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获取真正想了解的信息必须要做的事

获取真正想了解的信息必须要做的事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像幼儿牙牙学语的阶段,会下意识地学习语言那样,我们都会通过“途径1”来下意识地了解并记住很多的信息。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看书的目录,作者的观点可能就会先入为主地传达给我们,而我们自己真正想要了解的信息,可能就无法获得了。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受作者意图的干扰,以和作者进行平等对话的姿态,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自己真正想了解的信息。

我们在了解事物时,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来进行认知与记忆的。

途径1:下意识地记忆,没有意图地回忆。

途径2:有意识地记忆,有意图地回忆。

我们常说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印象是我们下意识接收到的,而且很难被改变。例如,只要我们记住了朋友的相貌和声音,今后即使是不经意间,也能回想起他眼睛的大小或者嗓门的高低等。这些都是在下意识的情况下经由“途径1”处理得到的信息。

然后,几次见面以后,我们会产生“好像与最初见面时给我的感觉不太一样,他真实的一面原来是这样”的想法,并在最初的印象中添加更多的信息,从而逐步改变我们对他的认识。这就是有意识地去修正我们认知的过程,属于“途径2”的范畴。

对于“学习”和“阅读”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就像幼儿牙牙学语的阶段,会下意识地学习语言那样,我们都会通过“途径1”来下意识地了解并记住很多的信息。

所以说,最开始所看到的内容就显得特别关键了。有时我们下意识接收到的信息,也会对我们之后了解的重要内容带来影响。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看书的目录,作者的观点可能就会先入为主地传达给我们,而我们自己真正想要了解的信息,可能就无法获得了。那么,为了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我们当然又要付出时间和精力了。

所以,阅读时的中心应该是“你自己”才对,而不是书籍本身或者作者

假如你现在很想喝咖啡,那么是随便给你哪一种咖啡都可以吗?你心里所想的也许是星巴克里的拿铁,也许是便利店里一百日元的咖啡,抑或是让不喝咖啡的希拉里·克林顿都倾心的巴哈咖啡。

我们需要通过沟通和交流,将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传达给对方。星巴克的拿铁,也许对你来说并不只是一杯拿铁咖啡而已,还有那带着热量的特大号咖啡杯,以及为了让你享受咖啡的醇香与美味而加入的少许牛奶,总之,这些加在一起才是你想要的咖啡。所以你看,即使是对一杯咖啡的需求,也是因人而异的。

如果一上来就阅读书籍的目录,就好比是强迫自己喝下了由作者推出的、面向上万人的一杯咖啡

虽然说不出来有什么区别,但是一旦喝下了这杯咖啡,就相当于自己“想喝咖啡”的需求得到满足,而自己真正期待的东西已经被忘记了

本书所介绍的“共振阅读法”,为了实现以“读者”为中心,会要求大家不要从目录开始看起。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受作者意图的干扰,以和作者进行平等对话的姿态,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自己真正想了解的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