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善用相关报刊的电子版

善用相关报刊的电子版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教育报课程周刊》上的很多内容,直接关乎教师的成长,对教师如何加快成长的步伐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就笔者本人而言,这几年一直关注相关刊物的电子版,积累了很多学习资料。关注相关报刊的电子版,可以让自己对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有清楚的认识,可以弥补自己手头资料不足的局限。在这些刊物的电子版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2014年2月7日上午,笔者浏览了一下当天《光明日报》的电子版,看到《PISA,换个视角看基础教育》 一文,就把这个版面的PDF下载下来。现在,笔者已形成了这样的习惯,每天抽几分钟时间浏览一下《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的电子版,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及时下载,有的作为资料保存,有的另抽时间细细品读。

一般情况下,《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的电子版都是可以随时浏览和下载的;《人民日报》有点特殊,除1~4版的新闻版外,其他版面的电子版仅限当天浏览和下载,所以要及时关注。可能很多人对《人民日报》有误解,认为这份报纸是国家级党报,内容会很枯燥。其实《人民日报》的版面很多,有不少版面的内容是值得教师阅读的,比如“科教周刊”、评论版、每周二的读书版、文化新闻版的教育新闻等。

上述5份报纸中,除《中国青年报》外,其余四报版面都有PDF可以下载。这些下载的PDF可以作为自己的资料,或用于课堂教学,或用于学术交流,可以让自己的观点呈现得更直观而有力。如在给学生上“生涯规划”课程的时候,笔者就用最新的主流媒体的相关报道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样更容易打动学生;在举行读书讲座的时候,笔者把《新华每日电讯》上的《经典名著为何成为“治疗失眠利器”》作为配图,来说明浅阅读时代阅读所面临的挑战,就很有震撼力。

大多数教师手头不大可能有纸质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纸,但是在这个网络时代,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与它们亲密接触。通过这些报纸的电子版,我们可以很快锁定自己所需的内容,如果能每天坚持几分钟,就可以让自己收获更多,尽管我们身在学校,同样可以心系天下。借助主流权威媒体的力量,我们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中国教育报》的一些相关调查,可以很好地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也可以成为教师研究和写作的素材,比如《改进师生关系,教师需提高教学能力》《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亟须提升》等。《中国教育报•课程周刊》上的很多内容,直接关乎教师的成长,对教师如何加快成长的步伐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当然,教师如果有重点关注的主题,有意识地利用这些媒体搜集资料,则会有更大的收获。比如笔者一直关注媒体夸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倾向,当在《中国青年报》2013年6月20日的电子报上看到题为“哈尔滨一项调查显示:近半数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报道后,笔者马上和2013年初宁波市公布的一个调查数据联系起来。根据《钱江晚报》2013年2月17日报道,宁波市心理卫生协会公布的2012年宁波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13%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那么哈尔滨和宁波两地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真的存在这么大的差异吗?事实上,心理测试所采用的量表不同,结果往往不同。但是这样的调查数据一经媒体发布,而且经网络广泛传播,就可能误导大家对中学生心理状况的客观认识。于是,笔者就写了一篇《媒体不要成为片面夸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推手”》在《中国教育报》刊发,此后多家网站转载了这篇文章,影响较大。

围绕媒体片面夸大学生心理问题这一话题,《师资建设》杂志也专门开设了大型讨论,刊发了很多讨论文章。笔者结合多年来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写下了《理性看待学生心理问题,走正心理教育路子》一文。《师资建设》杂志还把这篇文章作为这次主题讨论的序言予以刊发。

就笔者本人而言,这几年一直关注相关刊物的电子版,积累了很多学习资料。这些资料,大大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带给自己很多启发,让自己时刻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写作时也能随手引用相关论据,非常方便。

关注相关报刊的电子版,可以让自己对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有清楚的认识,可以弥补自己手头资料不足的局限。在这些刊物的电子版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这些刊物的电子版,其实就是网络给我们提供的免费盛宴,在这些盛宴面前,你动不动心,行不行动,主动权完全在自己手里。

每天抽出几分钟时间,关注一下自己收藏的几份权威报刊的电子版,这样,可以让自己拥有更多有价值的资料,来充实自己的大脑,让自己在潜移默化中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