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专科目录学体系
专科目录学是目录学与其他具体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学科,是目录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具体科学而产生的学科。因此,从理论上讲,专科目录学不仅包括专科目录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还包括与具体科学相对应的专门学科目录学。那么,专科目录学体系也就包括专科目录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以及各专门学科目录学。专科目录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上文已简略介绍,这里不再累赘。对于各专门学科目录学,人们对其划分不一。有的认为应该分为社会科学文献目录学和自然科学文献目录学;有的认为应该分为人文科学文献目录学、社会科学文献目录学和科学技术文献目录学。这些不同的划分,归根结底是由于人们对科学分类的认识不同造成的。
科学分类是根据各门科学研究的对象,或知识的领域,分析其特征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和相互转化的形态,把它们归纳为若干门类。科学分类的对象是学科知识本身,是人们对客观知识世界的认识。千百年来无数哲学家、科学家研究科学分类,提出了一套分类原则,这些丰硕的成果成为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工具。科学分类是随着科学知识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的,它的发展水平基本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科学知识的结构和内容体系。在古代,亚里士多德把知识分为理论哲学、生产哲学和实用哲学;我国的庄子把知识分为儒、墨、名、法、道、小说等几类。到了近代,培根把知识分为记忆、想象和理性三层,并根据当时的知识体系提出“知识树”的概念。现代科学的发展,又有一些专家提出了新的观点,如于光远的立体分面图,钱学森的六大部门体系等。任何历史时期的科学分类体系都是由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和哲学思想决定的。因此,对于现代科学,只有从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才能做出正确的分类。现代科学在不断地向微观和宏观两极进军,向着分化和综合发展,彼此相互渗透、联系密切、日趋整体化。因此,在进行科学分类时,必须考虑到这些特点。[38]
迄今为止,对于科学这一人类知识的整体结构如何分类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一般说来,现代科学体系按其研究对象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两大类,哲学则是二者的概括和总结。毛泽东说过,“什么是知识?自从有阶级的社会存在以来,世界上的知识只有两门,一门叫做生产斗争知识,一门叫做阶级斗争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就是这两门知识的结晶,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39]过去习惯做法是将哲学包括在社会科学之中。近来兴起了重在强调人文精神和思维的人文科学研究。在西方,人文科学多用于表示文学、语言、艺术、历史、哲学等研究领域,新版《苏联大百科全书》中将哲学科学与社会科学合称为人文科学。考虑到我国的传统做法以及各种图书分类法中对图书分类所做的划分,我们就按照传统的做法,把科学还是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将哲学及其分支学科、人文科学包括在社会科学之中。但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我们的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归入任何一门科学都会限制它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已成为研究各科学的理论基础;我国历来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并有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及相关文献独立为一个基本部类的先例。因此,我们把科学知识分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应地,专科目录学的体系除了包括专科目录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外,还包括马克思主义文献目录学、社会科学文献目录学、自然科学文献目录学以及各门专科目录学。
(一)马克思主义文献目录学
对于马克思主义文献目录学的研究由来已久,但人们对此有不同的称谓,有马列主义书籍目录学、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目录学或马列主义文献目录学,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文献目录学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以及人们的需要。
1.马克思主义文献目录学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献目录学,作为目录学的一个分支,正以它独特的内容立于学科之林。众所周知,自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公开发表、宣告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马克思主义以它所揭示的颠扑不破的伟大真理和不可抗拒的革命威力传播到世界各国。因而马克思主义文献在全世界被大量翻译出版。世界各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不断充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献宝库,其数量与日俱增。马克思主义文献不仅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南,而且也是涉及众多学科领域不朽的科学著作。彻底的革命性、犀利的战斗性和严谨的科学性使得它在一切科学文献中独放异彩[40]。马克思主义文献在我国的传播始自1899年2月马克思的名字在中文报刊上第一次被介绍和《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出版。随后,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我国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有计划地翻译、出版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文献。这些卷帙浩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不仅需要寻求有效的检索途径和方法,而且由于国际领域复杂的斗争情况势必在马克思主义文献的编辑出版工作中反映出来。这就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既为广大读者指引检索文献的方法、编制和提供各种书目检索工具;也需要通过介绍、宣传等多种方式引导读者正确地利用这些文献。马克思主义文献目录学正是适应社会需要、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41]。
马克思主义文献目录学最早在前苏联建立起来并非出于个别人的研究兴趣,而是时代的产物,是有其社会历史条件的。1892年,德国《社会政治科学手册》出版人之一的路埃耶特尔,邀请恩格斯撰写“马克思,亨利希·卡尔”条目,恩格斯撰成此条目,刊登在该手册的第4卷上。后来,标题改为《卡尔·马克思生平》,在德国《工人报》和保加利亚杂志《社会民主党人》刊登。恩格斯开列的《马克思著作目录》是作为这篇传记的结尾发表的。传记发表后,立刻就在三家报刊发表,当时对马克思主义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恩格斯开列的马克思著作目录,也成为目录学史上的一件大事。恩格斯精心开列的这部马克思著作目录,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后人编纂马克思主义书目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同时为目录学的新领域——马克思主义文献目录学开辟了道路。而恩格斯则是马克思主义文献目录学的开拓者。恩格斯编制的这部马克思著作目录,还在编排方法、编写体例、著录项目等方面,为后人编纂马克思主义书目,树立了典范[42]。列宁也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文献和书目的科学研究工作。他的《马克思主义参考书目》是马克思主义文献目录学的奠基性著作。列宁非常关心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的收集和出版以及读者对文献的利用工作,并为此作过许多重要的指示,还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文献目录学最先在前苏联得到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前苏联高校图书馆学系也开设了这一专业课程。事实说明,马克思主义文献目录学实际上已建立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文献目录学受到我国图书馆界的重视,并被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两校图书馆学系列为本科生的专业课程之一。20世纪50年代这方面的论著问世,如李枫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书籍目录学》(草稿)曾作为省市图书馆工作人员进修班教材于1957年内部印刷出版。在此之前,也有相关论著发表。20世纪60年代初期,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两个学校的图书馆学系都先后编出了这方面的教材: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于1962年编印《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目录学(初稿)》;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于1963年编印《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目录学讲义(初稿)》。“文革”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于1980年恢复了该课程的教学,先用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汪伯淳编的《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著作集的版本和主要检索工具书介绍》作为主要参考资料,后改用自编教材《马克思主义文献目录学》。这些教材、著作以及教学实践和相关研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献目录学的发展。[43]
2.马克思主义文献目录学的性质和对象
马克思主义文献目录学是运用文献学、目录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揭示与报道马克思主义文献源及书目文献的一门学科。它既是一门专科目录学,又是马克思主义的辅助科学。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了解决马克思主义文献的复杂情况与人们对它的特定需要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文献目录学有它特定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文献与书目工具。它要以出版物为首要,要推荐图书、指导阅读、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因书究学,向读者与研究者介绍最新最好版本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辅助科学,在研究各类型的重要书籍时,要把书籍的内容特征(思想内容)与书籍的外形特征(版本与文字校勘)联系起来。书籍与目录是相互补充的,由目以识书,用书籍来充实与扩大目录,因书以究学。因此,在研究书籍的同时,也应注意介绍重要目录,要了解重要目录的使用,做到由目以识书,因书以究学。[44]
3.马克思文献目录学的研究范围和任务
马克思主义文献目录学的研究对象是马克思主义文献和书目工具。马克思主义文献包括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著作的出版品和目录、毛泽东同志著作出版品、我国和各国共产党卓越活动家和理论家的著作的出版品与目录,以及阐述和解释马克思主义的出版品与目录等,其中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毛泽东同志的出版品和目录为主。
研究马克思主义文献目录学的主要任务,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文献源,了解其发表和出版概况及主要版本,以便搜集有关文献。第一,了解马克思主义文献的发表和翻译、出版概况,掌握文献源;第二,研究马克思主义文献出版物类型和重要版本及其特点,收集重要出版物;第三,研究和收集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新文献。研究马克思主义文献目录学同时肩负着引导广大读者利用文献的重要任务。
研究和收集马克思主义文献的根本目的在于揭示、宣传并引导读者利用:第一,研究马克思主义文献在出版过程中的变异情况并加以揭示,这是引导读者正确利用文献的基本前提;第二,建立马克思主义文献的检索体系;第三,进行宣传报道,开展参考咨询工作,引导读者利用马克思主义文献。[45]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途径很多,主要有:通过对马列著作的介绍、宣传、翻译和出版,让广大群众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通过杰出的宣传活动家和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具体的革命实践相结合,使之成为具有本民族特点、群众易于理解并运用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广大群众的思想武器;创办报刊、图书馆、俱乐部等阵地传播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文献目录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辅助学科,也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文献目录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传播马克思主义。
总之,马克思主义文献目录学是广大读者,尤其是科学工作者必备的知识,是打开马克思主义文献宝库的钥匙。因此,掌握马克思主义文献源,有目的地收集重要出版物,成为广大读者提供利用这些文献的基础;研究马克思主义文献目录学,是向广大读者普及马克思主义文献目录学知识,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研究马克思主义文献,揭示其检索途径和方法,是引导读者利用马克思主义文献的先决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文献目录学的主要任务,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
⒋马克思主义文献目录学现实的研究课题与任务
由于马克思主义文献的特殊重要性,编辑、出版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文献就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又非常复杂的工作。马克思主义文献目录学现实的研究课题与任务非常广泛,主要有:①研究马克思主义文献的产生或写作与发表的历史背景,揭示其时代意义,从而帮助读者理解文献的内容,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②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途径和基本方法,总结其历史经验,不断提高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水平;③研究马克思主义文献写作或发表方式、各种原始文献的特点及科学价值,熟悉和掌握文献源;④研究马克思主义文献的编辑和出版情况,以及各类出版物的重要版本;⑤研究马克思主义文献出版物中的各种变异情况,引导读者正确地加以利用;⑥编制各种检索工具,建立马克思主义文献的检索体系。[46]
(二)社会科学文献目录学
社会科学是人类知识体系中的一个庞大的门类,是一个包含众多学科的知识群。这些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形成了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社会科学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然而,只有到了近代,社会科学才逐渐分化、演变成为独立的科学体系。社会科学在人类的生活中起着巨大的社会作用,可以使人类更好地认识社会,更好地认识人类自己。
社会科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其任务是研究并阐述这些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从理论上讲,社会科学以社会为研究对象,这就确定了自己的研究范围。然而,在实际的划分中却有不同的观点和理解。社会科学高度分化,出现了大量新兴学科。与此同时,社会科学也趋向高度综合,出现了大量跨学科的所谓边缘学科。传统的学科范围已被突破,新学科的建立又需要一个过程,就出现了理解不同的情况。对社会科学所包括的范围虽有许多不同意见,但大部分内容是共同的。本部分内容对社会科学包括的范围不作理论上的讨论,而是以《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所列学科为基础,并适当扩充,来构成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这些分支学科包括有哲学、政治学、军事学、经济学、法学、教育科学、文化学、体育科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新兴学科等。
社会科学文献目录学是对社会科学文献及其书目工具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是研究社会科学书目情报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目录学的分支科学,也是社会科学的辅助科学。它是为了解社会科学文献的增长与人们对社会科学文献的特定需要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一门科学。社会科学文献目录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社会科学文献和社会科学工具书。
对社会科学文献目录学的研究,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科学文献及其工具书放在一定历史阶段之中,按其本来面貌进行具体分析;要把社会科学文献及其工具书与思想史联系在一起,从而把社会科学文献及其工具书放在具体历史环境中对其内容、外形及历史地位、作用作客观的科学分析;要按知识部门、研究对象、思潮、派别分类客观地、科学地揭示;要请各知识领域、派别专家和代表人物撰写绪论、总序和思潮说明,从而使论战各派保持原来的客观面貌,达到准确而完整,保持客观性和科学性。也就是说,要把社会科学文献及其工具书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书刊资料等客观实际具体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具体的评价分析,把各阶级、各派别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和分析研究,然后按知识门类、按派别列出参考书目,以便科学地、客观地揭示、报道各历史阶段中各知识部门、各派书籍的内容特点,从而引导读者迅速而准确地找到客观真理。[47]
人们对社会科学文献目录学的研究热情很高,对文学文献目录学,历史文献目录学的研究尤其重视,成果也最多。
1.文学文献目录学
文学文献目录学是文学目录工作实践的概括与总结,是反映文学目录工作实践活动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文学文献目录学,以特定的读者群的需要,研究文学目录如何揭示与报道文学学科的文献内容、种类和特点,研究文学学科目录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评价重要文学目录的编写特点和成就,从而在文学目录领域内促进书目质量的提高,加强书目工作的开展,完善书目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文学文献目录学既是文学的辅助科学,又是目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体现着文学与目录学的结合。所以,文学文献目录学的内容除了包括文学文献目录学的理论研究和历史发展研究外,还应该包括:①文学基本著作的出版情况;②文学基本著作和重要文学文献介绍;③文学目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④评价文学目录和研究文学目录的编制方法、技术;⑤研究文学文献检索系统,等等。[48]
文学文献目录学既是前人治学经验的总结和专科研究成果的反映,又要能够指导读书治学和科学研究,能够“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只有这样,它才能为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服务,才能为学术研究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文献情报资料。同时,作为一个文学文献目录学的研究者,还必须具有富于直觉和想象的学术头脑,能够灵活有效地搜集、分析和加工文献情报资料,并且经常注意设计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使其处于最佳状态,以利于有创造性地运用其他学科中的一些科学方法,补充文学文献目录学方法的不足。
我国在对文学文献目录学研究中,主要是对中国文学文献目录学的研究,出现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谢灼华先生的《中国文学目录学》[49]是一部具有理论和实用价值的导向之作。它主要梳理了文学文献目录学研究的思路,提出了当时改革开放新时期文学文献目录学研究的意义和方法,对文学文献目录学的发展起了导向作用,其功绩非常显著。该书系统地论述了中国文学目录的产生、发展和价值,详细地分析了文学目录的编制原理、方法和特点,重点介绍了我国古典文学书籍的出现和流传情况,是我国目录学界正式出版的第一部文学文献目录学专著。作者认为,中国文学文献目录学正是在利用文学书目索引解决读者阅读和研究需要的实践中产生的,“中国文学目录学是一门专科目录学,它以中国文学书籍为对象,用目录学的方法研究各个时代文学书籍的存在状况及其目录资料”。该书第一章至第三章是文学目录学通论,主要讨论文学目录的种类和功用,阐述文学目录学的基本原理与研究范围,并介绍古代文学书籍的出版情况,分析公私书目记载文学书籍的部类和特点;第四章至第十章是分体目录研究,分体裁评介文学总目和文学论文索引,分总集、别集书目索引、文艺理论与批评、诗歌、小说、戏曲、民间文学等类书目索引,分别介绍重要书目索引861种,并对其中227种作了提要;第十一章是文学目录方法论,讨论了文学书目索引的编制原则与方法;书后还附征引参考书目举要和书名索引。该书理论与应用并重,系统地探索了文学文献的出版发行史,评介分析了各种文学目录,并探讨了文学目录的编制原理,著作的结构合理、严谨,初步建立起了中国文学目录学这一专门学科的体系。《中国文学目录学》是专科目录学的早期著作之一,它为专科目录学的研究内容、范围及学科体系的确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历史文献目录学
任何一门专科目录学都是目录学和其具体学科相结合的产物。历史文献目录学就是目录学和历史学相结合的产物。历史文献目录学的内容是对历史文献目录工作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是要研究关于历史文献内容和形式的综合描述的过程与成果,总结规律,以提供关于文献的目录学知识。因此,历史文献目录学是研究历史文献及其目录产生与发展规律的一门专科目录学,目的在于揭示历史文献及其目录的历史发展概貌,力求“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谈史书治史学示门径[50]。历史文献目录学的任务是以马列主义的原则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研究总结历史文献目录工作的基本理论及工作方法,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研究评价历史上的历史文献目录工作,阐明历史文献目录工作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及其对社会文化发展的意义,促进历史文献目录工作的开展[51]。
历史文献目录学既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又是目录学的分支学科。我国的历史文献目录工作具有悠久的历史,三国时期裴松之的《史目》就是最早的专科史目。但历史文献目录学建立的历史却不长。1928年郑鹤声先生在南京中央大学讲授《中国史部目录学》,其讲稿于1933年出版,这是我国研究历史文献目录学的第一部系统著作,也标志着历史文献目录学在我国的正式建立。
《中国史部目录学》[52]成书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重版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重版时作了修订。它集我国数千年史部目录于一书,集中展示各部目录史的分类、收录范围,尤其通过几大家典型的史籍学说的陈列对比,反映了我国史籍学的演变情况,展现了中国历史学科的流派概况。作者称史部目录学是读史之门径,故全书主要讨论史书体裁、类目和分类问题,并集中讨论史部目录诸体。重版时的篇目有:古史渊源,介绍了有关古史的几个学术流派;史部之形成,阐述了史部经由《七略》、《晋中经簿》、《七志》、《七录》到《隋书·经籍志》诸目录的演变而正式形成史部目录的过程;史部源流,作者以正史、通史、古史、纪事本末、别史、杂史、霸史、诏令奏议、起居注等史体分别探源,给读者辨析各体史书的特征及其概况;史目正录,用例表反映了《隋书经籍志》等十五部大型藏书目录,并将它们作了分析比较;史目别录,以表的形式分析比较了《遂初堂书目》、《玉海艺文目》等十九部目录;史目变录,介绍《江苏国学图书馆总目》、《生活书店总书目》两部大型近代书目;史部分类说,介绍了刘知几、章学诚、杨槩等人的史部分类说,并对他们的分类学说作了评论;史料分类法;历史科学图书分类之新趋势,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分类法》。《中国史部目录学》是一部有实用价值的专科目录,它对于目录工作者和史学工作者都是有益的工具书。
“五四”以后,我国高等学校历史系,相当普遍地开设了史部目录学这门课程,内容主要讲述史书的分类和著作的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有不少大学历史系曾开设过“史料学”、“史籍介绍”等课程,向学生介绍目录学等方面的知识。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还开设了《中国历史书籍目录学》课程。这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历史文献目录学的研究和发展。
人们对历史文献目录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大多是对中国历史文献目录学的研究,且多是分散的研究,系统的研究并不多见。在系统的论述中,《中国历史书籍目录学》和《中国历史文献目录学》堪称佳作,对中国历史文献目录学的发展起着指导和推动作用。
《中国历史书籍目录学》[53]原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专科目录学教材之一,书中重点论述了中国史籍发展史、中国史部目录的产生及发展过程、史部类目源流、史籍分类思想史及目前趋向并结合史籍体裁源流的论述,介绍了古今一些重要的史籍。作者认为,“中国历史书籍目录学是以目录学原理为指导,以中国历史书籍发展源流和历史书籍的类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专科目录学。它是研究中国历史书籍产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它通过揭示历史书籍及其目录的演变过程,力求‘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阐明中国历史书籍的编纂形式、内容与价值,以便为史学爱好者提供学习门径,为历史科学研究提供基本的书目资料”。本书的主要内容为:中国史籍发展简史;中国史部目录的产生与发展;史部类目源流;中国史籍分类趋势;中国古代史籍体裁源流;史籍体裁的变革及古代史新体裁史籍举要;近代史新体裁史籍举要;现代史新体裁史籍举要;中国历史书籍书目参考工作。与其相配套的资料有《中国历史书籍目录学参考资料》、《中国历史书籍目录学参考资料选》。
《中国历史文献目录学》[54]是吸收以往的研究成果,并在作者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作者认为,中国历史文献目录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以读者对历史文献的特定需要为前提的,是研究中国历史文献的目录、类型和目录工作的产生及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致用之学,具有重要的教育职能、学术价值和情报(即信息)职能。它的研究对象是文献类型和史籍目录,研究内容包括理论部分、古代研究部分、现代研究部分和应用部分。它是对历史文献目录工作经验的概括和综合,历史文献目录工作是其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源泉,它不仅要在历史文献目录工作实践中受到检验,同时对历史文献工作还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该书共分为四编:概要编,阐述历史文献及历史文献目录学的有关理论,对文献、历史文献、历史文献目录学的知识以及中国历史文献的发展、中国历史文献的特点等进行了介绍;旧体编,对中国古代各类历史文献进行了介绍,并剖析典型范例,如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政书体以及其他常用体裁,还介绍了文献注释及著名历史目录学家郑樵和章学诚;新体编,对新型历史文献进行了介绍,包括新型古代史文献、新型近代史文献和现代史文献;检索编,属于方法论,对史部类目、历史文献书目类型和中国历史文献信息源都作了详细的介绍。
(三)自然科学文献目录学
自然科学是人类研究自然界的现象、性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问。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对自然界必须进行了解和改造,这些实践活动可分为两类,一是生产实践,二是科学实验。这两种实践活动是自然科学的根本源泉,自然科学就是在这些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产生后又不断服务于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指导生产,促进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是一种生产力,它的进步、发展及其应用必然会引起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人类生活等方面的变化,促进社会的变革,自然科学是人类发展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自然科学一般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生产科学三个层次。基础科学是一般的基础理论,是研究自然界中物质的结构和运动的科学;技术科学是将基础科学知识向实践应用的中间环节,是研究通用性技术理论的科学,它一方面是基础科学的应用,另一方面又是生产科学的理论基础;生产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具体的技术原理、结构和工艺。但是,现代自然科学把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专业技术三个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们不断分化又不断综合,互相交错又互相联结,不断出现一些新的学科,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而庞大的自然科学体系;其研究方法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转移,并且向着高精度地认识自然规律和揭露事物的本质方向发展;而且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之间的联系比以往更加密切,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自然科学成为彼此间相互联系由多门学科构成的一个整体。
自然科学知识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方便人们利用自然科学知识的相关工具,如各种书目、索引、文摘、综述等。随着自然科学目录工作的开展以及自然科学文献的急剧增长,自然科学文献目录学应运而生。自然科学文献目录学是研究自然科学领域的文献增长与人们对自然科学文献特定需求之间的矛盾的一门科学。它既是自然科学的辅助学科,又是目录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而形成的一门目录学的分支学科。自然科学文献目录学对于目录学功能的发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目录学指导读书治学,辅助科学研究,“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基础。同时,自然科学文献目录学又是为自然科学服务的,它能满足人们对自然科学文献、自然科学知识的需求,并可以引导人们学习和利用这些文献和知识。
在自然科学文献目录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它的研究并不多。在这些不多的研究中,《自然科学文献目录学》是一部很重要的著作。《自然科学文献目录学》[55]是前苏联高等学校图书馆学系的教科书。作者认为,自然科学文献目录学的对象是文献档和文献流,主要社会功能是科学辅助性和推荐性,也可细分为:检索功能、报道文献内容的功能、总结功能、教育功能、宣传功能和普及功能等。自然科学目录学有自身的理论和方法原则,这些原则是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以及研究目录工作的过程和成果而形成的,揭示了目录学的对象、目录学与科学的从属关系、工具书的分类、编目方法、目录的提供与宣传等各方面的特征。目录工作的内容、格式、方法、设备及其组织原则,在某种程度上均是随着自然科学各学科的特性、机构和相互关系而变化。自然科学领域内的目录工作要保证科学研究的需要,要充分地满足学者、专家的职业需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要求,以及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全书共分三编十章,主要介绍:自然科学文献目录学的基本特征和发展阶段;自然科学题录情报的编制;自然科学题录情报的利用。书中还全面总结了前苏联各有关图书馆和情报机构在组织自然科学文献目录工作方面的经验和方法。该书为自然科学文献目录学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且内容系统、充实,对我国广大读者以及自然科学文献目录学研究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国对于自然科学文献目录学的研究也非常欠缺,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科技文献目录学和医学文献目录学。对于自然科学的其他领域,研究的却很少。
1.科技文献目录学
自从出现科技书目工作以来,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大量的科技目录。这些科技目录是积累、报道与检索科技文献的有力工具,是科技文献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科技书目工作实践活动及其成果,作全面、系统的概括与总结,分析其现象,找出内在联系与发展规律,以形成一套完整而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就是科技文献目录学。科技文献目录学研究的是科技书目工作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
在科技书目工作实践活动中,一般包括有两个方面:一是科技书目的编制,就是搜集、鉴别、著录、分类、主题标引、编排的过程;二是科技书目的组织与利用,就是科技书目体系的组织和科技书目的使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检索体系与过程。科技文献目录学是以记录、揭示、通报、宣传一定范围的科技出版物的内容为手段,中心是研究科技书目的编制、组织与利用的理论与方法,以研究解决资料众多与特定读者群需要之间矛盾运动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简言之,科技文献目录学是研究以科技书目的编制、组织、利用的理论与方法为中心的一门学科。
科技文献目录学的研究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武器,全面、系统地总结、概括古今中外科技书目工作的实践经验,研究搜集、鉴别、分析与评价科技出版物内容、种类、特征的方法;研究科技书目的编制、组织与利用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科技书目以及科技书目事业的发展历史、现状与动向;评价科技书目的优劣,科技书目学家的成就与贡献;特别要研究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各种类型的科技书目体系,实现高度的自动化与网络化。通过其现象的分析,探索其内在联系、本质关系以及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以建立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指导科技书目工作实践,进一步适应不断发展的生产、技术的需要,充分满足广大科技人员对资料的需要。
科技文献目录学既要研究科技文献,也要研究科技目录。惠世荣于1981年在其硕士学位论文《我国科技目录的过去与现在》中就简要回顾了我国科技目录的渊源及发展,阐述了科技类目录的种类形式和运用范围等,讨论了现有科技目录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改进的措施,并展望了我国科技目录事业现代化的前景。沈国强在《关于科技文献目录学研究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对科技文献目录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与内容、方法和科技文献目录学史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见解。他认为,科技文献目录学的内容应包括:①科学技术历史发展概况与现状;②科学技术主要学科、专业出版物概况(数量、类型与特点等);③古今中外重要的科技参考工具书的出版概况;④古今中外科技书目的类型、形式与特点,编制、组织与使用方法,当代典型科技书目的评述;⑤科技书目事业发展历史与现状,当代各国科技书目中心与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现代科学技术在科技书目工作中的应用。[56]科技文献目录学的中心是研究科技书目的编制、组织与利用的理论与方法,包括科技书目的选材问题、图书资料的揭示方法问题和科技书目的编排方法问题。
科技文献目录学既是科技文献学的辅助学科,又是目录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对于广大科技人员来说,它是非常重要的科技文献指南。加强科技文献目录学研究,不仅可以加快科技文献学的发展,促进科技文献的使用,也可以促进目录学的发展,使目录学的理论更科学,方法更丰富,同时给目录学的发展带来新的研究课题和内容。
2.医学文献目录学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记载医学的文献剧增。随着祖国医学的发展和国外医学的传入以及我国医学对国外的影响,作为著录医学图书的书目文献也纷纷出现,它们以各种方式记录着医学科学成果,研究医学的书籍,探讨医学科学研究的动态等,以宣传、报道、交流促进医学。在我国,医学文献目录和书目工作历史悠久。我国医学文献目录是沿着两条轨道发展的,即综合性目录中的医书类和医学专科目录。在历代史志目录、官修、私藏目录中,医学类目始终占据重要位置。据考证,秦始皇“焚书”之时,已有医学书目存在;明人段仲春所编《医藏书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单行医家书目。
医学文献目录学正是面对这种客观形势,在传统医学目录与现代医学文献检索实践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它研究如何记录、揭示以及报道和宣传医学文献资料与解决人们对医学文献资料特定需要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医学文献目录学是专科目录学的一种,是目录学的分支学科,同时也是医学的辅助学科。
医学文献目录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医学文献目录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这门科学的指导思想、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基本任务、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医学著作的基本情况和出版动态,是了解和熟悉文献的基础,也是揭示与报道医学文献的条件;国内外医学文献的评价,是研究医学文献发展的历史、现状、趋势的重要途径;反映医学文献的重要工具书,是为读者提供教学、医疗、科研文献的主要线索。[57]
我国对于医学文献目录学的研究由来已久,但研究多集中在中医文献目录学的研究领域,对于有关国外医学理论、医学新技术、新方法即西医文献目录学的研究较少。但是,研究和发展医学文献目录学不仅是为了解决中医文献的增长与人们对中医文献特定需求之间的矛盾,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中西医结合的包括中医和西医文献在内的医学文献目录学,从而促进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文献的利用。因此,我们要建立起中西医结合的医学文献目录学,促进医学的发展,为目录学提供更广阔的实践活动。
在中医文献目录学的研究中,徐国仟主编的《目录学》[58]是一部不错的著作。《目录学》是中医院校中医文献专业课教材,是根据中医文献专业本科生教学大纲要求进行编写,供中医文献专业师生教学之用,也可作为从事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工作的参考。全书分为上编、下编、附编三大部分。上编为目录学,第一章至第四章介绍目录学的基础理论及历史概况;第五、六章介绍历代各种书目及使用方法;第七章介绍了中医目录的历史、现状及各种中医专科目录和使用方法。下编第八章介绍了类书的源流、概况、类目设置及历代重要类书和使用方法,以及中医类书;第九章介绍了历代重要丛书及检索方法,以及中医专门性丛书。附编包括古代书目序文选读和索引两部分。该书为专科目录学专著的编写提供了新的思路,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