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9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中国进入21世纪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纲要正式公布前,经过了两轮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的过程,也历经近百次的修改、讨论,纲要的公布为未来10年中国教育改革确立了“路线图”。
《规划纲要》里把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规划纲要》里面首先说明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如何推进?《规划纲要》里提出三个方面,一是德育为先,二是能力为重,三是全面发展。
一、德育为先
对不同年级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要求和目标。要体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比如:班会谁组织活动,谁定主题。
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先学会做人后学做学问,学会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
引导学生做文明人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 对己讲仪表。《弟子规》有言:“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穿衣服贵在整洁,不在华丽;有职位的人要穿得符合身份,一般的人要穿得和家境相符,这就叫做“得体”。
2. 对人讲礼貌。《弟子规》有言:“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路上遇见长辈,应当迅速向前鞠躬问好;长辈没有和你说话时,要退在旁边恭敬站立,不要多嘴。老师要回敬,不能漠然。
3. 学习讲勤奋。《弟子规》有言:“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学习的时间要安排得多一点,但是还要抓紧用功;只要功夫到了,不懂的地方自然会弄清楚。
4. 回家讲孝顺。《弟子规》有言:“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5. 社会讲公德。《弟子规》有言:“泛爱众,而亲仁。”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亲近有仁德的人并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
此外,作为教师,要从规范自己开始:女教师化淡妆,男教师不许穿短裤等。而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纠正也要求做到:对不同的孩子要进行不同的辅导,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二、能力为重
能力占的份额越来越大。要注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常态教学的质量,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常态课是相对于公开课而言的。我觉得强调常态并不是可以平庸,也不是允许低水平、低质量授课。对学校教学而言,仅仅凭着少数教师的几节公开课是支撑不起来的;对教师而言,公开课的好坏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学生来说,他们学习质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教师高质量的常态教学。按每天6节课计算,小学6年约有7200节课,其中公开课所占比例非常小,以常态课为主。上好常态课,不是降低要求,恰恰是提高了要求。
教师应经常反问自己:
1. 面向全体了吗?
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了每一个学生,是每个教师要拿来进行自我衡量的标尺。
2. 师生互动了吗?
《规划纲要》的第一部分“工作方针”中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体是被服务的对象,让学生们动起来,形成有效的对话,营造高效课堂。
3. 精讲多练了吗?
精讲就是引导学生去学,让学生充分练习,当堂消化,减轻负担。《规划纲要》中谈到: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倡导高效教学,真正实现小学生减负。
4. 运用技术了吗?
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后,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充分利用,同时使用中要强调两个方面:一是能确实提高效率;二是有利于突破难点。
5. 学生学会了吗?
通过学生的学来检验教师的教。
6. 课后反思了吗?
成功在哪?差在哪?这是最简单的反思。
三、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本义,意指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概括了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
因此,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必须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必须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
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必须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必须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落实素质教育理念,还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