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的海洋梦

我的海洋梦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任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执行院长、教育部应用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当严老师为自己的海洋梦打拼的时候,20世纪90年代初,海洋养殖产业在中国沿海兴起了。国外的学习生活开拓了严老师的视野,他对海洋生物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2002年,在即将回国的时候,正巧宁波大学当时的校长邀请严老师到宁波大学来做研究。考虑再三,严老师加入了宁波大学海水养殖饵料和海藻高科技产品的研究团队。

人物名片

严小军,男,1968年6月生,江苏苏州人,中共党员。现任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执行院长、教育部应用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浙江省特级专家、钱江学者、中国藻类学会常务理事。先后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欧盟“Erasmus Mundus Scholarship”、日本“STA Fellowship”等荣誉。

严小军老师出生于江苏,从小就喜欢吃海鲜,对大海有着一种莫名的眷恋。严老师本科读的是化学专业,大学毕业的时候和其他学生一样去询问老师应该研究哪个方向比较好,老师当时推荐说有这么个海洋生物、水产养殖的专业,所以他听从了老师的意见读了海洋生物专业的研究生,就此开始了自己的海洋之梦。

当严老师为自己的海洋梦打拼的时候,20世纪90年代初,海洋养殖产业在中国沿海兴起了。原先,在我国东南沿海,有一种叫泥蚶的贝类,作为我国传统的养殖贝类,泥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于是,泥蚶养殖开始兴起。可是这一新兴产业才刚刚起步,就遇上了两大难题。

难题一是由于海产品的育苗季节一般集中在4—7月,然而此时的东南沿海正受着梅雨和台风等气候的控制,从而导致了海水养殖生物的育苗量与育成率低下。难题二是缺乏优质的饵料和饲料。传统的养殖饲料多是杂鱼和烂虾,但由于其经常附带有极易繁殖的微生物病原菌,很容易造成大面积病害。这样的难题是一个良好的机遇,也是严老师开始发挥作用的时候。

国外的学习生活开拓了严老师的视野,他对海洋生物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但是月是故乡明,在国外待得越久,他才更明白自己心向祖国的愿望。如果能有机会报效祖国,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严老师才觉得自己真的是学有所用。国家培养一个人才不容易,现在学有所成,应该报效祖国,把所学与所得教授出去,况且国内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研究平台,完全可以大展拳脚、施展才华。2002年,在即将回国的时候,正巧宁波大学当时的校长邀请严老师到宁波大学来做研究。考虑再三,严老师加入了宁波大学海水养殖饵料和海藻高科技产品的研究团队。那时严老师作为浙江省高校首批钱江学者来宁波大学工作。当然,刚来宁波大学的时候,严老师没能立刻就成立一个很完善的研究团队。他从青岛带来的研究生和宁波大学的本科生给了他很大的帮助,是他们一起合作,才有了今天的研究所,也才能取得如今硕果累累的成就:生物医药、宠物食品、诱食剂、饲料……

刚开始的那段时间,针对阻碍海洋养殖产业的问题,严老师和他的团队不停地研究,建立了一整套饲料营养物质的分析方法,并确定了针对不同育苗种类的优质饵料,为渔民和养殖户提供了高营养的饵料生物。于是就在几年前,泥蚶的养殖成本逐步降低,这种昂贵的海鲜如今早已变成老百姓餐桌上的寻常菜品,使泥蚶有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转变。

其实直到现在,严老师仍然是以研究为主,但是作为一名教师,他还是会花很多时间在教学上。他曾经当过班主任,从学生各方面来说,自我感觉当得也是不错的。而多年的留学经历也让严老师的教学带有一些美式教学风格。“严老师在课堂上遇到什么问题,也爱和大家一起讨论、交流,而且平易近人。我们都很喜欢和他交流,跟他聊天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一名学生曾这样评价严老师的教学风格。

事实上,严老师对学生是有着很高的要求的,只是他将这种要求渗透到了一点一滴的教学当中。在日常教学中,严老师比较注重讲解科学研究的历史演变,通过梳理重大科技创新的时代需求和新技术的应用相互渗透,同时详细讲解诺贝尔奖获奖工作的一些实验细节,通过详细的案例分析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在树立人生理想和自我实践方面找到发自内心的共鸣,有效提高学生创业创新的兴趣和能力。

严老师有一些自己的教学特色,如喜欢开门见山,喜欢把事情讲清楚。比如学生们可以告诉我,严老师哪儿不对了,严老师我不喜欢这样的上课方式,或者可以把觉得对的和老师讨论,但是严老师没那么容易被说服。讨论什么都是可以的,“坦率”两个字最重要。严老师更多的是启发学生,启发是他教学的核心。此外,严老师很注重细节,比如在做报告的时候,稍微改变下字体,特别是报告中的英文字体会更引起人的注意,这让他很重视。例如,街上的广告,改变一种颜色很可能就是广告制胜的关键。再比如耐克标志性的那个钩,看着就那么简单的一个钩,不知道是设计了多少次的。严老师十分注重这些细节。

严老师很注重养成学生的一些良好习惯,比如上课不玩手机。但严老师有时候也会容忍他们,但是在别人上去做报告的时候,学生玩手机严老师就不太能容忍,会批评他们。严老师认为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是必需的,别人辛辛苦苦准备出来的劳动成果可能你并不认可,但是要学会尊重。

严老师觉得大学里最主要的是学习技术,他鼓励学生去学习一些别人不会的技术,这样才能出奇制胜,这就是所谓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另外,严老师也要求学生们要制定一个目标,而且要定得远一点,这样才有动力去竞争。有了竞争力,发挥出竞争力,这样的一个团队,学生都能够实现最大的价值。当然,一颗自信的心也是不可缺少的。有技术,有自信,有目标,有竞争力,严老师相信具备这些的学生会创造自己的价值,这也是严老师培养学生的目标。

在日常教学之余,严老师也积极鼓励和辅导本科学生进行课外科研活动,多名学生在海藻生物活性物质机理研究和产品研发方面做出了较深入的实验研究和创新思路。有一个学生还在他的实验室的时候,就在研究如何在蓝藻分泌出毒素前测试出有多少是有毒的。当时他的学生在暑假的时候发动班级同学一起去各地测试。最后回来的时候,学生觉得自己在基因研究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想去再学学,这样做实验会更得心应手。严老师听了之后就推荐他去进修;进修回来后,学生把蓝藻的基因好多都研究出来了,这样为后期的研究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之后严老师团队也研究出了一个小小的仪器来检测水中蓝藻的分布。

同时,严老师也积极为大学生和中学生进行科普知识的讲演,如“微型藻类的两面性”和“生物行为的化学原理”的主题讲座,深受学生好评。严老师记得有一次给本科生上课,可能是那一次讲得太好了,大家都为其鼓掌,这让严老师觉得劳动成果被尊重和被认可了,很开心。

当然不可否认,肯定也会遇见问题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严老师有三招:一是以情动人,用大道理去说服他。大道理有时候是听得很多,但是这个时候大道理也是管用的。它为什么叫“大道理”而不是其他,就是因为是适用于所有人的道理。二是手把手地教。就像布置一些简单的任务给学生。严老师之前遇到的一个研究生,是典型的问题学生,常常说谎,经常会说什么亲戚病了然后向他请假。后来严老师打电话到他家里,发现没这个事儿,就打电话给学生,学生很不好意思地说他不会做这些项目。严老师就说我这里有三个项目,你挑一个你觉得容易的,然后就只做这个,其他的都不要管。再不行严老师就直接告诉他哪个项目简单点,让他挑那个项目。如果学生还是说不会,严老师就亲自带他做实验;或者找其他比较优秀的学生来带他一起做。这叫借光,让他做些简单的任务。最后一招是最无奈的了,被严老师叫作送菩萨出门。当学生可以离开的时候,果断地让他去其他的地方,比如介绍他去外面的研究所、开发公司等。

另外,面对当下多元化的教育现状,严老师认为我们的教育不应该是刻板的教条,而应该以生动的实践和鲜活的思想来吸引学生。近年来,严老师的很多学生也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文章,并多次代表宁波大学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会。在严老师的心里,如果每个学生都能茁壮成长,都能超越自己,那也是对他的一种肯定。

作为科研工作者,曾有人用几个字给严老师作了概括:“潜心科研,不断创新”。在一般情况下,实验室通常会是科研人员工作的“主战场”,然而对于严老师来说,实验室更像是他的“家”。10多年来,严老师多数时间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如果三天不进实验室,严老师就浑身不自在。

严老师主要研究海洋生物药源生物学与生物代谢分析,侧重于海洋植物及微型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分析与生物学活性的研究与开发。严老师和他的团队通过基础研究创新,利用藻类生物资源研发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创新,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1项,其中6项作为第一发明人。他还曾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教育部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等。近期完成的研究有“高效海水养殖和灾害响应机制”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通过交叉学科的联合研究,进一步深入研究海水养殖在台风、赤潮等自然灾害中的生理胁迫过程和有效防控技术,创新适合于东南沿海的高效养殖品种和资源开发途径,2011年3月,严老师的团队成功地举办了“高效海水养殖与灾害响应机制”国际学术会议,受到国内外同行的一致好评。

严老师认为自己目前最大的教育成就是培养出了一些优秀的学生。比如现在宁波大学的一名女教授,以前是他的一名学生,本科的时候就跟着师兄师姐做一些实验,没怎么注意,想着一个本科生也做不出什么很好的东西。后来研究生的时候还是报在严老师这儿,观察了之后发现她实验做得挺不错的。研究生刚开始的时候她就找到严老师说想总结一下本科做的实验,发篇英文的论文。严老师说你试试看吧,后来严老师把她的论文作了修改,投给国外的一个比较有名的杂志,最终被录用了。

笔者和严老师合影

说到教育梦,严老师有他的梦想。他最大的教育梦是想把学生教得更优秀,而在研究方面也能多出好的成果。就像现在研究所的小张老师,他原先是宁波大学的本科学生,是严老师带的学生。研究所刚成立那会儿,人还很少,小张就来帮忙。其实刚开始觉得本科生和研究生还是有差距的,但是小张后来做得都不错,可以说达到了研究生的水平,本科干活做事都挺认真踏实,所以一直在严老师的研究所工作。

直到现在,严老师从教10年之后,他的教育梦想仍然是培育优秀人才,但是现阶段他最大的梦想是希望课程上能向西方国家学习。“希望我们的教学能够和国际接轨,我的学生可以多学习一些国外的知识和理念。学校和我最近就在和国外的一些世界百强的学校联系协商,希望我们宁波大学有更多的学生能够外出学习,达到国外学校的要求,拿到更好的文凭,最重要的是学到更有用、更好的知识和技能。”严老师满怀希望地说。

严老师还有另一个想要实现的梦想,是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懂得把握住时间,能够有精力去学习一些新的东西,并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只不过因为尝试一些新东西的时候,会有一些小麻烦。一方面要和学校商量好,让学校能够接受严老师这个新的教学方式或者新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又要保证学生能接受,可以跟得上严老师上课的进程,再者还要确保有合适的仪器提供给学生学习、做实验。创新是件挺麻烦的事情,因此这也是严老师现在和未来想要实现的一个梦想。

人在干一件事久了之后可能会产生疲惫感,但是严老师自从研究海洋生物起就从未产生过疲惫感。大概正是一种归属感和使命感,让严老师觉得很有趣,并且从来没觉得要放弃它。人年轻的时候,总会想着换不同的工作,换几次也是正常的,太多了就会不安稳了。严老师刚开始也不是研究这个专业的,之前有去做过总经理助理之类的工作,后来应酬太多,就不太喜欢,想想还是搞研究适合自己。从此以后,严老师就一直做研究,没有变过,也觉得研究挺好的。

活到老,学到老。严老师现在把研究当成一种生活习惯。有人说“一入侯门深似海”,严老师说“一碰海洋心似火”。现在,严老师也没有离开那片浩瀚的海洋,以后也不会离开这片海,直到他再也无法研究它。严老师也有想过退休了之后要干什么的想法,但是当这一念头闪过脑子的时候,他觉得想得太多了。退休了以后就玩吧,就这么简单。严老师想研究哲学,琢磨它们的奥妙之处。回顾自己年轻的岁月,想想先人们讲过的大道理,品味这一路的人生哲理,改掉以前的错误之处,这会让严老师这一生更有价值。

文/图:金晓婷 金丽兰

指导老师:聂晶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