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埃莉诺·罗斯福(Eleanor Roosevelt)。
这三个人有什么共同点呢?按照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所说,他们每个人都达到了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这是人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实现最大潜力的自我实现状态。
自我实现
人们以他们自己独特的方式实现自己最大潜力的自我实现状态。
按照马斯洛的说法,自我实现是激励我们行为的各种需求的最高境界。正如你在图3.2中看到的解释那样,我们的重要需求形成一个金字塔。金字塔的底部是我们最基本的需要,比如驱动我们行为的生理需要,包括食物、水、睡觉和性。这些基本需求与驱动非人类动物行为的需求并没有太多差异。金字塔中较高一层的需求就是安全需求,我们需要一个安全的、可靠的环境来进行有效的活动。
“真正的价值是那些可以依此让生活值得过的价值。”
艾伦·布卢姆(Allan Bloom),作家
但是,当人们能够满足他们的较基本生存需求时,就有机会去熟悉与更高质量有关的需求层次,比如对爱的需求。正如金字塔所表明的,接下来就出现了我们对爱和归属的需求:我们对与他人形成关系的需求以及跳出自己来看世界的需求。我们试图在社会中付出友爱并且成为有贡献的组织成员。
图3.2 动机需求金字塔
在这些需求都得以实现之后,我们会为赢得他人的尊重而努力。尊重与提高自尊感的愿望有关。我们需要他人认识到我们的能力和价值以及承认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价值观。
只有在满足了这些生理上的、安全的、爱和归属的以及尊重的需求之后,我们才能为自我实现而奋斗。尽管自我实现的早期观点把这种品质仅仅局限于少数著名人物,但是现在,自我实现通常被认作是可以应用于每个人的一个概念。
例如,养育一个家庭和有着杰出养育技巧的父母、年复一年创造某种使学生们的成功机会最大化的环境的一位教师以及实现她的创造性潜力的一位艺术家等等,可能都是自我实现的人。自我实现的关键特征就是我们感觉很安逸以及对最充分地利用自己的才能感到满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