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10年,经过广大教师和科研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中国人民大学科研经费显著增长、一批优秀科研成果脱颖而出、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学校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显著的进步。
一、成就
1.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显著增长
10年来,学校共获取各类科研项目共6840项,批准经费达78363.92万元。其中,获取纵向项目共1516项,批准经费总计27418.1万元,横向项目4042项,批准经费总计47699.02万元;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共349项,批准经费总计4216.3万元。2010年较2001年,科研项目经费翻了7番多,文科科研项目经费已突破1.5亿元。学校教师先后承担或参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北京2008年奥运会总体影响评估(OGI)”等特大、重大项目,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2.产生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科研成果
10年来,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出版专著2511部,编著或教材2845部,工具书或参考书364部,译著483部;发表论文22186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26项。2009年,学校在南京大学人文社科引文索引(CSSCI)源期刊上以第一署名机构发文数达2510篇,连续6年保持全国高校第一,SSCI、A&HCI收录论文数连续稳步增长。学校教师潜心学术,取得了一批以《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等专著为代表的精品力作。
学校在应用研究方面已形成明显优势和突出特色。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先后有11位教师受邀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作辅导报告,一大批教师为中央领导和中央国家机关提供决策咨询,许多教师被聘请担任各级政府顾问。广大教师在服务国家重大决策,服务地方、农村以及企业发展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3.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获得了较大发展:硬件条件显著改善;汇聚了学术队伍;研究经费大幅增加、重大项目形成规模、学术交流空前活跃;对科研体制的改革作了积极的探索。在第一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评估工作中,学校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4个基地被评为优秀;2009年,教育部完成了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第二轮评估工作,学校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3个基地被评为优秀。
在创新基地建设方面,学校有1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创新基地被正式纳入教育部“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这对于发挥学校有关学科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凝练学科方向,整合科研队伍,创新科研机制,建立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学科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校的人文奥运研究中心被授予“北京人文奥运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被授予“北京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社会建设研究院被评为“北京社会建设研究基地”。2008年,人文奥运研究中心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称号。这也是受表彰集体中唯一一个为奥运会提供智力支持的高校科研机构。
“十一五”期间,学校先后组建了汉语推广研究所、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人文北京研究中心、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宗教高等研究院等14个跨学院研究机构,对于推动跨学科研究,整合科研队伍,创新科研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主要经验
新世纪前十年,是学校科研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十年,也是学校夯实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基础的十年。学校在科研规划、组织与管理等方面重点推动了几项工作。
1.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科研管理
学校先后制定和修订了《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项目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大学重点研究基地经费管理办法》、《中国人民大学科研考核办法》、《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奖励办法》、《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目录(试行)》等。这对于加强和完善科研管理,建立健全现有的科研和评价机制,发挥科研管理的导向功能起了积极的作用。
2.构建学术平台体系(特别是跨学科研究机构)
2006年,学校开始筹划建设跨学院研究机构(当年新成立或组建公共政策研究院等8个跨学院研究机构;2008年新成立清史研究院等3个跨学院研究机构;2009年新成立或组建宗教高等研究院等3个跨学院研究机构)。现已初步形成了由14个跨学院研究机构、13个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145个院属研究机构构成的科研平台体系。
3.构建科研项目体系
“十一五”期间,学校一直在探索以项目为抓手,引导学院培育重大成果,培育国际水准,培育青年学者,培育未来大师;鼓励教师专注学术兴趣、自由探索。因此,学校一直在丰富、充实、完善学校科研项目体系。2007年,设立社会调查项目;2009年,设立明德青年学者培育计划、研究品牌计划(包括基础研究项目、跟踪调查与评价项目及决策支持研究基础积累项目)、决策咨询项目与学术期刊质量提升计划;2010年,设立人文社科国际发文培育计划、长期跟踪调查项目和重大基础研究计划。
目前,学校项目种类由2001年的3种(青年、一般及委托)增加到现在的15种,年资助总额从40余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
4.继续培育学校科研品牌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自2001年开始已举办十届,取得了较好的影响;经济发展研究报告、社会发展研究报告、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等三大研究报告发展为四大报告(2010年增加了法律发展报告);中国发展指数、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中国竞争力指数等三大发布社会影响力明显扩大,对政府决策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影响。自2005年始,学校共组织24路“教授考察团”,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与地方政府共同探讨发展大计,开创了整合全校学科力量集中服务地方的社会服务新模式,受到各地方政府和教育部的高度评价。
三、标志性研究成果
2001—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产生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科研成果,限于篇幅,此处仅简要介绍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的两部专著。
(1)《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作者:方立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分上下卷,91万字。该书将中国佛教哲学置于中国思想发展史的背景下,在与印度佛教哲学、中国固有的儒、道哲学的比较中,成功地建构出中国佛教哲学体系,阐明了中国佛教文化的独特性;并在对中国佛教2000年间重要佛教思想家和流派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从人学的角度入手,前所未有地将中国佛教哲学体系概括为人生论、宇宙论和实践论等三大部分,抓住了佛教哲学乃至所有宗教哲学的核心,摆脱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哲学思想研究中拘泥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军对垒的传统,实现了西方哲学与中国文化的新的汇融。呼应于当代全球化浪潮和文明对话运动,作者总结出中国佛教哲学的特质是心性论和直觉论,认为这是中国佛教哲学的两大要点,是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融合的结晶,体现了中国文化强大的包容性和创造性。
该书在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上的开创性工作,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评论认为作者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佛学研究家汤用彤、吕澂、陈垣、任继愈等大师的优秀传统,集数十年之功写成。该书为近代以来中国佛教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是现代佛教研究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宗教》、《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世界宗教文化》、《法音》、《中华读书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中国人民大学校报》、《高校理论战线》、《中国民族报》、中央教育电视台等众多媒体都对本书作了相关的报道或评论。
该书2003年获第6届国家图书奖;2004年获“中华优秀文化著作奖”一等奖、北京市第8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2004年,本书列入“中国文库”,繁体字版已在台湾面世,韩文版也在翻译之中。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作者:许崇德,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67万字。该书以马克思主义宪法理论和辩证唯物史观,详细阐述了我国自共同纲领以来历次宪法起草和修改的社会背景、指导原则、工作过程,结合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回顾了我国半个世纪中宪法所走过的曲折道路,梳理其具体规范和条文的变化,并实事求是地评析了每一部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实际作用。该书的主要特点是:①对我国宪法的历史发展和变化的全过程作了系统而详尽的记述。作者几十年来积累了大量富有学术价值的材料,该书许多篇幅使用了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②突出了领袖和群众两者在宪法发展中的作用。该书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宪法思想作了历史的、有深度的分析评价,同时,重视收集广大群众在历次宪法讨论中提出的各种意见、建议,并作了归纳分析,给以认真的评析。③史论结合,在叙史的同时开展理论分析,提出了独立的见解,并在总体上总结了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指出社会主义是宪法发展必须坚持的方向;指导思想正确与否决定着宪法的素质;宪法的制定与修正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什么时候实施好的宪法,什么时候社会就前进,否则就后退,这是规律。2004年,该书获北京市第8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
四、“十二五”期间工作思路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工作的发展趋势非常好,为“十二五”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与兄弟高校比较、与世界一流大学比,还是有许多薄弱环节。这些问题包括:基础研究相对薄弱;跨学科研究尚处摸索阶段;科研平台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成熟的研究团队相对缺乏;国际性相对不足;科研评价体系尚不完善。
针对这些问题,学校提出了“十年腾飞”的科研工作总体思路——强化学术,深化服务,涵育大作,造就大师。按照这一思路,“十二五”应该成为学校科研实力以提升为基础的“聚集期”,除了继续鼓励学者的个体研究外,特别要在将个体研究实力进一步聚集于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方面进行探索和努力。为此,今后5年学校科研方面的努力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大力支持基础研究
近年来,学校已开始采取措施向基础研究倾斜,如对项目体系的完善(新设明德青年学者培育计划、研究品牌计划、长期跟踪调查项目和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对考核办法的一些调整(如延长聘期、实行代表作制)等,希望从投入上,从制度保障上让老师们潜心学术、砥砺精品。下一个5年,学校将继续在科研成果奖励、科研项目设置及科研考核评价等方面向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倾斜,引导、鼓励与支持基础研究。
2.大力推进科研平台建设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重点建设三类研究平台:一是重点建设学校公共资源科研平台——中国数据与调查中心,争取经过3~5年的努力,将中心建设成为我国社会调查工作的引领机构,将中国人文与社会科学调查数据库建设成为存储和发布政府与学术数据的国家数据平台,促进相关研究领域的长期跟踪研究和跨学科合作;加强数据挖掘,开发出一批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指标性作用的、系列性的和品牌性的、居于国际学术前沿的创新性成果,积极申报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二是积极探索工具性科研平台,如决策支持实验室、社会计算实验室等。三是加强学科性、领域性研究平台建设,特别着力规划和支持跨学科平台的建设,形成新的学术增长点。在建设好已有的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跨学院研究机构的基础上,学校鼓励并支持筹划申报新的部级、国家级研究基地和重点实验室。
3.大力扶植创新团队,培育学术带头人
团队之“团”,是团结,团队首先应是一个团结而相对稳定的整体,能攻关做大项目;团队之“队”,是梯队,其组成应各有所长,有可持续性。团队也必然要有学术带头人,能引领大家始终居于学术前沿。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学校已经自然形成了一些研究团队,但是实质性、持续性合作攻关的团队不多,真正的团队领袖也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我们的学术实力。学校将有计划地扶植、培育研究领域较集中、联合研究成果水平较高的研究团队,并规划及培育教育部创新团队。
4.大力冲击大型项目
大型项目具有极大的带动效应,对于聚团队,出大师具有明显的孵化效果;对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具有突出的促进作用;对于改善科研条件、扩大学术影响、产出重大成果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方面,学校仍关注不够,信息不足,对于大型项目的类别、申报渠道了解不多,策划能力、组织能力还有欠缺。“十二五”期间,学校及各学院都要着力聚集科研实力,加强信息沟通,策划并冲击一些大型项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