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逐年加深的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知道,关于三类目标的确定,每个学科和每个年级都是大有差异的。
在一二年级作为B类核心目标的识字、拼音,到了二三年级就成为A类目标,甚至以默认已经学会的技能而不再明确地书写为目标,出现在有效教学框架中。而在二三年级作为核心目标的朗读,除了在三四年级要求有所提升之外,也慢慢地在高段退居为A类基础目标,而理解文意、分析段落、分析篇章等,逐渐成为B类核心目标。
完成了的目标,就这样成为学习的工具,成为服务于后面学习的手段。
所以,具体每一年级以什么为核心目标,这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学科标准的规定性。
2.文本中蕴含的最有价值的维度。如假设文本中最大的价值是人物形象的丰富与复杂性,而教学将目标定为段落概括,或者情节分析,那么这就不能不说是一种目标的错失。
3.学生实际实现的可能性。
譬如上面所举的《寻隐者不遇》,如果将其确定为对隐士文化的分析或者对晚唐风韵的品味,这显然不适合小学的课堂,这是因为其远远高过学科标准(但学习标准是一底线,在实现此底线标准的基础上,任何有效地向前推进,不能视为是超标而加以否定),更是因为确实不太可能在课堂上实现这种教学目标。而如果将这首诗确定为学习绝句音律,或者作文改写,这反而没有体现这个文本的最大价值。而意象(文化符码)的初步分析,文眼阅读法,以及诗意的品味,则都是可取的合宜的教学目标。
而上面《自然之道》的B类核心目标(具体见第14页表):
3.细读课文,学会从不同角度理解或重述故事,进而学习从故事、现象中提取 “启示”;
4.理解这个故事中“自然之道”的深刻含义。
我们可以见到这事实上是将这个文本处理为现代寓言,两个目标前者侧重于寓面,后者侧重于寓意。这应该是并不脱离文本,也并没有脱离教学实现的可能。
而C类目标看起来虽然有些艰深,但如果我们正确理解了C类目标是拓展性的,是延伸性的,是顺势而出,是点到为止的,就不会觉得这个目标过于艰涩了。
我们可以发现:
1. B类核心目标的确立,是为了要求教得清晰、扎实,有层次;不盲目,不油滑,让学生朝着明确的高成就扎扎实实地稳步前进。
2. B类目标和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年级的学科标准有紧密联系,是其细化和落实。当然,也是期末考试的核心知识。把一学期的核心目标全部梳理出来,就相当于学生的学习标准的核心部分。
但是,在确定目标的时候,或限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透,或限于文本和教材解读能力,或限于经验,确实在确定三类目标时,实验老师往往难以正确地把握。
仔细阅读教材,我们可以发现,课后习题其实就初步蕴含了各类教学目标。但是正如我们前面检讨的那样,教材在大多数时候,是不够自觉与清晰的,至少它没有把目标清晰地标示出来。这就要求教者需要在较正确的解读文本和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更为科学的教学目标,确定更为清晰的教学内容。事实上,这本来并不是老师的职责,因为如前所述,这本来应该是教材的组成部分,明确地、准确地让学生和老师都知道的。
当然,在教材远不完美,而且也不可能自动完美(除非我们都参与这一使之完美的努力,尤其是教育实践),而有志者想要科学地解决这些问题,解决之道,仍在充分的、高度的职业素养,即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中。
可以说,确定三类教学目标,是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的几个核心关键之一,因为它处于整个教学的前沿位置,所以,它事实上也成了推进有效教学的第一道难关。如果没能在此方面有所突破,那么教学或者就依然在感性的公开课路子上,谋求表面的效果,或者,简单地把所要考试的内容,直接列为教学目标,使教学打着有效的幌子,重新沦落为应试教育。
确定教学目标是实施有效教学框架的一个灵魂问题,也是一个瓶颈问题,所以后面其他部分,都要从这里开始。即后面的预习、教学板块中,我们都将不断地回到教学目标的问题上来。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教学目标事实上就是要求学生“习得”、“获得”、“掌握”的知识技能,所以,它在书写上千万不能与老师预设的教学策略混为一谈。为了避免这种混淆,我们把教学目标更名为“学习目标”,即要求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这三类目标。
从最本质的意义上讲,教学目标就是每一个学生要在规定的不同程度上,习得的知识与技能。而教师在课堂上教过不能算是目标,只能视作为了达成这些目标而采取的途径、方法、目标的表述,要清楚地说明,这些是每个学生通过学习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三类目标的使用,在语文教学上尤为重要。因为这种有意思的区分,能够帮助我们认清语文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使我们对自己的教学有一种高度的自觉。
以下面图示为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