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雅君
从事班主任工作10余年,我经常思索一个问题:何为优秀班主任?各项量化评比第一,班级零违纪?从这个角度看,我堪称优秀班主任,我也曾沾沾自喜于这个称号。去年我读了一本书《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书中主人公的教育理念深深震撼了我,它改变了我对班级管理的看法,令我深感惭愧。该书取材于作者雷夫·艾斯奎斯的真实经历,雷夫是唯一同时获得美国总统颁发的“国家艺术奖”和英国女王颁发的帝国勋章的人。他任教的第56号教室的孩子大多贫困,来自移民家庭,英语也不是他们的母语,但他们创造了非凡的奇迹。雷夫·艾斯奎斯根据自身故事编写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该书成为美国最热门的教育畅销书之一,被美国总统、英国女王和欧普拉同时感动推荐。
该书最打动我的是雷夫反复强调的“道德培养的六阶段”理论。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靠惩罚在起作用。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靠贿赂起作用。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靠魅力起作用。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靠自律起作用。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靠仁爱之心起作用。第六阶段: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靠境界起作用。
回首班级管理,我才意识到,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还停留在肤浅的第一阶段——靠班规的惩罚起作用,用严格的纪律约束、严厉的惩罚措施换来了优秀的量化成绩。真正的成功者是实现“道德培养的第六阶段”——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靠境界起作用。因为行为准则存在于个人的灵魂中,其中还包括了一份健全的人格在内。这一阶段所产生的行为不是取决于恐惧、取悦他人,或是规则;而是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行为准则。这一阶段是最美好的境界。读了这本书,我在学生教育过程中尝试改变简单的“惩罚教育”,将“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创造性地引入班级管理中,模仿采用雷夫老师的方法。
附案例:
接手这个班不足一个月,我就认识了他,就称他为小李吧:不穿校服,忘做值日,上课迟到、说话,自习课外出,玩电子字典,在家长和老师面前桀骜不驯。这真是一块顽石。我绞尽脑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真是一个漫长而持久的转化过程。
一、关心和真爱是教育的灵魂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爱的教育”。一位教师过于关注班级量化及扣分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面对叛逆的小李,我下定决心,先成为他的朋友。生活上,对他多关心:当他湿着头发走进教室时,为他拿来毛巾,他拔牙不能吃饭时,为他煮粥吃;学习上,对他多鼓励:肯定他的远大理想,赞扬他课上思维活跃、学习方法灵活。纪律上,对他多提醒:良好的行为习惯成就一生,只有从日常小事上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遵守校规校纪,才能踏实学习。班级日志上,我读到了他的一段话:“老师的话,使我感触很深,我一定要关注细节,严格自律。”我用真心与他交流,终于得到了心灵深处的回应。
二、宽容和信任是教育的智慧
谁知第二天,他无故旷会,再次违纪。我想起了智慧的禅师的故事,和尚违反寺规半夜归来,禅师默默地充当和尚翻墙的椅子,面对惊慌失措的和尚只说了句 “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只有用海纳百川的宽容和发自内心的关爱来对待学生,才是真正的教育。爱的极致就是宽容。我决定给他一段成长的时间,静待花开。晚饭后,他找到我解释:我去图书馆看书,忘了时间。其实,我看到他一直在操场上打球,但我没有揭穿他,只是叮嘱他以后注意。 我看到他如释重负,长出了一口气。从教十多年,我第一次假装糊涂,做了一次傻老师。
三、培养自我管理能力是教育的着眼点
一场风波暂时避免了,看到他对各种约束的抵触情绪已经消除,我感觉可以采取实质性措施。我首先给他讲述了富兰克林的故事:年轻时的富兰克林并不十分成功,他经过研究发现成功的关键在于获取完善的人格。于是他精心总结,制定了 13 个原则,经过刻苦的锻炼,把这 13 项原则变成自己的 13 种习惯。我还介绍了曾国藩修身的十二条铁规戒律,同时建议他阅读以下两位名人的自传,最后,我建议他建立自我管理统计表,他欣然同意。我们两个合作出台了下面这张表格,每晚逐项对照,填写一天来的执行情况。
附:自我管理条例
我每周和他交流一次,对他的进步及时肯定。在老师的关注和赞扬声中,他自我约束力逐渐增强,学习状态也越来越好,其他同学纷纷效仿,由此拉开了我班轰轰烈烈的“自我管理”的序幕。
四、因势利导是教育的关键
随着了解的深入,我发现他机智聪颖,表现欲强。我感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使他旺盛的精力有用武之地,所以决定给他创造一些展示能力的机会。我选他做了班刊总编,并且负责晚自习课前讲题。他的才华赢得了大家的钦佩,这也促使他有意识地严格要求自己,逐渐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正如雷夫老师所说“信任是地基,‘六阶段’则是引导学生学业和人格成长的基础建材”。这个案例也给了我启发:我不仅在班级管理上用此理论引导学生,在教学中、在课堂上,也尝试引导学生达到“第六阶段”——他的行为不是取决于恐惧、取悦他人,或是规则;他已经有自己的一套行为准则并且忠于自己的原则。
作者简介:赵雅君,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英语高级教师,河北省骨干教师,唐山市名师,唐山市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唐山市优秀班主任,河北省教学能手。曾获全国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多次获得唐山市优质课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