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管理的系统科学方法

教学管理的系统科学方法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教学管理特别是教学质量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而存在的,并对高校管理系统产生影响。参照这一定义,教学管理的系统方法是指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运用系统观点,从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整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能动关系中考察教学管理对象,从整体上揭示和把握教学及其管理系统的性质、特点和运行规律,以达到最佳地处理问题的方法。

管理现代化要有现代科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基础。自从1947年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郎菲提出一般系统论以来,系统科学有了长足发展,并给各门学科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新的研究方法。系统科学方法是指以“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等现代科学技术建立的综合性管理方法,包括系统方法、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等,它们为解决系统问题提供了科学方法论。全面质量管理采用的就是系统科学方法,它是一种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和考虑到使顾客充分满意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各个部门的质量开发、质量维持和质量提高的活动构成一体的质量管理系统。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广义系统科学,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灰色系统理论等,也都渗透于高校教学管理理论和实践活动之中,成为高校教学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思想和方法论基础。本节仅介绍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系统方法、控制方法和信息方法。

所谓系统,就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或子系统)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运动规律的整体。系统论或狭义的一般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模式、原则和规律,并对其功能进行数学描述的理论[5]。系统论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思想,已广泛渗透到哲学、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中。系统论要求将任何一件事或任何一个要素,都看作是一个系统的组成部分。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整体,它具有各组成部分孤立状态不具有的整体功能,并总是跟一定的环境发生联系和关系。系统方法是在系统科学理论高度发展和成熟基础上产生的方法论形态,它是运用系统概念、系统理论,将对象放在特定的系统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企业质量管理就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质量管理体系也可以称为质量管理系统,因为质量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投入—转换—输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相互关联的因素的综合影响。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全面”两字,也隐含着系统的意思,因而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系统科学的概念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是世界各国质量管理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它用高度概括的语言表述了质量管理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规律,而系统方法是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中一项重要的原则。

高校教学管理特别是教学质量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而存在的,并对高校管理系统产生影响。因此,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就成为建立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的理论基础。只有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审视高校教学管理问题,研究教学管理系统各要素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分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才能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一)系统方法的概念和特点

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佳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6]。参照这一定义,教学管理的系统方法是指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运用系统观点,从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整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能动关系中考察教学管理对象,从整体上揭示和把握教学及其管理系统的性质、特点和运行规律,以达到最佳地处理问题的方法。系统方法具有如下特点:

(1)综合化。综合化是系统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它有两重含义:一方面它认为任何整体(系统)都是这些或那些要素为特定目的而组成的综合体;另一方面它要求对任一对象的研究,都必须从它的成分、结构功能、相互联系方式、历史发展等方面综合的系统的考察。

(2)程序化。系统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时,通常都要遵循一系列步骤和程序。以系统工程方法为例,其实施一般要经过确定研究对象系统和系统目标、搜集和处理数据、数学建模和系统模拟、系统设计、系统评价、最优方案研制、系统管理等一系列步骤。

(3)定量化。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定量化是系统分析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定量分析就是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运筹学方法(特别是线性规划论、博弈论、排列论、决策论等理论),运用数学关系式和数字去描述系统的状态和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量变规律,从而实现对系统作精确的定量研究,找出最优方案。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定量化方法:①数量统计法,如师生数量统计、教学工作量统计、学分绩点统计等;②评价指标法,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课程建设评价指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等;③数量达标法,如教师队伍合理结构比例、实验课开出比例、英语四六级通过比例等;④抽样概率统计法,即根据随机原则,在总体中抽出一部分进行检查(如学生作业抽查、试卷抽查、教师教案抽查等),作出概率分析。

(4)模型化。系统论认为,系统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整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往往无法对其进行直接分析和试验,有时甚至付出很大的代价也无法把握住系统的全貌。这样,就必须建立模型以代替真实系统进行标准化的分析和实验,以达到对真实系统的了解和把握。所谓模型,就是人们选择或创造的一种与认识对象具有某些相似性的事物或符号系统。模型实际上是一种实验方法,正是通过模型的建构和实施,人们才可以把握复杂系统的内在机制,深化对复杂系统的质和量的了解。模型化需要大量的数据和科学的计算,因此必须借助计算机进行模型化管理。例如: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用计算机建立各种数学模型,可以用于编制课表和各种计划,计算、统计、检索各种教学数据信息,开展教学质量评估等。

(5)最优化。解决一个问题,通常会有许多方法,包括可行方案和不可行方案。在可行方案中,总有一个或几个组合方案得到的结果最好,或者说能够以最小的消耗、最高的效率和效益实现预期目的,这个方案叫做最优方案。寻找最优方案、优化系统功能和目标的过程就是最优化的过程,也是系统论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最优化是运用系统方法能达到的目标,这一点是任何传统方法所不能做到的。它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为系统定量地确定出最优目标,并运用最新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把整个系统逐阶分级,分成不同等级、层次结构,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和目标服从系统总体的最佳目标,以达到整体最优。

(二)系统方法的意义

系统方法在管理活动中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各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现代科学决策的有效工具,是组织、协调管理系统的有效手段,是研究和处理管理问题、实现现代化管理的科学方法。系统方法也为高校教学管理奠定了坚实的方法论基础,在高校教学管理中采用系统方法,有着重要意义:

(1)运用系统方法可以科学合理地组织和协调教学管理活动,提高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和效率。ISO9000标准明确了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在质量管理中采用系统方法,就是要把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一个大系统,对组成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以达到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目的。高校教学管理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如果管理者只是凭借个人的直觉和经验进行管理,很可能导致整个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的紊乱。系统方法为高校教学管理者提供了着眼全局的思想和寻求整体效益的一整套技术方法,帮助他们更深刻地认识管理系统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保证整个高校教学管理系统协调高效地运转,从而提高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和效率。

(2)运用系统方法,可以提高教学管理者的决策科学性和质量管理水平。高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教学质量管理涉及高校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只有从系统的角度去认识,才能正确地评价高校质量管理活动,作出正确的决策,加强和改善管理薄弱环节,以推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有许多重大问题都需要管理者作出决策,如学校整体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质量的评估等。这些问题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运用传统的经验决策方法很难做到准确无误。系统方法为决策的科学化提供了保证,无论是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确定研究问题的目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决策模型和决策程序,还是利用系统工程技术求得最优决策方案,都可以有效地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三)系统分析的程序

运用系统方法必须按科学程序办事。高校教学管理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因为其联系复杂,制约因素多,无论是决策还是指挥、控制,绝不是可以靠少数人的狭隘经验和主观臆断就可以解决的,而应遵循系统分析方法的一般步骤和程序——提出问题,明确目标;搜集资料,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建模选优;组织实施,控制调整。

(四)系统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系统管理是现代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系统论作为管理的理论依据,以系统方法对管理对象进行科学管理的。现代教学管理系统是把教学管理活动中的人、财、物、信息和时间等各种基本资源经过合理的组织和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管理组织系统,是由人的系统、组织系统、物的系统、信息系统等组成的多因素、多序列、多层次的复杂系统[7]。高校教学管理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具有自身的构成要素、层次和功能等系统特性,如教学管理对象的复杂性与客观性、教学管理过程诸要素的相关性与有序性、教学管理主客体关系的能动性与制约性、教学管理环境的动态性与多样性等。教学工作的系统化管理,就是根据教学工作本身的规律和特点,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把整个教学管理过程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以求得整体上的最优;通过组织、协调各子系统的关系,使各组成要素和结构组成一个协调运动的整体,以达到系统的整体性目标,达到提高管理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因此,系统方法是高校教学管理的一类非常重要的方法,其基本原理和应用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管理工作的目的性。目的性是系统论的首要思想,开放系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会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表明该系统具有目的性。系统的目的性就是系统的功能所表现的趋向性、方向性。在企业质量管理中,要设定质量方针目标,它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各子系统要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共同努力。质量方针目标是企业运行的行动纲领和方向,指导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包括进行质量职能分解、组织机构设置、过程的确定、资源的分配等。在高校,教学管理主体与管理对象都处于特定的教学质量管理系统中,教学管理主体必须运用系统理论组织教学质量管理活动,运用系统方法调节、控制教学系统的运行,最终引导教学管理对象实现预定目标,这也是教学质量管理目的性的体现。根据系统方法的目的性原理,任何管理行为都是为了实现系统的价值目标。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价值目标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培养的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提高教学及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益,两者要有机结合,不可偏废。因此,作为高校的领导,必须紧紧把握住教学质量管理的价值目标,不仅要制定出符合本学校、本单位特点的,并与教育方针相一致的总体人才培养目标,而且要指导下属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围绕这一总体目标制定出协调一致的具体目标。当子系统的目标与整体目标矛盾时,要以实现总体目标为准则。各级管理者还要善于把握目标的发展方向,消除各种影响系统目标实现的干扰因素,确保教学质量管理价值目标的实现[8]

(2)管理系统的整体性。整体性是系统方法论的核心和基础。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提出:“系统是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的组织行为的统一整体。”也就是说,系统是指由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要素、元素、部分、环节,按一定层次和结构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机械总和”,这一命题是系统整体性的集中体现,所以整体性又称非加和性。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各个要素之功能的相加,而是要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系统的各部分在组成一个整体后,各部分不再只是发挥其原来的功能,而是互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产生出总体的功能。这种功能的产生是一种质变,是原来各部分所不具备的。它要求高校教学管理者在研究和处理问题时,要牢固地树立全局观念,始终把管理对象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孤立地研究它本身,否则就会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毛病。研究任何问题,首先都要弄清它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系统之中,它所处系统的性质和整体目的,它在这个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与该系统中其他各因素的关系,这个系统所处的环境条件等。只有把这些问题弄清了,才能正确地对它进行判断,才能保证整体的优化,达到配合整体功能的要求。比如,高校教学管理者在发现教学质量问题时,切忌片面判断,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放到教学及质量管理大系统中来认识,包括认识其危害和原因,从而采取系统的方法从根本上予以解决。又如,高校要设立某个新专业,不能只看这个专业多么时髦、能吸引多少生源,而要分析学生将来的就业前景、该专业在高校整个专业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已有学科是否能为它提供支撑等,还要看师资力量、实验实习条件等。这样,新专业设置后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在教学管理中贯彻整体性原则,要求高校从实现培养合格人才的总体目标出发,搞好整体规划,科学地组合各个部门、各个层次和各种要素的力量,使之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围绕整体目标高效能地运转。管理者在进行教学管理时,还要特别注重系统的结构优化问题。结构的改善和优化,要素的合理组合,能够用同样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获得更大效益。结构的优化,对于提高系统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注重改善要素的作用,不注重结构的优化,就难以使系统优化。如高校领导班子都是一流的学科专家,教学团队都是同一学科和年龄段的老师,而没有按照群体(团队)结构的要求加以优化配备,就不能成为一个理想的领导班子或创新的团队。

(3)管理要素的相关性。系统论认为,系统就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构成的整体。系统的相关性是指系统内部要素与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特性。它告诉我们,系统各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整体与整体之间、本系统与外系统之间存在着普遍的相互联系。因此,系统内外任何要素的存在、运动、发展、变化,都与其他要素相关,并在系统的内、外部形成一定的结构和秩序。高校教学管理系统是社会系统和学校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和学校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一方面,社会上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因素的变化,制约和影响着高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工作,只有重视了教学及其管理系统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教学管理才有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要保证教学管理系统与学校管理大系统中的教师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当然,高校教学管理系统自身也要处理好各部门、各层次、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并将其合理组合起来,实现交叉和整体优化。比如,在实施学分制教学改革时,应从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这一整体功能出发,综合考虑学分制的课程结构、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教师资源、学生管理模式、选课信息管理等相关因素的配合与协同情况。

(4)管理结构的层次性。系统是由不同层次的等级结构所组成的有机整体,无论是结构,还是功能,系统都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层次。高一级系统包含低一级系统(子系统),而低一级系统往往是高一级系统的要素(子系统)。它告诉我们,系统要素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存在着不可分离的关系,通过对系统要素的等级层次的有序化建构和协调,可以实现系统整体功能的最优化。因此,在分析和认识系统整体的性质、目的和要求的基础上,还要将整体加以分解,对系统的各个因素及其内部结构进行必要的分析。对高校教学工作进行系统管理,也要讲究管理的层次性,实现校、院、系等教学管理组织机构的分级管理,实现各个层次的相对独立,各司其职。例如:高校在推行教学目标责任制时,首先应该明确高校教学工作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否则各部门、各单位将失去方向。但只有总目标、总任务不行,还必须将其加以分解,这样才能落实到各单位、各部门以至每个人身上。具体做法是:先将教学工作的总目标、总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大指标(或任务),分别落实到高校有关领导人和各院系、各职能部门;接着再将这些大指标(或任务)分解成各项分指标(或任务),分别落实到各系(教研室)和职能科室;最后再将这些分指标继续分解成各项小指标(或任务),分别落实到每个教师和管理人员身上。只有经过这样的层层分解和逐级落实,才能按照这些分工制定出部门或单位的目标责任制和教职工个人的岗位责任制,以此来保证高校教学总目标、总任务的全面实现。

(5)管理过程的动态性。在系统论看来,任何系统都是一个运动过程。系统方法要求我们以动态的观点去分析考察事物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过程。从明确办学定位,进行社会需求和人才市场调查,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进而确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再到加以实施、评价等,就是系统化教学管理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系统,其基本要素有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措施和教学环境。教学过程这个动态系统,沿着课前备课与预习、课堂传送与接受、课后辅导与复习、课终检查与评定这四个程序运行[9]。课堂教学系统要想发挥其最佳功能,即取得最优化教学质量,就必须按照系统论的整体性和动态性原则,依据整体目标优化系统中师、生、教学媒体等要素,重视并优化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后辅导、复习、课终检查与考试等程序,使之形成一个有序的动态系统。

控制论是研究各类系统的控制和调节的一般规律的综合性理论,“信息”与“控制”等是其核心概念。它是继一般系统论之后,由数学家威纳在20世纪40年代创立的[10]。控制方法是控制理论的方法论形态。高校教学管理活动是包括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评估、总结诸环节在内的动态过程,其实质就是有目的地通过对以人为中心的动态系统实施整体控制,以保证管理活动的正常运行,实现教学管理的预定目标。要实现对教学管理的有效控制,就必须了解控制方法的概念、基本原理、特点和具体实施步骤。

(一)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1.控制方法的相关概念

控制论是研究控制系统的状态、功能、运动规律及其变化趋势,使系统按预定的目标去行动的技术科学,其核心要素是系统(控制对象)、信息(控制途径)与反馈(控制方式),因此控制论中最重要的几个概念是“系统”、“控制”、“信息”和“反馈”。所谓控制,就是根据系统内、外部的变化,通过信息传递,把行为和动作施加于对象,即对控制对象有目的地施加作用和加以调节,从而使系统的特征和变化保持在规定的限度内、沿着既定目标前进的活动。

在管理系统中,控制是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职能,控制方法也是系统科学的基本方法。所谓控制方法,就是在管理系统作出决策,确定预定的目标、目的、计划之后,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协调机制和反馈方法,指挥、协调和监督系统运行的情况,在遇到随机干扰而发生变化、偏差、故障等情况下,调整系统要素的变量和结构联系,从而保障系统实现预定的目标的方法。

2.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控制论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把研究的对象看成是一个整体,称为被控系统,把研究对象受周围环境的作用看成是通过特定的通道实现“信息输入”,把研究对象对周围环境作用下的反应看成是通过特定通道来实现的“信息输出”,把给定信息作用的结果通过输出信息返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入发生影响,以起到调节控制作用,其控制过程见图10.1。与传统控制方法不同的是,现代控制方法不是利用行政干预的方法,而是运用信息反馈的方法,对被控制的对象加以控制。简言之,控制方法就是将给定信息(目标、任务、计划、要求等)输入被控对象,再把对象产生的反应、结果(输出信息)反馈回来,并与给定信息进行比较判断,这当中不需考察该系统内部要素、结构及内容和形式。如果发现这两者有偏差,便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从而消除或减少差距,保证既定目标的完成。

图10.1 一般控制过程

控制方法具体运用起来其形式和步骤有很多,要将其运用到组织(如企业)管理中,一般应抓住以下几个环节和步骤:①明确控制对象。如将组织总体目标及其实施的控制或将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控制对象。②制定控制目标。控制方法要求将目标任务作为给定信息输入被控制对象,所以在建立控制系统时必须首先制定目标。③制定标准规范。要按标准化的原理对所要完成的目标任务(数量、质量、时间)、责任以及考核的办法,制定出明确的标准,形成一套标准化体系,以便能按标准要求执行,并便于考核和奖惩。④实现自我控制。控制论方法的核心是被控制对象实行自我控制,凡是组织成员能自己处理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处理。⑤评价实施结果。控制方法主要是运用信息反馈的方法进行控制,所以要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价。不仅要对最终结果进行评价,在实施过程中也要及时进行评价,以便按评价的结果进行调整。

3.控制方法的类型

控制方法有不同的分类,例如:从控制的规模看,可分为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从控制的行为方式看,可分为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从控制的过程看,可分为前馈控制、适时控制和反馈控制;从控制的途径看,可分为目标控制和过程控制;从控制作用的功能性质看,主要有定向控制、程序控制、随机控制、条件控制、统计控制等;从控制信息的输入、输出及反馈过程看,控制方法的具体样式主要有黑箱方法和反馈方法。所谓黑箱,简单地说,就是未知的或尚未完全知晓的控制系统。所谓黑箱方法,就是人们把对象系统看成一个黑箱,撇开其内部结构和状态,只考察其信息输入所引起的相应的输出的变化和过程,进而建立起相应结构和状态模型的一种控制论方法。黑箱方法提供了一种不必打开黑箱就可以了解系统运作的过程和功能,从而使“黑箱”变成“白箱”。

4.控制方法的基本原则

控制的目的是保证管理活动符合计划的要求,以有效地实现预定目标。为此,有效地控制应注意坚持以下原则:

(1)适时性原则。组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偏差只有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才能避免偏差的扩大,或防止偏差对组织不利影响的扩散。及时纠偏,要求管理人员及时掌握能够反映偏差产生及其严重程度的信息,如果等到偏差已经非常明显,且对组织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后,反映偏差的信息才姗姗来迟,就不可能对纠偏产生什么作用。纠正偏差的最理想方法应该是在偏差未产生以前,就注意到偏差产生的可能性,从而预先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防止偏差的产生。

(2)适度性原则。适度控制是指控制的范围、程度和频度要恰到好处,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控制常给被控制者带来某种不愉快,对组织成员行为的过多限制,会扼杀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精神;但过少的控制,将不能使组织活动有序地进行,就不能保证各部门活动进度和比例的协调,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组织活动的混乱。有效的控制应该既能满足对组织活动监督和检查的需要,又要防止与组织成员发生强烈的冲突。

(3)客观性原则。有效的控制必须是客观的,即要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纠偏措施,促进组织活动沿着原先的轨道继续前进。客观的控制源于对组织活动状况及其变化的客观了解和评价,这就要求在控制过程中所采用的检查和测量技术与手段必须能正确地反映组织活动的真实状况,准确地判断和评价组织内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与计划要求的相符或相背离程度,从而制定出正确的措施,进行客观的控制。

(4)柔性化原则。组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某种突发的、无力抗拒的变化,这些变化使组织的计划与现实条件严重背离。有效的控制系统应在这样的情况下仍能发挥作用,维持组织的运行。也就是说,应该具有柔性和灵活性。柔性化控制要求组织制订柔性的计划和柔性的衡量标准。

(5)反馈性原则。反馈是控制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施控系统的信息作用于受控系统(对象)后产生的结果的信息,再输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所谓反馈性原则,就是运用反馈原理,使施控系统根据反馈情况调节受控系统的信息输入,以实现控制的目的。反馈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之分。如果反馈结果不断削弱原运动过程的偏差,使其稳定地趋向目标状态,就是负反馈,这是系统稳定存在和顺利发展的保证;如果反馈结果不断强化原运动过程,或强化偏离目标因素,加速系统的不稳定甚至崩溃,就是正反馈。

(二)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控制方法

高校教学过程及其质量管理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控制过程,可以运用控制论方法来进行管理。所谓教学质量控制,其基本含义就是按照教育教学规律,通过信息的传递、交换、处理和反馈,对各部门、各系统、各成员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有序调控,促使教育教学质量向着预定目标发展。可见,教学质量控制实质上是对教学质量发展的可能性进行有方向的选择并加以调控的过程。

为了使整个教学质量管理大系统合理地运行,必须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控制系统作保障。教学质量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目标控制体系、教学过程控制体系、教学信息反馈体系三个部分,它是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前馈控制、对教学过程的适时控制和对教学信息的反馈控制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闭合系统。教学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控制论中的控制方法包括前馈(事前)控制、适时(事中)控制和反馈(事后)控制三种,教学质量控制同样也包括这三种方法,并细分为定向控制、条件控制、程序控制、随机控制、反馈控制、循环控制等具体控制方法,它们构成了教学质量控制的有机整体。下面根据控制论中的前馈控制、适时控制和反馈控制原理,介绍教学质量控制的前馈控制、适时控制和反馈控制方法。

1.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也称事前控制,即通过系统输入和信息馈入,使之在运行过程的输出结果受到影响之前就作出纠正,它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控制,其重点在于“防患于未然”。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前馈控制,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教学准备工作及影响教学质量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与控制,这是一种以预防为主的主动的教学质量控制方法。实践证明,前馈控制意识越强,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失误就越少。前馈控制主要包括定向控制和条件控制两种方法[11]

(1)定向控制法。控制论认为,不论对何种系统进行优化控制,都必须有明确的控制目标。控制目标是控制活动的最基本的根据,是控制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缺乏目标或目标不明确,就难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样,如果教学质量管理的目标和方向不明或定向错误,教学质量的管理就会偏离正确轨道。教学质量的定向控制,就是通过建立教学质量目标,控制教学质量向着预定的目标方向发展并纠正出现的偏差。主要措施包括:一是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研究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二是制订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计划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安排;三是制订教学质量标准,依据教学质量标准进行质量监控和质量评估;四是制定专业、课程等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并以此对专业、课程等的建设进行目标导向和质量诊断;五是制定明确的课堂和实践教学的目标,以对整个课堂和实践教学的控制有一个总的依据,实现对教学工作的优化控制。

在采用目标定向控制法时,要注意根据学校的师资、办学资源、学生素质等实际条件,提出一个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质量目标,并制定质量发展的近期计划和中长期规划,这样提高教学质量就有了方向,质量管理就有了依据。

(2)条件控制法。条件控制就是根据调查和教育预测,事先设计、提供和创造一定的条件,或者有针对性地排除一些可能干扰教学质量的因素,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主要措施如:提高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政工干部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改善教学设施、仪器设备、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等教学物力资源条件;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科研条件、办公设备条件和校园环境等。

2.适时控制

适时控制也叫事中控制或同步控制,它是在活动正在进行的过程中所实施的控制,其纠正措施也作用于正在进行的计划执行过程之中。进行适时控制,可以在发生重大损失之前及时纠正问题。适时质量控制的中心任务就是要依据教学计划和质量标准,及时发现偏差并适时加以纠正,防止偏离教学计划和质量目标轨道,确保教学活动的质量。适时控制包含程序控制和随机控制两种方法。

(1)程序控制法。实施程序控制,就是依据教学工作的运行规律,建立教学活动的工作程序和管理工作的日常程序,促使教学管理过程诸环节的运行向着合乎目标的方向发展,并通过信息反馈随时调节纠正运行中的偏差。教学质量目标的实现,是一个连续的、有序的螺旋上升运动过程。程序控制法的实质在于确保质量发展过程的连续性。为此,应当建立如下的程序控制[12]:①建立学制阶段全过程质量管理的一般程序,例如:按规定分数线和标准录取新生,按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安排作息时间,按教学计划的规定开设课程,按学校培养目标和学位授予标准决定学生的毕业、肄业或学位授予等。②建立学期工作管理的一般程序,学期初抓计划,期中抓检查,期末抓总结,平时抓落实。③建立师生教学活动的一般程序,教师建立认真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答疑、实验、实习以及考试考核和教学总结等教学工作程序;学生建立先预习后听课、先温习后作业、先准备后实验、先复习后考试的学习程序;教学管理人员建立计划、实施、检查、总结、交流、考评与奖惩的教学管理工作程序。虽然质量控制的程序是严格的,但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因内、外环境变化而经常发生变化。

(2)随机控制法。所谓随机控制,就是在教育教学运行过程中,及时沟通和反馈信息,并采取有力的调控措施,排除造成质量波动的各种干扰因素,使教学工作运行正常,教学质量得以不断提高。教学系统在其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干扰,前者如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教学仪器故障等,后者如教室外的喧闹声等,从而使教学质量出现波动或偏离目标轨道。这时,就需要进行随机控制,其方式主要是对教学工作进行质量检查、评估、监督和指导。

3.反馈控制

反馈控制也称事后控制,是以系统输出的变化信息作为馈入信息,通过反馈作用调节和改进系统的运行状态,防止已经发生或即将出现的偏差继续发展或再度发生,预防将来发生更大偏差。要使整个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合理地运行,必须通过教学检查、教学督导、教学评估及信息反馈等途径,建立有效的教学状况信息反馈系统,来实行反馈控制。通过对教学活动的最终结果偏离目标的差距进行分析与信息反馈,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偏差,及时采取措施补救,确保教学活动不偏离目标和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补救是要花代价的,并且有的还不可补救。因此,反馈控制的行为带有一定的“亡羊补牢”色彩,要使质量控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应把控制重点放在事前控制上。

反馈控制的一个典型模式是循环控制,即建立教学管理过程的良性周期循环,也称PDCA循环。循环监控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地总结一个周期工作的经验教训,适时地反馈到下一个周期循环,对下个循环的教学工作进行调控,以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和持续改进教学质量。详见本书第七章第四节。

信息论是研究信息的提取、变换、存储与流通等特点和规律的理论。信息论认为,系统有目的的运动可视为一个可控的信息过程,由于信息流的正常流通,特别是反馈信息的畅通,保证了系统实现有效的调控而达到预定的目标。高校要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也要采用信息方法,保持信息的畅通无阻,并对必要的信息进行筛选、处理和反馈。

(一)信息方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所谓“信息”,简单来说是指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如书信、情报、指令)。就一般意义来理解,信息是系统内部建立联系的特殊形式,是系统确定程度(特殊程度、组织或有序程度)的标记[13]。信息是通过文字、图像、信号(如语言、手势动作、电磁波信号等)等具体形式表现出来的。它主要有以下性质和特征:可识别性;可传递性;可存储性;可共享性;相对独立性;有价值性;可控性;等等。管理活动实际上也可看作是信息的接收、加工和传输的过程,因此存在着管理信息。管理信息是信息的一种特殊形态,主要指管理人员决策及执行决策时所必需的资料数据,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图纸、报表、凭证、制度和指令等。管理信息除了具有一般信息的特点外,还具有较强的社会性、目的性、时效性等特点。

信息论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把系统(整体)的运动过程当作信息的输入、传递和转换过程来研究。它是通过信息输入、信息加工处理、信息输出和信息反馈等主要步骤,构成一个有秩序的信息流程。通过对信息流程的分析和处理,来揭示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管理的信息方法,就是运用信息论的观点,把对系统的管理过程看作是借助于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处理、分析而实现其有目的运动的一种管理方法。它通过对信息和反馈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实现对管理系统运动过程的正确认识和控制。

信息论在研究问题时,完全撇开了研究对象的物质和能量的具体形态,而将其抽象为从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反馈的变换过程,如图10.2所示。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而是事物交换过程中一种特有的物质运动形式。但是,信息必须借助于物质载体及其能量才能传递。管理信息方法的特点是以信息作为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础,完全撇开管理对象系统运动的具体形态,把管理系统的有目的运动抽象为信息传递和变换过程。从信息论角度看,高校教学管理过程实际上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不断搜集、传递、加工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过程。教学管理的信息方法把教学管理系统看作是信息系统,把管理活动看作既是一个信息流动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学管理者通过驾驭伴随着教学及其管理活动而产生的信息流,使教学活动有序地进行,进而实现教学管理的目的。正是由于信息的正常流动,特别是由于反馈信息对信息流程的调节和控制,才使教学管理系统得以实现向预定目标的运动。

图10.2 信息变换过程示意

(二)信息和信息方法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信息的观点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科研、生产、管理等各个领域。信息是决策和计划的基础,是组织和控制管理过程的依据和手段。没有信息,就无法决策,无法组织和调控,因而也就无法管理。现代管理过程实质上就是信息处理过程,信息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决定着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因此,作为能够最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以支持管理者对教学活动作出科学决策和有效控制的信息方法,在高校教学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信息是制订计划、进行决策的基础和依据。计划、决策正确与否,关键在于管理者的判断;而判断是否正确,关键在于能否及时、准确地获取足够的信息。如果没有及时、准确、大量的信息,就不可能发现问题,确定目标,制订正确的计划,进行科学的决策。决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的搜集、传递、整理加工、变换的过程,它贯穿于决策的始终。同样,高校教学管理要作出正确的计划和决策,也依赖于可靠的信息。借助科学的信息网络系统,教学管理决策部门就能从校内外获得大量有关人才培养目标、层次、知识结构、素质要求以及教风、学风等各类信息,从而作出切合实际、符合客观规律的教学计划和决策。此外,从教学管理过程来看,在制订计划和进行决策之前,往往还要进行科学预测。预测就是依据过去和现在的各种信息,分析、判断未来的变化状况和发展趋势,以此得出科学的预见,以确定决策的目标,指导计划的制订。不搜集和研究信息,不重视数据分析,就没有科学的预测,也就没有科学的决策和计划。

(2)信息方法是控制过程的有效手段。教学管理活动中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的施控过程。教学计划制订出来后,要及时将计划信息传递到各单位执行。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人力和物力资源的配置与流动,都要通过信息的传递来调度;在计划实施过程中,要随时掌握实施情况,获得反馈信息,通过信息反馈作用,检验计划的科学性,驾驭系统沿着既定目标运转,促进预期目标的实现。必要时,还要对计划进行适当修改,形成新的计划。

(3)信息是高校内部相互沟通与联络的纽带。信息是组织的“黏合剂”,正如维纳所说的:“任何组织之所以能够保持自身的内稳定性是由于它具有取得、使用、保持和传递信息的方法。”[14]在教学管理活动中,通过信息的传递,使高校组织内部各单位、各部门、各成员目标明确,互通信息,同心协力地实现预定目标。

(三)信息方法的步骤和实施要点

一般情况下,信息方法包括如下五个步骤[15]:第一步是根据问题搜集有关资料,经过加工、处理输出信息,供决策使用;第二步是根据信息进行决策的过程,即在综合分析上述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决策,这一过程输入的是信息,输出的是决策;第三步是根据决策制订方案的过程,这是执行决策的过程,这一过程输入的是决策,输出的是实施方案;第四步是执行实施方案的过程,这一过程依据上一步制订的方案予以实施,输入的是行动方案,输出的是执行结果;第五步是结果反馈,将执行的结果信息与计划目标相对比,获得偏差信息,再将偏差信息反馈给有关管理和决策部门,以便进行调节。

由上述分析可知,高校教学管理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信息变换过程,有关信息的搜集和处理是对教学系统实施控制的前提和必要条件。高校教学管理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搜集、交换和处理的速度和质量。对高校教学信息管理的基本要求,概括起来,就是广泛迅速,及时准确和真实可靠。为此,必须全面提高信息管理能力,关键是要做好教学信息的搜集、筛选加工、传递反馈等方面工作。

(1)信息搜集。没有充足可靠的信息,就没有科学可行的计划和正确无误的决策。高校教学管理对信息搜集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广泛性。信息的广泛性要求管理者必须尽可能多地搜集相应的信息量,包括正面反面的信息,直接间接的信息,近期远期的信息,校内校外的信息,教师学生的信息等,便于从中分析,作出决策。例如,要制订某专业的招生计划,必须搜集与该专业招生计划有关的各种信息和资料,包括该专业若干年后人才需求的预测数据,近几年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情况,人才市场关于该专业人才需求变化的趋势,应届高中毕业生报考的意向等。因而它要求广开信息来源,通过学生信息员、教学督导员、领导听课、教学巡视、社会调查等渠道,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搜集教学一线的信息,及时了解教、学、管的真实情况,还要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建立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现代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二是真实性。在教学管理中,如果掺入了虚假不真实的信息,就会给教学决策和教学运行造成错误和失误。只有信息真实可靠,计划和决策才会合理正确。三是及时性。也就是及时、迅速地淘汰滞后、过时的信息,及时、快捷地传递新颖的最有价值的信息。信息不及时,也就失去了效用。

(2)信息的筛选加工。每一项具体的教学管理活动所遇到的信息量都难以计数,管理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始信息的完备性与真实性,作为管理者一方面要广泛地搜集信息,另一方面也要对信息进行必要的筛选加工。所谓信息的筛选加工,就是把信息按某种需要进行分类、排列、计算、筛选等。这里常常需要应用数学方法,或借助于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加工处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有目的地从中筛选出对教学管理决策及活动有益的信息。

(3)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所谓信息的传递,就是要及时、准确地把筛选加工好的有关信息提供给决策者,这样才能使信息得到有效的使用。为此必须保证教学管理信息渠道的畅通,否则就会贻误时机,造成决策失误和管理低效。信息反馈不仅是科学计划和决策的依据,而且计划和决策的水平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信息反馈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因此,在高校教学计划和决策的实施过程中,还要有信息跟踪和反馈。随时进行信息反馈,可以及时了解过程的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严格检查并评价计划的正确性和执行中的偏差,以便及时作出反应,及时采取调节措施,纠正偏差,有效地控制过程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管理的预定目标。

(4)实现教学管理的信息化。要进行正确的决策和科学的管理,就必须搜集、处理和反馈大量信息,这往往是手工操作无法完成的。随着高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必须借助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手段,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例如,利用计算机可实现学籍管理、档案管理、教学信息管理、编排课表、存储教学资源、统计和分析成绩、教学质量评估及数据分析、图书资料分类检索等的智能化管理,利用网络可完成各种资料的处理、传递与共享等。因此,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应广泛运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质量和教学管理的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