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和共性要求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和共性要求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一个是中观层面的含义,是指同一类型或同一层次的高等教育所共同遵循的基本质量标准。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统一性为各级各类高等学校达到共同的基本质量要求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同一类型、同一层次、同一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之间的相互比较提供了依据。教育教学质量最终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其基本衡量标准是各级各类高校教育目的的贯彻程度和德智体诸方面培养目标的达成状况。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一般标准,就是依据我国教育任务和高等教育一般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制定的统一标准。在一定历史时期,一般的质量标准和统一的质量要求是相对稳定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统一性反映的是高等教育内在的、共同的本质,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宏观层面的含义,是指一切高等教育所共同遵循的总的质量标准,也称高等教育的基本质量。这个共同遵循的总的质量标准,也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实行全面素质教育的质量标准,是一个国家对高等教育各种活动的总体要求或基本要求,无论是哪种类型、哪种形式、哪种层次的高等学校都必须遵循,不能例外。另一个是中观层面的含义,是指同一类型或同一层次的高等教育所共同遵循的基本质量标准。属于同一类型或同一层次的高等教育,由于它们的类型相同或层次相同,因而人们会对它们提出相同的要求,会用同一尺度、同一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它们,如国家统一制定的各层次高等教育的学业标准、学位授予标准等。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统一性为各级各类高等学校达到共同的基本质量要求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同一类型、同一层次、同一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之间的相互比较提供了依据。

教育教学质量最终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其基本衡量标准是各级各类高校教育目的的贯彻程度和德智体诸方面培养目标的达成状况。有人说,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会出危险品。由本章第三节可知,“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也是各级各类高校人才培养应遵循的统一质量标准。正是从这个总的培养目标出发,各级各类高校才能制定出德、智、体方面的人才培养规格,也就是各级各类高校的具体培养目标。关于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质量要求,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2005年9月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四条对高校学生德、智、体的要求也作了明确阐述:“高等学校学生应当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应当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具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应当刻苦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应当积极锻炼身体,具有健康体魄。”这些要求就是所有高校培养人才的共同质量标准,尤其是德、智、体三方面是学生学业质量标准的三大组成部分。下面对德、智、体三方面的内涵作详细探讨。

(一)学生德育质量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16]这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要求。

根据2005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等文件精神,国家对我国高校的德育目标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路线,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献身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②思想品德。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团结,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真理,刻苦钻研,独立思考,实事求是,积极实践,勇于创新;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校纪校规,正确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诚实守信,履约践诺,遵从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关爱自然,爱护环境;弘扬传统美德,遵守社会公德,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热心公益,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热爱劳动,艰苦朴素,杜绝浪费。③个性心理素质。豁达宽容,积极向上;情感丰富,性格开朗;自尊自爱,自省自律;友爱同学,团结合作;吃苦耐劳,磨砺意志;不怕挫折,坚忍不拔;适应环境,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控力强。这些也就是衡量高校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具体标准。

(二)学生智育质量要求

学生智育水平的高低是指学生掌握的系统的科学知识的多少、能力的强弱以及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智力的发展程度。智力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力、思维能力及应变能力等,人的智力的高低集中表现在反映客观事物深刻、正确、完全的程度上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速度和质量上。智力是在人的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发展起来的。学生智育质量在学生整个学业质量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高等学校对智育质量的总的要求是:使年轻一代掌握自然、社会和思维方面最基本的知识,形成世界观基础,具备较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智育质量具体体现在:①较全面、扎实地了解本学科的基础知识,知识面较宽,知识结构较合理;②较熟练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并能灵活运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较强,即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品质,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具有较强的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语言文字表达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③基本掌握鉴赏美(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并善于应用美的规律和法则来表达美和创造美。

(三)学生体育质量要求

“体”即身体素质和机能,“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体育是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和培养道德品质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它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学生体育的基本任务是:①指导学生锻炼身体,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发展,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生从事生活、生产所需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②使学生逐步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技巧,学会科学地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了解科学营养知识。③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作风、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根据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学生体育质量要求相应地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衡量:第一,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各部位获得正常发育,各项生理指标达到健康标准;第二,学生掌握了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技巧,达到了教学大纲要求的体育锻炼标准;第三,使学生养成了自觉的锻炼习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并较好地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国家颁布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即为衡量身体素质及机能高低的标准[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可见,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新要求,也是对所有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统一要求。从国外情况看,1998年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通过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指出:“在创建未来的过程中,青年一代需要以新的技能、知识以及思想来武装自己。”[1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大学生的学习任务是“四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和学会如何学习,实际上是对学生综合素质比较全面、系统的概括。日本直属总理府的临时教育审议会于1986年1月20日公布了一个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他们的目标有四:①培养学生宽广胸怀,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追求真善美;②培养学生在艺术、科学和技术领域中具有创造的能力;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培养他们奉公职守、严于律己、积极主动的自主、自立、自律精神;④培养学生对异国文化的深刻理解能力,具有与各国之间友好往来的自觉意识和开展国际交流的能力。[19]这些培养目标与我国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一致的。高校培养和评价人才的标准就需要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来进行。下面对新世纪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内涵与结构作一探讨。

(一)知识结构

人类正逐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要素是知识,知识的积累、传播、创造和应用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把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财富教给学生,是高校的基本任务。一个人知识的多少与创新能力的强弱并无简单的线性关系,但是知识的多少及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却制约着一个人的创新层次和水平。所谓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为了某种目的的需要,按一定的组合方式和比例关系所建构的,由各类知识所组成的,具有开放、动态、通用和多层次特点的知识构架。21世纪的高级专门人才不仅应精通本门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理论知识,还要了解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要求基础科学知识厚实,外围知识广博,既掌握自然科学,又涉猎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20]。其知识结构主要包括:

(1)坚实的工具知识。主要是指外语、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在经济全球化的信息社会,只有熟练地掌握外语,才能开展国际交往和参与国际竞争;只有掌握了信息技术,才能在信息时代畅游知识的海洋,共享多种信息和知识资源。

(2)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除了要掌握数理化、天地生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外,还要了解与人类社会发展相关的人文社科知识,包括中外历史、文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理工科和文科学生在这两方面的知识各有侧重,但都要坚持将科学与人文有机结合。

(3)学科专业知识。学科专业知识除精通本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包括跨学科专业知识和综合、交叉学科知识。人才的合理专业知识结构仍然是以本学科专业为基础,结合社会需求和自身的学习状况进行多元化选择。只有知识广博、信息灵敏、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容易在多学科、多专业的结合中求得较大的突破。

(二)能力结构

科技创新的复杂性和社会发展的多变性,要求现代高级专门人才加强基础和实践锻炼,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创新,具有多维的能力结构。其中尤其应具备以下6种能力:

(1)学习能力。据权威专家的调查分析,20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只要一毕业,在校4年所学的知识50%已经老化;21世纪的知识更新速度将更快,教育终身化的特点日益显现,学习将伴随人的一生。“教是为了不教”,高校教育的本质应是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不断更新原有专业知识,能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获取未知的知识和掌握新的技能。

(2)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以及灵感、直觉等原创性思维能力和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推理思维能力。思维能力表现在解决问题过程的思维活动上,包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抓住问题的核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的能力,它是现代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思维能力的独创性就是思维活动的创造精神,又称为创造性思维,它表现出主动地、创造性地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其结果具有明显的新颖性。创造性思维是一个以发散思维为核心,以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为关键的动态结构的能力系统。理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是形成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前提与基础,只有长期培养训练并渗透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才能逐步形成。

(3)实践能力。“创新之根在实践”,实践是检验知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没有实践的反馈作用,就很难有理论上的创新。运用和物化知识的实践能力,是现代高级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也是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涵。但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却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以至于出现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许多企业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的现象。因此,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而这种能力只有通过高校的各项实践教学环节才能有所提高,即便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也要为他们多多提供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

(4)创新创业能力。张慧等曾对171篇文献中提到的有关企业所需的人才素质特征进行了内容分析,统计结果表明文献中共提到人才的80种素质特征,其中频数排第一的就是创新精神[21]。说明现代企业对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最为看重。近几年,我国高校本专科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毕业生缺少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不愿意走自己创业的道路应该是原因之一。现代高等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创新”这一概念在社会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创新是对科学发现、发明、创造、技术革新等科学、技术上创造性成果的一种泛称;广义的创新概念是泛指创造任何一种新的事物,也包括创业在内。创新不是要求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它要有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外部环境作为依托,而这一切都必须通过创新教育的实施才能得以实现。

(5)组织管理能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趋势,使现代科技创新和生产实践中的非技术因素日益增多,这就要求现代人才必须具备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意识以及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

(6)国际交往与合作能力。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科学研究、开发设计和经营销售的跨国性特点日益明显,国际交往与国际合作活动日益频繁,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这就要求现代人才必须具有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全球视野和从事国际交往与合作的跨国工作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至几门外语,外语应用能力较强。

(三)素质结构

一般认为,素质主要是指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影响,通过个体的认识与实践,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现代高级人才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

(1)优良的思想品德素质。“德为才之帅”,现代人才首先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思想品德素质是人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素养的总称,是社会政治思想和社会道德内化于人身心形成的基本素质。其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应成为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据调查,当前企业对大学生存在的不满意主要反映在两方面:一是实践能力弱;二是职业道德修养欠缺。一些毕业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和诚实守信意识,引起企业的反感和不满。

(2)良好的文化素质。它是构成人才整体综合素质的基础,包括良好的文化素养、人文态度、人文精神、现代意识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3)精良的业务素质。业务素质是指高级专门人才具有的科学素质和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能力掌握的水平。科学素质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意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其中科学精神是核心。

(4)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主要包括:具有健康的体魄,精力旺盛,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具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有运动意识、体育爱好和一定的保健知识,以适应快节奏的社会和高强度的脑力工作;具备自信心、责任感、果敢坚韧、豁达乐观、情绪稳定等良好的心理品质;有不畏困难、不怕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与心理调节能力。

在上述“三大结构”中,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综合素质是根本。素质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要求高等教育不再把人仅仅当成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经济工具,而是作为个体发展的目标,使人的思想品德、文化、业务和身心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知识、能力和素质获得协调发展,个性和创新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人成为高度自主的、全面发展的人。目前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尽管在素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弱却是共性问题。因此,高校就要注意将这“三大能力”作为今后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而发展个性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高校要克服以往在教学中整齐划一、强调共性等的弊端,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相结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人的个性发展相结合,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以实现社会发展需要与人的发展需要的有机统一和协调。

高等教育质量的多样化也带来了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多样化。不同层次、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建立,是由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性以及高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层次定位、任务分工和功能作用的不同所决定的,难以用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来衡量。但同一层次同一类型或者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的基本质量标准应该是大致统一的,国家必须针对不同层次高校建立不同的基本质量标准,使各级各类高校找到合理的定位和发展空间,在相应的平台上相互竞争、办出特色。例如,198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授予标准作了明确规定:(1)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学士学位:①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2)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学位:①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②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3)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博士学位:①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②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③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对我国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的高等学历教育的学业标准作了明确规定:①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②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③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博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22]

从1993年我国高校的教学工作评估试点开始,在经历了合格评估、优秀评估、随机性水平评估的历史阶段之后,到2004年,教育部高教司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按照“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正式启动了全国高校5年一轮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标志着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进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阶段。目的是通过评估,大力推动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明确学校定位和办学思路,加大教学投入,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评估方案共有一级指标8个(包括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另加1个特色项目),二级指标19个(其中重要指标11个),主要观测点44个。从该评估指标体系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来看,在11个重要指标中,“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思想道德修养”这3项重要指标就涉及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多个方面;在另外的8项二级指标中,学习风气、体育、社会声誉、就业这4项指标涉及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其他综合能力与素质。此外,对师生比、图书资料、实验开出率和开放情况的具体规定,对“四项经费”占学费收入比例、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管理队伍、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等的规范要求,都体现了国家对我国本科教育教学在大众化初期发展的基本质量要求。实践证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以及随后制定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办学的基本质量标准和自我评估的依据,对高校教学质量的保障以及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与推动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