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其发表的 “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 一文中,首次提出了自我效能的概念。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的能力知觉或信念,是个体的能力自信心在某些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也就是说,自我效能是个体相信自己能够干什么,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主观判断。从自我效能的本质属性来看,它是主观的知觉和感受,并非个体在实际中的行为表现。假如有人认为自己能够完成某一件事,而且胸有成竹,那么,其自我效能就是高的,不管他是否真正能够完成这件事。自我效能也称为自我效能感,是人们行动的重要基础,是关键的动力因素。
自我效能是与具体任务联系在一起的,并非一种较稳定的人格特质,是由具体活动任务、情境决定的。如学生可能在数学上有很高的自我效能,而在英语口语表达上自我效能较低。
自我效能作为人们对自己活动效能的判断,总要表现于一定的活动领域。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主要表现在学习活动领域。学习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的学业能力信念,是学习者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是个体对控制自己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对学生的自我效能进行深入探讨有着重要的意义。
艾根与考查克对有关自我效能研究的结果进行系统总结后指出,不同自我效能感的学习者在学习特征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他们不仅在任务取向、努力程度、情绪状态等方面存在差异,而且在意志品质、学业信念、策略运用等方面也有明显的不同(见表6-1)。
表6-1 不同自我效能感的学习者的特点比较
(转引自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