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东北财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聚焦优势、突出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办学思想指导下,通过完善学校的科研工作管理制度,重视优秀人才培养,加强研究基地建设、扶持创新团队,搭建科研平台,全面提升了学校的科研实力,增强了全校的社会影响力。
一、总体情况
2000年该校划转到辽宁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的办学体制。2000年到2010年是该校充满挑战的10年,也是该校快速发展的黄金10年,更是该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10年。
十年来,该校累计中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类项目149项,省部级各类项目1322项,其他各类课题766项,累计立项金额9233.39万元;累计出版专著439部,出版教材1492部,出版译著389部,完成课题1678项,发表论文15304篇。该校每年完成的科研成果数量从2000年的1100多项,增长到2010年的2300多项。
十年来,该校共获批省级以上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5个(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共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团队9个。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1.坚持科研强校战略,不断创新科研考核与奖励制度
该校于2000年9月颁布了《东北财经大学关于加强科研工作的决定》,明确了科研研究的中心工作地位。2003年底,颁布了《东北财经大学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及超工作量科研津贴实施细则》,对全校教师实施科研成果量化考核,并对超科研工作量进行奖励。这一政策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科研成果数量出现大幅度、持续、快速增长,科研成果质量也不断提高。
为进一步调动教师和科研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积极申请高等级课题和完成高水平、高质量、有影响、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在尊重科研规律的基础上,该校明确提出“科研精品化”战略,侧重鼓励学术创新,着力培育和形成有特色的学术流派和研究群体,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促进科研工作持续繁荣发展,支持学科发展和提升。2010年此校颁布了《东北财经大学科研考核办法》和《东北财经大学科研奖励办法》,实行三年滚动考核,适当延长考核周期,并围绕这两个办法,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说明,实现了科研考核和奖励制度的较大创新。
2.推进课题申报组织化,并在重大项目申报上取得突破
该校高度重视项目申报工作。结合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申报工作,每年均召开多次课题申报动员会和说明会,向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详细解读申报规则、政策变化和注意事项,就申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格式等细节性问题进行了详细总结和归纳,并将这一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申报课题的积极性,该校申报各类项目的数量大幅增加,申报质量稳步提升,立项数量尤其是国家级课题立项数量均取得重大突破。
自2005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设立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以来,该校于立教授、王立国教授分别于2005年和2009年各中标1项。2010年,该校取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的重大突破,蒋萍教授的《改革和完善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高铁梅教授的《“十二五”时期宏观经济运行动态监测分析研究》、李维安教授的《完善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研究》,获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课题立项,是该校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设立以来立项数量最多、立项率最高、综合排名最靠前的一年。该校也是2010年度辽宁省唯一一所中标的高等院校和全国中标数量最多的财经类院校之一。截至2010年底,该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数已达4项,为辽宁省各高等院校之首。
3.大力推进科研平台建设和科研团队培养,成效显著
该校十分重视科研平台建设和科研团队培养,通过多方吸收科研力量、整合利用科研资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与资源共享,打造有影响力的研究平台,提升科研机构的科研实力。
该校相继以校发文件形式出台了《东北财经大学科研机构设置及管理办法》、《东北财经大学科研机构改革及落实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的实施方案》和《东北财经大学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等政策,明确了重点研究基地独立的实体性研究机构定位,并实行主任负责制,同时为科研平台建设及其层级提升提供有效的办公场所、硬件设施、经费和人才保证等。
4.积极组织学术论坛,活跃学术氛围,拓展学术交流
自2000年开始,此校创办了“著名学者论坛”、“博士生导师论坛”、“博士学术论坛”,广泛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做学术访问。到2003年,由此校主办的学术论坛已达到十个,年均举办各类学术活动100余场。在此基础上,与学院协作的新论坛不断涌现,包括“萨里论坛”、“文化传播论坛”、“产业经济双周论坛”和“MBA论坛”等。各类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活跃了科研学术氛围,使科研学术活动达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效果。
在邀请知名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的同时,还邀请部分知名企业的高级管理者来校讲学,以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或前沿性问题为主题,结合自身行业背景制定论坛主题,内容强调战略性和决策导向,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给予学生们更多的理论联系实践的深刻体验。
5.创新科研项目管理制度
为改变课题“重申报,轻研究”的现象,此校加强了对项目的后续管理,建立了科研项目的开题报告、中期汇报、成果讨论等相关制度,并会同图书馆建立了学术讨论室,为教师提供有效软硬件保障。为调动教师多出学术精品的积极性,此校将结项等级在优秀级别以上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纳入了科研奖励体系。
6.加强应用对策性研究,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该校充分发挥在经、管、文、理、法等领域的深厚研究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重点扶持对学科发展全局和学科创新起关键作用的基础研究项目。积极承担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研究课题,产生了一批具有重要价值和重大学术影响的对策研究成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大决策、法规(规划)制定提供有效咨询服务。
三、标志性研究成果
1.艾洪德教授关于金融货币研究的系列成果
艾洪德教授的专著《海外货币市场研究》所提出的“赋予中央银行发行短期货币市场证券的权力、将财政部历史拖欠中央银行的透支和借款转为国债”的观点分别被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和人大常委会采纳并应用,为全国最早提出这两个观点的文献。他的多项学术观点与研究成果被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辽宁省等采纳并应用于政策实践。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确立以来,艾洪德教授进行了一系列旨在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应用性研究,其中关于辽宁省区域金融结构优化、降低金融风险、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已成为辽宁省政府和大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地方金融发展政策的重要参考。着眼于我国未来利率市场化后的货币政策变革,他前瞻性地持续围绕这一主题,相继承担并完成了“最优利率规则:一般理论与应用”(项目编号7047311)和“完全时间一致性标准、最优流动性过剩与中国稳健最优利率规则体系的构建”等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研究工作。2009年9月,他被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全国共50人),为全国财经领域唯一入选的第四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也是辽宁省唯一获选的第四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2.吕炜教授的有关中国转轨经济和公共政策研究成果
吕炜教授有关中国转轨经济和公共政策研究的学术观点引发学术界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为开创和形成转轨经济和公共政策研究的中国气派、中国学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先后以中国经济转轨为题,在《中国社会科学》连续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中国经济转轨实践的理论命题》被《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双月刊)、《Social Sciences in China》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3年第3期(季刊)刊发,被近60篇文献引用,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并荣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他的专著《经济转轨理论大纲》(2006年12月,商务印书馆),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连续演进、中国实践与中东欧国家实践的动态比较、各种学术观点与政策观点的交锋结合起来,以转轨国家纵向演进与横向比较的严整逻辑,注重从不同国家经济转轨的实践过程中归纳总结出转轨过程的现实必然逻辑、共同实践命题和政策驾驭方法,形成以转轨国家实践为研究对象的转轨经济理论体系,成为中国经济转轨本土化研究的经典之作。他承担的《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运行机制研究》、《农村义务教育成本分担与保障机制研究》等成果,成为国务院出台高校助学贷款和农村义务教育等政策的决策参考。他的咨政建议《在华日企有撤离宜密切关注提前应对》,被新华社内部刊物(机密级)刊发,迅速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重要批示,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3.于立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资源枯竭型城市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这项研究取得系列成果,荣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第三届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辽宁省人民政府“首届哲学社会科学成就奖”。课题组历时三年,完成综合报告和6项分报告,《成果要报》、《新华社内参》、《公安内参》等内参报告7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35篇,有的报告还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批示。有关部门对其评价是调查细致、研究深入、成果丰富,结项时免于鉴定。
4.梁云芳的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梁云芳的论文《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房地产增长周期波动——特征、成因和结构变化的计量分析》,入选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2009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这是自1999年全国开始评选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以来,该校首次获此殊荣,也是辽宁省省属高校人文社科学科首次获此殊荣。
5.于左副研究员研究成果受到有关领导和部门重视
于左副研究员的研究成果《提高我国进口铁矿石定价权的对策建议》,被中宣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办的《成果要报》刊发,并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专门致函辽宁省委宣传部和该校党委,对于左副研究员提出通报表扬:“文中提出的重要观点和对策建议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于左同志带领课题组坚持正确导向,自觉关注现实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推出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体现了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国家社科基金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作出了贡献。”
四、“十二五”建设思路
该校将推进以精品化为导向的科研管理机制创新,完善以质量为重的科研评价机制,坚持服务国家和地方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着力培育具有跨学科特色的科研基地和科研团队,努力推出一批与国际接轨的、标志性原创科研成果。
1.凝练研究方向,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
重点扶持对学科发展全局和学科创新起关键作用的基础研究项目。积极承担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研究课题,尤其是以辽宁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振兴为主攻方向和研究领域,产生一批具有重要价值和重大社会影响的应用对策研究成果。力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5项以上,承担教育部课题100项以上,承担其他省级以上课题400项以上,各类研究项目经费计划达到6000万元以上。
2.加强科研创新基地和科研创新团队建设
进一步加强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工作。加强现有辽宁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实现新增1~2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并在省级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建设上继续取得突破。围绕重点方向和重大项目锤炼学术队伍,加强学科间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支持建设多个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优秀团队;进一步加强现有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建设,实现冲击1~2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任务。
3.改革和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
深入探索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发展的自身规律,逐步打破“唯数字论”的学术成果量化考核指标体系,研究构建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学、公平、规范的学术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适当延长评价周期,对于高端人才,打破年度考核的常规学术评价和考核标准,探索学术代表作评价制度和知名同行评议制度,营造鼓励创新、注重质量、竞争向上的学术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