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健美操未来人才发展计划

健美操未来人才发展计划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健美操选手必须具备一双弹性好、机动性、缓冲性好的双脚。这不仅是提高健美操专业技术质量的需要, 对保护选手足底血管和神经免受压迫也有良好的作用。柔韧性的又一特点在于,女性身体柔韧性普遍好于男性,这更有利于女性在健美操运动中充分表现柔美的一面。关节的活动幅度主要取决于关节本身的装置结构。这是因为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对抗肌伸展不足造成进一步的限制所致。

一、健美操人才未来预测的方法

预测是选材的关键, 选材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测的准确与否。预测的准确性越大, 成才率也就越高。

(一)身高的预测

从青少年儿童身体各部位的发育顺序上可以预测身高,这是因生物变异的相关性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各器官不是孤立的, 彼此是相互联系的, 一般地说, 手大脚大的人身材也高。人体各部位的生长发育规律, 从中国青少年儿童研究结果表明, 七岁以后是遵循“向心律”生长的。即从肢体远端到近端的发育顺序, 发育早而快的是足长。身高与足长的比例关系大约是: 身高= 足长×7±3~ 5厘米。足长的增长, 大约在13岁时基本上稳定下来。这样, 孩子脚越大, 就预示着未来身材长高的可能性就大。

(二)从髋和臀部的形状预测运动能力

众所周知, 黑人有一副能跑善跳的先天身躯。确实, 仔细观察研究, 他们的臀部是向上翘的。人的臀部形状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短臀型, 臀部肌肉紧缩, 上提, 宽度略大而臀厚; 另一种是长臀型, 臀部肌肉不发达, 较松弛而下垂, 臀厚较小而长度大。一般来说, 短臀型呈向上翘的形状, 运动起来, 大腿向前上一跨就能自然带动髋部向前运动。

(三)从脚的形状预测运动能力

青少年儿童“凹脚心”和“平脚心”对其运动能力有较大的影响。所谓“凹脚心”即有“足弓”, 足弓呈“拱状”。拱形结构可使足具有弹性和机动性, 可承受较大的运动负荷, 也有缓冲之功能。健美操选手必须具备一双弹性好、机动性、缓冲性好的双脚。这不仅是提高健美操专业技术质量的需要, 对保护选手足底血管和神经免受压迫也有良好的作用。

看一个孩子的足弓, 最好用X光片看足的纵弓形态, 足弓高者为好。这样可以排除用印迹法测足弓形态因有些人由于足底软组织肥厚, 形状很像平脚心而造成漏掉人才的失误。

二、健美操人才必备的身体素质

(一)柔韧素质

人体的柔韧性有一定的特点,一般来说少年时期身体的柔韧性要好于成年时期,这是因为少年时期人体骨骼还没有发育成熟,骨内有机质含量较高,无机物质含量较少,所以骨硬度远远小于成人,比较容易变形。这个时候肌肉韧带柔韧性也非常优良,具有出色的弹性,所以如果少年时期受过系统性、针对性的训练,那么在成人后,身体柔韧性可以大幅度改善。柔韧性的又一特点在于,女性身体柔韧性普遍好于男性,这更有利于女性在健美操运动中充分表现柔美的一面。

柔韧性素质对于形体的塑造有着决定性作用,通过正规的柔韧性训练可以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使不正常的形体得到矫正,使缺乏美感的舞姿得到纠正,弥补先天及后天原因造成的不足。

1.柔韧素质的概念

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以及跨过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及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柔韧素质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一个是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性。关节的活动幅度主要取决于关节本身的装置结构。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性,则主要通过合理的训练获得。

关节是指骨关节,它是骨杠杆转动的枢纽,是肢体灵活与赖以活动的部位。因为只有通过关节角度的变化来传力、受力才能使人体产生复杂多变的运动形式,所以关节是人体固有的解剖结构。虽然骨关节结构具有解剖特点,并有其自然的生理生长规律,但如不经锻炼,其关节活动不会适应体育运动的需要。同样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也有其自然生理生长规律,如不经训练也只能维持自然生长情况下的活动能力。因此,只有通过体育锻炼,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及所跨的关节,在中枢神经支配下共同改变其功能,以适应体育运动所需要的形式、方向、范围和幅度。

关节幅度是指构成关节的骨骼在其关节结构内屈、伸、旋内、旋外,旋转的最大可能范围是遵循生理解剖规律而固定的,一般不从事体育运动时,没有必要达到最大范围,但体育运动中大部分动作需要尽可能地达到其最大范围以利技术的发挥。因此只有通过合理的柔韧训练才能使关节的活动幅度逐渐加大以适应体育运动的需要。

中枢神经支配下的肌肉,韧带力量的增长必须与所控制的关节活动范围相适应,不能因肌肉过分增大而影响关节活动幅度,也不能因肌肉、韧带过分伸展而造成关节的松弛无力。

可见,体育运动中的柔是指肌肉、韧带拉长的范围,韧是指肌肉韧带发挥的力量,控制关节不受损伤的最大活动幅度,柔和韧的结合便是柔韧,发挥的能力便是柔韧素质。

2.影响柔韧素质的因素分析

通过研究人体结构及其他有关情况得知,影响柔韧素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骨关节结构,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伸展性,关节周围组织的大小、年龄及性别,以及活动水平、温度、疲劳程度等。了解这些因素,能掌握发展柔韧素质的规律,正确运用发展柔韧素质的练习方法、手段是提高效益所必需的,同时对于防止受伤和少走弯路也有好处。影响柔韧的主要因素如下。

(1)骨关节结构

骨关节结构是依据人体生理生长规律需要而形成的,这种结构装置是被限定的。因此关节运动幅度被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通过训练是难以改变的。它们的活动范围是根据关节头和关节窝两个关节面之差所决定的,两个关节面之差越大,关节活动幅度也就越大。但骨关节结构因人而异有一定的差异。如肘关节中的肱尺关节,它可使肘屈伸幅度被固定在140度。(因肱骨臼的幅度为320度,尺骨半月切迹的角度为180度,它们之差为140度)。如果鹰咀突较长会使肘关节不能完全伸直,其伸展受到一定影响,如果鹰咀突较短,又会使肘关节过分伸展出现倒弯。这种骨关节结构的生长是先天的,各自差异的骨关节结构通过训练是难以改变的。但通过训练可以使各个关节达到它最大的活动范围,充分挖掘其潜力。而不训练的人,各个关节具有的活动潜力非但不能发挥,并且还会消退。

关节运动轴决定关节的灵活性。如指关节是单轴关节,只能屈伸。腕关节是双轴关节,可屈伸、内收、外旋、绕环。可见腕关节灵活于指关节。

(2)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

关节的加固主要是肌腱和韧带,肌肉从关节外部补充加固关节力量,控制关节活动幅度。韧带本身是抗拉性很强的组织,它主要的作用是加固关节,限制关节在一定范围内运动,从而保护关节不致超出解剖允许的限度而受伤。

在一般活动中,很少达到这种关节面所允许的解剖限度。这是因为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对抗肌伸展不足造成进一步的限制所致。如屈膝伸膝时,当举腿在水平面时可任意屈膝伸膝,可当大腿贴胸开始时,屈膝自如,但伸膝感到困难,这是因为大腿后侧肌群及韧带伸展不足所致。可见发展某一关节的柔韧主要是限制关节活动幅度的对抗肌,使其主动受到牵拉伸展,逐渐增加它们的伸展度,从而扩大了关节的运动幅度。为力求达到解剖的最大限度,就必须完全克服对抗肌的极限力以后仍然拉伸,从而牵拉到肌腱,此时肌腱的拉伸完全受外力拉伸力和对抗肌回缩力的作用而拉伸,从而进一步增强了肌肉、肌腱的弹性和伸展性。

具体发展某一关节的柔韧性时,主要发展控制关节屈、伸肌的伸展性及协调能力。如发展膝关节的伸膝能力,主要发展大腿后部肌群及小腿后部肌群的伸展性。发展屈膝能力,主要发展大腿、小腿前部肌群的伸展性。再如发展体前屈的柔韧性,主要发展腰背肌群及大、小腿后部肌群的伸展性。发展体后仰的柔韧性,主要发展肩部肌群、胸大肌、腹肌及大腿前部肌群的伸展性。可见,在发展某一部位柔韧时,应让屈、伸肌相互协调发展才能提高其关节的柔韧性。因此,增进跨过关节的韧带肌腱和皮肤等伸展性是探求提高柔韧性的重要途径,应予以足够的重视。(3)关节周围组织的大小

关节周围的肌肉块过大或脂肪过多,都影响柔韧性的提高。如肩部三角肌过大,会影响肩关节的活动范围;肱二头肌过大,影响肘关节的弯曲程度等。因此,在练完三角肌和肱二头肌的力量后,要做肩肘部的伸展和放松练习,尽量拉长肌纤维和增强肌肉弹性,从而既能使肩肘部力量加大,又能增强肩肘部的柔韧性。此外,皮下脂肪过多的人,肌肉收缩力量相对较弱,加之脂肪占一定空间体积,影响柔韧的有效幅度。所以大腹便便者,很难做体前屈使手触地动作,只有减少了腹部的脂肪,前屈的幅度才会增大。

(4)年龄与性别

①年龄

根据人的生理自然生长规律来看,初生的婴儿柔性最好。随着年龄的递增,骨的骨化过程,肌肉的增长,韧性逐渐加强。柔韧性的增长在10岁以前自然获得发展,10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柔韧性相对降低。特别是胯关节,由于腿的前后活动多,加之肌肉组织增大,使左右开胯幅度明显下降。因此在10岁以前就应给予应有的柔韧练习,使其自然增长的柔韧性得到提高。在10~13岁这个年龄应充分发展柔韧练习,因这个年龄是性成熟前期,骨的弹性增强,肌肉韧带的弹性、伸展性仍有较大的可塑性,给予充分柔韧练习,使各关节幅度达到最大解剖限度,充分提高肌肉韧带的伸展性,这不仅能提高各关节的柔韧,而且对青春期的身高增长也是有利的。如果在10岁以前柔韧未得到发展,在10~13岁这个时期仍可作为柔韧发展的弥补,仍可获得应有的柔韧效果。超过这个年龄,将会使运动员经受较大痛苦,费时长、收效慢且易受伤。13~15岁为生长期,在这个时期,骨骼生长速度超过肌肉的生长,因此柔韧性有所下降。在这个时期特别注意身体发育的匀称性,多做全身性的伸展练习,巩固已获得的柔韧效果,不要过分进行柔韧性练习以免拉伤。16~20岁,由于13岁以前获得了良好的柔韧效果,在青春期虽有些下降,但在这个年龄整个身体发育趋向成熟,可加大柔韧负荷、难度,从而在已获得的柔韧基础上,进一步获得。

②性别

根据生理解剖特点,男子的肌纤维长,横断面积大于女子,伸缩度较大,全部肌纤维的四分之三强而有力;女子的肌纤维细长,横断面积小于男子,伸展性好,对关节活动限制小,全身仅有一半的肌纤维强而有力,因此女子关节的灵活性好于男子。

(5)疲劳程度

当肌肉由于长时间工作产生疲劳时,其弹性、伸展性、兴奋性均降低,造成肌肉收缩与放松的不完善,各肌群不能协调工作从而导致关节柔韧性的降低。

(6)温度

当肌肉温度升高时,新陈代谢加强,供血增多,肌肉的黏滞性减少,从而提高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柔韧性得以提高。

影响柔韧性的温度有外界环境温度和体内温度,体内温度的调节用于补偿外界环境对机体产生的不适应。如当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提高肌肉温度,增加柔韧性。当外界环境温度高时,将排除一定量的汗液降低温度,以免肌肉过早出现疲劳降低关节的柔韧性。一天内的时间与外界温度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一天内人体的机能状态不同,会有一定的变化。例如刚睡醒后柔韧性较差,早晨柔韧性明显下降,中午比早晨好。

(7)神经过程转换的灵活性

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过程转换的灵活性与运动活动中肌肉的基本张力有关。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对抗肌之间的协调性的改善,以及对肌肉紧张和放松的调节能力的提高。神经过程灵活性高,则肌肉兴奋性强,肌肉、肌腱、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好,支配肌肉收缩与放松的能力强,使参与工作的诸多肌肉协调活动,从而使柔韧性提高。(8)活动水平

不爱活动的人比经常活动的人柔韧性差,其原因是长期坐着不动,膝、髋关节等老是处于特定的位置,会使相应肌群变短和僵硬,导致肌肉韧带的正常伸展性丧失,关节活动范围缩小。另外,不爱活动将造成人体内脂肪堆积,也会限制柔韧性的发挥,即使是参加活动的人,中断活动后,柔韧性也会降低。同样是经常参加活动的人,由于活动的方法、手段、量和强度不同,其柔韧性能也有差异。所以说,活动水平对柔韧性的影响很大。

(9)心理因素

心理紧张度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到人体各部位的工作状况,心理紧张度过强、时间过长会使神经过程由兴奋转为抑制,严重影响各部位的协调能力,从而影响柔韧性。

柔韧素质要经过长期艰苦的练习才能逐步发展,而且练习过程中常伴有疼痛感,停止练习后又容易消退。因此,发展柔韧性需要毅力和耐心,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忍耐住疼痛,坚持不懈地练习,取得良好的效果。一个意志薄弱的人,遇到困难和疼痛就退缩,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练习,是很难提高其柔韧素质的。

3.柔韧素质的训练方法

发展柔韧素质的目的是提高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性,其伸展能力的提高主要是“力”的拉伸作用的结果。柔韧素质的练习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主动或被动形式的静力拉伸法和主动或被动形式的动力拉伸法。这两种练习方法的特点,都是在“力”的拉伸作用下,有节奏地逐渐加大动作幅度或多次重复同一动作,使软组织逐渐地或持续地受到被拉长的刺激。

(1)柔韧素质练习的方法

①主动或被动的静力拉伸方法

缓慢地将肌肉、肌腱、韧带拉伸到一定酸、胀、痛的感觉位置并略有超过,然后停留一定时间的练习方法。

这种方法可减少或消除超过关节伸展能力的危险性,防止拉伤。由于拉伸缓慢不会激发牵张反射。

一般要求在酸、胀、痛的位置停留6~8秒,重复6~8次。

②主动或被动的动力性拉伸方法

有节奏的、速度较快的、幅度逐渐加大的多次重复一个动作的拉伸方法。

在运用该方法时用力不宜过猛,幅度一定要由小到大,先作几次小幅度的预备拉长,然后加大幅度,从而避免拉伤。每个练习重复5~10次(重复次数可根据专项技术需要而增加)。

主动的动力性拉伸方法是靠自己的力量拉伸,被动的动力性拉伸方法是靠同伴的帮助或负重借助外力的拉伸,但外力应与运动员被拉伸的可能伸展能力相适应。

上述方法可单独采用亦可混合运用,练习时间根据需要确定。

(2)发展柔韧素质可采用的手段

①在器械上的练习:利用肋木、平衡木、跳马、把杆、吊环、单杠等。

②利用轻器械的练习:利用木棍、绳、橡皮筋等。

③利用外部的阻力练习:同伴的助力、负重等。

④利用自身所给的助力或自身体重的练习:如压腿时双手用力压同时上体前压振;在吊环或单杠上作悬垂等。

⑤发展各关节柔韧所采用的动作:压、踢、摆、搬、劈、绕环、前屈、后仰、吊、转等。

(3)发展各关节柔韧性的练习方法、手段

①肩关节

肩关节是由半球形的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的球窝关节,所以肩关节是关节中最灵活、活动幅度最大的关节。它的加固主要靠喙肱韧带和三角肌。因此该关节的练习用以增加肩部肌肉力量同时增加肩部柔韧。

发展肩关节的柔韧练习主要有主动或被动地压肩、拉肩、吊肩、转肩等。如手扶肋木的体前屈压肩、背对肋木双手上握向前的拉肩,在单杠或吊环上作各种握法的悬垂、借助绳或木棍的转肩等练习。

②肘关节

肘关节是由肱尺关节、挠尺关节、肱挠关节构成。它由内侧、外侧副韧带及桡骨环状韧带加固。

肘关节在运动时屈伸动作较多,所以在发展屈肌力量练习的同时配以屈肌的伸展性练习。主要采用压肘、旋内、旋外、绕环的练习。

③腕关节

腕关节由挠腕关节(使手屈伸、内收外展)及腕间关节(使手旋转)构成。

体操运动员主要发展背屈能力:采用俯卧撑推手、倒立爬行等练习;篮球、排球、乒乓球、手球、网球等项目对手腕的灵活性要求较高,既发展屈伸、内收外展又发展旋转的能力,主要通过基本动作、基本技术来发展;举重运动员发展手背后屈柔韧等。

④膝关节

膝关节由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髌骨后的关节面以及半月板构成,由内外侧副韧带、髌骨韧带、交叉韧带加固。

膝关节的柔韧主要发展腿部后面肌群(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的伸展性;发展屈膝能力主要发展腿部前面肌群(股四头肌、缝匠肌、胫骨前肌、姆长伸肌)的伸展性。

⑤胯关节

由球形的股骨头与胯骨的胯臼构成。由于胯臼较深,并有软骨形成的关节盂加大与股骨头的紧屈适应,虽然它是球窝关节,但运动幅度受到限制。它的加固由髌骨韧带及股圆韧带加固。

胯关节的柔韧主要发展前后、左右开胯的能力。

发展膝关节、胯关节柔韧,常结合在一起练,称为腿部柔韧练习。经常采用的练习有主动或被动的压腿、踢腿、摆腿、劈腿等。

⑥踝关节

踝关节由距骨上关节面、胫骨内踝关节面、胫骨下关节面及腓骨外踝关节面构成。踝关节前后韧带薄弱,而两侧的内、外侧副韧带较强。

踝关节主要发展背屈和背伸及内翻外翻的能力。体操运动员主要发展足背的绷脚面能力,常采用各种后足背的练习;足球运动员主要发展内、外翻的能力;举重运动员主要发展背屈的能力等。

4.发展柔韧素质的注意事项

(1)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柔韧素质的发展是需要意志力的练习。痛感强,见效慢,停止训练便有所消退,因此应持之以恒才能见效。

当初次练习时易见效,第二天再练习有痛感,第一次练习获得效果全部消退,并且会出现差于第一次练习前的效果。这是由于肌肉被拉长回缩力增加的原因,因此应继续将其慢慢拉开,消除痛感。经过一个时期的练习,该长度的伸展已适应,应进一步拉长肌肉牵拉肌腱,进一步增强回缩力。因为柔韧练习本身就是由不适应到适应逐步提高的过程。

由于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性并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得到提高的,所以练习应逐步提高要求,做到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根据停止柔韧练习一个时期,已获得的柔韧效果会有所消退的特点,柔韧性练习要做到系统化、经常化。特别是当某一部位因伤停止练习后,该部位所获得的柔韧效果将全部消退,其恢复期相对延长,因此在某一部位受伤后,其他部位仍应适当练习,否则柔韧性会因停练而消退。

(2)柔韧性练习要因项因人而异

柔韧性练习必须根据专项特点和练习者的具体情况安排,例如,健美操的运动员主要要求肩、髋、腰、腿部的柔韧性。因此,在全面发展身体各部位柔韧性的基础上,要重点练习本专项所需要的几个部位的柔韧性。另外练习者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在进行柔韧素质练习过程中必须区别对待,突出针对性、应用性,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练习效果。

在运动训练中,虽然各专项对柔韧性都有一定的要求,但一般说来没有必要使柔韧性的发展达到最大限度,柔韧性的发展程度只要能满足专项运动技术的需要就可以了。

(3)柔韧素质的发展应与力量素质发展相适应

柔韧的发展应是在肌力增长下的发展,而肌力的增长决不能因体积的增长而影响关节活动幅度。

力量练习是发展肌肉的收缩能力,柔韧练习能发展肌肉的伸展能力,因此力量结合柔韧的练习对提高肌肉质量最为有效,既能达到力量和柔韧的同时增长,又能保证关节灵活性的稳固。

(4)柔韧素质的发展要兼顾相互关联的身体各个部位

在有些动作中,柔韧性的表现不仅仅是在一个关节或某个身体部位,而是牵涉到几个相互有关联的部位。如为发展腰部柔韧性若采用“桥”的练习,就是由肩、脊柱、髋等部位的关节所决定的。因此,在练习过程中对这几个部位都应该进行发展,倘若忽视某一部位就有可能出现外伤。如果发现某一部位稍差,就应立即采取措施使其得到改善。另外,也可通过其他部位的有效发展使其得到补偿,这样做可以使各部位的柔韧性得到发展,保证专项运动训练的需要。

(5)柔韧素质练习要注意外界温度与练习的时间

外界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到肌肉的状态,影响到肌肉的伸展能力。一般来说,当外界温度在18℃时,有利于柔韧的发展,因为肌肉在这个温度下,伸展能力较好。温度过高,肌肉紧张或无力都会影响其伸展能力。如跳高运动员每做完试跳之后,总要穿上衣服,目的在于保持体温,使肌肉处于良好的状态,以便迎接下一次试跳。一天之内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柔韧性练习,只是效果不同。

早晨柔韧性会明显地降低,所以早晨可做一些强度不大的“拉韧带”的练习。一日之中在10~18时人体能表现出良好的柔韧性,此时可进行一些强度较大的柔韧性练习。

(6)柔韧性练习之后应结合放松练习

每个伸展练习之后,应做相反方向的练习,使供血供能机能加强,有助于伸展肌群的放松和恢复。如压腿之后做几次屈膝练习,体前屈练习之后做几次挺腹挺胯动作,下完腰后做几次体前屈或团身抱膝动作等。

(7)柔韧素质的发展要从小培养

我国体操界柔韧性练习都是从小开始的,并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小发展的柔韧素质,由于是在人体自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能得到保持和巩固,不易消退。此外,柔韧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是5~10岁,所以在此期间要抓紧练习,并在10岁以前使柔韧素质得到较好发展。

(8)柔韧练习时要防止受伤

柔韧练习主要是运用各种方法,拉长人体关节肌肉、韧带的长度。但如不注意科学的方法,非常容易出现肌肉拉伤事故。因此,要提高柔韧练习的最终效果,必须要防止在练习时受伤。一般在柔韧练习前,可做一些热身活动,减少肌肉的黏滞性;在拉长肌肉的过程中,不宜用力过猛,特别是在柔韧被动练习时,教练员施加的外力要循序渐进,要了解运动员的个性特征,还要及时注意运动员的练习反应,以便合理地加力与减力,保证柔韧练习的正常进行。

(二)协调素质

人体协调性素质,是一种性质复杂的能力,它是综合人体各部分和各种运动器官去完成整体或局部活动的能力。如有的人做一个动作或参加一项运动,协调性好者,身体各部位就会配合得好,动作就会协调优美;协调性差者,做出动作就有可能生硬、别扭而不协调。

要发展协调性素质,要从多方面进行一综合性练习,既要对神经反应进行锻炼,还要加强眼睛与手、脚,手脚之间,身体各部位之间动作协调性练习。

人体的协调性并不能像柔韧性那样通过简单的几个基本动作就可以断定优劣的。协调性与人体的三轴有着直接的关系,三轴即颈轴、腰轴、膝轴。人在跳舞或从事其他运动时,三轴都会处于运动状态中,一处出了问题,整体动作看起来就会失去和谐和美感。一般来说,人在运动时三轴很少处于一条垂直线上,在健美操运动中,三轴更不能在一条直线上,这是舞姿协调的普遍规律,否则会使动作看起来僵化,缺少艺术性。

(三)平衡素质

平衡素质是机体协调神经肌肉反应,以保持人体稳定的能力,即随时对人体重心有所控制的能力。

(一)影响平衡素质因素

运动中人体平衡主要是下支撑平衡,其实质是一种有度的稳定平衡。影响人体下支撑稳定性的因素很多。可要分为两大类,即力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1.力学因素

人体重量越大,则稳定度越大:人体重心越低,则稳定度越好;人体重力作用线至边界支撑点的距离越大,稳定功则越大,人体平衡愈好。

2.生物因素

人体平衡不同于一般刚体平衡,人体具备高级神经活动等特殊因素。

(1)神经系统的影响

影响人体平衡的因素除外界作用外,还有来自人体本身的因素。例如视觉和本能感觉的误差,会造成身体肌肉用力不均,改变支撑面内的压力分布,从而破坏平衡。

(2)心理因素的影响

由于心理变化而破坏人体收缩肌群的协调工作,从而导致支撑面内的压力不均,使人体失去平衡。

(3)肌肉的影响

依靠肌肉收缩固定各关节实现平衡是人体平衡的又一特征,因此说肌肉力量的大小会直接影响人体平衡。

(二)平衡素质训练方法

1.简易训练

(1)做疾冲中突然停止或改变运动方向的练习;

(2)做大幅度侧身向前滑步练习;

(3)做下蹲快起,转体180度或360度的旋转练习;

(4)做头部快速摆动、旋转的练习;

(5)把头屈到肩部,提膝进行单腿旋转或跳动练习;

(6)在移动中做各种动作,体会平衡与不平衡感觉。

2.器械练习

(1)利用秋千、弹网、旋转架练习;

(2)做从65厘米高的物体上跳上跳下练习;

(3)利用平衡木练习;

(4)进行跳绳练习。

三、健美操人才必备的艺术素质

音乐是人表达内心情感的形式之一,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准确把握健美操舞蹈动作。因此, 节奏鲜明的音乐, 能使健美操训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能对动作的内涵锦上添花。所以说, 健美操动作与音乐是红花与绿叶的关系, 只有动作与音乐的协调配合,浑然一体, 才能真正体现健美操动作中的音乐美。如果选手音乐素质较差, 缺乏对音乐结构变化规律和音乐要素表现功能的了解, 必然会造成动作节奏脱节, 影响动作连贯与吻合, 无法表达音乐内在的思想感情和意境。

健美操运动是一项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健身娱乐价值的综合性艺术,是融舞蹈、音乐、服装、风度和形体美于一体的高雅体育项目,它横跨体育、艺术、教育三大领域,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良好的锻炼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每个动作的完成就是一种艺术表演,它要求舞者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身体形态和舞蹈技能,还要有一定的音乐修养和艺术表现力,只有这几个方面的默契配合,才能真正体现出一种完美的形式。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它与健美操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它在健美操教学和比赛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健美操教学中合理选择和使用音乐,是培养学生音乐素质和创新精神的一种途径。

音乐在健美操教学中的重要性,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学生乐感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她们运动素质的提高和运动技能的掌握, 同时也影响她们审美能力的形成和表现能力的发挥,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对健美操教学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1)口令辅助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师随着伴奏音乐的节拍下达动作口令;另一种是学生跟随伴奏音乐的节拍边做动作边齐声喊口令。以此来控制动作的速度和把握动作发力时的节奏。这样不仅能达到培养学生节奏感和提高协调性的目的,而且也能调动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运动中来, 培养她们注意力的集中与舞蹈动作中音乐切分能力。

(2)选择受欢迎的歌曲改编成的舞曲进行伴奏。每个学生的音乐基础不同,这样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尽可能选用同学们都比较熟悉的歌曲或乐曲进行体健美操教学。这样一来,我们不用过多考虑音乐的旋律、节奏而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熟悉音乐上。在学习过程中,只要掌握舞蹈动作,加之老师的口令、提示及领做,学生就可以很快地把学习的动作融合到音乐中。熟悉的音乐还可以使学生在接受音乐的同时激起兴奋性,从中刚好的领悟舞蹈动作与音乐的关系。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尝试音乐创编和舞蹈编排。通过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素质和创新精神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积极准备, 选配音乐,编排舞蹈动作。在准备部分,老师可以利用课堂给出一些轻、重鼓点不同的舞曲,先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音乐去练习舞蹈动作套路,进行课堂实习,然后老师进行指导讲评,使之不断完善,这样可以很好地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也可有增强每个学生的自信。

(4)参加各种文艺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文艺晚会,主动组织学生在晚会上团体或个人的各种舞蹈表演,鼓励学生去试着进行合理的舞蹈动作套路的编排,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特别是对于增强自身审美能力、自信心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应鼓励学生到学校组织的周末舞会上去跳舞,一方面可培养学生音乐素质,二则可训练学生协调性,进而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业余文化生活。另外,学生在周末放松的同时又可学到不少知识。所以,要创造环境,利用时机锻炼学生,达到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目的。

(5)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健美操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幻灯、录像、电视、电影等现代化手段,进行形象化的直观教学,组织学生观看健美操教学片,经典健美操比赛录像,电视上播放的健美操表演以及健美操比赛实况(健美操锦标赛获公开赛)等,这些手段是对示范、讲解的补充,可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内容,还可利用现在教学手段分析音乐与动作的关系,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舞蹈动作的审美能力。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然而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对音乐教育的忽视,致使当代大学生音乐素质偏低,爱好单一,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较差,我们必须弥补这一缺陷。但由于艺术是内在的感觉和属于意识状态的问题,所以,音乐素质的培养需要在较长时间来逐步完善。利用健美操课程对学生进行音乐素质培养,是一条比较适合提高当今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捷径之一。只要教师在培养方法和手段上使用得当,有科学的创新精神,就一定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安内提升音乐素质,从而使她们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真正成为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体育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