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要重视制度的可操作性
崔玉红
当你到班组巡视时,是否会看到或听到这样的情景:教师上完课后,教具、用具摆放得随处可见;保育员做完卫生后,拖把、抹布随手乱放;孩子洗手时由于没有挽好袖子,袖口湿了大半截;卫生区域经常能看到纸屑、果皮、饮料盒等杂物;游戏角的材料浮满灰尘或破损不堪;“某某老师太缺乏责任心,我的孩子昨晚是穿着尿湿的裤子回家的”等等。随着在岗年轻教师数量的增加,这些现象越发突出。作为园长,当你看到上述不符合园里所倡导的服务要求时,你会作出怎样的反映?大发雷霆批评她们,还是按制度进行处罚,或者干脆辞掉不用这样的员工?再则喋喋不休地抱怨:现在教师的整体素质不如我们那个时候了……
可以理解,市场经济给学前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园长,都希望自己所管理的幼儿园处于最好的状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实教师也是如此,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大,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并感兴趣的工作实属不易。她们不是不想做好,但有时确实不知该怎样做才能达到园里所要求的标准。因此,遇到这样的问题,最明智的办法就是园长先进行自我反思,即避免自己生气伤身,也避免给员工带来说不出的委屈,更避免影响和谐团队的建设。
有这样一则故事,带给我很大的启示:一个小和尚在庙里担任撞钟一职,三个月之后,觉得无聊至极——不过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有一天,主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主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小和尚听后感到很委屈。如果主持能提前公布工作标准,使小和尚知道撞钟要撞到什么程度,或向小和尚说明撞钟的重要性,使他明白工作的意义,小和尚又怎能被调离并深感委屈呢!
幼儿园管理不也是如此吗?如果管理者事先将做事流程、做事要求明确下来,让大家理解并按此操作,就会少出现或不出现不理想的员工,也就会大大增强干群和谐的关系,实现幼儿园的奋斗目标。曾经发生的这样一件事情,让我深刻领悟到事前规范要求的重要性。
一天下午,我在幼儿园门口等人,遇到一位年轻妈妈正带着她的孩子从幼儿园出来,这时,刚好孩子母亲的一位熟人走过来,熟人说:“哎呀,好久不见,君君都长这么高了。”边说边蹲下来抚摸孩子,接着大叫:“哎呀,怎么弄成了这样!”原来,由于天热出汗,孩子的脸已变成了大花脸,过大的背心覆盖在短裤外,一支膀子半露着。孩子妈妈赶紧解释说:“这不,刚从幼儿园里接出来。”
从家长的对话中,我明显地感受到她对我们的工作是不满意的,意思是说,我早上送去的时候孩子是干净、体面的,孩子现在的样子是因为刚刚从幼儿园接出来而造成的。当时我的脸“刷”地红了,真想冲进班里狠狠地训斥当班老师:幼儿园大会小会强调教师要富有爱心,难道这就是爱心的体现吗?可我又想,这么一来,我不正犯了“和尚撞钟”里主持的错误吗?我们虽然强调了爱心和责任心,但对具体的环节并没有作出详细的标准和要求!
于是,第二天召开的班长会上,我让大家围绕我昨天看到的一幕进行座谈,通过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教师应当关注幼儿的离园形象,这是体现教师爱心的重要环节,应当规范幼儿离园要求,归还给家长一个更整洁、漂亮、活泼的孩子。
为了让人人都能明白这一工作具体的要求和规范内容,我一改过去自上而下的操作办法,先以班级为单位,围绕“幼儿离园时的形象应包括哪些内容”、“各内容有哪些具体的要求”等开展讨论,并形成初步的讨论稿,然后组织班长对讨论稿进行了筛选,最后从幼儿情绪、服装、面貌等细节作出六条共性要求。
就这样,一项《幼儿离园形象要求》出台了,而且这一要求出台后不久,便收到了实效。由于要求是大家共同制定的,人人熟知,因此无论是带班的、配班的、还是保育员,大家都能把工作做得十分到位。随后,我们又以同样的操作方式出台了《幼儿在园碰伤的处理规定》等一系列制度规定,深受家长的好评。
其实,人人都有想把事情做好的愿望,只是大家对要求不明确,才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细想一下,不难发现,我们制定的一些制度常常被束之高阁,很少有人去翻阅,甚至连园长也不清楚有哪些条款,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准备的。还有些制度,标准不细、缺乏操作性,大家不明白具体该怎样做以及做到什么程度。因此,当管理出现问题时,作为园长更多的应该是进行自我反思,看看我们的要求到位了没有,标准细化了没有,流程清晰了没有,让大家在事前就明白我该做什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是园长应该重视的问题。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第二幼儿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