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振国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四个同样重要”的战略定位,把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为哲学社会科学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也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切实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迫切需要大力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质量,以便更好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更好地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一、提高质量是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要求
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迫切需要理论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前无古人,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创举。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总结与反思我国高速发展的成功经验或教训,概括提炼其思想理论成果,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的重要任务。国际学术界把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称为“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这充分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世界意义。但我们对这一成就的总结和概括还很不够,理论研究与我国改革开放的火热气象与生动实践不相称,与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相称,与增强我国思想文化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要求不相称。深入研究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深入分析改革开放的成功原因,探索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把握社会变革的客观规律,呼唤更深入、更全面、更系统的理论研究,呼唤精品力作的涌现。时代的要求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也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升思想境界,开阔理论视野,推进理论创新,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迫切需要研究和回答。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时又是社会矛盾的突现时期。在奔向小康的未来若干年里,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面临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努力回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亟待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社会迅速变化发展的形势下,做出前瞻性研究,提供决策咨询,化解社会矛盾,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的重要任务。一般说来,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增长期,通常是社会矛盾的突现期。我国在未来的20年正是处于这样一个跨越时期。在这一时期,不仅会面对人口、能源、交通、环境、资源、安全等方面的巨大压力,会发生社会利益结构的重大变化,而且会引发人们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我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和一个人口大国,面临着许多特有的国际压力和国内矛盾。在中国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新的国际关系,面临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错综复杂的斗争环境;国内社会转型过程中新旧体制、新旧观念、新旧利益的矛盾冲突,保持东部地区强劲发展势头与均衡发展的矛盾,加快城市化进程与妥善解决农民进城一系列相关问题的矛盾,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与扩大社会就业和再就业的矛盾,深化社会改革与保持社会稳定的矛盾,注重社会公平缩小差距与保持活力提高效率的矛盾,等等,都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去进行超前性研究,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
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迫切需要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一个强大的国家,不仅要有强大的经济、强大的科技、强大的军事,而且要有强大的文化,要有体现国际水平、本国特色、时代特征的哲学社会科学,要有精神文化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2004年5月28日进行第13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哲学社会科学界要切实担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瞄准学术发展前沿,打开认识视野,拓展思维空间,既立足当代又继承传统,既立足本国又学习外国,大力推进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2005年11月25日第26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要努力形成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吸收当代人类文明有益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号召,是对人类文明进步努力做出更大贡献的历史要求。社会科学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不长。我国的社会科学从总体上来说还是“舶来品”。社会科学的概念体系、理论体系及其经验基础基本上是从西力移植过来的,大部分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改造。建设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立足中国社会实践,体现中国文化传统,凝聚中国智慧成果,显示中国精神风貌的哲学社会科学任重道远。学术自身发展迫切需要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人数不断增长,研究课题、研究论文、研究著作不断增长。长期以来,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和基础理论建设,为服务党和政府的决策,为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还有较大差距。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比较严重,理论脱离实际比较普遍,应对重大社会问题的能力还不强,空洞、浮躁、因袭的现象急需扭转。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不平衡,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和学术界自身的高度关注。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从重数量增长向重质量提升的转变,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呼声和进一步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突出要求。
二、深化科研管理改革,营造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制度环境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有多方面的原因。但科研管理机制、管理办法跟不上社会发展速度是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原因。目前的科研管理从总体上说,基本上是一个数量管理模式,无论是对学校、部门,还是对个人科研业绩的评价,基本上是对论文数、著作数、经费数、课题数、人员数、学科数等数量的要求,缺乏全面系统的质量指标,缺乏数量与质量相统一的评价体系。所以,要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从重数量增长向重质量提升的转变,首先是要实现管理从重数量增长向重质量提升的转变。科研管理是建立秩序、激活机制、提高效率的手段。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可以优化配置、激励热情、提高科研效益和效率,可以提供正确的导向、科学的评价、必要的监控和良性竞争的环境。反之,滞后的科研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则会制约科研的发展,阻碍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不利于优化资源,不利于精品力作的问世。要转变科研管理模式,必须深化科研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形成以质量看成绩、以质量看能力、以质量看贡献的氛围,把研究的重心转移到提高质量上面来。
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科学研究数量是基础,质量是生命,一打平庸的作品不如一篇优秀的论文。科学研究的历史表明,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有人著作等身,持久地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有人惜墨如金,每有作品必称佳作。但数量不少质量不高的情况也普遍存在。量多质高固然是我们期望的;数量虽然不多,但能保持高质量也是同样值得赞赏的。而低水平的重复不但没有价值,而且是对科研资源的浪费。高质量作品的产生关键在于要有对高质量的自觉追求,在于对研究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畏感,要有认真严肃、实事求是的态度。“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说半句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是我国古人的治学态度,也是产生大师和杰作的保证。虽然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这种严谨治学、力求上乘的态度不但不能削弱,而且需要强化。急就章的作品、完成任务性的作品、拼凑起来的作品,是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只有建立了质量第一的观念,才能保持对高质量研究的自觉追求,只有深入思考、立足创新、潜心研究、千锤百炼的作品才可能是精品力作。
建立科研质量的保障机制。正确的质量观是提高研究质量的导向和动力,有效的质量保障机制则是提高科研质量的制度保证。所谓科研质量的保障机制首先是要建立质量认证机制,就是要制定质量标准并且能使高质量的作品被公正地评选出来;其次是激励机制,就是要使高质量作品能够获得更大的尊重和回报。
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客观的质量标准?是不是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哲学社会科学是公说公有理,婆说理更长?如果真是这样,哲学社会科学就不是科学了。虽然哲学社会科学的质量标准与自然科学不能简单等同,但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客观质量标准是毋庸置疑的。200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评审就说明了这一点。项目评审工作采取了回避制、双盲法和独立评审,也就是申报项目者不得参与评审;受评人不知道谁评审,评审人不知道评审谁;评审专家不见面、不讨论,独立打分。去年的项目申报与立项比为10∶1。五位专家评审相同的一组项目,先从所有申报项目中以200%的比例评出建议立项项目,然后对这些项目从高到低打分。结果,五位专家共同建议立项的项目达到5.7%,四位专家建议立项的项目达到8.6%,三位专家建议立项的项目达到11.7%。认同的一致性之高,大大超出当初的预计。由于高度的认同一致性,评审工作不仅保证了质量,而且简洁、高效。这说明文科研究质量的标准是清晰的。比如选题是否有价值,问题是否明确,观点是否鲜明,思路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密,基础是否扎实,文献数据是否可靠,研究方法是否恰当,对策是否可行,特别是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创新意义,等等。只要坚持了这些标准,只要坚持了公正、严格的程序,高质量的作品就会脱颖而出。
所谓高质量作品获得更大的尊重和回报,就是高质量的研究作品具有比平庸的作品更高的投入产出比,具有以一当十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激励研究者努力追求高质量成果。如果优秀的作品与平庸的作品、十年磨一剑与临阵磨枪同样看待,都只有计量为“1”的意义,那势必造成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倾向。现在有些高校正在试行代表作制,不是简单地统计成果的数量,而是由个人自己推荐代表自己水平的作品,通过恰当的程序对代表作进行评定,确定其质量等级,换算成相应的工作量。对于那些取得杰出成果的学者就没有必要再进行常规性的检查,可以“终身免检”。这就是一种鼓励高质量研究成果的激励机制。这种代表作制值得推广,以迅速形成追求高质量的风气。项目资助和成果评奖是引导、鼓励优秀成果的重要措施。为了支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央、教育部、地方以及各高校自身都不断加大了对科研经费的投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学者的科研积极性。但目前的项目资助方式基本上是前期资助,是通过对设计课题的评价确定对尚未开展的研究予以资助。这对科研工作的开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无疑是非常必要和非常有效的。但这种资助方式使研究的期望成果尚不明确、研究价值尚不明朗的研究难以被列入资助对象。而经验表明,一些具有突破性贡献的成果往往蕴藏于这种“不明确”和“不明朗”的研究之中。为了鼓励基础性、前瞻性和具有突出个性的研究,需要丰富现有科研资助项目的种类,增加后期资助项目,也就是对那些已经呈现成果雏形、显现出创造潜在价值的独立研究予以资助,以鼓励长期的独立探索和具有文献性、工具性的研究。
三、加强学风和学术规范建设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一项光荣而神圣的社会事业,是一种繁重而复杂的脑力劳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过程,既是思想观念、学术理论求实创新的过程,也是学术规范、学术风气建设的过程。良好的风气是学术质量的基本保证。学风建设的力度、学术规范得到尊重和遵守的程度,是与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速度、深度和高度成正比的。没有良好的学风和学术规范,要有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是不可能的。由于复杂的社会原因,目前确实存在着学风不正、学术不端现象。这些现象最突出的表现,一是粗制滥造:不是凭借自己的长期积累、潜心研究,形成自己的真心所得,而是东拼西凑,言之无物,内容空洞,概念不清,学术含量低,形成了大量学术泡沫;二是生吞活剥:不是出于“拿来主义”的目的,引进消化外国的东西为我所用,而是似是而非、生搬硬套、食洋不化,理论脱离实际;三是投机取巧:不是花真工夫,做真学问,而是故作姿态,故出惊人之语,耸人听闻,哗众取宠;四是弄虚作假:不是研究真问题、真实地研究问题,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研究问题,以科学的数据说明问题,而是张冠李戴,胡编乱造;五是抄袭剽窃:不是靠自己的研究对社会作贡献,赢得学界和社会的尊重,而是抄袭别人成果,甚至抢先发表别人的研究成果,还有抄袭自己、重复自己过去的成果;六是徇私舞弊:利用手中的学术资源,在学术评审、论文答辩、成果评奖、人才选拔等过程中,拿原则做交易,牟取私利,败坏学术形象。加强学风建设,严格学术规范,形成以实事求是为荣、以弄虚作假为耻的学术风气,是大力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质量的重要保证。
加强宣传教育。学风不正、学术规范不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认识模糊,另一种是明知故犯。认识模糊是对应该遵守哪些学术规范缺乏全面的了解、对违反学术规范的危害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研究生和一部分教师在学术活动中存在的学术失范现象是属于这种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应着力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使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得到更好的普及。明知故犯是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反学术规范、有悖学术道德的,但怀着投机侥幸心理故意为之,甚至编造事实、篡改数据。对于这种情况则应给予揭露和批评,要加大惩处力度。
加强规章制度的建设。为了加强学风建设,严格学术规范,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规范》,对学术基本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研究规范、成果发表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做了具体规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部颁布学术规范,是加强学风建设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是一项基础性的工程。以学术规范的颁布为契机,不断推进学风建设的深入,首先是要制定学术规范实施细则,制定惩戒学术不端行为细则,有些学校已经这样做了;但同时还应形成学风建设评估报告制度,定期报告学风建设情况,以及时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发现问题,以图再进。其次是要促进学风建设经常化、规范化。有关学术规范的文件是规范学术行为的标准和前提。要把文字上的东西落实到行动中,必须有制度保障。为此,需要建立相应的评审制度,督察制度等,使软规范变成硬规范。学风建设、学术规范建设是长期和艰巨的任务,要靠行政部门、学术机构、学术团体和学者个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宣传教育与制度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制度措施是学风建设的重要保证,但制度更多地是外在的要求。要把外在要求转变成内在需要,必须从认识上提高,在思想上重视,在境界上提升。所以,加强学风建设、学术规范的宣传教育,不是可有可无,而是非常重要。高校要营造良好学风的舆论环境,切实推进学风的不断好转,使学风成为社会良好风气的示范。
加强学术刊物管理,提高学术刊物质量。加强学术刊物和学术著作出版工作的管理也是加强学风建设、严格学术规范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术刊物和学术著作是发表学术成果的主要载体。学术刊物办刊态度不端正、质量保障制度不健全、学术编辑水平不高都有可能庇护甚至助长学风不正、学术不端行为。所以加强学术刊物和学术著作出版的行风建设,提高学术管理水平,也是加强学风和学术规范建设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加强学术批评。学术批评是加强交流、促进创新、提高研究质量的主要手段,也是加强学风建设、维护学术尊严、严格学术规范的重要手段。目前的学术批评明显比较薄弱,要通过学术批评鼓励潜心研究,反对粗制滥造,驱除学术伪劣产品。当然,学术批评也要遵守学术规范,坚持以学术为中心、以文本为依据,严肃、认真、负责地开展学术批评;反对假借学术批评之名廉价吹捧或自我炒作,反对排斥异己、恶意贬低甚至人身攻击,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良好环境,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不断繁荣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