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研发展概况
2001—2010年,是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十年来,学校科研工作立足基础,突出创新,强化管理,不断拓展科研项目的来源,大力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打造了一批重要研究平台,形成了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学术影响日渐提升
根据教育部每年发布的《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十一五”期间,在“全国高校和有关研究机构学术影响力统计”中,学校语言学学科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论文发表数量”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论文被引次数”排序中均位居全国前列,具体情况见下表。
《中国教育报》2009年刊发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中国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显示,在2007—2009年整体绩效评价得分中,学校在7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排序中位居第七,在北京地区部属高校中名列第四。
2.搭建平台,构筑高地
搭建学术创新平台,汇聚创新团队是提升科研实力的机制保障。学校十分重视研究平台建设,十年中共建设重点研究基地7个,新增非实体研究机构15个。这些研究平台凝练学术方向,汇聚学术队伍,构筑学术高地,产生出了一批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学术交流、信息化建设和体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3.强化基础,注重应用
科研项目是科学研究的基本组织形式和重要载体。学校适应科学研究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要求,不断加大投入,强化项目顶层设计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校内研究项目选题注重面向学科的基础研究和面向实践的应用研究,并发展成由博士启动项目、青年项目、一般项目、团队项目、规划项目和后期资助项目等构成的适合不同研究水平、不同职称结构、不同年龄结构、不同研究方式的项目资助体系,呈现出目标明确、层次分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特点。十年中,学校共争取到纵向项目175项,横向项目60项,设立校级项目223项,项目总数是上一个十年的7.6倍。项目分布在学校各学科,反映出学校整体科研意识有所增强,教学科研人员主动参与各类项目申报的可喜局面已经形成。
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也是学校科研工作的重点之一。学校不断完善项目评审,实行了匿名评审、同行评审、评审回避、评审专家信誉保证、评审结果公示和信息反馈等多项制度,避免非学术因素对项目评审的影响,按照出成果、出人才的要求,制定或修订项目管理办法、成果鉴定和结项办法等管理文件,加强和改进项目管理;从项目开题、中期检查、成果鉴定等各环节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强化科研经费预算和决算管理,项目经费专款专用,经费使用效益提高。
4.提升质量,打造精品
成果数量和质量的大幅度提高是学校十年来科研发展的重要标志。十年中,学校共发表科研成果3678项,其中发表论文2955篇(国内期刊2839篇,国外期刊116篇);出版著作693部(专著174部,编著或教材372部,工具书或参考书50部,译著96部,古籍整理1部);研究或咨询报告27篇,取得专利1项,成果成为国家规范1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2项。
获奖成果具有以下五个特点:(1)有原创性重大学术成果,如《扬雄方言校释汇证》、《汉语方言地图集》等;(2)有理论和方法创新的研究成果,如《关中方言音韵结构的变迁》等;(3)有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的对策性成果,如《联合国框架下的中美关系》等;(4)有服务于科学发展的应用对策研究成果,如《欧盟各国文化产业政策咨询报告》等;(5)获奖类别多、中青年学者生力军作用凸现,50岁以下获奖学者占到65%。
5.紧跟前沿,对话大师
“紧跟国际学术前沿,直接对话学术大师”是学校倡导学术活动走高端路线的体现。为此,各学科积极承办大型高端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十年中,学校举办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共89次,邀请780名专家来校讲学,共有320名我校专家受邀赴外讲学。
其中尤以第八届生成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引人瞩目。学校主办的这次会议,邀请到乔姆斯基作主题演讲。他是美国“当代全球最具影响力”100名公共知识分子评选中排名第一的学者,也是美国《科学》杂志评选出的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20世纪全世界前10位最伟大科学家中目前唯一在世者。
6.交流合作,面向国际
积极开展与国际学术研究机构的交流,是提升学校科研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渠道。十年来,学校有230人赴海外学术机构开展学术交流与研修。哈佛、斯坦福等国际著名大学多次出现了学校科研人员的身影。
同时,切实的国际学术合作也是走在学术前沿的保障。十年来,学校同9所国外大学建立了实质的科研合作。其中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在儿童语言方面开展的合作研究项目成果在上海世博会澳大利亚馆展出,与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学院的合作研究项目获得欧盟评审立项。这是欧盟研究项目第一次允许有非欧盟成员国机构参加。
7.管理机制,突出创新
十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创新科研管理工作,培育科研增长点。(1)推动科研二级管理,推进自主学术交流,学校共投入院系学术交流经费449万元,各院系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自主学术活动,对学校科研活动形成了有益补充;(2)实施科研成果奖励,促进成果质量提升,学校共投入科研奖励经费152万元,2064项成果获得奖励;(3)资助学术著作出版,展示学校学术水平,学校共资助出版学术著作52部,其中有7部著作获得省部级奖项;(4)开设系列品牌讲座,服务广大师生,共开设相关系列品牌23个,举办讲座798场,惠及广大师生。
十年间,学校陆续成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十一五”规划项目二级管理单位、全国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同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推进全国外语院校科研管理协作会工作的开展,还将学术带头人推荐进入各级学术评价共同体,共有398人次参加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项目的评审和结项鉴定等。这些都为学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氛围。
二、标志性成果
(1)《徜徉两端:华夏审美风尚史(宋代卷)》(河南人民出版社),韩经太,2001年获国家图书奖一等奖(集体)。
(2)《盛世风韵》(河南人民出版社),杜道明,2001年获国家图书奖一等奖(集体)。
(3)《关中方言音韵结构的变迁》(陕西人民出版社),张维佳,2003年获第十届“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二等奖。
(4)《汉语同族词的系统性与验证方法》(商务印书馆),张博,2004年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5)《汉语介词词组词序的历史演变》(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张赪,2004年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6)《比较文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高旭东,2004年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7)《现代汉语通用分词系统及其应用》,宋柔、罗智勇、荀恩东、曲德林、樊太志,2005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8)《周秦汉晋方言研究史》(复旦大学出版社),华学诚,2006年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9)《扬雄方言校释汇证》(中华书局),华学诚,2007年获北京大学十二届王力语言学奖一等奖,2008年获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9年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10)《联合国框架下的中美关系》(人民出版社),李铁城,2008年获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1)《张清常文集》(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张清常,2008年获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12)《句式语义的形式分析与计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吴平,2009年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13)《中国古代歌诗研究——从〈诗经〉到元曲的艺术生产史》(北京大学出版社),方铭,2009年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14)《周亮工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朱天曙,2009年获中国书法兰亭奖二等奖。
(15)《汉语方言地图集》(商务印书馆),曹志耘,2010年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
三、“十二五”科研发展思路
1.面对机遇,规划未来
国家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此高度重视国际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支持孔子学院建设,提高孔子学院办学质量和水平,这为我校科研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学校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等一级学科博士点的设立,夯实了中文、外文两大学科的基础,为学校学术的跨越式发展,创新学校科研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学科支撑。
2.把握方向,明确目标
“十二五”科研规划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北京语言大学“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以促进学科发展、解决国际汉语教育及相关学科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产出标志性成果、提升学术竞争力为目标,以创新科研组织形式、完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为基础,以增强国际学术合作、加大科研投入为手段,构建促进科研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项目支撑体系、成果培育体系、管理创新体系。
3.抓住重点,促进落实
凝练研究方向,走特色发展之路。进一步整合学术资源,以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引领相关学科的发展,在特色中发挥国际汉语教育和语言学的学科优势,为汉语国际推广出理论、出模式、出标准、出教材、出人才,把学校建设成为国际汉语教育的核心基地。
提高科研认识,增强社会责任。进一步提高我科研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意识,树立“两个服务”理念(科学研究为国家和学科重大需求服务,为解决现实中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服务),争取在面向交叉学科(国际汉语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和面向实践问题(国际汉语传播研究、孔子学院发展报告)的应用对策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果。
加强平台建设,培养拔尖人才。以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为依托,以国际汉语教育学科为引领,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争取新建2个省部级研究基地,尤其是实现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基地的突破,从而汇聚和培养一批具有国内乃至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带头人、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
完善项目体系,产出重大成果。以学科前沿发展和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自由研究与委托研究并重的原则,积极组织各级各类项目的研究。加大对重大课题项目投入的力度,不断提升解决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能力,产出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
科学合理引导,完善评价体系。进一步调动广大教科研人员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科学引导研究者由个人研究爱好向为学科发展和国家需求研究的转型,由研究理论体系构建向理论体系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并重的转型。同时完善评价体系,分类和分级进行成果评价,实行学科研究和问题研究的不同评价标准。
加强国际学术合作,增强学术影响力。进一步开展与国际学术研究机构的合作,坚持科学研究“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积极开推进国际汉语教育、跨语言和跨文化、中华文化传播、中外语言信息处理、国际政治等领域的合作研究。
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效率。进一步完善学校科研管理宏观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努力创造一个宽松、有序、公正的学术研究环境;认真做好各级各类项目的动态管理工作,争取以较高的课题质量吸纳更多的项目资源,从整体上提高学术影响;加大成果宣传和转化的力度,做好宣传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提高科研管理的服务意识,积极做好科研管理的调研工作,努力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