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教育理论阐释

创新教育理论阐释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已基本普及到高中,我国也已实施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以计算机的出现为标志,人类将开始一个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而这一切实际上都是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序幕和前奏。如果把教育的作用仅仅看作是传播知识,势必忽视受教育者创新能力的培养,影响教育在知识生产中的效用。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除具有传播知识的功能外,还具有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功能。

一、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基本职能

由农业时代发展到工业时代,再由工业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水平。由于各个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条件有差异,这就决定了在不同的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就具有不同的基本职能。

(一)农业时代教育的基本职能:对知识的继承和积累

以原始农业、畜牧业的出现为标志,人类进入了农业时代。在数千年的农业经济时代,水、阳光和土地是人类利用的主要自然资源,农业、畜牧业和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生产方式,90%以上的社会成员从事农业生产。虽然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了,但当时的生产力还非常的低下。

在这样的生产力状况下,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对知识和经验的继承和积累。农业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人类生产主要依靠个人的体力和经验,不需要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文盲也能进行生产。所以,生产力的发展还没有向学校教育提出培养有文化劳动者的要求;而且,生产经验大部分掌握在个人手中,培养社会劳动者也只能是通过个人之间的传授进行。人类通过不断的继承、不断的积累来接受知识和经验。因此,在这个时代,虽然教育的内容日益丰富起来,但在形式上仍然是封闭式的,教育的基本职能就是对知识的继承和积累。

(二)工业时代教育的基本职能:对知识的普及和扩张

到了18世纪中叶,以自动纺织机和蒸汽机为标志的英国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揭开了人类工业时代的序幕。机器大生产逐渐代替了人的体力劳动,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0多年的工业经济时代虽然不算长,却创造了农业经济时代不可比拟的物质文明。工业经济的主要要素是自然资源(农业原料和工业原料)、大机器和掌握工业生产知识和技能的人。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壮大,它的经济市场迅速拓展到全球范围。与这个时代相适应,教育实现了现代化: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日益多样化,手段现代化。由于工业时代的产业一技术革命,使得整个生产过程经常地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对劳动者的素质及其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大机器生产,不仅要求扩大劳动者的数量,而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劳动者的质量,由此,教育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点。资本主义实行机器大生产以后,要求工人要有文化知识,要懂得一些生产知识,掌握一定的操作机器的技能。于是,随着现代生产的发展以及对劳动者智力因素的要求日益提高,普及教育的年限也不断向后延长。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已基本普及到高中,我国也已实施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在这个时代,教育的主要职能是对知识的普及和扩展。

(三)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基本职能:对知识的创新和探索

以计算机的出现为标志,人类将开始一个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微电子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纤和卫星通讯以及全球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信息获取、储存、传输、处理、演示的技术和装备,以及以信息服务为内容的信息产业迅速崛起,已成为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新兴产业。信息科技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各行业具有广泛的渗透力.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导致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至文化观念的深刻变化。而这一切实际上都是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序幕和前奏。与这种新的经济时代相适应,教育的职能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转变。

在知识经济的“经典文本”——总部设在巴黎的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于1996年发表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第一次给知识经济下了完整的定义: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的作用越来越大,人的素质、技能特别是知识创新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不断创新的知识就是财富,就是生产力,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推动力量。在这个时代里,教育的职能主要就是对知识的创新和探索。

二、教育在知识创新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础

在关于知识经济的著述中,大都会提及教育所处的地位及其作用。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主要是传播知识,认为教育可以把科学系统创造的知识传播开来,广为人知;另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主要是知识的生产,即知识的创新,认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机构作为科学系统的核心,可以不断地发现和提供新知识,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不竭源泉。

无疑,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偏颇之处。前者与知识经济的要求不适应,因为知识经济的一个根本特点就是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跻身于科学前沿领域,站在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上。如果把教育的作用仅仅看作是传播知识,势必忽视受教育者创新能力的培养,影响教育在知识生产中的效用。与前者相反,后者仅把视野集中在知识生产上,从而忽视了教育在知识传播中的独特作用。应该看到,教育在知识传播中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教育可以对知识加以选择、整理和融合,并且以受教育者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教育过程中可随时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反馈,进行不断的修正;传播者往往“闻道在先”,值得信赖,受教育者在与其互动的过程中,就有意无意地继承了他所传播的知识;班级授课制、远距离教学等多种组织形式,可以将知识大范围地向外扩散;等等。这一切都为知识的传播铺设了道路,也使受教育者成为知识的占有者和自身智力资源的开发者。总之,在知识经济中,教育的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两种功能都不能偏废。在一定意义上说,知识经济的各个环节,都与教育密切相关,是以教育为依托的。知识何以产生?知识何以传播、扩散?知识何以运用于生产过程?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将教育与知识经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要产生新的知识,需要人们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知晓知识创新的探究过程,掌握前人在该领域所达到的成果,离开教育,显然是办不到的;要使新知识、新技术广为人知,扩大它的影响,使个人的发明创造成为众人共享的资源,离开了教育,无论是传播的受众面,还是传播的深度,都会大打折扣;新知识、新技术,还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人们只有掌握它,在生产过程中运用它,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源泉,由间接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教育是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主要基础。

(二)教育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

传统的观念认为,教育的最大功能是韩愈所谓的“传道、授业、解惑”, 即传播知识。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除具有传播知识的功能外,还具有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功能。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

首先,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新使命。199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克尔教授最近指出:“现代经济的前途在于知识经济,而知识经济的核心是持续不断地培养创新的人才。”知识经济时代汹涌而来,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要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实现知识的不断创新,培养创新人才,创新素质将成为人的发展的核心素质。所以,我们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这也是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即教育要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

其次,教育具有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功能。人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从自然的人转化为社会的人,根本途径在于教育。人的自然遗传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基础,其个性的发展、潜质的显现、性向的确定、兴.趣爱好的养成均离不开后天教育的引导和影响。什么样的教育塑造什么样的人。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教育必须承担起其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功能。

再次,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提供了条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学校教育的教学内容、工具、方法等方面更具有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并且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加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条件。现代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全球网络化技术,将对学校教育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将成为教育和科研机构不可替代的基础平台和学习手段,成为提供全球性教育服务的渠道和方式。所以这一切,也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三)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授文化知识和培育人才向来是学校的特殊功能和主要任务,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直接推动和强化了学校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功能。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因其聚集了一大批一流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所以知识创新能力越来越强,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和科技发明成果都源于学校这块沃土,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大学的知名教授、学者和专家。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疑在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方面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更强烈地呼唤学校教育在知识创新和应用、科研开发、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智力优势。显而易见,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可替代的作用,决定了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一)第三次全教会关于创新素质的规定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期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也就是说创新教育并不是离开素质教育另搞一套,而是把创新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来抓。创新教育把素质教育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灵魂,创新素质的培养为实施素质教育、深化素质教育找到了一个好的切入点。这几年搞素质教育总感到有点不知从何下手的感觉。又是多搞活动,又是多搞音、体、美,但又深感只停留在这个表面上也不行。现在,创新素质的培养抓住了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内容,可以成为一个好的切入点,况且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便于细化,可以操作,用它可以带动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

(二)把创新素质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重点目标的根据

1999年10月20日,《中国教育报》在头版的位置报道创新教育课题会时指出: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就是说,创新素质是素质教育培养的重中之重。有学者撰文指出,关于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过去从来没有这样提过,但这种提法确有其道理和根据。首先,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问题;其次,素质教育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这同创新教育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再次,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在一系列问题上实现创新,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如果不创新,素质教育就很难实施。所以,不管是从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需要,教育改革的需要,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倡导来看,还是从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来看,创新素质的培养都是为了使素质教育能够真正地得到贯彻实施。正如教育部副部长吕福源所说的: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有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创新素质的培养,即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它能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而且使之得到深化。

(三)创新素质的培养对教育工作的要求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关于创新素质的规定,确定了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方向,结合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这一规定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有如下要求和意义。

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以往的应试教育以升学考试为重点,以知识的多少代替品德的好坏,以分数的高低代替能力的强弱。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站在知识经济对人才素质要求的高度,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其次,学校教育必须改变单纯传授文化知识的做法,把作为人的本质的创造精神激发出来,使学校教育真正成为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创新相融合的过程。多少年来,学校教育所做的工作就是人类文化和知识的传播,很少意识到教育应当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是基于其对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显然,如果我们的学校教育脱离了创造性,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它就会使得原本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变得死气沉沉,使得原本最富于想象和创造热情的青少年变得僵死与闭塞。

再次,学校教育必须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式,使参与式、启发式教学真正走进课堂,使终身学习成为普遍趋势。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注入式教学大行其道,把学生完全置于被动的地位,完全扼杀了学生个性思维的发挥。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对学生主体自身的关注,对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要求,都要求参与式、启发式的教学真正走进课堂。同时,还必须注重对学生“终身学习”理念的培养,使终身学习成为普遍趋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将逐步弱化,代之以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方式。

最后,学校教育要改变把创造能力仅看作是增加学生一些创造技能的认识和做法,在全面培养学生人格的基础上发展人的创造性。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力的培养绝不仅仅是某些技能技巧的训练,而是要在健全和良好个性的基础上,帮助每个学生发现自身潜藏的能量,为开发自身潜能和创造美好未来打下深厚的基础。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1997年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了今后几年在教育方面所要达到的3项目标:使每一个8岁的儿童具有阅读能力;12岁的少年能操纵电脑;18岁的青年能够上大学,成年人能够继续学习。

四、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

(一)什么是创新性学习

国际著名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在其1979年发表的研究报告《回答未来的挑战》中,提出了学习的两种类型,即维持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维持性学习,又称适应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获得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提高解决当前已经发生问题的能力;而创新性学习的功能却在于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以迎接社会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维持性学习强调的是要培养对现实社会的适应能力。它的价值基础是预先给定的,主要以公认的准则为基础,它重视模仿继承、重视获取知识和积累信息的能力,这有它的合理之处,并在一定意义上是不可少的。但是,这种学习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了。在《回答未来的挑战》中,罗马俱乐部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即要推进新的学习观——创新性学习。那么,何为创新性学习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吴也显教授在其《从维持性学习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面向新世纪教育、教学体系探微》一文中对创新性学习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创新性学习就是要求能善于系统地提出问题,并把问题集中起来。他对公认的典型的解决问题方法所抱的态度是:在采用它以前先加以判断,然后根据价值来决定是否采用。

(二)创新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罗马俱乐部在其《学无止境》中提出了创新学习的两个基本特征:预期性和参与性。吴也显教授也对创新性学习的这两个基本特征进行了论述。

预期性是思维态势超前的表现,是积极直面人生,认真识别生存背景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因此在基础教育中,预期性的教育在于能引导学生为面向未来而学。在学习上表现为如下几方面:(1)能有目的地学习。学习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对自己所要达到的学习要求及其社会价值有所认识,并能主动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2)能有选择地学习。根据学习的要求有效地选择自己所需的内容,在大量信息面前,具有敏锐感受、理解、捕捉信息的能力,并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分类、整理。(3)能独创性地学习。不满足于获得现成的答案和结果,对所学的内容能展开独立思考,进行多向思维,从多种角度去认识同一事物,并善于把它们综合为整体认识,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内容去适应新的情况,探索新的问题,使自己的视野不断拓宽。(4)在学习上能进行自我调控。具有对自己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结果等进行自我认识和调控的能力,能主动发现学习中已出现或即将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5)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前途和人生道路有美好的憧憬和丰富的想象,并有实现理想的愿望和责任感。

参与性指的是把个体思维社会化的实践,参与性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在基础教育中,参与性的教育在于引导儿童、青少年具有团体的意识、行为以及社会归属感、义务感、责任感,它具体表现为如下几方面:(1)能主动适应群体或团体的生活,知道并自觉遵守其规则,能为群体或团体所接纳。(2)具有人际交往的意识和能力,在与集体成员的相处中能够相互协作,相互尊重,根据集体的需要自觉承担和转换自己的角色,能在参与集体活动中主动学习。(3)积极维护社会的利益,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义务感,在社会生活中自尊、自重,能发挥个人独特的作用,并享受自己应有的正当权利。

如果说预期性重在培养个体思维精神的话,那么只有同时强调参与性这一社会性的特点,才能使预期性不致变成不着边际、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而科学的预见性,又可为有效地参与提供有益的启示。所以,必须把预期性和参与性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相互补充,以达到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统一。

(三)创新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实施创新教育。而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下面,我们就从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作一些探讨。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创造性地学习,即创新性学习。教的目的是为了以后不要再教,最终使学生做到无师自通。教决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激励思维。要启发学生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造。从学生方面来看,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不能永远依靠教师,也不能盲目迷信书本,而应该学会创新性的学习。学生要懂得“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应该勇于质疑问难。学问学问,一是学,二是问。只学而不问,虽读万卷书,也不得要领。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就是说只注重学而不注重思考就会无所得。永远不提问的学生不会是个好学生,只有通过提问、思考和探索,只有学会了创新性学习,才会学得更好,学得更扎实。通过教和学两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

五、创新教育的实施原则

(一)个性化原则

个性化原则,要求教师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关系,把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各具特色的个性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来抓。

按照阿伦德在《学会教学》中的说法,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记住自己的责任是教育所有学生,因而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

(2)教师要谨慎地使用学生档案袋中的各项资料,并且对于同事所提出的其他意见,也要小心地采纳,尤其注意不要形成先入为主的成见。

(3)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讨论的机会。

(4)要经常仔细地自我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文化、不同性别的学生上有差别。

(5)如按能力实施分组教学,要不断地检视学生在分组中的位置,以便随时更动。

(6)要尽量公平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7)在实施奖励时,务必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不可因学生来自于不同种族、群体、社会阶层、男性和女性等而有不同的对待。

(8)要经常了解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否觉察到了自己在期望上有偏差,随时检视,随时修正。

教育的个性化,并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命题,无论是古代先哲“因材施教”的遗训,还是本世纪80年代末期一些有识之士发出的“教育的出发点是人”的呐喊,都体现出了对受教育者的深厚的人文关怀。不过,因为知识经济的来临,教育个性化日益显示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和更新的意义。应该说,我们今天的教育虽不能说是完全忽视个性的,但也是重视不够的。如何使教育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尽力适合每个人的身心特点,适合每个人的认知风格和学习方式,在个性化上着力,在主体性上下功夫,使教育在每个人身上都焕发出璀璨的光彩,是今天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以创新素质的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不仅体现了一个文明社会对人的充分重视,而且是对人的个性的解放,是对人的更本质意义上的解放。而传统的应试教育忽视了人性的差异,忽视了一部分人的差异,形象一点说,它用相同的模子去“克隆”相同的人,而泯灭了人所以为人的最本质的东西。让所有的孩子个个身心健康,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发挥,这是每一位父母的希望,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希望。

(二)自主性原则

自主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主动积极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学习;真正理解和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而不是生吞活剥、呆读死记。

学生是认识和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学生认识的发展同其他一切事物的发展一样,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习过程是学生运用既有知识对知识进行能动的智力加工过程,学生只有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可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深刻理解和善于运用知识。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认识主体,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对自身的发展有重大的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虽处于受教育的地位,但他们是学习的主人;他们虽然是许多方面尚不成熟的人,需要教师的指导,但他们是认识的主体和自身发展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自觉地获取知识和实现自身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不是教师可以任意注入知识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描绘的“白板”,而是具有自主选择、加工能动性的主体。在学习上,如果学生没有自主的意识,没有上进的愿望,没有勤奋的精神,想有所得是不可能的。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的从属的地位,毫无自主可言。实际上,自主和创新两者不可分割。自主是创新的前提,没有自主就谈不上创新;而没有创新也就无从展现自主,只有自主和创新的完整统一,才能培养出知识经济时代所需的新型人才。

(三)探索性原则

探索性原则,是指教育教学活动要贯彻探索精神,为学生创设探索情境,提出探索性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探索,得出科学的结论,让学生养成勇于探索的精神。

探索性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方法之一。美国老师,为了让学生开动脑筋,采用了创设探索情境、提出探索性问题的教学方法,把所要传授的基本内容归纳成几个问题,用提问和讨论方式让学生发表个人想法,即使学生发表了错误的见解,也热情引导,决不批评、嘲讽,教师在讨论中循循善诱地启发引导,并作出总结,肯定学生的正确方面。无论是课堂讨论,还是课外作业或考试,都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发表自己见解,并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美国的教育改革使用“发现”、“探索”及归纳推理的学习方法,以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他们认为:如果通过仔细设计的练习和实验让学生“得出”各门学科的基本原则,就会觉得对学习更有兴趣,并对学会的东西记得更牢。除一般知识外,诸如世界和平、粮食问题、动物保护及人类生存环境等在许多国家被认为只有专家和高级官员才有资格和能力发表看法的问题,也经常在美国课堂上讨论。活跃、激烈而自由的争论甚至天方夜谭式的幻想尽管可能没什么实际意义,但对开阔学生眼界、解放思想以及培养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思维方法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

探索性原则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贯彻实施,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有所创新精神的发展。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以帮助学生创造性地应对环境的变化。

(四)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向广大师生开放,向现代社会开放,敢于面对国内外一切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成功的教育经验。开放不是目的,而是要使教育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从而使教育教学活动向积极的健康的方向发展。

首先是要向广大师生开放。广大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理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活动目的不明确、活动内容空洞乏味、活动形式单一呆板、活动评价和反馈滞后甚至不民主不科学等等,深深地影响着广大师生特别是学生的积极性。当然,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把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内容、形式和相关机制开放地展现在广大师生面前,增强广大师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一来,就能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避免资源的无谓浪费,并达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其次是要向现代社会开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是邓小平对我国现代教育提出的要求。同样地,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也应该向现代社会开放。(1)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应该开放地吸收现代社会的一切优秀成果,把世界上新的技术革命及其发展以及给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还有我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在校园里得到最好的和最充分的展现。总之,学校应当为广大师生打开现代社会的窗口,使其真正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2)教育教学活动不应当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方法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和品德的形成。这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及其开放性特征对学校教育的更高层次的要求。(3)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竞争、平等、民主、法治等新观念。这些观念不仅应当体现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而且更应当体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校培养出来的新型人才能在社会上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再次是要敢于面对国内外一切最新的教育理论和经验。只有掌握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成功的教育经验,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一方面,我们要博采众家之长,用先进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开阔我们的视野,解放我们的思想,并大胆地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充满活力。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决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要在借鉴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我们的实际,实现创新,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有自己特色的成功之路。

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虽然强调开放性,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限制。我们不仅要借鉴和吸收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同时也要注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知识经济时代如同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一样,它在向人们展现美好和便利的同时,也必然存在着其不足的一面。当工业化把人们可测量的生活质量提高了若干倍的时候,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全世界最令人头痛的问题之一;如果我们在大力赞扬知识经济时代给人们带来好处的同时,对其负面影响不加以研究和重视,谁又能保证信息化不会造成信息资源的浪费、社会规则的元序和人文环境的污染呢?

(五)民主性原则

民主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形成的一种民主、平等氛围。这种氛围,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民主性原则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教师的民主作风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也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有些教师不研究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不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努力,而是盲目地追求个人权威。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顾自己的要求是否符合教育原则,是否妨碍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一味要求学生听从。他们任意奖惩学生,只注意表面的秩序和高分,使学生心理上受到压抑,不敢反映意见,对教师表面尊敬而内心怨恨。这是很不好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不要说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可能得到良好的发展,甚至正常的人格也难以养成。有的心理学家进行过调查,学生们公认“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民主作风的教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发扬民主作风,不仅会得到学生的赞许,也会促进学生自觉地学习。同样,学生之间民主关系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反对专制,但不等于就要抹杀教师的威信。重视教师威信的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有威信的教师,他们的教育教学效果自然就好。学生对那些没有威信的教师持轻蔑的态度和抵触情绪,不愿向他们学习,所以,教育教学效果就自然难以提高。教师威信的形成取决于多种因素:社会、教育机构、家长对教师的态度自然有影响,但教师本身具备应有的条件,才是建立教师威信的决定因素。高尚的道德品质、渊博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教师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热爱和关心学生等,对教师获得威信也有一定影响。此外,教师给学生的第一次印象,对教师树立威信也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应力求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可亲可敬的良好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建立初步威信。

(六)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学会基本技能,养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手脑并用的操作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人类认识和学习活动的普遍规律之一,实践性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是教学必须遵守的。不少教育家对这个要求都作过理论探讨。在我国古代,荀况就提出:“知之不如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颜元反对“以空言立教”,主张学以致用,他把自己教学的地方命名为“习斋”。在西方,古希腊智者派发表过这样的见解:“没有实践的理论和没有理论的实践都没有意义。”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以及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等人,都重视教学中的练习和实习作业。但是在历史上,在存在剥削阶级的社会里,学校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决定了当时的教学必然带上教条主义性质,书本同实际严重脱节。

我国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学生获得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比较全面的知识.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时,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循着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路线进行的。而且,教学中学生的认识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掌握人类历史上积累起来的书本知识为主的认识过程。这些,决定了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实践性原则理应成为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

在教学中贯彻实践性原则,最主要的是要正确处理好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关键在于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让学生把知识运用于实践,如练习、实验、实习以及一定的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等,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创造性地运用知识。

(七)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而不是硬牵着学生走,代替学生得出现成的结论。

在中国,“启发”一词源于古代教育家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以后,《学记》中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思想,对启发式的教育思想作了进一步的阐发。主张引导学生,但不硬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施加压力;指明学习的路径,但不代替他们得出现成结论。在欧洲,稍后于孔子的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用“问答法”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以探求真理。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责当时流行的注入式教学是迫使学生“用别人的眼睛去看,用别人的脑筋去使自己变聪明”,“结果是大多数人都没有知识”。因此,他主张“凡是没有被悟性彻底领会的事项,都不可用熟记的方法去学习”。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反对注入式,强调教学必须“集中地提高智力,而不仅仅是泛泛地增加概念”。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倡导启发儿童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以此作为学习的出发点,这一方法称为启发教学法。

现代的启发式教学思想,是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指导下,批判地继承了过去的教学理论遗产,在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起来的。其特点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强调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充分发展相结合;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内在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联系,实现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