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还可以再多给孩子一些

还可以再多给孩子一些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读雷夫的书,你会发现,雷夫的很多设想之所以能顺利地在班上实行,得益于他与孩子成功的交流。就像雷夫说的,孩子们学习的最佳场所是以信任为基础毫无恐惧感的教室。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我尤其自叹不如的就是雷夫老师对孩子们的陪伴。我觉得自己也可以像雷夫那样,试着让学生上几节阅读交流课,准备一些游戏或是情节表演,既加深孩子对书的理解,也为提高孩子的阅读热情添一把火。

刘艳丽

教师决定做任何一件事情前都要想,它对你的学生有没有帮助。

——雷夫

寂寥的夜街,雷夫把他的学生平安送回了家——“我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那栋老旧的建筑物里,然后朝他妈妈挥挥手……”在雷夫平白的叙述中,这一切就像吃饭一样平常。越是如此,越让人觉得珍贵温暖。似曾相识的一幕,让我忽地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初心,看到了快被琐碎平庸的生活磨平的职业梦想——成为真正帮助孩子成长的教师。我们已经做了该做的工作,但是和雷夫相比还差很多。既然能做,为什么不试试再多给孩子们一些呢?

一、再多一些交流

读雷夫的书,你会发现,雷夫的很多设想之所以能顺利地在班上实行,得益于他与孩子成功的交流。或口头或书面,哪怕有的孩子暂时因为不理解而诅咒他,都不影响雷夫与学生的继续沟通——这才是真正的无障碍交流。

想起放寒假前带领学生复习时,我和几个同事在办公室探讨:为什么和学生聊所谓的“没用的”孩子们兴趣盎然,记得特别清楚,而讲课反复强调的重点孩子们却记不牢?细想这其中的区别可能就在于孩子们与老师聊天时,是思想的交互,是平等的沟通。而上课更多的是一种教,是我讲你听,孩子只能被动地接受,缺少主动性。其实大家都应该有过这样的经验,如果我们放下身段,走进孩子们中间,他们特别愿意和老师聊天。在轻松的气氛中,化空洞的说教为温情的感染,孩子们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也更容易接受我们的指导。群聊尚且如此,倘若你给哪位学生写封“私信”,岂不更能让孩子在惊喜中豁然开朗?

为什么不多和孩子们交流呢?也许当我们把课上得像聊天一样轻松时,我们的课堂距离高效课堂就更近一些了吧!那时的教室不仅仅是传承文化的殿堂,更是师生碰撞出思维火花的乐园。

二、再多一些信任

就像雷夫说的,孩子们学习的最佳场所是以信任为基础毫无恐惧感的教室。是啊,只有当教室里流动着信任的空气,孩子才能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学习。如果一个学生不信任你,你如何用自己的真心与他交换,用自己的真情与他交流?

信任不仅是一种对他人的肯定,更是一种壮大自己的能力。比如每天早上收作业是让我们最头疼的事情,几乎天天有人忘了做或者丢了作业本。以前我就是给家长打电话,结果并不理想。我想不如改变一下策略,就像雷夫那样,不是去怀疑,而是相信他们,真诚地去帮助他们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在我这里还要加上一条:老师不会给家长打电话。如此,你和学生无形中就站在了一条战线上,孩子又怎会屡教不改呢?我们要永远相信他们的潜力。事实证明这条真的管用,我们班临近期末的时候很少有学生不交作业,偶尔有学生忘带了,也会主动找到我说:“老师,我这就补上。”

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我想反过来说也是成立的,那就是“信其师,亲其道”。

三、再多一些陪伴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我尤其自叹不如的就是雷夫老师对孩子们的陪伴。无论是文化课、艺术课,还是旅游、看比赛……雷夫老师大部分时间都和孩子们在一起。在相伴中传递给学生爱、信任和安全感;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中孩子学会了理解他人、关爱他人、信任他人。

就像年前,一次大雪过后,我陪着班上七八个孩子一起铲雪堆雪人,几天后写六单元作文“心中的图画”时,竟然有二十几个孩子写这件事。没去的写的都是自己幻想和我铲雪堆雪人的场景,赵明宇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尤其深刻:“早知道老师和他们一起铲雪,我才不会去上微机课呢。老师,再下雪我也要去,你可一定要记着叫我。”这句话极大地满足了我的虚荣心——我竟然战胜了他们挚爱的电脑。我们班的李莹因为参与了扫雪,她就成了校长说的那个写风筝的故事的翻版。“心中的图画”是这件事,“印象深刻的一件事”还是这件事,这次作文竞赛她写的“我最喜欢的老师”还是这件事。这两个孩子真的让我明白:老师的陪伴对于孩子是多么重要啊!

看雷夫的故事,我觉得他对孩子的那种无所不在的陪伴,既让我神往又有些望尘莫及,仔细思考后觉得以我们现在的条件,我们第一步能做到的就是陪孩子一起阅读。

与孩子一起阅读,与其说是陪着孩子读书,不如说是一种心灵的陪伴。在孩子的成长中,我们能讲给他听、做给他看,而有些东西则只能靠孩子自己去感悟去思考,读书无疑是最佳的途径。现在我经常会把自己喜欢的而且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一些书推荐给他们,同时要求孩子们书包里都要装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漫画除外),上课完成任务后可以自行阅读,不需要请示。我也会经常在课下和他们聊聊最近看的书,分享一些心得。孩子们买了新书都喜欢向我“炫耀”一下。我觉得自己也可以像雷夫那样,试着让学生上几节阅读交流课,准备一些游戏或是情节表演,既加深孩子对书的理解,也为提高孩子的阅读热情添一把火。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作为教师就该像雷夫那样坚守在自己恰当的位置,陪伴在学生身边,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做他们的倾听者,在他们有需要的时候帮他们渡过难关,一直向前。

也许我不能改变孩子的一生,但我想我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的多给孩子一些,再多给孩子一些……我们肯定能做到的,为什么不呢?

作者简介:刘艳丽,河北省遵化市第二实验小学语文教师,遵化市骨干教师。两次获得唐山市童谣比赛三等奖,散文《最美的纪念品》在唐山晚报获得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