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生教育的历史重任
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来,已历时10年了。1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在这10年当中,我国学位制度的建立与研究生教育几乎是从无到有,迅速发展,且在祖国的大地上已经深深地扎根,这表现了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强大生命力。现在硕士培养已立足于国内,博士生每年招生达3000人以上,硕士生招生规模逾3万人,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的重大成就。研究生教育制度的确立必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大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注:本文原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9年第2期,作者:路甬祥、钱在兹。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之后,教育战线满目疮痍,人才青黄不接,人们普遍担忧,今后各条战线上所需要的人才问题将如何解决。正是由于研究生教育制度建立,从1981年开始,毕业研究生源源而来,纷纷走上教育工作岗位,仅仅几年的时间,高等教育部门大量吸收研究生,人才奇缺的状况不但完全缓解,甚至还出现了人才“相对过剩”的假象。以我校为例,目前师资队伍中“文化大革命”后培养的研究生达700多人,占师资队伍约30%。他们中不少已取得高级职称,有的走上领导岗位,成为教学、科研、管理的新生骨干力量。情况改变如此之快,离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每年大批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流向社会,直接支援了国家的建设事业。
当今世界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期,20世纪下半叶以来,伴随着信息、新材料、生物、能源、自动化、激光等领域的进展与突破,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谁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谁拥有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优秀人才,谁将赢得未来。但是根据调查,许多大型企业这几年分配到的研究生寥寥无几,从整个社会对研究生的需要来看,许多调查者从不同的渠道得出的结果表明,研究生的总需求量仍大于供给量。所以研究生“过剩”只是一个虚假的现象,其根本原因不在于高等学校培养的研究生过多,而是需要完善一系列政策,引导他们主动地面向基层,面向教育、科研、生产第一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邓小平同志和许多中央领导同志频频指出,改革开放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党中央规划的“四化”建设蓝图到2050年中国将要进入中等水平发达国家的行列,人才则是这一规划实施的基本保证。美国在1975年每年授予学位的研究生人数为34.5万人,约为我国目前招生人数的10倍,而我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到2050年还有60年,研究生的质和量方面的需求显然需要有长足的发展,这个任务是艰巨的。人才的培养、教育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及早筹划、逐步实施,才能见诸成效。因此,我们对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充满信心。只要真正落实党中央、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一系列指示,深化改革,适应需求,提高质量,研究生分配难、高级人才“相对过剩”等不正常的现象必将烟消云散。
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目标
我们正处于由传统的社会主义产品经济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转化的历史阶段,教育事业必将顺应经济改革的大环境,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不同于18世纪,现代科技愈来愈呈现综合交叉的趋势。不仅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社会科学各门类内部,而且在各门类之间的交叉也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广泛。加上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规划和组织,对科学技术人员的素质都提出了综合要求,不仅要有宽广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还需要相当高的政治、道德修养和社会主义人文科学的素养。然而,目前我们培养的人才在精神面貌和业务水平方面都不能适应国家“四化”建设的需要。
多年来,我们培养的研究生偏重学术研究的类型,比较忽视广大工矿企业部门这一广阔天地的需求。在课程学习、学位论文等业务安排上着重于理论的提高,这固然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但教学过程中轻视工程实践,以及分配工作中的偏向等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研究生中无形地存在一种习惯思想:研究生到生产部门去工作是不能发挥作用的。其结果是,研究生不愿到工矿企业去,即使去了,有不少人也不安心,给这些部门留下不好的印象。我校去年年底召开毕业生求职指导会议,邀请全国100多个单位到校招聘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几乎无人问津,这使我们很受震动。
研究生的思想教育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近几年来情况尤为严重。自由散漫、学习松懈、厌学情绪滋长,缺乏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求索精神,在研究生中蔓延开来。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高级人才的培养,要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建设服务,这一方向不可动摇。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虽有社会背景,但学校本身也有教育上的责任。
不同形式的“大锅饭”体制的存在,管理制度不严,放松对研究生的要求,使研究生教育过程缺乏合理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导致研究生学习积极性的下降。为了照顾研究生的出路,教师在评定课程学习成绩时普遍提高了分数,论文评分大都为优,在打不及格成绩时更是慎之又慎,从学生的成绩单上已愈来愈难以区分出水平的高低。
以上种种问题说明,研究生教育必须改革。其改革的目标,应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对不同学科要有不同的规模、层次和知识结构,研究生要有为社会主义祖国服务的热诚与良好的精神面貌,在业务上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能力,能为迎接世界科学技术的挑战,为下一世纪国家经济的腾飞作出贡献。
三、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途径和思路
1.控制规模,适应需要,稳步发展
研究生教育的规模要与国家现实相适应。在任何情况下,即无论收缩与发展都要有所控制,大起大落的现象应予避免。从我校具体情况来看,这些年来,计划内招生任务年年完成,研究生已经成为我校科研流动队伍的生力军,没有这样一支队伍,要完成千百项的科研任务是不可能的。研究生规模的控制调整应与全国范围的学科机构、院校层次和地理布局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在总体上需要调控研究生招生数量和结构时,应保持重点院校招生的合理规模,使那些师资力量雄厚、培养条件良好、生源和培养质量有所保证的学校充分发挥其优势。
为求得自身发展的需要,重点学校在保证完成国家计划内研究生招生和培养任务外,可以根据指导力量,实际条件以及定向需要,采取业余进修和教师自筹经费等方式培养在职研究生,同时要扩大建立和逐步完善在职人员申请学位制度。这些学位攻读者不需要国家经费,不存在毕业分配问题,受到各方面的欢迎,有利于稳定和提高教学科研单位的师资队伍和科技人员队伍,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学校在控制的规模之内,还可调整博士生与研究生的比例。对重点院校而言,应逐年增加博士生的人数,担当起立足国内培养博士生的重任。
2.改革招生和分配制度
招生要以需求为目标。生产单位有大量的本科毕业生,他们中不乏经过锻炼的优秀人才,是研究生生源的宝库。我们的招生办法应有利于吸引他们继续深造,毕业后仍回原单位工作。对于应届毕业生应逐步做到毕业后先分配工作,然后在一定年限内以在职人员身份返校学习。
最近我校派出一些同志到洛阳大型企业和专业研究院去建立横向联系。这些单位对由单位送人培养,带课题进校研究,聘请生产单位高职专家担任兼职导师,实行厂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办法非常支持。如果我们能深入生产实际部门,生源当然不会有什么问题。与此同时,我们的招生办法也要予以改进。例如,对优秀在职人员同样可以实行严格考核、推荐免试或某些课程免考的措施,以减轻考生负担,不影响其本职工作,使真正的优秀人才得到录取的机会。
3.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
要使研究生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具备多方面的就职能力,这只有加强基础和能力训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才有可能做到。学位课程(全部或部分)的安排已不能再统一于二级学科,要向一级学科,甚至更大范围扩展。要开设有关管理、经济、外贸、政法等方面的选修课和辅修课,让研究生自由选听,成绩合格者发给单科学习证书,以广开就业的门路。有了较强的基础和能力训练,才能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时代跟上发展的趋势,成为开创性人才。
4.建立工程类型硕士的培养体制
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工科院校的毕业研究生必然要大量进入工程界,因此需要明确地提出工程型硕士的培养目标,这也符合我国生产部门的愿望。为了做好这一工作,需要建立独立的培养方案,对招生条件、课程设置、工程训练、学位论文、毕业分配等要有工程类型硕士的特点。由于工程类型硕士生来自优秀的在职人员,国家在经济待遇方面也应有优惠的规定。
5.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体制
实行校长负责制以后,要探索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组织领导上的体系。在教和学方面要引进竞争机制,形成自我提高、自我约束的动力和活力。要严格管理制度,特别要加强系一级的管理,由于各种原因该淘汰者一定要淘汰。要实行双向选择,实行学位论文的评等和抽查制。建立导师责任条例,规定导师要教书育人,对研究生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党团组织、研究生会和各种社团都要充分发挥作用,开展适合研究生特点、有益于研究生身心健康和能力培养活动。要有切实有效的奖惩制度,不使奖惩制度流于形式。学校在可能的条件下,用开展勤工助学、兼任教学科研助教、科技咨询、科技补贴等办法,增加研究生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待遇。
6.优化育人环境,改善育人条件
人才的培养要有良好的环境和一定的条件。学校要有优良的校风。浙江大学有竺可桢校长倡导的“求是”校风,数十年来一直熏陶着全校师生,现在还需要发扬光大。在学术上要有浓厚的学术空气,经常举行学术讨论会,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要作学术报告,这一点要有培养要求。鼓励教师在校内组织召开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或其他学术活动,每年一度的校庆要以学术活动为主要内容。
培养研究生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要把研究生经费使用好,帮助建设学习人数较多、覆盖面广的教学实验室。要做好重点学科的规划,为了支持基础学科,学校拟建立专用的基金。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重点实验室必须全力建设好,使之成为培养研究生的基地。
7.搞好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研究生实行的是导师制。导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研究生培养质量。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精力充沛的中青年教师挑起重担,必须遴选中青年优秀教师担任学术带头人,优先晋升他们的职称,并在国内外引进学有专长的中青年学者,特别注意引进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一定科研、生产和管理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以及聘任校外兼职导师。实践已经证明,任一学科凡是有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并有一支较强的教师梯队,这一学科必然生机勃勃,即使是老学科也能加以改造,跟上时代的潮流。这样的学科,科研项目多,经费充足,培养的研究生也多,质量也好。
8.组织国内外学术交流
现在我们的设备条件、师资水平与国外发达的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有必要广泛建立国际合作关系,利用国外的优越条件联合培养研究生。除了国家分配的名额外,学校要积极活动,主动争取国外著名学校和大型企业的资助,根据学用一致、按需派遣的原则,选派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出国学习。按照我国需要,认真培养,充分发挥中外双方导师的作用,制定好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规范化程序,是搞好这一工作所必须做到的。我校与国外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已有多人取得卓越的成果。我们认为,即使今后我国的条件改善、水平提高了,国际间的合作交流也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国内合作的渠道更为广阔,许多单位有着比学校优越得多的设备条件,有需要开发的研究项目。在与大中型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中,把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融为一体,实行研究项目带人才培养,或人才培养带科研项目,是厂校联合的基本模式。学校与科研单位联合也很必要,两者可以发扬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如我校与中国科学院已经签署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议,双方正在积极行动之中。
9.要有国家的有力支持
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不可能封闭在学校内部进行,要受许多因素的制约,没有国家的支持,再好的改革措施也难以付诸实施。学校要有办学自主权。现在办事如与文件不符,需要请示,有时即使合情合理的事也不一定能够办到,这就挫伤了教师和干部的积极性。在改革中国家要放权,有关部门对学校应进行监督,并对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估。此外,国家应增加对研究生教育的投资。10年以来,研究生按人发放的经费至今几乎未动,在物价猛增的情况下,给人才的培养造成了困难,研究生生活费过低,也迫切需要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