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情况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与国家电网等七家特大型电力企业集团组成的校理事会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近十年来,学校积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全面构建“以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新兴能源学科为重点,以文理学科为支撑”的“大电力”学科体系。其中主要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的学院有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人文社会学院等,涉及的学科包括:管理学、法学、语言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等学科。其中,学校在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的若干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学术影响力大幅提升。
二、主要成绩
(1)学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包括“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长期以来特别重视科学研究,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学术积累已使得学科实力和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目前该学科拥有“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和一级学科博士点;拥有“技术经济及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北京市重点学科;科研经费在全国遥遥领先。其在科研指标上年年递增,“十一五”期间获省部级科研奖12项,累计科研经费突破1.6亿元;2011年预计突破5000万元。“十一五”期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和社会基金14项,其中2009年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数在全国管理学院中排第四名,近十年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4项。通过多年的积累,经管院在科研中形成了鲜明的电力特色和一些优势的、特色的研究领域,其中有电力负荷预测、电力技术经济评价、电力经济及管理、电力市场、新能源工程项目管理、电力企业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2)学校人文社会学院拥有法学、公共管理、中文和广告四个专业,其中在法学领域,近十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司法部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机构的90余项课题,科研经费近700万元;出版教材、专著60余部,发表论文400余篇。人文社会学院与经济管理学院共建的北京能源发展研究基地在2009年北京市社科基地验收中排名第一,获得省部级奖项1项,省部级成果鉴定优秀1项。在公共管理领域,近十年,共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得民政部、教育部、团中央、中央综治办、北京市社团办等省部级课题10项。获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曾宪梓助残研究基金会等中外机构的委托项目6项,各类项目经费达150多万。发表的论文被CSSCI检录28篇,被EI检索2篇,被《新华文摘》摘录4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6篇,出版专著6部。科研获省部级二等奖1项。
三、主要经验
1.强化特色、凝练主流
我校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唯一以电力为特色、工科为主的大学,其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也坚持以能源电力为特色,聚焦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发展急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凝练研究方向,重点突破。比如我校法学专业以能源法学为特色方向,经济与管理学科我们重点选择在能源经济管理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公共管理专业同样实行差异化战略,突出特色,研究社会创新与社会企业,寻求公共管理研究的新生长点;同时结合华北电力大学特色,寻求能源主题与非营利主题的结合点。
2.战略前瞻、文理交叉
我校长期以服务国家能源电力行业和相关产业为根本目标,已经成为支撑和引领我国行业产业技术进步的重要研发基地。我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同样瞄准我国能源电力发展战略,包括新能源发展、节能减排、能源立法等一系列领域,超前部署,积极开展战略研究,并充分依托学校传统优势加强文理交叉,形成特色和优势。
比如2005年,周凤翱教授设立能源法研究所并初步构建能源法的研究团队,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周凤翱教授受聘为国家能源立法专家,之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能源办课题、国际组织课题。基于我校能源法的研究实力,2007年北京市在我校设立省部级科研基地——北京能源发展研究基地。2007年,该基地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承办了能源法国际研讨会和中国农村能源发展研讨会,使我校能源法研究在国内外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3.汇聚人才、建设团队
凝聚高素质人才是开展学科专业建设和壮大学科实力的根本,学校提出了“用好现有人才、培养未来人才、引进急需人才”的人才发展战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效果显著,已建设了一支在年龄、职称、学历结构上比较合理、具备巨大发展潜力的教师队伍。比如,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现有专职教师98人,其中教授25人,占25.5%,副教授40人,占40.8%。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65人,占66.3%。教师队伍以中青年为主。“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入选者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6人。同时,学校还进一步加强团队的建设,通过相关资源的当量凝聚,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带动一批重点学科、前沿交叉学科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能源经济与电力市场、技术经济预测与技术经济评价等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团队。
四、标志性研究成果
以三位有代表性的专家近十年有代表性的工作来阐述学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取得的标志性研究成果。
(1)博士生导师曾鸣教授,荣获国家“百千万”工程一类人选、电力系统“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中国首届30名“管理科学攀登者”等称号。他主要研究方向是低碳能源发展战略规划、智能电网节能减排技术、低碳电源电网协调规划,承担了大量的各类科研课题;先后参加了作为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的国务院5号文的讨论和起草工作,负责承担了国家“十一五”需求侧管理规划的研究和国务院汇报稿的起草工作,国家电力市场标准的课题研究以及向国务院提交的标准方案的起草工作(与国家标准工作委员会共同完成此项工作),世界银行招标项目“中国电力普遍服务政策与运作机制研究”,并起草《电力普遍服务监管条例》;参与起草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电监会颁布的《节能发电调度信息发布办法(试行)》和《发电权交易监管暂行办法》文件等工作。其研究成果“面向节能减排目标的需求侧管理与响应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获2010年度国家能源局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2)技术经济预测与决策领域的专家、博士生导师牛东晓教授,致力于电力与经济系统中的预测与决策问题的研究,同时也开展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的研究,近四年来,在国际国内发表论文176篇,被SCI收录14篇、EI收录112篇。他于2007年同时获得“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河北省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三项殊荣。他任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高级会员、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同行评议专家、中国未来学会未来研究所高级会员、河北省青年科协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同行评议专家,国家863科技项目评议专家。先后承担科研项目34项。其最新的研究成果“区域电网用电市场分析与智能预测系统研究”荣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3)博士生导师、北京能源发展研究基地主任周凤翱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能源法、外国能源法、国际能源法,能源政策、能源体制、能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司法部重点课题1项、专项课题1项,主持国家能源办、国家能源局、商务部、国家电监会等部委,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等能源企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美国能源基金会、德国技术合作公司等国外机构委托研究课题23项,课题8项;主编、参编著作5部,主编学术论丛1套(《中国能源及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问题研究》、《城市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政策分析模型》、《北京市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政策与立法研究》、《北京市建设新能源中心的政策法规研究》、《国际能源教育研究》、《北京能源发展研究2008年年度报告》、《北京能源发展研究2009年年度报告》);发表论文50余篇;获国家能源局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奖2项。
五、“十二五”工作思路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
1.以人为本,优化结构,着力提升人文社会科学队伍建设水平
坚持人才优先,重点关注和服务具有战略眼光、能够把握本领域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具有卓越领导才能,善于组织大规模创新活动和承担国家重大战略研究任务,具有崇高道德风尚和人格魅力,能够团结大批科技人才共同奋斗的领军人才。在基地建设、重大项目组织、科技宏观决策、重要国际学术交流等实践中,提供支持和服务,不断地提高其学术地位、战略眼光、学术洞察力、领导和组织管理水平。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聘机制,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专家学者,要给予相应的待遇,为他们在学术上发挥更大作用创造良好条件。
2.协同融合,共建基地,着力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的自主创新能力
重点建设好现有的省部级及校内的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特别是要整合力量,同时加强联合,开展协同创新,围绕学校能源电力特色,推动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导向、多学科团队协作的跨学科研究,积极争取教育部对人文社科研究的支持。
3.创新管理,科学服务,着力提升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的良好氛围
为适应人文社会科学工作的新形势,将不断推进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建立有利于人文社科发展的运行机制。要建立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要强化对各院(研究院)单位的科研目标管理,进一步提升奖励和科技资源配置等的激励作用。在教师科研工作评价中,要积极推行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根据不同类型创新活动的内在要求,逐步建立起多样化、分类型的科技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特别是要深入探索和加强团队绩效考核方式的改革,为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有利于组建大团队,承担重大科研任务攻关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4.崇尚学术,明目扩胸,着力提升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影响力
进一步凝练科研方向,提高自身能力,突出有限目标,面向社会发展,加强文理渗透,开展特色研究,建立一支具有较强科研实力和一定社会知名度的人文社科研究队伍。
要充分发挥学校能源电力领域战略研究人才与科研资源集聚优势,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紧密合作,研究分析各类重大问题,提出有效政策与建议,成为各级政府进行公共管理、制定政策以及行业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智囊团和思想库,大力提升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战略研究、战略咨询的质量和水平,有力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要在校园内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激发创新思维,活跃学术气氛。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倡导良好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促进学术活动的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