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巡视工作的思考

关于巡视工作的思考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八七会议”上又正式明确指出,“应当开始建立各级党部的巡视指导制度”。做好巡视工作对于加强党内监督、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确是十分有效的手段之一。巡视工作它本身具有制度优势。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汇报,并在巡视报告上作出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同志多次表示,任何缺乏监督和制约的权力都容易导致腐败。

一、现阶段建立巡视制度的必要性(没有尚方宝剑的钦差)

(一)中国长期的集中统治体制催生了钦差大臣的巡视

中国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华夏以后的2 000多年时间里,除了短暂的诸侯割据、列国对峙,绝大多数是君主集中统一治理的体制。尽管朝代不断更替,这个体制基本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为了确保君令畅通,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督,秦时就在中央设立了监察机构——御史大夫府,在地方则由御史大夫府派出监御史作为常设官员,负责对郡县官吏的监察。到了汉朝,又把“天下分做十三部”,派出刺史,“以六条督察所部”,包括田宅逾制、侵渔百姓、任刑任赏、蔽贤宠顽、请托所监、阿附豪强等内容(详见吕思勉著《白话本国史》第159-160页)。隋唐时期,巡察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国各地划分为若干个(10~40个)道,每道设监察御史一人,专巡州县,以加强监督。宋朝沿袭唐制,由中央派遣转运史、观察史、按察史、通判等兼任监督地方的职务,而且可以“风闻言事”,言错不问罪,不言者要受罚。到了明清时代,都察院的权利得到加强,先后设立了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及十三道监察御史来管理和监督。这些官员进行巡按、巡监、巡漕等职责,都由中央政府委权。尤其是巡按御史,代天子巡守,权最重(见上书第463页)。这些钦差大臣直接对皇帝负责,对严肃政令、治理贪腐都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二)中共初创时期曾经萌芽的巡视指导方式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以及革命战争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对建立党内巡视制度的探索。1921年至1927年是中共“从研究的小团体到群众的政党”的重要转型期,随着党员人数的增加,为加强对各地革命工作的指导,党的二大就明确要建立特派员制度。1925年10月,党的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设立“中央特派巡行的指导员”。“八七会议”上又正式明确指出,“应当开始建立各级党部的巡视指导制度”。1931年5月,党中央专门制定了指导巡视工作的文件《中央巡视条例》,就中央巡视员的推荐、基本任务、工作方法、职权、教育和纪律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但是,当时的环境、党的任务和所处的地位都不可能使这一制度更好地完善并在全党推广和实施。

(三)集中管理的执政方式带来的效率与问题

中国共产党执掌政权以后,长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因此,集中统一管理的方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权力是把“双刃剑”,我们可以使用权力、合理调配资源,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老百姓谋利益;我们也可以利用权力去谋小团体或个人的私利,从而滋生腐败,最终导致政权的更替。为了避免出现所谓的“周期律”,中共中央在进城之前就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以后又采取过很多反腐的行动。但是,随着中共执政的时间越来越长,威信越来越高,监督和制约却越来越少。这是很危险的。人们常说,现在是上级党委监督缺失、同级党委(纪委)监督不力、民主党派监督不了、人民群众监督不畅。尤其是面临全面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那种集中管理的模式,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邓小平语),能够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几年上一个台阶,能够保持一定的速度和效率;但是,缺乏制约的权力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极易滋生出腐败的毒芽,近十年腐败分子“前赴后继”的形象就是沉痛的教训。

(四)反腐倡廉的形势给党内监督提出了新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把恢复建立巡视制度摆上了议事日程,尤其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2003年,在对党内监督制度不断探索、不断认识、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中央颁布实施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将巡视制度作为党内监督的十项制度之一确定下来。2007年,党的十七大将巡视制度写入了党章,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党的根本大法中规定巡视制度,进一步确立了巡视制度在党的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2009年,中央先后作出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成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和巡视机构更名等重要举措部署(原来叫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现变更为中央巡视组),同年,还相继出台了《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等多项制度规定,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巡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进一步加强巡视工作的坚定决心,标志着巡视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在不久前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大上,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再次强调,“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更好发挥巡视制度监督作用”。做好巡视工作对于加强党内监督、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确是十分有效的手段之一。

这些年的实践证明,巡视工作作为党内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的有效形式,对于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推动中央和市委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巡视工作它本身具有制度优势。它是一种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的监督,具有权威性和制衡性;是一种外部监督,具有客观性和超脱性;是一种综合监督,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从这几年直接参与上海市巡视工作的实践来看,通过巡视挖出的腐败分子确实很少,移交的反腐线索也不多,但是,巡视工作的成效是明显的。被巡视单位中发现的在科学发展、民主集中、党风廉政、作风建设、干部选任等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引起了上级党委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推进了整改,不同程度地推动了被巡视单位的改革与发展。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汇报,并在巡视报告上作出批示。更重要的是,巡视给党员领导干部提了个醒,让他们感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必须常怀敬畏之心。古人曾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现在,我们的一些同志在不同的领导岗位工作,享有人民赋予的不同的权力。需要有一种自觉的约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同志多次表示,任何缺乏监督和制约的权力都容易导致腐败。我们的权力来自人民,必须受到人民最严格的监督。我们要常怀敬畏之心,敬畏法律、敬畏组织、敬畏人民、敬畏舆论。

敬畏体现的是一种为官态度与为人境界。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如果没有敬畏之心,习惯于得意忘形、忘乎所以,不把群众放在眼里、置党纪国法于不顾,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韩正同志提出“四个敬畏”的观点,意在要求领导干部正确对待法律、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人民、正确对待舆论,折射出一种为官从政的警醒和担当。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四个敬畏”的提出,就是要求领导干部遵守为官底线,严守法纪红线,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份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严守党纪国法,自觉做到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恭恭敬敬当好人民公仆。巡视就是让领导干部能够常怀敬畏之心,起到提醒和监督作用。

我有一些日本朋友,他们不理解我们的巡视工作是干什么的。我就借用他们的话语作了说明。日本在战后曾经把他们学校教育培养的目标简括为培养“不带剑的武士”(Samurai,without sword),我向他们说明,巡视就是没有尚方宝剑的钦差(Imperial envoy,without imperial sword)。我们就是按照中央和市委的要求对下一级党组织及其负责人进行监督检查,但是我们不承办具体案件、不处理具体人员,办案捕人的事情是纪检和司法部门去做的。

综上所述,根据目前反腐倡廉的形势,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出发,结合历史上加强监督的成功经验,现阶段积极推进并完善巡视制度是完全必要的。

二、开展巡视工作的主要环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一)学习和培训,包括预先做功课

巡视是一项政策性强、要求又高的监督工作,因此,下去巡视之前要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学习中央和市委的有关文件,尤其是要认真学习并掌握2009年以来中央和市委下发的一系列关于巡视工作的文件,要反复学习,融会贯通,让这些文件成为案头必备的工具书之一,自觉指导我们的巡视工作。同时,对于巡视监督的五方面内容,相关文件也要了解,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发现问题,区分是与非的政策界限。

我们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进驻被巡视单位之前,还有两件事情是必须预先要做的,这就是我们说的“预”:一是请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市信访办、审计局等部门介绍被巡视单位领导班子的情况,已经存在或发现的主要问题,需要巡视组下去关注的若干问题等;二是巡视组成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尽可能多地收集被巡视单位的情况,增加了解近几年的情况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巡视对象不同所带来的差异。从这些年的情况看,我们去巡视的单位,首要的是各区(县)和市各部、委、办、局。对于他们来说,很重要的就是是否认真贯彻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推进本地区或本部门的科学发展;是否关注民生,解决本地区或本部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是否廉洁自律,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否规范干部选任程序,杜绝“跑官、卖官”等现象。因此,在收集资料时要在这些方面更多地加以关注。另外,上海是国有企业比较多的城市,光是市管的大型国企就有数十家。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或者说追本逐利是企业的固有特征。国有企业除了国资保值增值的任务外,还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些特征是与党政机关完全不同的。因此我们在巡视中,应该联系企业的实际,更多地关注企业的运行管理、经营利润、体制改革、发展后劲等方面的情况,从中发现企业在推进科学发展、企业高管选任以及廉洁自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各个企业的历史沿革、行业类别、经济效益、企业文化的不同,要求我们在巡视过程中,必须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决不能搞“一刀切”。还有,从去年开始,又把市属高校纳入了巡视范围,他们的情况又不一样。上海高校的领导班子总体情况是好的,学历高,职称高,民主气氛较好;校级领导书生气较浓,管理经验往往不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全民经商”的影响下,陆续发生过一些问题:有些高校的校级领导发生过贪腐的问题,处级干部则更多些。客观上来分析,目前高校还是“卖方市场”、可支配经费大幅上升、校园“硬件”不断增加,权钱交易的情况还会出现;而从主观上来看,清高、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中国老知识分子的特征基本不存在了,其中有些人会挡不住诱惑。这些情况尽管涉及面不大,但负面影响很大。而高校中大量反映出来的还是科学发展、班子和谐、关心师生、选人育人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去高校巡视须关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问题,这是中央的要求,是高等学校的特殊地位决定的。在各种思潮的影响(列宁语:社会上有多少思潮,高等学校就有多少反应)下,主流意识形态占领讲台仍是不能忽视的问题。还有就是贯彻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问题,这是高等教育法规定的,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明确的可操作的权限界定细则。哥俩好、性格互补,和谐相处;否则,总有些不和谐问题发生。总之,如果我们根据不同的对象事先做好了功课,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动员和访谈,包括注意找线索

进驻被巡视单位以后,马上就要召开动员大会。在组长的动员报告中,不仅要讲清巡视工作的意义和工作步骤,更要注意讲清巡视监督的内容。因此,不能光是照本宣科,还要能够结合被巡视单位的实际、就可能发生的一些问题做一些陈述。这时候,每个巡视组事先“做功课”的深度与广度就充分显现出来了。从过去几年的工作实践来看,动员报告讲到这里往往是与会者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也是听讲和笔记最认真的时候。

谈话是巡视工作九种方式中使用得最多的一种方式,也是查找和发现问题的主要手段。但是,现在的社会已经不是“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了,人与人之间一团和气的自由主义盛行,“明知不对,少说为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另外,怕打击报复的顾虑也很多——毕竟要反映的对象都是本单位的领导,包括主要领导。因此,要让谈话对象能够把心里的想法,尤其是把问题大胆地谈出来,确实需要我们事先认真思考,包括讲究谈话时的各个细节,其中就有很多方式方法可以去探索、创新。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在这里,工作方法的问题,就严重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他形象地用过河时“桥”和“船”的作用来比喻注意工作方法的重要。我们在谈话时讲究方式方法,就能打消受访者的顾虑,尽量把问题反映出来。

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一些值得深究的方法。

1.预习。谈话之前尽量熟悉被巡视单位领导班子的情况,以及该单位改革与发展的情况,从中寻找可以深入了解的问题与线索;同时,对被访者的情况也要有所了解,这样,便于较快地切入主题。

2.氛围。谈话时要尽量营造比较宽松的气氛,要从座位选择开始,双方的双眼要处于平视的位置,孰高孰低都会产生压抑感;另外,耳听手记中还要不时插话、适时发问,保持一种平等待人的姿态,减少对方心理上的压力。

3.提问。要避免随意发问,注意提些能引起被访谈者兴趣的问题。态度要诚恳,口气要谦和。

4.避讳。被巡视单位中难免存在一些复杂的人脉关系,我们要尽量避免引用访谈过成员的孤证内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矛盾。

5.放松。如果被访谈者一上来就比较拘谨,可以提议对方先喝水,或谈些个人经历或者拉拉家常等比较随和的内容,然后再切入主题。

6.矜持。在谈话时,如果对方谈到所谓的“有价值”、“感兴趣”的内容,不要在脸上流露出过分的表情或者明显兴奋的姿态,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揣度或猜测。

7.坐姿。谈话时,上身保持略微前倾的姿势,便于更注意地倾听对方说话,始终要保持对对方谈话的浓厚兴趣。

8.导引。在谈话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偏离主题的情况,需要适当加以引导,提出一些话题,使访谈更有成效。

9.标记。在记录的时候脑中要经常思索主题,对有关的内容及时加些记号,这样,事后看时容易抓住重点和要点。

10.梳理。访谈结束以后要及时加以整理,把问题找出以后进行必要的归类,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的手段进行登录,做到一目了然。

以上这些方式方法,仅仅是很多人在运用中感到有用的实录或者说是个总结,在个别谈话的实践中仍然可以继续去探索和创新。值得重视并注意的原则是一定要形成双方的互动,让对方增加信任感,打消一些顾虑,主动把所思所想讲出来。

方法是手段,谈问题是目的。这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过分注重形式,会变成形式主义;但是,适当注意或讲究形式,是有益于内容的显现的。

(三)座谈和查阅,包括专题看实情

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被巡视单位的情况,需要召开一些座谈会,听取不同职级、不同类别、男女老少等各个方面的声音。为了提高座谈会的成效,以下几点是必须注意的:

1.安民告示。参加会议的人员事先必须拿到巡视组发的通知,并预作准备;主持座谈会的人则须对与会者事先有些了解;

2.控制人数。为了让参加会议的人员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同时对大家感兴趣的内容便于展开讨论,每个座谈会的人数以6~8人为宜;

3.善于引导。毛泽东同志早就提出:“主席指导会议要采用很好的技术,要引导群众的讨论奔赴某一问题;但有重要意义的超出题外的发展,不但不要大煞风景地去喝止他,而且要珍重地捉住这一发展的要点,介绍给大众,成立新的议题。这样会议才有生趣,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同时会议也才真正实现了教育的意义”(《毛泽东文集》第一卷,第92页);

4.口问手记。毛泽东同志说:“调查不光要自己当主席,……而且要自己做记录,把调查的结果记下来。假手于人是不行的”(《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18页)。为体现对发言者的重视和尊重,有时哪怕发言者没有什么新的内容,也要把他说的要点记录下来。

此外,要认真查阅有关资料,包括近两年被巡视单位的信访件、案件处理材料、提任干部的办件材料、审计报告及整改资料等等,注意从字里行间、细枝末节中发现问题并推动解决问题。这些年在巡视中发现的有些单位治党不严、监督不力、用人失范等问题,不少就是在查阅资料中发现的。

还有,实地调研与考察是完全必要的。我们常说,党员领导干部不光要说得好,更要做得好。到基层一线去看看,可以增加不少感性认识,也可以增加对工作实绩与存在问题的深入理解。我们在区县巡视的时候,对于失地失房农民的痛苦与烦恼,都是在实地察看以后才有了切肤之感受,从而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动迁安居问题的力度进一步得到加强。

(四)梳理和聚焦,包括交流听辩解

我们在巡视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在巡视报告里反映出来,这样才利于推动解决问题。巡视报告是反映巡视工作情况和成果的重要载体。在撰写过程中,要注意反复学习有关文件,包括中央和市委巡视办先后提供的巡视报告、巡视回访报告、巡视反馈报告、对被巡视单位领导班子的评价报告等写作格式,力求按要求提供高质量的报告。以下一些做法是比较有效的:

1.将收集到的数百条意见分工整理成文,然后经组务会议多次讨论,形成篇幅较长的文字稿,力求把访谈、座谈和实地调研中听到看到的意见和问题尽量梳理进去。

2.要将这些意见原汁原味地与被巡视单位主要领导交流一次,哪怕比较刺耳,只要不是讽刺挖苦或恶意中伤,都尽量让对方知道。一些领导反映,很长时间没有听到这么尖锐而中肯的批评意见了。这几年的实践证明,这个做法对于被巡视单位改进作风、解决问题都有较大的帮助。

3.要聚焦到有事实、有观点、有分析的几个主要问题上,反复讨论,原则问题不让步、细小问题不纠缠,并将巡视报告初稿与被巡视单位主要领导再交流一次,为完成报告、推进整改做好准备。我们在这里说的原则问题,主要是指被巡视单位有没有对中央或市委的决策部署不执行或阳奉阴违的情况,有没有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的情况,有没有“跑官卖官”或违规提拔干部的情况,如果有这些情况或问题,不论被巡视单位如何解释,都必须在巡视报告中反映出来。如果没有这些情况,其他要求被巡视单位整改的问题,在措词和提法上都是可以商量的。在此基础上,文字语句逐一推敲,意见建议反复斟酌。我们要有这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才能使巡视报告质量逐年提高。

4.仔细研读巡视报告。朱熹有句名言:“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中国语言的抑扬顿挫使得很多好文章不仅看上去很美,而且读起来也非常动听。巡视报告写完以后,不妨大声朗读几遍,在读的过程中会对遣词造句、文法句读产生一些新的想法,从而进一步对文稿进行润饰和完善,精益求精,使巡视报告经得起检验。

反馈是发挥巡视工作成效的重要环节。在反馈时,要注意做到:讲问题不留情面、直奔主题,提建议切合实际、有所帮助,态度上诚心诚意、与人为善。

发现问题、并推动解决问题是巡视工作的主要宗旨。因此,我们还要十分注意及时报告重要情况。凡是反映被巡视单位中市管干部涉及违规违纪的意见或问题,都应该专门列出,组务会专门讨论,有些情况及时写成专题报告,便于市委和有关部门掌握全局、深入了解干部,推进反腐倡廉和从严治党。

根据市委的要求,一个巡视组每年都要巡视四到五个单位,这就好比进行四五场战役。因此,这里用得上老祖宗的格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只要我们抓住了上述几个环节,做好充分准备,就能够完成市委交办的任务,把巡视工作真正做好。

三、做好巡视工作的重要保障(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一)组长应该有“一把手”的工作经验。

《条例》规定,巡视组的工作实行组长负责制,并对组长负责制的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就需要非常重视选好配好巡视组的组长。从2004年以来,中纪委、中组部的领导在关于巡视工作的多次讲话中提到,要“选拔那些政治坚定、公道正派、坚持原则、经验丰富、精神状态好的同志担任巡视组组长”(2009年12月18日贺国强同志讲话)。巡视工作的有关文件中也明确,中央巡视组组长要从刚退下来的正省(部)级干部中选任,省(市)巡视组组长由正局职干部担任。由于上海的特殊情况,有些正局职干部没有担任过“一把手”。从这些年巡视工作的实践情况来看,有“一把手”工作经验的组长对于发现问题和推动解决问题有明显的优势:

1.把握全局的能力强一些,因为有过“一把手”经历,对问题的分析与判断能够把握一个“度”,有利于准确做好总体评价和问题提出;

2.便于“换位思考”,从而增加发现问题的角度和深度;

3.便于帮助被巡视单位分析查找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

因此,同样是正局职的干部,如果有“一把手”的经历,其他条件也都具备,挑选这些同志担任巡视组组长是更合适的。

(二)巡视干部队伍建设的迫切性。

认真学习近十年来中央领导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和中央、市委下发的一系列关于巡视工作的文件,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一条主线,那就是要做好巡视工作、必须十分重视做好巡视工作队伍的建设。

1.来源还可拓展。《条例》中第三十三条提出了四种方式:组织选调、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单位推荐,我们应该可以采纳。尤其是公选,有利于按照条件来选择更合适的工作人员。我们还可以对巡视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要求作些探讨。《条例》第三十二条提出的五条主要是政治上和能力上的要求,心理素质上的要求至少要两条(心理健康以外):对数据、信息等是比较敏感的,也就是说,大大咧咧、马马虎虎是不行的,因为我们需要在众多的数据、信息中查找问题、发现问题;善于并乐于与人“打交道”,也就是说,比较内向、不善表达是不合适的,因为巡视工作就是需要与人“打交道”的。

2.管理还可细化。我们的队伍如何,直接关系到对巡视工作的评价。打铁先要自身硬,因此,我们总想按照“十不”的要求严格管理这支队伍。但是,有些事情很细小,却又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吃饭问题,在被巡视单位吃工作午餐,早饭和晚餐怎么把握?尽管交通便捷了,到郊区单位的巡视该如何确定是否住宿?细节决定成败。上述类似问题的处理意见明确了,各组共同把握好,有利于维护巡视组的形象。

3.人员要有交流。《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巡视工作人员应当按照规定进行轮岗交流。《中央巡视组工作规则》指出,(组长负责)提出人员选配、晋升、交流……的建议。巡视工作需要每个成员都能够保持一种旺盛、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如果较长时间在一个组或者一个岗位工作,会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激情。我们还是应该有所规定,交流对工作和干部都是有益的。现在,已经有同志在巡视岗位工作超过5年了,应该考虑交流了。原则上,巡视组成员在一个组内工作的时间不要超过3年,超过的应该在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从事巡视工作的时间不要超过5年,超过的必须转岗。

4.发展要有措施。巡视工作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工作,也是锻炼、培养干部的很好环境。要有一些配套的措施,例如,培训,专职人员三到五年都能够接受一到二次的脱产培训;评优,每年都能够按比例进行评选;晋升,能够给巡视机关一定的自主权。这样坚持几年,上海的巡视队伍一定会有新的面貌。

(三)把握好重点问题与一般问题的主次。

我们常说,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在巡视中发现的问题不会是一个层次的,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重大的或原则性的问题,例如是否有违反政治纪律的情况,有没有对中央或市委的指示要求阳奉阴违或不贯彻执行的问题,有没有违法乱纪或贪腐奢侈的现象,用人中是否存在违反规定的问题等等;另一类是工作方法、发展规划等方面的问题,诸如是否经常深入基层调研,有些决策是否主动征求意见,干部队伍结构是否合理,发展方向是否清晰等等。一般来说,到一个地区或单位去巡视,经过个别访谈、座谈调研、实地察看、查阅文档等方式梳理出来的五方面的问题大约有数百条。属于第一类的问题是很少的。为了准确把握问题、促进被巡视单位整改,我们在巡视期间都要将问题原汁原味地向被巡视单位主要负责人先交流一次,然后在巡视报告起草的过程中就问题的提法或归纳再与被巡视单位主要负责人沟通一次。这两次沟通和交流中,对方会作说明或解释。我们掌握的方针是,第一类问题是重点问题,是原则性问题,绝不因对方的解释而不写入巡视报告;至于第二类的问题,相对而言是比较一般的问题,尽可以参考对方的说明进行取舍,包括在写入巡视报告的时候有些措辞也是可以斟酌的。实践证明,这样做对于推动解决问题是有益的。

(四)始终把发现问题并推动解决问题作为主线。

巡视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体现,是切实加强党内监督的一个有效措施。巡视不同于考察干部。干部考察要求全面了解该干部或该班子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与表现,尤其要发现其中的长处与发展潜能;干部考察也要求讲不足,但那是作“配角”的,只看是否影响提拔和使用。而巡视则不一样,作为上级对下级的监督,重点是在能否做到令行禁止,能否在推动单位科学发展等五方面遵守有关规定并把工作做好。因此,巡视一定要把发现问题、推动解决问题作为工作的主线。我们党过去有过好的传统: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所谓的防微杜渐就是这个道理。从中央巡视办的简报中得知,全国卅一个省(区、市)党委派出的巡视组,几年下来尽然有四分之一的省份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和线索。这是非常令人吃惊的。若不尽快加以纠正,巡视这个党内监督的有效方式就会在“轻轻松松走过场”的现象中被边缘化、被丢弃。作为直接从事巡视的负责人,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检验巡视工作的成果,不在于我们总结了被巡视单位多少经验,而在于我们是否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致力于去推动解决问题。对于巡视工作人员来说,我们要牢固树立有重大问题发现不了是失职、有重大问题没有如实反映是渎职的观念。这个思想明确了,我们就会在方式方法上下功夫。这几年,我们对被巡视地区或单位的领导干部责任审计报告、查信办案的审理报告、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或重要的来信来访问题都注意研读和分析,在访谈中除了规定范围还特别重视与这几年退休的领导干部的个别谈话、与重大事件参与者和知情者的谈话,必要时还进行“微服私访”,力求提高发现问题并推动解决问题的成效。

(五)在体制、机制与工作后勤上做好保障。

在党中央和各省(区、市)委的关心和领导下,巡视机构都已经落实了人员编制、办公用房和经费设备,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为进一步做好保障,以下一些措施是值得考虑的:

1.在巡视机构内设立党组,加强对巡视队伍的领导和管理。目前的状况是,各巡视组内有党支部,往往隶属于纪委或组织部的机关党委,抓抓党的思想建设和理论学习,这是需要的,但是不够的。巡视队伍的建设还需要大量组织上的保证,诸如人员的进退留转,这是组长负责制下组长们无法解决的问题,是各巡视组长的“烦恼”。如果设立了党组,按照党章的规定,就可以“讨论和决定本单位的重大问题;做好干部管理工作;……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在做好巡视工作的同时,使巡视机构真正成为培养和锻炼年轻干部的学校,使巡视工作真正发挥监督检查功能。至于党组设立的具体细节,是可以深入研究并用文件的方式加以规定的。

2.需要有几条刚性的规定,以提高巡视工作的地位。加强巡视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巡视工作的作用,除了巡视队伍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还需要有制度的保证。有作为才会有地位,这是对的,但也需要有措施予以支持。譬如,巡视组的人员,从组长到一般干部,三年必须轮组、五年必须轮岗(或退休)的规定;巡视工作的情况每年必须至少向省(区、市)常委会汇报一次的措施;巡视组移交的问题线索或专题报告必须件件有回音的规定等等。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巡视工作的成效。从这几年反腐倡廉的经验,制度加科技是个有效举措,而这里的科技主要就是指现代信息技术。我们的巡视工作完全应该在这方面有所创新。譬如,来信或举报,完全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而我们目前各巡视组的电子邮箱都还没有开设,保密措施更加谈不上了;巡视工作的档案管理,完全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将问题及线索电子化,将各单位整改措施电子化,进行动态管理,从而对推进查信办案、推动整改落实和巡视回访,都可以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

(六)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

中国共产党在几十年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面对现在社会上盛行“多栽花、少栽刺”的中庸之风的现象,从我们列席被巡视单位民主生活会所看到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欠缺的情况,我想,要做好巡视工作,特别需要强调一下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重要性。大家知道,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党长期形成的优良作风之一。毛泽东同志曾把它誉为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并形象地用房屋扫尘、洗脸除垢来比喻这种作风的重要性。在今年二月召开的十届上海市纪委二次全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韩正同志专门指出,批评与自我批评,既是思想教育,也是民主作风。领导平时总是提要求发号令,还要多给同事和下级一些批评自己的机会,照照镜子、正正衣冠,有利无害。因此,被巡视单位的同志们如果都能拿起这个武器,充分地、实事求是地反映该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班子里的同志们都能大胆地互相批评包括敢于对“一把手”开展批评,这对于发现问题并推动解决问题是非常有帮助的。这不是“栽刺”,而是真正对领导班子建设负责,是对领导班子成员真正的关心和帮助。今年年初,中央又对弘扬我党长期形成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提出了“八项规定”,几月下来,上下使劲,已经初见成效。如果我们巡视工作再积极加以配合,坚持数年,党的优良作风一定能够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重新得到发扬光大,从而为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推进打好扎实基础。

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这么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干革命要有认真精神: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搞建设要有认真精神:处处讲“三老四严”,即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做好巡视工作,也需要认真精神:不怕得罪人,敢于讲问题,对腐败现象绝不姑息,对同志满腔热忱,如实向上级党委报告情况与问题,认真开展监督检查。只要认真,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认真,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样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发挥巡视工作的成效,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作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

[1]《大学生谈学习方法》,华东师大出版社,1983年5月,第61-64页。

[2]《文汇报》,1980年2月21日。

[3]中宣部教育局课题组编:《走向成熟——当代大学生的理性透视》,改革出版社,1993年3月,第62-76页。

[4]《博物馆与城市发展—中外博物馆馆长高层论坛论文集》,第11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