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然和谐的教育观

自然和谐的教育观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胡建军是一名数学教师,任教已超过30年。以时间为线索,胡老师详细地为我们展开了他的教学历程,剖析了他的教学思路。胡老师的教育方法,一直随时代在改变。胡老师在指出了学生能力的特点之后,强调了能力的重要性。胡老师认为,能力是多方面的,比如说自我学习能力。那么对于学生的品德教育,胡老师的看法是全员德育,这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事情。胡老师不仅对新教材的理念深有理解,而且对教学的安排和数学的理念有独特的看法。

人物名片

胡建军,1963年生,数学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宁波市效实中学副校长,1982年师大毕业,分配到北仑的柴桥中学,1986年进入效实中学工作。

胡建军是一名数学教师,任教已超过30年。以时间为线索,胡老师详细地为我们展开了他的教学历程,剖析了他的教学思路。胡老师的教育方法,一直随时代在改变。作为一名老师或者说成熟的老师,首先对自己的学科有一个宏观的把握,站在一个系统的高度来统一安排一个教学。具体观点,就是要明确高中数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东西,应该培养他们的什么能力。通过一个学科所能够做到的,那么我们现在所说的就是一个教学意识,或者说一个学科意识。那么作为一个成熟的老师,在三年里面,对自己三年的教学应该有一个统筹的安排,不能上一节课就一节课过去了,下面一节课上什么就都不知道。这样不行,是没有系统性的,所以有一个系统的安排很重要。学生需要什么能力,我们作为老师教给他们什么知识,让他们怎么去用等等这些问题,预先有个系统的框架和安排。”

第二个就是教学的一个模式,胡老师介绍说,这个过程是一个在不断改变的过程。如果从学业派的角度说,就是从一般的老一辈的角度出发来说,一节课有五个步骤,后面这个步骤也有了改进,跟现在的说法也有点不一样。讲一节新课的话,会有一节新课的导入,导入到数学角度(导入的类型也各不相同,作为任课老师可以开门见山地导入,可以问题导入,可以情境导入,也可以由生活的实际问题、应用问题导入),接着是新课的讲述,然后是学习的巩固,学习的反馈,再到后面学习的总结,这样五个步骤。

胡老师还笑着为我们介绍了对学生教育上的帮助,年纪大的老师类似于学生的长辈,年纪小的老师类似于学生的兄弟姐妹,那这个关系就让学生容易接受,教学效果就比较好。

现在新课程推行的背景下,胡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学生培养的关注点,比较重视学生的能动性,师生的互动,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换句话说,比较关注学生的互动性,比较关注课堂的互动性,不仅仅是老师单方面的传授知识,而且需要让同学们在互动中构建知识体系。“在教学这块来说,作为老师,你不仅仅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能力,交给他一个学习方法,这个学习方法可能对他终身有益。”胡老师细心地解释道。

胡老师认为,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作为学生学了以后要有反思、归纳、延伸的能力等等。自我学习的能力包括学习的主动性,那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要是同学上了大学,进入了社会,该怎么办?没有人会教你,要学生自己去学习,这个老师没法帮,要靠自己。胡老师在指出了学生能力的特点之后,强调了能力的重要性。胡老师认为,能力是多方面的,比如说自我学习能力。总体来说,到效实的同学基础还是可以的,相对普通的同学比较好,这个算前提。从教育实际出发,效实的周六、周日不补课,这样一来就使得教学时间比较少,就使得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在能力培养的方式中,不仅靠老师去灌输,更需要的是同学的自我学习能力。效实一般要求同学有自我学习能力,因为效实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一般都是停课复习,期中考试大概两天,期末大概三天,9门课都是自己去复习,老师最多讲一节课。那么有些同学不习惯,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自己去适应。学校现在要求比较少了,因为现在学生压力比较大,在双休日放假期间,学生一定要把一周学习的东西进行梳理归纳整理。比如说这周,老师讲了什么东西,核心知识是什么,典型题目是什么,所牵涉的数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思想方法是什么,要自己进行梳理、巩固,下周的知识要先预习。

那么对于学生的品德教育,胡老师的看法是全员德育,这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事情。一般的任课老师,都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育方式不会那么死板,有的时候多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不是老师高高在上对学生进行谈话。另外,下课后学校主张学生能够活动,最好不要在教室里。每天学习在教室待一天,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不利。

胡老师还介绍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问题。一般新生进来,第一节课基本上就是老师来介绍这个学科要学的主要内容及这个学科的特点,对学生提出学科的要求。比如说怎么去预习,怎么去听课,听课要求记笔记,记笔记要把老师的上课内容记下来。胡老师也要求学生记笔记,把这节课的主要内容给记下来,典型的题目记下来,上完课有个大致的归纳。听不懂的,下课以后问同学或者问老师把问题给消化掉,或者下课后把那些课堂上的笔记再看一遍,弄懂了,再做作业。不能看着做作业,可以模仿着去做。不会做的,大家再一起讨论。中学改作业,老师一般都改得比较及时,第二天发下去,然后订正。一周下来,再对这些东西进行一个梳理,这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非常有帮助的。按照老师的流程来,没有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学些什么也是不知道的。这是好的学习方法的培养问题。

新教材提倡新理念,从生活中来,又为生活服务,这是新教材的观点。其中关于应用的东西比较多,这个方面主要还是培养一个兴趣,不然会比较枯燥。让学生明白这个理念是从生活中来的,就像国外的教学都会对学生讲清楚这个知识有什么用。

胡老师不仅对新教材的理念深有理解,而且对教学的安排和数学的理念有独特的看法。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一些教学进程的安排,作为一个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方法来安排,就是必修课的。学校有一个观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老师的角度出发,从学校的传统出发,高考要考的,一定要教,高考不考的,我们认为对学生的多面发展有益处的,我们会加深。有些选考模块,有些不重要的东西,我们会把它简化。有些东西我们认为对学生以后上大学、进入社会有帮助的,我们会加深、拓展。教学系统的安排是以三年作为一个老师备课周期,采用单元备课,不采取一节课一节课备课,不然后面的跟不上前面的,学科的系统性问题就会出现。本来一个大的学科目标,学校把它切成一个一个小单元,比如说四五节课一起备课,比如说这个系统在第几节课,那个系统在第几节课,系统性会更高一点。有些拓展学校不一定按照书上的一步一步来,有些拓展会在一节课的后面进行,或者在之前进行,形式是不同的。胡老师认为有这么一个现象,现在好多老师比较功利,教学都是比较集体化的。比如说一个章节的内容,老师在你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基本的公式定理一口气都给讲了,之后通过题目、例题,来巩固来帮助学生理解。前面通过集体化,后面通过题目帮助学生理解,巩固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如果学生不理解,就反复地把例题翻出来讲。这样子就没有从数学的根本理念出发,从长远来说是不科学的。从数学的原理和数学的本质角度来说,它不是教数学而是做数学,为了应付高考。从长远来说,数学的目的不是做题,而是学习数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是从数学的观点去看社会、看问题。数学是一个理性的东西,而文科大多是一些感性的东西,怎么用数学的理性思维、逻辑去思考,这跟文科不同。

胡老师曾经进行过超常教学以及创新教育的研究,就是在青少年人群中有3%的人智商是超常的,比较聪明。对这些儿童,应该有一个特殊的教育,学校的一些比较平均的教育其实对他们来说是不太公平的。所以包括现在对重点中学观点也是两个方面,一是认为重点中学不要开办,大家都平均,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把重点中学取消了,对好生和差生都是不公平的。像美国普遍学习比较轻松,但美国也有顶尖的学校,学习是很辛苦的,里面的同学也多是超常儿童。

创新教育讲的是创新和创造的能力及意识,现在我们的基础教育还是可以的,到了大学,基础的教育还在,但是创新的意识却有所不足。高中教学不能算创新人才培养只是为了未来的创新人才打基础。对这些同学要有单独教育方法,在他们的动手能力、创造精神上给他们一些相应的帮助。

胡老师认为现在学生压力是比较大的,一是与社会的氛围和环境有关系。现在的孩子普遍是独生子女,家庭社会都会比较关注,父母亲以至于爷爷奶奶,都会在小孩子方面投入比较大,给予的希望也比较大,以至于小孩子读书的压力比较大。同学在初中里数一数二,考上了效实在班级里也是前十,还是比较优秀的,但是在家长眼里与过去比可能还不够。考了第五名还不够,想孩子拔尖考第二,有同学在初中里数一数二,但是在进了效实后马上落到四十几名。高中的时候老师完全不一样,可能老师不会去表扬了,同学自己也会很郁闷。二是学习方法的改变,初中的时候上课听得懂,作业也会做。上课不会做,下课更不会做了,初中是这么个状况。只要跟着老师走就行,老师上课讲什么你听得懂,充分的题目去做,这个章节结束了,可能就是老师再重新给你梳理,给你归纳。

到了高中,这个情况没有了。只有按照教学程序一步一步往下走,而且老师上课,只要大多数人听懂了,这个课程就过去了。如果100%的人都听得懂这节课,那么这节课也不是一节好课。因为这种情况学习成绩好的人就不会听了,每个人的理解能力都是参差不齐的,成绩好的人也会因此开小差了,所以大多数人听懂了一章才会过去,那么小部分理解能力强的那些人就会不适应。有的人接受比较快,接受得比较完好。有的笔记都不看,上课听不懂,作业也不会做,所以有人觉得自己初中学习很好,高中学习也很努力,也没有偷懒,也花了很多的力气,怎么学习都学不好,这个心态的落差和起伏会很大。

胡老师认为,对于新的高中学生来说,就是要尽快地适应高中的学习教育,因为学习的整体的进度是不会等某一个人的。作为老师来说,要关注学生,特别是前半个学期,那些学生学习成绩掉得特别快的,出现了问题的,个别要及时地沟通一下。另外,从家长角度来讲,也要意识到这一点,不要给学生太大的心理压力。压力太大不是一件好事情,家长可能会简单地去要求学生,比如说我们考试把平均分定为75分,像理科考试总要有四五个人不及格。初中数学的平均分是80分,有些同学在初中都是90分以上,到了高中就不及格了,学生心里马上接受不了。学校就会联系学生父母,多联系,多沟通,让家长不要给学生太大压力,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兴趣,要他们自己有兴趣。有些同学本来就比较喜欢,有的同学是因为老师教得好,因为老师的原因喜欢上了这门学科,所以一名好的老师是一个重要原因。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会对老师有信任感,他就会听老师说的,按老师说的去做。最好的结果就是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有些好老师不说学生也会做,这就是一个老师最成功的地方。

对学生来说,要有学习的兴趣,对于一名老师来说,上课上得要好,教学的功底比较高,对工作敬业,有很大的心血投入。

胡老师还有一个很朴实观点,就是什么事情都是复杂问题简单化。“如果一个老师上课的时候,把一个简单问题复杂化,肯定不是一名好的老师;只有把一个复杂问题简单化,讲透了、讲解明白了才是一名好老师。”胡老师强调说。

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兴趣,有各种各样的特长,胡老师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情。到社会上以后,一个人只知道读书,没有其他的爱好、兴趣,这个人就会受到各方面的制约。胡老师认为,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是好的、可以的,但是有一个前提,不能过分影响学生的学习。没有影响是不可能的,社团活动肯定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也有家长对社团活动的影响表示堪忧。社团活动要开展,但需要有限制,不能过分影响学习。

在学生的个性培养上,学校会多听家长的意见,多和家长沟通。每个班级都有家委会,班级家长代表组成学校的家委会。班主任可以与班级的家委会代表进行联系,也有班级的QQ群。在家校联系上,胡老师认为沟通是主要的,家长对学校有什么看法都可以沟通,而且在家长与学校的观念产生冲突的时候,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学校也会有自己科学的观点,这就需要家长多理解。

胡老师说:“在我刚开始迈入教育行业时,感觉自己只要把课程讲清楚,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能够减轻他们的负担,使得他们有收获、有提高就可以了。现在我有了更深的理解,教育首先是培养人的,是一个自然的和谐的教学,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教学的理念,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胡老师铿锵有力的话语,让我们久久回味其中。

文/图:胡凤阳 韩 宁 汪鸿珅昊

指导老师:聂晶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