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仪器使用中的不正当竞争

仪器使用中的不正当竞争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受商界的影响,有些医院采取以给开检查单医师“好处费”的形式来增加使用率。为了争夺患者,开检查单的“好处费”相互层层加码,愈演愈烈。据说有些医院开一个CT单的“好处费”已经达到50元。

医学科学的发展,为诊断治疗提供了有效的硬件设备。医疗仪器的广泛使用,使临床诊疗效果明显提高。发展医院的医疗仪器设备,是医院领导的一个主要的规划。但由于我国医疗市场目前还不规范,医院的仪器设备管理还相当混乱。有些医院把医疗仪器作为发展经济效益的一个途径,不顾客观实际需要,盲目引进大型医疗仪器设备。致使许多地方大型医疗仪器过剩,使用率很低。造成了卫生资源的浪费,影响了医院的效益。尤其是有些医院负债经营,损失则更大。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某些地方一个城市的CT拥有量已经超过了世界上某一个发达国家的总量。像磁共振、伽玛刀等医疗“极品”,在我国盲目引进的现象也很严重,已经受到世界舆论的非议。

由于盲目引进大型医疗仪器设备而造成医院经济上的损失,使许多医院开始探讨如何提高医疗仪器的使用率问题。受商界的影响,有些医院采取以给开检查单医师“好处费”的形式来增加使用率。为了争夺患者,开检查单的“好处费”相互层层加码,愈演愈烈。据说有些医院开一个CT单的“好处费”已经达到50元。有些“见利忘义”者为了捞取好处,盲目为患者开单检查,给患者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已经引起了社会上群众的反感和厌恶,也受到了社会舆论的谴责。

要真正纠正这个问题,难度是相当大的。虽然国家有明文规定,介绍患者拿“好处费”是犯罪行为,但明的管住了,暗的却根本管不住。作为医院领导对于这个问题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态度:这种不正当的竞争是绝对错误的,应该制止和杜绝。

但话又说回来,我们应该分析一下,为什么介绍患者拿“好处费”得不到杜绝?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专门与一些医院领导和医师在一起讨论过,听了几位医院领导和医师的看法,感到在这个问题上确实还是有一些值得深思的地方。

(一)医院院长的说法

院长甲:以给“好处费”的激励形式猎取患者,肯定是不对的。但现在人的观念变了,没有经济刺激,医师的积极性肯定不高。仪器放着也是放着,白白地损耗。给医师一点经济刺激,对医院也没有坏处。现在只有通过教育医师,要根据病情来检查。只要医师讲医德,他也是不会乱开单子的。

院长乙:我们根本不想以给“好处费”的形式来增加仪器使用率。但大家都在这么搞,我们不这么搞也不行。如果我们一家医院按规定办,根本就竞争不过别人。看着别人违反规定赚钱,而我们遵守政策反而受损失。这口气,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

院长丙:以给“好处费”来提高仪器使用率作为赚钱的手段是不正当的,应该受到大家的抵制。但问题是只有一两家医院抵制不行,需要全国的医院都不这么搞才行。如果大家都凭自己的本事,硬碰硬地去干去争也行,而实际上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我们不搞,别人在搞,我们不是就白白地吃亏了吗?

院长丁:没有哪个院长认为给“好处费”是正常的,也没有哪个院长愿意给“好处费”,但实际上却是没有哪个医院不给“好处费”,这主要是因为大家都在给“好处费”。有个医院执行上级批示,坚决不给“好处费”,其结果还不是患者都被介绍到给“好处费”的医院去了?大型仪器一年下来就损失了百万元。这样下去,哪个医院院长能受得了!

(二)医师的说法

医师甲:开检查单给“好处费”是个新事物,但肯定是不好的。刚开始拿到“好处费”后心里很别扭,感到是对医师的贬低。但看看社会上都这样,慢慢地也就习惯了。为了医院能多收入一些,采取这个办法也有点效果。过去我对开大型仪器单子不太重视,现在的意识强了,只要有适应证我都动员检查。但我从来不勉强,觉得太贵,有些患者很可怜,不忍心。如果所有医院都能取消这种做法,我倒是很愿意的。

医师乙:用给“好处费”的办法促进仪器使用率,是一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虽然不应该,但如果大家都这么搞,慢慢地也就合理了。谁不搞,谁就要受损失。现在是市场经济,你想,医院这么多,别人在搞,你不搞有什么用。要做到彻底不搞这个,只有全国所有医院不搞才行。你不愿意赚“昧心钱”,别人愿意。你不介绍做大型仪器检查,别人介绍。反正患者在哪里都得花钱,花在我这里和花在别人哪里又有什么区别。

(三)结论性意见

看来大家都反对搞,但实际上没有哪家敢不搞!分析以上看法,我们可以看出,不论处于何种心态,但总的结论是:

(1)没有哪个医院认为介绍患者做大型仪器检查应该给“好处费”。

(2)没有哪个医院心甘情愿地乐意给“好处费”。

(3)没有哪个医院不怕经济受损失而敢不给“好处费”。

看来,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像其他问题那么简单。只靠国家政策不行,必须有执法力度;只有几个医院遵守不行,必须所有医院都执行。否则,就会出现“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不赚白不赚,赚了也白赚”的局面。哪一个按规定办的院长能忍耐下去?

介绍患者的“好处费”,不论是付出的一方,还是收受的一方,看来真是如同吸“鸦片”一般,吸之无益,欲罢不能,最终受损害的还是患者。如何清除医疗活动中的这个“癌肿”,只有靠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最终是会有办法彻底根治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