,教育者更需要智慧。
每一个孩子都有其本身的智慧,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特有的潜质,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那么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孩子因教育而让生命历程更加精彩?我想,这取决于我们践行的教育是不是适合他,能不能挖掘他,有没有发展他。如果学校教育真正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那么,每一个孩子的人生都势必荡漾着诗情画意。
教育是爱的艺术,爱的艺术便是对生命成长智慧的引领。作为学校,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发现、唤醒和挖掘孩子的发展潜质,让他们变得更加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教育不是教育者一定要给予学生什么,而是要尽可能地去解放学生的思想,解放他们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教无定法,真正的教育是灵动的,不同的孩子、不同的问题,需要有不同的方法来智慧的解决。
(一)在课堂实践中感悟体验美德的力量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要培养有灵气的学生,课堂教学至关重要。理想的课堂并不是一味灌输,而应该以人为本,立足于师生生命的发展,着重于培养孩子道德辨析、道德选择的能力,注重于引导孩子们进行道德体验、感悟,将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品性,外显为道德行为。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生活中体验,多层次、多渠道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第一,培养学生“自理、自育、自我发展”。我们曾在4个班进行实验调查,发现独生子女占学生总人数的73.2%,由于家庭经济较好和父母溺爱等缘故,不少孩子连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没有。针对这样的现状,我校作为全国首批国家教委委托进行小学德育改革实验点之一,在全国率先把“培养小学中低年级学生自理能力”作为重要课题,并分“自理能力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培养—自我发展能力培养”三个阶段进行研究,给每个年级的学生都制定了“自理、自我教育与发展能力目标”。
我们对低年级学生侧重日常生活里自我料理能力方面的培养:如一年级新入学的学生要学会“下课做三件事:喝水、散步、上厕所”“自己按照课程的安排收拾书包,带齐学习用具”;二年级学生要“会自己整理书包,整理床铺,衣着整洁,好好进餐,准备好一天的学习用品”;中年级以上则侧重集体生活的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培养:三年级学生要学会“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和挫折”;四年级学生“要形成从自己周边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五年级学生要“能很好地调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六年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并对自我表现进行评价”。
第二,打倒“书呆子”,让学生博学、善学。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一直囿于应试。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一批“书呆子”,我们要的是会思考,有思想,知识丰富,心态健康的阳光孩子。小北路小学德育工作紧紧围绕“文化”这一主题展开,在内容上细分成建筑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并以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劳动节、舞蹈节五大节日作为学生校园活动的主题,使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一方面丰富知识,另一方面也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第三,挣脱“自卑感”,让学生积极、乐观。当今,个别孩子缺乏主人翁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不善于表达意见,也不乐于参与公众事务。我们认识到要帮助孩子挣脱自卑感,就要注重发掘孩子的潜力。为此,学校专门开设了校长信箱和邮箱,校长办公室也向每一位学生敞开,学生有任何想法可以随时与校长当面交流,所以校长信箱常常爆满。
第四,杜绝“盲从症”,培养善于追求进取的学生。如今,不少孩子小小年纪就成了铁杆“追星族”。我们特意请教育专家“会诊”,在专家的帮助下,我校率先在课程中加入了一项“追星教育”,利用每周的德育课,教导孩子如何正确“追星”。在追逐明星外在光环的同时,更要领悟明星在取得辉煌成绩背后的艰辛付出与顽强拼搏的精神,让明星的高尚人格魅力去熏陶引领孩子。另外,学校开设自己的“小北之星”专栏,介绍与学生们一起学习、生活的“小北明星”,为他们树立身边的品质高尚、学有特长的榜样。至今,这里已经诞生了1000多个“明星”。
第五,摒弃“自私心”让学生从小事中传播爱心。现在,城市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使得他们只懂得爱自己,而很少会想到别人。因此,适时地组织各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爱父母、爱亲人、爱老师、爱同学、爱学校、爱家乡、爱国主义的教育很有必要。
培养爱心应该从对父母的感恩教育做起。刚开学,就给学生上好开学第一课,在校门口的黑板上写上这样的文字:“请你和爸爸、妈妈一起读: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感谢亲人为我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我要心怀感激,回报亲人。”这短短的文字感动了许多家长,也教育启迪了诸多学生。一位家长说:“我听之后很感动,因为我女儿是独生女,家里面是以她为中心的,很优越,平时我都没有听到她对我说出什么感谢的话,今天她讲出来,令作为母亲的我,异常感动!”
(二)让作业成为学生的“新宠”
课堂教育固然重要,而在学生阶段永远绕不开的两个字便是“作业”。“作业”是老师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重要工具。可是在教育资源紧张以及竞争提前的情况下,不少学校的作业越来越多,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学生也对作业产生了越来越强的逆反心理。
那么,如何才能让作业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呢?我们有自己的办法,让作业成为学生的“新宠”。
大家来看这样一个例子:两个孩子刚会说话,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他们都向自己的妈妈问了同一个问题:妈妈,妈妈,天上为什么会下雨?一个妈妈回答:“宝贝,那是因为老天爷爷哭了!”另一个妈妈则说:“宝贝,那是因为空气中有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空气会凝结成水珠,水珠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地球的重力,一个空气的浮力,当地球的重力大于空气的浮力时,水珠会下降,当地球的重力小于空气的浮力时,水珠会上升,水珠在空气中不断地上升,不断地下降,不断地变化,终于到了一定的时候,当地球的重力远远大于空气中的浮力时,于是水珠就落到了地面,变成了雨。”
对于孩子而言,妈妈不同的回答会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呢?前一位妈妈的回答会使孩子轻易地理解这个现象,富有想象力的种子从此植根在孩子的思维方式中,即使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思想趋于成熟,他看待事物的眼光仍将是浪漫而富有活力的;后一位妈妈是老师,她对孩子的提问很高兴,也很认真地做出了回答:她认为应该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不能教给孩子错误的思想。但不恰当的教育行为就此发生了——当孩子满心好奇地提问时,他只能看见妈妈的嘴巴在不停开阖,从嘴巴冒出了一堆超出了他理解范围的艰涩词句,在经过漫长痛苦的接受过程后,孩子反而发现自己更加迷惑了!这种教育的负面作用是很难消除的,孩子或许再也不敢提问,他会觉得这是很痛苦的事,甚至会由此慢慢变得木讷。
在教育过程中,孩子的可接受性是最重要的,是教育的关键。因此,我们希望让作业真正能够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被他们所喜欢,使他们的好奇心得以呵护,智力得以开发,情感得以沟通,知识面得以扩大,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传统作业之所以会被孩子们所抗拒,是因为,单调而枯燥的作业有违孩子们活泼的天性。为此,我们进行了“弹性而有效的作业设计”的研究,深层次、多方面丰富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力求让作业成为学生的“新宠”。
第一,“超市”式作业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教育心理学表明,单调乏味的学习活动容易产生疲劳,并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因此,作业的设计也应讲究趣味性,以生动、形象的形式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要知道,积极主动的孩子永远比被动消极的孩子学习得更好更快。
因此,我们尝试在教学中把作业设计成“套餐”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进行组合,以此激发他们对作业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才干,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我们把作业内容设计成“A、B、C”套餐。例如,学完《老人与海鸥》一课,A餐要求摘录文中描写老人动作、语言的句子;B餐要求进行片段仿写(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表现、人物特点);C餐针对程度好的学生设计,要求写一篇体现人与动物情谊的作文(细致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这样的作业内容既具有挑战味道,又有自主选择的空间,能让不同层次的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
因此,布置作业的水平要适中,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由于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布置作业难度要有阶梯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应难度不能完成的,可降低一级完成;对较易作业也不能完成地再降低要求,尽可能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完成相应难度的作业,减轻学生因完不成作业带来的压力。
第二,让学生当一回作业的“导演”。传统教学中都是教师设计好作业让学生完成,学生被动应付,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兴趣是前进的最大动力。事实证明,学生对自己“创造”出的作业更感兴趣,做得也更投入、主动。从学生自己的需要出发,让学生当一回作业的“导演”,自己设计作业,参与作业的评价,使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其学习主人翁的精神。一篇课文教学的结束,并不是探求知识的终止,更应是一个新的开始。教师要通过巧妙的点拨,引导他们由此及彼地拓展延伸,涉猎更广阔的相关领域。怎样落实这个环节呢?赞可夫指出:让学生们自己提出目标,拟订行动计划,可以产生一种强有力的动机,使他们去克服完成既定任务的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鉴于此,我还尝试把课后作业设计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的做法。
举个例子,在学了三年级上册《奇怪的大石头》后,语文老师提醒学生:学了这篇课文,我们认识了冰川活动的地质现象,同时还学会了很多生字新词。学了这课,你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给自己布置一些家庭作业吗?课堂上,学生纷纷以“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作业形式,向老师及同学们展示着“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无限风光;有的准备把几个自认为难写的生字写一写,再读一读课文,如果家长有时间还要把这个故事演一演;有的准备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一听,并把课文的生字新词默写一遍;有的准备把这个故事用连环画的形式画出来,题目改为《石头的奥秘》;有的想照课文的样子续写段落;有的说想研究一下第四纪冰川活动的其他情况,要和家长一起翻阅《少年百科全书》……
在设计弹性作业时,我们强调从枯燥走向趣味,从单一走向多元,从个人走向合作,从学科走向综合。在作业设计时,务必少而精,形式多样,高质、高效,富有启发性,这样的作业设计才符合新课程素质教育的精神,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空间进行创造活动,让他们感到学习的乐趣并生动活泼的发展。
记得我曾读过一本书叫《家庭作业的迷思》,我知道了世界上排名第一的作业是回家读整本书,排名第二的作业是与父母交流并能记录下来,排名第三的作业是好好让孩子玩一些智慧的东西。一直以来,我们坚持着这三种作业的布置。作业是老师授予学生的美丽礼物。它应该像风一样有力,能托起孩子自由的翅膀,而绝非是隔离天空的樊笼;它应该像船一样轻盈,能载起孩子求知的心灵,而绝非是倾覆小舟的巨浪。
(三)阅读才是最好的“补课”
培养有灵气的学生,关键在于开拓他们的思维,而阅读是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
《中国教育报》曾说,多读书的孩子思维活跃,视野也开阔,到了初二更能明显地显示出优势。如果您想提高孩子的数学成绩,必须让他现在就养成读书的习惯。否则,我再怎么辅导,孩子的数学成绩也不会有太大的提高。
此外,“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阅读的功效绝不仅仅是丰厚学生的文化积淀,提高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帮助点燃思维的火花,发展学生的智力。
所以,阅读不仅仅是语文学科的事情,它对于任何一个学科来说,都是必要的。同样,阅读也不仅仅是语文老师的事情,需要各科老师都重视起来。一旦学生的思维版图被打开,那么它就会很自然地建构起事物、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习能力。这远远要比最简单最直接的教育方式——“补课”更能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当孩子学习困难时——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
近年来,广州遍吹经典诵读之风,我在小北路小学也开展了“诵经典美文 享书香人生”的活动。通过国学诵读活动,让师生在领略国学思想的同时,与圣人对话,聆听圣贤的教诲,并把圣人的教诲内化为自己的习惯,落实到平时的行为当中。
我们的经典诵读计划当中,学校根据孩子们的实际,对不同年级的孩子,制订了不同的诵读计划。比如,在五年级我们提倡阅读《论语》。通过开展《论语》经典诵读,能帮助孩子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每天早上,孩子们会按照学号,轮流在黑板右下角写下一句《论语》中的话,其余同学则把它记录到当天的作业登记本上。在每周二、周四的午读时间,年级的广播都会播放古典音乐,伴随着悠扬的曲子,每个班级都响起了朗朗上口的诵读《论语》声。每当学完一个篇目,班上就会举行一次《论语》知识竞答,通过抢答的方式,评选出最具经典文化底蕴小组以及最具诵读情怀个人等项目,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论语》的热情。
除了以眼看为主的阅读之外,我们更探索多元的阅读方式——听读。随着大量有声读物的出现,使“耳听”逐渐成为新的阅读习惯。
孩子的学习都是从“看”开始的,“看”是孩子打开知识宝库的第一块敲门砖。而“听”书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却因拥有“看”书无法实现的优点,为孩子开辟了另一条新路径。
我们发现,有声读物的便携性,使阅读摆脱了桌前灯下的条件限制,随时随地皆可进行,极大地拓展了孩子的阅读时间,扩大了孩子的阅读量,特别是对那些动辄数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历史故事,“听”的效率无疑倍增于“看”。
此外,由于没有文字识辨上的障碍,“听”书能够更好地保持理解的连贯性,从而在无形中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特别是那些相对深涩的古典文学,很多有声读物将其通俗化、口语化甚至幽默化,有效减轻了孩子的阅读负担,让孩子把“听”书当成乐趣,越听越爱听,越听越上瘾。另外,“看”书是让孩子凭借视觉发现文字的内涵,而“听”书则有助于孩子凭借听觉感受语言的多彩。声音的每一处跌宕起伏,都暗含了诵读者的观点,每一处抑扬顿挫,都流露出诵读者的情感,这无疑是给孩子的一系列生动的口语课,久而久之,诵读者的观点和情感,必将渗入孩子的思想深处,影响孩子的表达习惯。
(四)实践性拓展让学生关注社会
进入现代社会,一个合格的公民不仅需要独善其身的能力与底线,更需要兼济天下的抱负与追求。
培养有灵气的学生,不仅不能让学生成为“书呆子”,更应该引导他们关注社会。
对于小学生,我们通过拓展性作业的方式来引领。例如,围绕2010年广州亚运会,我们就设计了三份拓展性作业:亚运会前,作业设计为“感受广州新貌,体验亚运美好”;亚运会召开,我们又设计“精彩亚运我见证”“感动瞬间,感悟永恒”;亚运结束,我们设计“‘兔’气扬眉珠水情,活色生香古城韵”。同一主题下的作业设计,每份作业从内容到形式要达成的目标又各有不同。
“感受广州新貌,体验亚运美好”是让学生感受亚运带给广州的巨变。
“精彩亚运我见证”“感动瞬间,感悟永恒”是让学生学会从自己角度的去解读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在这份拓展性作业中,孩子们既可以用文字记录下开幕式或赛场上的精彩一刻,更学会拿起自己绚丽的彩笔描绘下心中的激动。开幕式让孩子们赞叹,紧张激烈的赛事让孩子们兴奋。
“‘兔’气扬眉珠水情,活色生香古城韵”是让学生以邀请函的形式,根据每一个年段孩子的特点“度身定制”了作业要求:①诚挚的祝福语。一、二年级的同学用中文,三到六年级的同学用英语。②精明小导游。对广州特色的景观或春节传统文化习俗进行生动有趣的推介,假如能设计一条既经济又实惠的旅游路线就更好了。③趣味留影。为了使你的邀请函更有吸引力,可以配上照片,可以自己描绘,也可以剪贴,还可以几者相结合。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灵活的要求,激发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激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创作出了许多精彩的作品。有的用照片记录下了一家三口游览花城广场的美好回忆,并配上了一段优美的解说;有的则设计了一条经济实惠的广州一日游路线,推荐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还有一年级的小朋友们,虽然他们的语言还很稚嫩,图画还很生涩,但就是从这些稚嫩的笔触中我们看到了他们无比丰富的想象力……
“阳光给力,践行创文”,孩子们结合关系到身边每一个广州人的创文大事,根据活动的五种主题任务,或剪贴,或绘画,或拍摄,或描写……一幅幅绚丽多彩、别具一格的阳光小北文明地图上,一张张的彩色小卡片传递着美丽广州的创文知识,中英文对照的创文标语提点着生活中的你我他,真实清晰的照片捕捉着身边一举一动的“微文明”,节水节电的好点子倡导着文明健康的低碳生活,“给创文献一计”显示了阳光小北人的羊城主人翁精神。
星球分析师,“天空之城”设计图,环保预设方案……不要以为这些是中国航天局的任务规划,这是小北路小学孩子们的“奇思妙想知环保”寒假拓展性作业。孩子们利用寒假搜索图书馆,访问互联网,读书报,看新闻,以各种方式进行调查,将收集的丰富的资料进行了筛选和重组,再加上了自己独特的构思和别出心裁的创意,组合成了一份份图文并茂,立意新颖的拓展性作业。在孩子们的心中,原来人类未来的“天空之城”是这样的:有类似地球的行星,有阿凡达式的漂浮世界,有未来感超强的现代都市,还有绿意盎然的环保之城……孩子们还提出了许多环保预设方案:如“天空之城”要以再生材料建造,如未来空间站要建设科学的废水废物处理系统……孩子们在奇思妙想中得到了一次生动环保的自我教育。
(五)童心童语论坛,让孩子们在思辨中锻炼思维
为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从小爱思考、会思辨,学校大队部开展了“童心童语”小主人论坛活动。
论坛是一个自主自动、创意无限的空间。每周由一个中队主持一次,为队员们全面了解、参与、交流、开展少先队活动提供沟通的交互平台。如“小学生应不应该有零花钱”“EQ重要还是IQ重要”“小学生应不应该追星”“小学生该不该用高级手机”“高年级也要设无作业日吗”“做好事该不该留名”,一个个议题,一番番唇枪舌剑,一次次各抒己见,孩子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视野更加开阔……一个个创意在“牢骚”中诞生,一个个大胆提议在“肯定”中创生,一个个主动发言在“碰撞”中激扬。
(六)“松绑”“解放”,让学生享受生命的快乐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教育资源将更加紧张,学生的竞争似乎也越来越大。不少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更加迫切。我们理解家长的担忧,然而恰恰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认为学校不应跟随社会盲目浮躁,揠苗助长,而应该给学生“松绑”“解放”,把自主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思维、发展、学习、活动、生活的主人,并让他们在自主之后享受到生命的快乐。
如今,广州“小升初”选择多元,不少家长希望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在升学阶段拼钱、拼分、拼关系的不计其数,甚至一些老师也被这股风气影响。
虽然我们不能回避现实,但是我每次在家长会都向家长灌输正确的理念:小学阶段培养好的习惯、能力和方法是最重要的。比如说,不少家长非常重视小孩的成绩,而忽视了他的良好习惯的培养,让他们做好作业就行,什么家务劳动、社群活动都不参加,这是不对的。实际上,小学阶段纯粹的“知识”,用3年时间就已经学会了,那么为什么我们需要用6年的时间呢?那是给你培养良好的习惯、能力和方法的。
所以,家长不要急于求成,而是要让孩子慢慢去成长,这样才能为他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否则总是揠苗助长,不少孩子到了初中、高中就已经厌学了,再也不能在学习中找到兴趣。有句话说得好:“长得太快也是一种累。”小学阶段,把时间还给孩子吧,这个时候他们最重要的角色是一个少年儿童,而不是一个学生。他们面对的不光是学习,他们还要享受跟其他孩子在一起的快乐,享受和老师在一块的愉悦,享受集体的温暖,享受生命的阳光!
他人眼中的我▶
我们的彭校长
小北路小学五(8)班 秦可
上学期,我们学校来了一位新校长——彭校长。她来之前,我就听说她不仅是校长,还是数学特级教师。我心里不免产生疑问:她很严厉吗?她名副其实吗?后来发现彭校长还真是与众不同。
还清晰地记得那一天,在全校大集会上,我们第一次见到了彭校长。她首先热情洋溢地介绍自己,说自己和原来的老校长同姓,都姓彭,所以称呼不用变,这运用了“迁移”。她独特的开场白,一下子就把师生间的距离拉近了。然后教我们记她来和我们交朋友的日期,彭校长是2014年4月1日星期二来的,她发现这是一组对称的数字:20144102。“哇,还真是对称的!”我想到。彭校长告诉我们:“这里用了‘找规律’的方法,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要学会找规律、找方法,这样学习就会变得很简单、很轻松。”听了校长的一番话,我情不自禁地想:“校长果然是数学名师,果然名不虚传!”
开学后,彭校长给我们班上了一节数学公开课“扇形的认识”。彭校长深入浅出地给我们讲解,使课堂上充满了生活化的数学味道。在她的引导下,同学们的探索精神被彻底激发,不断提出问题,通过热烈讨论,推动着课堂向知识深处发展。彭校长行云流水般的讲课真是精彩纷呈,不仅让我们认识了扇形,也让我们得到了一次艺术享受。
彭校长就是这样,润物无声的培育,让我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小北人何其有幸,遇到这样一位好校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