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类认识结构要素的说明

人类认识结构要素的说明

时间:2023-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我们以这种方式来考察人类认识结构时,勒温、皮亚杰、实用主义提出的活动概念就其现存的意义而言,已经不适用了,必须加以改造。这三种活动的特点、功用构造了人类认识的基本结构。
人类认识结构要素的说明_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

二、人类认识结构要素的说明

我们对人类认识结构所下的定义中包含了三个要素:活动、创造力和符号。下面,我们分别对这三个要素加以说明。

(一)活动

活动是现代认识论研究中的具有重要意义的范畴。把活动范畴引入认识论研究,我们就可破除近代认识论研究中主体—客体抽象对立的二元图式,为认识论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框架。可以说,活动是理解、说明人类认识问题的一个关键范畴。

1.活动的作用

什么是活动呢?皮亚杰认为,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31]。列昂捷夫认为,活动“表现为在其中实现着‘主体—客体’这两极之间的相互转变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生着客体向它的主观形态,向映象的转变;同时,在活动中也实现着活动向它的客观结果,向它的产品的转变”[32]。我认为,这两个定义都指出了活动在认识中的中介作用,却没有指出活动的性质,因而是不完全的。从文化—历史层面看,活动不只是联结主体与客体的中介、桥梁,而且还表现了人的认识本性。人的认识本性要求不断地超越有机体、生物心理、客观环境强加于自身的限制,拓展属于人的文化宇宙。因此,活动不是在一般意义上联结认识的主体和客体,而是在不断地把动物—心理活动转化为文化—心理活动、发展人的文化宇宙的过程中变换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活动体现了人类认识发展的内在趋向。

2.活动的种类及其相互关系

活动怎样使动物—心理转化为文化—心理,怎样发展人的认识、发展人的文化宇宙呢?这些问题涉及人的认识形成的具体过程,必须通过探讨活动的种类及其相互关系才能得到说明。

现代认识论研究者都注意到活动在人的认识中的地位,但他们都只是从某一角度说明活动的性质,而不从总体上探讨活动的种类及其相互关系。勒温只从认知场的建立的角度研究活动,把活动看作是表现人的需要的心理运动;皮亚杰只从认知图式的建构的角度看待活动,把活动规定为运算;实用主义只看到认识的经验活动,等等。这种对活动的单一化研究实际上是把近代主体—客体的二元图式变成了活动的平面图,难以揭示认识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与上述各种观点不同,本书从以上三种活动的有机结合体上理解活动,并且是从文化—历史层次上理解这三种活动的有机结合。当我们以这种方式来考察人类认识结构时,勒温、皮亚杰、实用主义提出的活动概念就其现存的意义而言,已经不适用了,必须加以改造。

本书正是通过改造这三种活动概念,提出以下三种活动:文化心理活动、建构逻辑格的活动、经验认识活动。这三种活动各有其特点和功用,又相互联系,构成了立体交叉的活动系统。这个系统犹如一座大厦,有造型、有构架、有基础。文化心理活动是人发挥认识创造性的心理活动,它的特点和发挥作用方式是由其基本结构和功能决定的。在认识中,它通过建立文化认知场为整个认识造型,决定认识的目的、范围和选择方式,认识起于它而终于它。建构逻辑格的活动也就是创造逻辑格,它为认识创造性的发挥提供基本构架,贯穿于文化心理活动的结构和经验活动之中,把认识联结为有机整体。这种活动通过文化整合而实现。经验认识活动是逻辑格、已有知识的运用,它保存人的认识创造性,为认识创造性的发挥提供历史的、现实的基础,同时又造成认识的不确定性,促使人们不断地建立新的文化认知场和新的逻辑格,形成人的认识向外部世界开放。

这三种活动的特点、功用构造了人类认识的基本结构。本书以下各章将分别论述这三种活动的特点、功用及其对人类认识形成和发展的作用。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研究文化心理活动。我认为,文化心理活动的结构和功能决定着文化认知场的建立方式和基本性质,同时,文化心理结构有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之分:一般结构反映认识的文化本性,从而决定文化认知场的一般性质;特殊结构指人类把握世界的一些特殊思维形式:科学、艺术、宗教、神话、哲学等。与之相应的也有一般功能和特殊功能之分。文化心理活动的这一性质、特点和功能表明,人的认识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多层次的结构体;这个结构体有抽象和具体之分,抽象的活动结构是人的一般文化心理的构造,是认识结构的内在特性,具体的活动是通过具体的文化形式的创造体现出来的,是认识结构的外在特性;认识结构的内在特性是通过外在特性呈现出来的。在现实中,这两个层次的认识活动是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但是,在逻辑上,它们因各有其性质,又是可以分离开来,分别加以分析的,而且只有对这两个层次的活动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清晰地展示出人类认识结构。正是基于这一点,本书辟第三、第四两章来分析文化心理活动:第三章着重分析文化心理活动的结构和功能;第四章着重分析科学、艺术、宗教、神话、哲学等思维形式。这几种思维形式的内容极为丰富,本书不可能详细展开,只能根据本书论题探讨它们的本质、特殊的结构和功能。此外,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论述建构逻辑格的活动和经验认识活动及其对认识发展的作用。这样一来,本书既可以从微观上揭示主体如何在文化的创造活动中自我实现、自我超越,发展人的认识,发展人的文化宇宙,又可以在宏观上展示主体自我创造、自我超越的认识结构图。

为了行文方便,本书把文化—心理活动称之为活动,把经验认识活动称之为经验认识。

(二)创造力

维科以他的文化哲学向人们证明:人类社会是由人自己创造出来的。从自然科学到民政社会,从现实的生活到诗性的逻辑,这些领域的辉煌成就与巨大进步都显示了人的伟大创造力。这就充分表明,离开创造力就不能了解人的世界,不能揭示和确立人的主体性。

对于创造力问题,人们可以进行多角度的探讨,得出不同的定义。

有的研究者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探讨,把创造力看作是人运用新的方式改变早已存在的、可运用的资料的能力。阿瑞提基于这一定义,把创造力分为两种:普通人的创造力和伟大人物的创造力。普通人的创造力是“普通人在变动和改造旧事物时稍微放弃一些通常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它能使人获得一种满足感,消除受挫感,因此给一个人提供了一种对于自己以及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伟大人物的创造力则是“造成人类伟大成就与社会进步的原因”[33]。在这里,不论是普通人的创造力,还是伟大人物的创造力,都是就人对事物的改变、革新而言,表现为人对外部世界的积极作用。

也有的研究者从人本学的角度进行探讨,认为创造力是人的人格的体现。马斯洛基于这一定义,区分了“特殊天才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自我实现的创造性”是人“无抑制地和不怕嘲笑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冲动的能力”[34]。这种能力与人格相联系,即与人的自我及其价值相联系。马斯洛进而把人的创造力分为三种:(1)原初创造力,其本质是认知;(2)二级创造力,其本质是意动、评价、选择、判断;(3)整合的创造力,是“以良好融合或良好交替的方式、自如而完美地运用两种过程的创造力”。“伟大的艺术、哲学、科学产品的出现,正是来自这种整合的创造力。”[35]这种创造力包含了自我认可的意思,把创造力看作是人的价值自我实现的能力,是从人本学的角度考察创造力所得出的结论。

如果我们对上述两种定义进行细致分析,就会看到,它们实际上是从不同的方向探讨人的创造力:前者由外入内,从人所创造的产品及其社会效应说明人的创造力;后者由内而外,从人的创造过程的特性说明人的创造力。不论是由外入内,还是由内而外,都揭示了创造力的共同特点:创造力不是人对外部世界的感受、顺应,也不是人的臆想,而是人按照自己的目的与方式改变存在物的能力。创造力发挥的结果是存在物按照人所构想的模式发生变化,人也就于其中体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因此,创造力本质上是文化的,是主体自我实现、创造自我价值的能力,是人的本质的体现。正是这样,我们把创造力称之为自我创造力。

然而,仅通过下定义还不能完满地解决创造力问题,只有把创造力同活动、符号联系起来进行考察,才能揭示其真实涵义。首先,创造力规定了活动的本性,但又必须通过活动才能实现出来。创造力通过实践活动改变现实的存在物,使文化的物化形式层面和经济政治制度层面发展变化,创造力又通过认识活动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拓展人们的思维空间,造成文化的决定时代精神层面和决定民族精神层面的变化。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的,认识和实践是文化创造活动的两个系列。其次,创造力只有借助符号系统,才能超越有机体的限制,形成人的文化—历史联系,从而由潜能变为现实,由弱小进至强大,展示出人的主体性。

由于创造力的这一特点,因此我们在本书中不准备专门探讨创造力问题,而是通过考察活动揭示创造力对人的认识本性的规定。

(三)符号

当代文化哲学的发展和符号学的兴起证明:符号是人类文化的表征,是区分人与动物、与自然界的根本标志,是人的活动的基础。人们要认识世界,就必须依凭符号系统。正是这样,符号研究已渗透到各门学科之中,如自然科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文艺学、美学、心理学、哲学。这些学科中的符号研究从不同层面揭示了符号的意义及各种文化现象的联系。

当代符号学研究主要沿着两种传统发展:一是与英美哲学的分析传统相结合,把符号学等同于逻辑学,对符号进行逻辑形式分析,如研究符号与对象之间的逻辑结构关系、符号与对象的名实关系、表达者与被表达者之间的关系等等;二是与欧洲大陆哲学的本体论研究传统相结合,把符号学看作是社会心理学的一部分,是人本学研究的对象。在这里,符号不等同于逻辑,而是指一个社会系统构造出来的、以维持和证实自身存在的各种意向和信仰的复杂系统——意义系统。这种本体论研究传统注重考察符号的本体意义和方法论意义,探讨符号表征外部世界意义的结构与特点。

符号学研究的这两种传统都注意到符号的本质及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但又都忽视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符号与逻辑格的形成问题。我们认为,符号之所以能够成为人类文化的表征,对人类认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不在于它能表征事物和人的意义,也不在于它能作为人的逻辑概念形式,而在于它能够形成一定的逻辑格,形成相对稳定的认识模式,不断扩大人的世界,不断变换、调整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只有当符号形成了一定的逻辑的格,才能够实际影响并改变对象,才能够真正实现认识活动的创造性,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符号的文化意义才能显示出来。因此,在对符号进行考察时,我们不准备探讨符号与对象之间的逻辑结构关系,而着重研究逻辑格的形成及其发展规律。当然,我们从新的角度研究符号问题,并不意味着完全舍弃已有的研究成果,而是力图从哲学认识论研究的高度予以概括、筛选和吸取。

对于符号问题,本书结合建构逻辑格的活动将在第五章进行专门探讨。但是,由于逻辑格是人类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发展的文化基础,贯穿于人的整个认识活动之中,所以除了第五章外,本书还将根据论题的需要,在其他各章中作论述,揭示逻辑的格对其他认识活动的作用和意义,说明人类认识结构是主体在活动中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符号系统。

综上所述,本书通过对活动的系统考察,把活动、创造力和符号三个要素融为一体,从文化—历史层面揭示主体的内在结构。

【注释】

[1]陈修斋主编:《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73页。

[2][法]霍尔巴赫:《自然体系》,《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610页。

[3][德]莱布尼茨:《单子论》,《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481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2页。

[5][法]西斯蒙第:《中世纪意大利共和国史》第1卷,转引自[俄]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13页。

[6][法]基佐:《法国史概论》,转引自[俄]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15、16页。

[7]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页。

[8][苏]拉宾:《马克思的青年时代》,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171页。

[9][苏]拉宾:《马克思的青年时代》,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172页。

[10][美]威尔逊:《新的综合》,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页。

[11][美]威尔逊:《新的综合》,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5~46页。

[12][苏]弗罗洛夫:《现代人本主义和社会生物主义论人的本质》,《国外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第26页。

[13][苏]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0、97、103、106、109页。

[14][意]维柯(维科——引者注。):《新科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52页。

[15][意]维柯(维科——引者注。):《新科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55~156页。

[16][德]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87页。

[17]熊十力:《明心篇》,龙门联合书局1959年版,第207页。

[18]熊十力:《明心篇》,龙门联合书局1959年版,第168页。

[19]熊十力:《明心篇》,龙门联合书局1959年版,第184页。

[20][意]葛兰西:《狱中札记》,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9页。

[21][意]葛兰西:《狱中札记》,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4~35页。

[22][意]葛兰西:《狱中札记》,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6页。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91页。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8页注①。

[25][德]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72页。

[26]詹姆斯·沃茨希编:《文化·交往与认识:维果斯基学说》,剑桥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48页。

[27]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66页。

[28]这里的“实践”沿用以往的含义,指作为认识基础的物质活动,不是本体意义的“实践”,这里取这一含义,主要是为了行文方便。

[29]《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28页。

[30]关于文化结构问题,详见本书第五章第一节第二小节《符号·文化模式·逻辑的格》。

[31]见[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1~22页。

[32][苏]列昂捷夫:《活动意识个性》,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51页。

[33][美]阿瑞提:《创造的秘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2页。

[34][美]马斯洛等:《人的潜能和价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45~246页。

[35][美]马斯洛等:《人的潜能和价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5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