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有着较好的历史与传统,自21世纪初以来,在比较短的时期内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成果较丰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总体情况
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和光荣传统的省属重点大学,社科研究综合实力一直处于良性发展的阶段。“十五”以来,该校通过院系、研究中心的整合、重组,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化,学校的整体竞争力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2010年1月,人民网公布的2010年中国大学排行,该校排在第104位,其中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并列第82位;中国高校社会科学贡献力排行并列第31位。截止到2011年3月,该校在人文社科类共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1个省级重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还拥有高校、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已形成了文、史、哲、教、经、法、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和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该校艺术学、体育学等部分学科已跻身全国先进行列。这些都大幅度提高了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1.主要成绩
(1)在社科项目和科研经费方面。共获得各级各类项目2000多项,总经费达到6000多万元,基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3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及各级各类部省级项目600多项。
(2)在社科成果和获奖成果方面。十年来,该校出版的社科类学术著作400多部,在CSSCI收录的核心刊物以上发表的论文2000多篇。共获得部级社科成果奖17项,其中获得1项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金奖。在第五届到第八届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评奖中,我校共获得324项,获奖总数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一等奖总数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福建省百花文艺奖14项,名列全省高校前茅。
(3)在科研平台方面。2001年该校闽台区域研究中心成为教育部审定的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该中心于2010年顺利通过验收。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在全国高师确定的11个研究中心之一。该校还获批建设10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该校编辑出版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列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福建省高校精品学报。该校图书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现藏书380多万册,在全国高师院校中名列前茅,其中尤以丰富的古籍、善本、碑刻、字画、地方文献、早期外文原版书籍和“五四”前后的代表性报刊的收藏享誉海内外。
(4)在学术交流方面。十年来,该校举办社科类国际性学术会议20多场,全国性学术会议100多场,举行全校性学术报告会1000多场,并与国外2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频繁选派教师赴境内外科教机构讲学、研修、参加学术会议等,学术交流相当活跃。
2.主要经验
(1)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地方省属重点高校,该校始终立足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需求,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优势,积极参与文化强省建设和决策咨询服务。2008年该校制订了《福建师范大学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行动纲要》,近几年,该校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团队承担国庆60周年天安门广场大型游行庆祝活动的福建彩车设计和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福建展馆的设计。该校地理科学学院、旅游学院、经济学院长期致力于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承担了福建省各市县大量的旅游规划、区域规划、土地规划、产业(行业)规划项目。此校积极参与相关服务海西社科建言100多项,承担了省内多项的服务海西重点建设项目。
(2)充分利用闽台特色。该校还充分发挥在对台文化教育与科技交流方面的区位优势和人文优势,积极主动地推动与台湾地区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关系。该校20%左右的项目立项都涉及台湾问题。该校完成涉台的调研任务50多项,提交相关研究咨询报告50多篇,受到相关部省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有的被国台办收入为秘密级文件,有的被福建省台办和福建省委统战部采纳。该校建立国内藏书丰富的闽台文化研究的图书文献资料库。加强为政府对台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以闽台区域研究中心为依托,积极开展闽台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研究,为国家和省市对台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3)紧抓科研人才队伍。人才队伍是科学研究工作的基础和核心。该校极其重视对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年轻教师的培养与引进,现已形成以中青年为主的较为合理的社科研究队伍,中青年教师已成为学校科研的骨干,50%都具有博士学位,30%具有硕士学位,60%具有高级职称。该校现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名。2007年以来,学校重点培养青年骨干教师100名。
(4)加大经费投入。充足的投入,是学校科研工作的关键。十年来,该校投入较大的经费支持社科研究工作,先后设立了“青年教师科研扶苗基金”、“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等,并在重点学科、重点社科研究平台和有特色、有优势的研究团队建设方面,不断加大对其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5)规范科研管理。规范管理是学校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对于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创造性以及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2009年该校把原有的科研处一分为二,成立了社会科学处以来,加强对学校社科工作的管理。学校颁布了有关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平台、科研机构、学术交流等方面的科研管理制度。同时,该校不断修订和完善教师科研业绩奖励制度,科研业绩奖励不仅在面上不断拓展和延伸,而且在特色、重大、重点项目与科研成果上加大奖励力度。此外,该校了制定了《福建师范大学关于学术道德规范的若干意见》等规章制度,形成了对教师有效的约束机制。
三、标志性成果
(1)《台湾文献汇刊》100册。2005年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策划的大型历史文献《台湾文献汇刊》100册正式出版,并荣获第六届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特别奖。2006年作为胡锦涛总书记出访美国的国礼,赠送给耶鲁大学图书馆。《台湾文献汇刊》由福建师范大学斥资100万元,经由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组织全省专家学者历时多年的艰苦努力而完成的重大历史文献资料,收入200多种珍贵的闽台古籍、档案资料、族谱、民间文件和契约,分为七辑,共100册。该工程不仅是中国“十五”出版重点规划项目、中央对台宣传重点项目,还是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和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项目。
(2)《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10)》。2006年1月,福建师范大学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合作,成立的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此中心的研究团队主要致力于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不断凝练特色,逐渐形成了环境竞争力、国家创新竞争力、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等特色研究方向,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先后出版了每个年度的《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10)》,并以蓝皮书形式正式出版,形成了国内权威、最新、全面、深入、系统的对中国各个省份(包括港、澳、台)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研究报告,成为中央政府相关部门、多个省份决策的重要依据,该蓝皮书于2009年8月荣获中国首届优秀皮书“最佳影响力”奖,该年度报告获得第七届和第八届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同时,该中心还出版了《中国环境竞争力》绿皮书等高级别的学术著作20多部和调研报告30多篇,并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高级别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3)《文化的帝国:20世纪全球“美国化”研究》。王晓德教授的学术专著《文化的帝国:20世纪全球“美国化”研究》入选2010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此书是王晓德教授历经5年打造的又一学术精品,全著共92万字,从文化的视角对20世纪全球“美国化”现象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和独到的解析,阐述了美国文化作为其软实力的主要维度在对外扩张中的重要影响。这一研究产生了众多优秀的学术成果,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6篇,其中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美国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欧洲研究》、《拉丁美洲研究》等中国社科院刊物上发表论文15篇。
(4)《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2009—2010)》绿皮书。由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福建师范大学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攻关,具体由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负责组织研究《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2009—2010)》绿皮书出版后,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学术界和海内外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产生了强烈社会反响。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环境报》、《香港文汇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等100多家境内外报纸,以及网络上参与报道的信息超过50多万条。该报告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管理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和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一体,充分运用数理分析、空间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比较科学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及数学模型,对中国内地31个省级区域的环境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比较分析和评价。通过对不同省市区的比较分析,深刻揭示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省级区域环境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明确各自内部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追踪研究全国与31个省市区环境竞争力的演化轨迹和提升路径,着力为增强全国及各省级区域的环境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决策借鉴。
四、“十二五”工作思路
“十二五”时期,该校将深化改革、协同创新,努力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力和贡献率,争取在若干领域、若干方面有所突破;将实施六大计划:
一是高级别项目和重大成果培育计划,力争推出一批对理论创新和文化传承创新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一批能够产生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应用研究成果。
二是学科和团队协同创新计划,组建以解决重大问题为导向、研究项目为纽带、以课题负责人为核心、既有效促进协同攻关又充分发挥个人积极性、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人文社会研究创新团队,并予以重点支持和政策倾斜,优先扶持和培育高水平跨学科研究团队。
三是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强化内涵建设,凝练主攻方向,突出学校特色和学科优势,积极争取重大项目和高额经费,增强造血功能和创新能力,争创高水平、标志性的重大成果和学术精品。
四是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强与闽台高校、科研机构、地方政府、企事业的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努力为我省文化传承和创新作出贡献。
五是科研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将重点实施学校专项人才队伍建设的“113”计划,即力争到2020年建校113周年时造就10个高水平创新团队,产生10名杰出人才、10名学科领军人才;培养100名新一代学术带头人,年均选送100名专任教师到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访学进修、合作科研,选派100名优秀党政管理干部到海内外学习培训;培养300名青年优秀教师,使之成为未来科研骨干和高素质和创新型人才。
六是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计划。推行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修订科研业绩奖励办法,根据学校多学科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合理的分类学术评价标准,努力创设有利于科研协同创新、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