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维哲学视野中人的本质
归结起来,人的本质是追求利益的“经济动物”、追求权利的“政治动物”、追求成熟的“经验动物”和追求知识的“信息动物”的统一。从多维哲学视野反思人的本质,目的在于呼应现实中人的发展需要。从现实上看,每一个人都得到全面发展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只是一种“经验的预设”。从这个“预设”达到“经验”阶段,即实践成真的阶段,路还相当漫长。但是,世界的确存在无限发展、人存在无限进步的可能性,从理论认识上把握,起始于“经验的预设”,必将有其落脚点,即“预设的经验”阶段,正如康德在论述一个自相矛盾的综合命题时所得出的“正、反、合”三个结论那样,这是矛盾律和因果律的必然映照。还是马克思说得好,关注现实的人,从感性的人出发去研究他的现状,他的社会经济关系,才能得出关于他未来发展的确切图景。在这个基点上,实现“经验的预设”和“预设的经验”的同一,实现人的外在关系发展与内在关系发展的统一,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才能作科学的理解,获得完整的逻辑认识。否则,就会产生误解,以为讲人的全面发展就等于所有人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够实现,而不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努力过程,与人的外在本质脱离开来;或者把人的全面发展看做什么都能干、全才全能,而不是把能力和创造结合起来看做一个逐步推进、逐步完善的过程,与人的内在本质脱离开来。
维特根斯坦曾指出:哲学问题产生于误解。同样,由于对“经验”和“预设”关系描述得不清晰、不完整,导致对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的关系认识不严密、缺乏科学性,从而产生了误解。如何消除这种“误解”,在语言逻辑上固然要找出造成语言逻辑被误解的原因和途径,而就达不到科学“预设”目的的“经验”来说,“经验”的内容、检验标准,实现“经验”创新的具体途径确实需要重新审察。更进一层,而就人的发展来说,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也就不能仅仅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维度绕圈子。从根本上讲,人的发展对人的本质的形式从属根源于利益和权利,实际从属是成熟和知识。一旦确立这个理论认识,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个不成熟、无知识或缺少知识的人不能发展、难于发展、不能全面发展;相反,一个日趋成熟和不断吸取新知识,同时不断创造新知识的人能够日益走向全面发展。这样,就不再难于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何以能够得到有效促进,因为在市场经济社会不仅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潜能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外在条件,而且为人的全面发展设定了丰富的内在条件。前者使人有可能获得充分的利益和权力,后者使人可能获得成熟的素养、经验的灌输、民主精神的激励和知识创新的动力。
从人的发展的整体来看,一方面,追求利益和权力作为人的外在本质得到丰富和确证,另一方面,追求成熟和知识则作为人的内在本质得到完善和扩展。从问题解答的限度来看,前者对“经验”的描述是清晰的、完整的,而后者对承接前者所作“预设”也是严密的、科学的。这就是说,从“经验的预设”和“预设的经验”的关系来看,是基本同一的,从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的关系来看,是高度统一的。既然如此,在多维哲学视野中考察人的本质就显露出人的发展的“隐蔽的辩证法”。概括地说,追求意义和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本质的终极规定,从而人的发展就表现为对意义和价值的获得、扩大、升华和丰富的自然历史过程。
可见,人的本质是“经济动物、政治动物、经验动物和信息动物”的统一体。从人的发展的外在关系看,人是利益和权力的产物;从其内在关系上看,人的本质在于追求成熟和知识;两方面综合起来看,最终是追求意义和价值的实现。我们一再强调这一结论,理由在于新世纪的开放格局不断向人们呈现出日趋全面发展的可能进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