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书目文献的结构分析

书目文献的结构分析

时间:2023-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FRBR已引起人们的广为关注,一些国家的图书馆及研究机构纷纷启动相关研究计划,并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对于书目结构的网络化,揭示文献间的关系与结构具有指导意义。
书目文献的结构分析_数字时代目录学的理论变革与发展研究

二、书目文献的结构分析

书目的内在结构形式是一个标准的链式结构,可称之为书目结构链,书目结构链由两个最基本的因素组成:书目款目和编排法则[19]。款目是构成书目的基本单位,是指依据一定的规则和方法,对文献特征与编目业务信息所做的记录,其具体表现形式是反映文献内容和形式特征的著录项目的组合。其著录项目大致包括题名与责任者项、版本项、文献特殊细节项、出版、发行项、载体形态项、丛编项、附注项、标准编号与获得方式项等。而只有用一定的编排法则将款目组织起来,实现款目的有序化,才能构成书目。随着网络技术、超文本技术等现代技术在书目编制中的应用,电子书目已应运而生。一些书目结构链中除了款目、编排法则外,还直接链接原始文献的全文,可以说,这种书目结构链由3部分组成,即书目款目、编排法则与全文数据库。

书目款目的作用在于:①揭示文献的检索点,以明确每条款目在目录中的排列位置,并提供检索途径;②描述揭示文献的主要形式与内容特征,以供认识、选择文献的依据;③揭示编目业务注记,提供文献索取与管理以及款目更新与管理的依据[20]。而编排法则在书目结构链中起到的作用有:规定款目在书目整体中的位置,某些编排法则能够使书目款目所含的情报信息,更加直观地展示给读者,决定书目的某些特性。早期的书目一般来讲仅仅是查找原始文献的线索,是检索性的工具书,现代书目朝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不仅提供查找的线索,还可直接链接原始文献,大大节省了用户的时间,实现即检即得,省去了查找原始文献的时间。

国际图联1997年颁布的研究报告《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Bibliographic Records,FRBR),应用“实体—关系”模型(Entity-Relationship Model,E-R Model)构建揭示书目结构和关系的概念模型。它旨在提供清晰的结构化架构,改变传统书目记录的扁平化结构,建立各书目记录之间、书目记录中各著录对象之间的关系,建立国家资料库基础框架,提出有关国家核心书目记录的建议。该模型的最核心部分是定义了一系列与图书馆目录相关的事物类别(实体)、从属于每个类别的特征(属性),以及可能存在于各种类别之间的关系[21]。目前FRBR已引起人们的广为关注,一些国家的图书馆及研究机构纷纷启动相关研究计划,并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对于书目结构的网络化,揭示文献间的关系与结构具有指导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