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红
“没有人能够知道春风的颜色,只有当她吹拂过山川和田野;没有人能够知道教育的发生,只有当它让学习者的心灵扬起风帆;没有人能够知道孩子们的灵慧,只有当他们自由地思考和实践!”这诗歌般优美而睿智的教育哲思,来自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思想随笔《谛听教育的春天》。
这本书以生动典型的事例,阐述了生本教育的真谛,如行云流水般娓娓道来,在轻松愉悦中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在于学生的外部地位,更在于学生的内部自然性和潜能的发挥。
回想走过的十几年教育路程,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落寞。每天与学生朝夕相处,每天在课堂上摸爬滚打,但书读得却是渐渐地少了。今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唐山市的骨干教师培训。短短的十几天,我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整个身心被老师的讲课内容深深地触动着,一股强烈的读书欲望油然而生。也是在这时,《谛听教育的春天》出现我的面前,让我爱不释手,它让我懂得怎样走进学生的心里,让我找到了困扰多年的问题答案。
教学很多年,感觉越来越不会教了,回家看着自己的孩子也不知怎样去引导,总是发觉孩子知识学得不灵活。每当问孩子今天你有什么高兴事的时候,她的回答不是没作业就是把作业写完了,处处表现出对学习的不耐烦。我们总在慨叹:学生怎么越来越懒,对学习越来越没有了兴趣。在老师和父母的督促下,都不愿意学,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无从谈起。原因何在? 郭思乐教授在《谛听教育的春天》中用极富智慧的比方给了我们破解难题的秘方。比如 “催熟西瓜”和“大棚蔬菜”,我们教师的作用就是既要帮助他们成长,又不要惊动他,这就是郭老师所说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吧。孩子的成长,就是对教师最大的补偿。我们攻克难关的钥匙就是开展生本教育,把学习还给学生,把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变成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生命潜能和发展本能。
读郭教授的书,反思我自己的课堂和对学生的教育,让我茅塞顿开:
一、从兴趣出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自然就会有更多的收获。那是我教三年级时一节探索规律的课,教材给出一组有规律排列的气球,然后提问“照这样排列下去第14个是什么颜色的?第27个呢?”班里有个别孩子在课前看书了,所以不加思索的回答正确,有的呢,随声附和。
如果这时候我把所有孩子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我这里,然后在课件的演示下进行讲解,估计几分钟的时间学生就明白了,也会做这种题型了,可是这样他们学到了什么呢?我反复问自己,孩子们只是知道了这道题的做法而已。如果换一种方法,从孩子们的思想出发,当有孩子能说出正确答案时,把学生分组讨论,让孩子们在争论中寻找答案,这样先学习的孩子们的表现欲得以释放,得到肯定后,下次他还会提前预习,渐渐养成预习的习惯;而没预习的孩子也会想:如果我提前看一看也能像他们一样,下次他也许就提前预习知识了。
但也有一些孩子预习的不深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看到正确结果而不知道得到结果的过程,这样在讨论中他就不能回答同学们的追问,当有新的题目出现时,还是束手无策。如果当孩子们该表现的表现了,又遇到了新的问题时,进行小组交流汇报,在汇报中解决问题,在老师总结中领会知识。这样一来对知识点的把握更深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及学习态度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我发现从学生兴趣出发,顾全孩子们感受的教学效率更高,而我的收获更多。虽然距离郭教授在书中描述的那种境界还差很多,但我也有了新的认识,我很高兴,深深地感谢这本书,感谢郭教授。
正如你要孩子起床一样,他不起床,是因为没有一件比睡觉更好的事情刺激他。如果我们去春游,就用不着“叫”,他早就醒了。因为这时的春游比睡觉更能吸引他们。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感兴趣的事情,用好的兴趣点去完善我们的教学。
二、让学生成为主人
郭教授在书中把“生本教育改革”比作“换引擎”的说法非常形象。虽然对生本教育我还在学习中,但是看到郭教授的生本课堂的实例,看到了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这种变化正是决定谁是引擎的操作者,教育者要乐意将引擎献给学习者,才能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还没有在思想上完全将包袱放下,尽管课堂上教师少讲学生多练,但还是流于一种形式,教师还是按照自己潜在的设计,默默影响着课堂。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需要我们努力做的方面还很多,你也和我一起来读郭教授的《谛听教育的春天》吧。我一直坚信郭教授一句话“学生的问题找学生来解决”。我们要努力去寻找把学生当成课堂主人的方法。
《谛听教育的春天》真如缕缕春风,给我的教学生涯吹来无限生机,生本是一种理念,是教育的理想境界,它为实现美好的理想开启了一道大门,让我们享有教育带来的无限快乐,期待教育春天到来的那一天吧!
作者简介:高丽红,河北省遵化市第三实验小学高级教师,唐山市先进教学工作者,遵化市先进教学工作者,遵化市优秀班主任,《探索规律》一课曾获得河北省比赛课二等奖,唐山市优质课二等奖,多次获得遵化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多次承担遵化市教材教法辅导示范课的讲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