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教师 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属中学 方孟珅
评鉴教师 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 周平安
精彩看点
“义利观”是中国经典文化探讨的核心问题。本专题围绕“义利观”整合教科书的单元文章,选取相应材料,完成了“儒道互补”这一单元的学习。依据教科书的内容,适当补充相关材料,确立专题,同时通过本节课的示范引领“授之以渔”,使学生掌握研读文化经典的方法并落实在教学中,是这节课的教学亮点。
任务分析
自北京市2007年正式启动高中课程改革以来,教师思考更多的是一个学期如何处理2~3本的教材内容,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式逐篇讲授,教学时间则明显不足。如何在高中语文课程中体现出选择性?如何保障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现“用教材教”?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室提出了“专题式教学”的方法,学生可以利用这一方式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的课程内容,从而达到“授之以渔”的终极目的。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是高中语文选修系列“文化论著研读”中的一种,内容分为“入门四问”、“儒道互补”、“春秋笔法”、“修齐治平”、“佛理禅趣”、“家国天下”、“天理人欲”、“科学之光”、“经世致用”、“人文心声”十个专题,每个专题设置“经典原文”、“相关读物”、“大视野”三个部分。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特别强调教学内容的专题性、思想性以及学习方式的探究性和实践性。“文化论著研读”突出的是“研读”特质,是一种自我阅读前提下的研究性学习,意在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达成“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的课程总目标。
我所在的学校是大兴区的一所普通中学,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无法达到教材编写者的预设高度。“儒道互补”是一个非常宽泛的主题,它涉及思想、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而对我们这样一所远郊区县的普通中学来说,学生语文能力相对较弱,他们对“儒道”相关知识不过是一鳞半爪,在这样的基础上达成让学生了解“儒道互补”的教学目标,就必须考虑“如何选取恰当的学习角度”。“从义利之辨看儒道”就是基于上述思考而生成的一节研究课。鉴于学生知识储备容量的有限和单位时间内教学进度的压力,为了使学习目标更好的达成,教学采取了如下方式:从“义利之辨”深入研读文本,引导学生明确儒、道学者各自的义利观,然后比较、归纳儒、道学者在义利观上的区别;在比较中使学生明白儒道对这一问题的主张并不矛盾,只是角度不同,这种不同恰恰构成了“儒道互补”的基础。在这一研读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研读文本,通过对重点文言词语的把握、分析及探究,以及对相关社会、历史知识的比较研读,深入理解经典文本的深刻内涵,并且试图让学生以本节课的研读方法为例,自行选取感兴趣的角度,继续研读自己感兴趣的其他文本,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
教学实例
师:同学们,我们前四节课已经学习了《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儒道互补”的经典文本,《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整体的研读思路即是希望我们从文化经典的角度入手,探寻经典文化在中华历史文化长河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在中华民族精神风貌、人格特征、民族特点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可是儒道经典文本博大精深,我们如何能够进一步的深入研读呢?教材从“互补”的角度已经为我们进行了选择,那么今天我们尝试着再切入一个角度,力图让我们的研究更加深入,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课题——《从义利之辨看儒道》。
(点评:在学习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开门见山地出示研读方法示例,用示例的方法来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流程,是以往新课程选修课不多见的,体现了教师希望“授之以渔”的态度;遗憾的是教师选取角度、切入单元的阐释还欠清晰。)
师:既然这样,我们首先要看一看“义利之辨”产生的历史背景,孔、孟、老、庄,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人,春秋战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时代呢?
生:战乱、百家争鸣……
师:战乱纷飞,人民流离失所,民不聊生;春秋战国的君主为什么要打仗呢?哪位同学说说你的理解?
生:是为了富国强兵。
生:我觉得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
师:富国强兵固然不错,但是从根本上说这些国君发动战争,相互杀伐征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学生表示认同)所以孔子对此有一句经典的论述“春秋无义战”。到了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这种争夺利益的交锋更加激烈,出现了“邦无定交、臣无定主、尔虞我诈、争名逐利”的丑恶现象。于是,人民的生活更加痛苦,人民的思想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处在一片混乱当中;于是这个时候就出来几个人,谁呢?儒家和道家的学者,他们用自己的学说提出了自己的义利观,他们希望用自己的学说为这个社会提供一些疗救病痛的药方。那我们现在先来看看孔子的义利观。
生:(表示认同)
(点评:选取学生感兴趣且有话可说的角度,是本节课良好的师生互动交流的成功基础,教师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并以之导入文本,是必要的环节,因为学生未必能够清楚地知道“义利之辨”产生的背景,这时教师的指导作 用很明显。)
师:同学们打开书,我们从《论语》十则中能否找到一则表现孔子义利观的语录?
(生打开教材进行阅读、思考、寻找)
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
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师:读得非常好。哪位同学说说从这段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义和利是什么态度?
生:我认为,孔子是重义轻利。
师:好,你得出一个概念:重义轻利,请你结合文本分析一下好吗?
生:这段话里面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比较有代表性。
师: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不追求金钱和权利。(教师指导)
师:富贵如果是靠不义得来的,对我来说就像浮云敝帚一样,对吗?
生:(纷纷表示认同)对。
师:那么同学们是否还能从这段话中找到与“富贵”相对的一个概念是什么?
生:贫穷、贫贱……
师:那这段话里有关于贫穷的描写吗?
生:有,“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师:好,大家看,“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多么的贫穷啊。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孔子的心态是怎样的?
生:(齐答)“乐亦在其中”。
师:那他为什么乐在其中?
生:因为他不受“利”的诱惑,把自己最真实的东西体现在生活中,做到了“重义轻利”。
师:很好。大家想想看,为什么孔子在贫困的生活中仍然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呢?因为他认为自己追求的大道是正义的,自己践行理想的道路是正确的,所以生活再苦,他也乐在其中。那正是刚才那位同学说的“重义轻利”。
大家是否还能从《〈论语〉十则》中找到一则体现这种“重义轻利”价值观的语录呢?
(生打开教材进行阅读、思考、寻找)
师:哪位来读一下?
生:“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学生一起鼓掌)
师:哪位同学来分析一下,这句话是如何体现孔子义利观的。
生:我觉得他说君子非常坦荡,而小人经常疑虑忧愁,小人为什么会疑虑忧愁呢?因为他们经常会考虑如何谋求自己的利益,而不去想追求道义;而君子虽然有时候得不到利益,但是经常坚持追求道义,所以君子常常非常快乐。
师:大家认可吗?
生:认可。
师:正像刚才这位同学所说的,君子之所以坦荡荡,是因为君子心中有道义;小人之所以常戚戚,是因为小人总是追逐利益。大家看,这就是孔子的义利观,我们可以用“重义轻利”来概括。(学生纷纷呼应)我们换一个词,孔子“以义为乐”,“乐义”。那我们现在心中能出现孔子的形象吗?一个追求道义的形象,一个视利为浮云的形象,我们可以尝试着再次读这两则论语,看看能否把孔子的这种仁义之风读出来?
(生齐读论语两则)
(点评:通过诵读品味的方法来研读孔子义利观的经典文本,在师生互动中完成了这一阶段的预期目标。)
师:不错,在大家的品读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讲仁讲义的孔子站在我的面前。现在大家翻开教材《孟子见梁惠王》,当梁惠王问: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对我国有什么有利的事情吗?咱们看一看孟子是如何回答的。我们一起读一遍好吧。
(生齐读《孟子见梁惠王》)
师:大家读得非常好。非常有气势。正好符合孟子论辩的特点,大家初中肯定学过孟子的一句话:“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大家来看这段他对梁惠王的回答中,他是如何一层一层的分析,从而得出自己的义利观的?
师:大家想想,西周采取分封制,嫡长子继承这个国家的王位,那他的兄弟呢?不能再当国君吧?怎么办呢?
生:当诸侯。
师:诸侯也不准确,就是他有一块封邑,他就是封邑的主人,大家熟悉的孟尝君、信陵君,他们都是国君的兄弟,他们不能当国君,于是就当这个封邑的领袖。这个“封邑”就是“家”。
(生纷纷表示理解)
师:下一个问题,“苟为后义而先利”,“后”和“先”是什么意思?
生:是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的意思。
师:很好,就是“以利为先,以义为后”的意思。“不夺不餍”的“餍”是什么意思?
生:“满足”的意思。
师:好,咱们把这些关键词搞明白了,我想在这段中所体现出来的孟子的义利观就很好归纳了吧?哪位同学说说你的理解?
生:我认为孟子的义利观就是“重义轻利”。
师:哦?跟孔子的一样?那这种义利观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生感到难以回答)
师:别着急啊,这样,老师帮助大家疏导思路,大家说这个结论咱们是从哪得出来的?
生:文本。
师:既然如此,我们就先找一找这段文本中有哪几处直接提到了孟子关于“义”、“利”的观点?然后再看看这个观点是怎么得来的?文本中有哪几句话能够证明他的观点?是不是这个思路啊?
(生表示认同)
师:现在我们看看这段文本中有哪几句直接提到了孟子的义利观?
生:“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师:后面这句话是不是啊?“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你只说仁义就罢了,何必说利呢?
那大家想想为什么呢?为什么重义他就提倡,重利他就不提倡呢?证明“利”有害。有害在哪?原文中找,谁说?
生:“上下交争利,而国危矣。”上下互相求取利益,国家就危险了。
师:再深入辨析,为什么?他举了一个例子,什么例子?
生:文中有证明:“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师:从一万里面选取一千,从一千里面选取一百,这种例子太多了,那么为什么这个千乘之家要弑那个万乘之君呢?为什么这个百乘之家要弑那个千乘之君呢?为什么?
生:(若有所悟)为了追求利益。
师:好,说对了,为了追求利益,可见利益的危害,何其大也。正是基于这个角度,孟子告诉梁惠王:您别再追求利了,您想想仁义吧,看是不是这个观点?
把它记上;大家看,孔子讲仁义,孟子也讲仁义,他们都是“重义轻利”,那大家说“仁”和“义”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生:我认为“仁”和“义”应该是相通的吧,做到“仁”可以达到“义”;做到“义”也可以达到“仁”,我觉得是这样的。
师:好,那“仁”、“义”有区别么?
生:(思考)有吧?
师:我提供孟子的一句话,孟子云: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大家考虑考虑。谁来说说自己的见解?
生:“仁”是人内心的修养,“义”是外在行为。如果一个人做到了“仁”,那么他的外在行为就达到了“义”。
师:“仁”是他的思想内心,那种关爱他人的思想,那么如果用这种思想去约束自己,指导自己的实践,那么他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就是“义”。这就是“仁”、“义”的区别。现在我们知道孟子“重义轻利”的原因了,知道了他是运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服诸侯君主“重义轻利”的,我们可否再来读一遍这段文本呢?看看能否把孟子那种论辩的气势表现得更淋漓尽致一些?
(生诵读《孟子见梁惠王》)
师:孔孟(儒家)的义利观我们清楚了,可能与孔子相比,孟子留给“利”的空间会更小,而更加张扬“仁”和“义”的地位。孟子说过:生,亦我所欲也——
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点评:相对来说,这一环节的处理比上一环节成熟一些,教师指导学生深入钻研重点文言字词,通过交流得出结论,这充分说明了在新课程的体系下,传统的文言文词语学习方式非但没有过时,而且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这里比较好地解决了整体研读、把握文本含义与字词意义解析之间看 似深刻的矛盾。)
师:理解了这个之后,我们再来研读道家的义利观。
师:大家把教材翻到《〈老子〉五章》,大家能否从中找到一章,看看老子如何谈到“义利”的概念呢?
生:我找到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师:大家看《老子》这段论述中涉及义利概念了,他有没有与儒家相同或相似的观点?
生:我认为有,有一句“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巧弃利”就相当于儒家的放弃利益,放弃利益之后就能达到义了,因此这两点是相同的。
师:这位同学说,抛弃了利益了,盗贼就没有了,就达到义了,那就是说老子也是追求仁义,是这样吗?
生(表示反对):不是。
师:有同学说不是,说明除了这点同儒家相似或者说相同,他肯定还有跟儒家不同的。哪点不一样?
生:我觉得不同点在于老子“弃义弃利”,“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师:“弃利”好理解,我们要抛弃这些利益、私利,为什么要“弃仁弃义”啊?仁义是多么好的东西啊,是不是说老子的道家观点和儒家的就是矛盾的?你讲“仁义”我就偏不要“仁义”?
这个问题有点儿难,我提示你:看看第二章,咱们一起把第二章读一遍。
(生诵读《老子》第二章)
师:读得好,那么这是道家的什么观点?
生:辩证观点。
师:辩证的观点,有高就有低,有长就有短,有大就有小,那你看看老子为什么要抛弃“仁义”呢?
老师引导大家:老子看到了事物都有相对性,有高就有低,有长就有短,有大就有小。我再把问题问一遍:出现了“仁义”,就必然会有“不仁不义”。从这个角度说,老子抛弃的是不仁不义。有仁义的概念就会有不仁不义,老子说我想要达到一种“民复孝慈、民利百倍、盗贼无有”的状态,目的是一样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一味追求仁义的局限,所以我把这些概念都抛弃掉,既然都没有仁义了,自然就不会出现不仁不义了。老子实际抛弃的是“仁义”的什么呢?他抛弃的是“仁义”的内核呢?还是“仁义”的一种外在的形式呢?
生:外在的。
师:他抛弃的应该是“仁义”的外在形式,保留的是“仁义”的内涵。
(生表示理解)
师:从哪能体现出来呢?
生:“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师:保留人最本质、最朴素的状态,这就是老子所提倡的。所以如果我们总结老子的义利观,用一句话概括,就叫“弃义弃利”。
师:他抛弃的是仁义绝对化之后产生的错误。
(生表示理解)
(点评:道家学说太不好理解,因此尽管教师同样采取了循循善诱的方式方法,但是学生接受起来明显有些“隔”,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反思解决 之道。)
师:老子的论辩富于辩证性,语言比较简练,不好理解,但他的后学庄子继承发扬了他的这种思想而且解释的比较清楚,我们看看庄子怎么说的,打开教材,翻到庄子的《胠箧》,看本文的第二段,庄子关于义利有一段著名的论述,他举了一个例子,用盗跖和他的徒子徒孙的对话来说明他的义利观。我们一起读一遍好吗?
(生诵读《胠箧》)
师:大家读得非常好。盗跖和他的徒子徒孙对话中说,我有五个基本品质,第一,圣;第二,勇;第三,义;第四,智;第五,仁,真了不起。你认为他是一个大义士、大英雄吗?
生:不是,他是一个盗贼。
师:哦,可是他有这么多优秀品质,他仁义啊。
生:他把这些用到盗窃上就不对了。
师:大家明白这位同学说的吗?谁再来阐释一下?
生:我觉得他本身是一个盗贼,他所做的事首先就是不义的事,就更别说他那些品质是和义有关的了。
师:很好,把上述同学的论点综合一下,就是盗跖干的是不义之事。他偷盗是为了利益。那他需要以什么作为招牌呢?
生:仁义。
师:仁啊、义啊这些东西,也就是说,仁义一旦走向极端,被像盗跖这样的人利用了的话,就会成为他们追求更大利益的幌子、工具。是不是太可怕了?所以庄子就有观点了,哪句啊?
生:“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
师:坏人太多了,他们假借仁义之名去追求利益的事情太多了,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干脆就把仁义抛弃。那坏人就不能利用它来做坏事了。所以庄子说:“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弃圣无盗”,抛弃这些圣啊、义啊,就没有盗贼了。
(生表示认同)
师:庄子用非常形象的语言,用这么一个非常谐趣的例子就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绝仁弃义啊?因为仁义这些虚名都被人利用了。
师:是不是挺有意思?我们再读一遍,看能否把庄子那种谐趣性读出来。
(生诵读《胠箧》)
(点评:教师用本身比较谐趣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因此尽管同为道家代表作品的《胠箧》本身也不好理解,但是学生在接受和理解庄子观点时要比刚才积极得多,认可得多。)
师:读得好,我们把儒家和道家的代表人物在义利观上的观点介绍了,现在总结一下:面对春秋战国那样的纷乱时代,人们纷纷抛弃了“义”和“仁”,纷纷去追求利益,儒家学者提出了自己疗救社会的药方,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以义为乐;孟子说“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他更加重视仁义;孔孟这种重义轻利、先义后利乃至舍生取义的思想影响了我国几千年;道家学者呢?老子庄子从相对论的辩证角度出发,看到了问题的另一面,有仁义就会有不仁不义,仁义一旦走到极端就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就会物极必反,因此他们对儒家学者说,要慎重啊,别走到极端了,别走到死胡同里,因此有时候我们的弃利弃义,弃圣无盗;从这个角度说,道家学者是对儒家学者的否定吗?
生:不是。
师:那是什么呢?
生:补充、完善。
师:对,实际上道家学者就是给儒家学者提了一个醒。
(生表示认同)
(点评:这一环节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聆听,新课程绝不意味着教师退出课堂,在关键的点上,教师的归纳、点拨尤其重要,特别是在学生比较困惑的时候,换句话说,专题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师:比较儒、道义利观之后,我们思考:如果说儒道思想是中华几千年文化的源头的话,那么在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会涌现出无数朵璀璨的浪花,有很多先贤,他们深受儒道义利观尤其是儒家这种舍生取义的义利观的影响,在他们的人生中做了很多重义轻利乃至舍生取义的壮举。现在老师给大家几个例子,同学们,你喜欢谁?然后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他。从先贤的这些名句中,能否看出他们的义利观呢?(出示先贤诗文名句)
生:我喜欢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师:为什么喜欢呢?
生:因为诸葛亮把国家的大义放在前面,把自己的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放在“义”的后面,这就体现了他的重义轻利,所以我认为诸葛亮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师:说得多好啊。大家给点儿掌声吧。
(生鼓掌)
师:还有同学说说吗?
生:我喜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范仲淹将天下人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之前,在天下人忧之前忧,在天下人乐之后乐,这体现了他重义轻利的态度吧。
师:还有哪位同学说说?
生:我喜欢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觉得从这句话里也可以体现出杜甫重义轻利的思想,其实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话,“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我记得初中学过这句话,意思是说杜甫什么时候能够得到这样一间宽敞明亮的屋子,能够为天下这些读书人遮风挡雨,我要有这样一间屋子我即使冻死也心甘情愿。所以我觉得,他把天下所有读书人的利益都放在最前面,而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后面,所以我觉得这体现了重义轻利的思想……(鼓掌)另外我还觉得他这句话和《论语十则》中的一句话特别像,就是子路说的一句话“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愿意把我的车马、衣服啊这些东西和朋友一块用,即使用坏了也没有关系,但是我觉得杜甫应该有一种升华吧,子路有衣服了和朋友一起享用,但是杜甫没有房子,却想着什么时候为天下人创造一间房子,我觉得他起码有一颗重义轻利的心,而且他做得更好,所以我觉得他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应该学习他这种精神。(热烈的掌声)
师:大家说得很精彩。尤其是刚才那位同学的发言,他的思路很明确,首先他把这句话理解清楚了,这句话是如何体现作者义利观的?他和先贤有个交流,然后他把这句话和我们的经典文本结合起来了,找到了杜甫思想的历史渊源,他的思想是从哪句话来的,做到了文化寻根,然后联系自己,我们应该怎么做?那我们自己就对他有了更深的体验,是吧?这三步,非常好。以后我们研读文本就力争按照这个思路去做。
(生表示认同)
师:大家刚才分析儒家义利观对古代志士仁人的影响很到位,那么道家义利观又对人们有何影响呢?学者南怀瑾先生说过一句话:儒家如粮,道家如药。这句话很有嚼头,大家尝试着琢磨一下这句话,这说明什么呢?看看能否从先贤的名句以及社会历史中找到答案呢?(学生自主讨论,教师个别交流、指导)同学们可能觉得这个问题有些困难,那么我们一起分析吧。结合社会历史状况,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从社会层面看,当整个社会处于一个不正常的状态时,比如西晋、东晋、明朝等——统治者表面上提倡仁义,实际上却行不仁不义之事——儒家义利观的局限性就需要道家“弃仁弃义”义利观的矫枉过正,阮籍、陶潜等莫不如是;从个人层面看,自己想走一条经世报国的“大仁大义”之路,但是仕途受挫、人生潦倒之时,再单纯以儒家义利观为圭臬难免痛苦异常,这时就需要运用道家义利观让自己回归到“返璞归真”的自然状态,李白、苏轼等莫不如是。因此,如果说儒家学说是我们必须要消化吸收的精神“食粮”,那么道家学说不啻为一剂疗救人生苦痛的心灵“良药”。
师:我们刚才探究了儒道义利观对于古代志士仁人的影响,下面我再给大家把范围缩小一些,集中给大家展示一组体现儒家义利观的诗文名句,我们体会一下面临家国大义与生死存亡的抉择时,先贤们是如何作出心灵的选择的?
师:说的也是义利之辨吧?和刚才的一组有什么区别?
生:我觉得是体现“舍生取义”的思想。
师:他们都是面对什么样的情况呢?
生:就是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文天祥抗元,林则徐抗英。
师:对,他们在国家与民族面临危亡的时刻,毅然选择了什么?
生:国家大义。
师:他们舍弃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这就说明“义”在不同时期、在不同人群的身上有着不同的体现,“义”在不同的时期有着新的发展。今天可能我们面临不了这种“舍生取义”的环境了,但我们今天应该如何面对义利呢?我们应该——
生:以义为先。
师:对,我们应该以国家之义为先,以个人利益为后,因为我们的先贤通过经典的文本告诉我们,我们应该重义轻利,先义后利乃至舍生取义。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用自己的人生实践和壮丽诗篇告诉了我们,我们应该重义轻利,先义后利乃至舍生取义。同学们,这是什么呢?这是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的民族魂。这是一种民族精神。我们现在学习《中华文化经典研读》课程,老师认为我们的终极目的除了要把文本弄明白之外,还要继承中华民族这种传统的精神。落实到我们实践中去(学生自发鼓掌)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生求法的人,这些人是中国的脊梁。我衷心的祝愿在座的诸位同学都能成为21世纪中国的脊梁。
生:(热烈的掌声)
(点评:这一环节除了体现了教师的激情和学生的热情外,更重要的是发言学生的思考已经达到或者部分达到了新课程要求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正是《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科书编写者的主要意图,如果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都能像这节课例一样引导学生的思考,那么相信假以时日,学生的探究能力会有比较大的提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以“儒道义利之辨”为例,给大家做了一个示范:如何选择切己的角度进一步深入研读文化经典?同学们可以尝试着自选一个角度切入,确立一个专题,来研读、探究文化经典,这样我们的研读会更加深入,我们也会在探究的过程中领略文化经典的魅力,从而更好的传承和发扬祖国五千年光辉灿烂的经典文化。
(1)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体会写出学习“儒道义利之辨”的感悟;
(2)同学们根据课上的研读思路,自选其他角度,进行专题研究。(选做)如“君子品格与圣人品格”、“孔子一生对儒家思想的践行”等。
(点评:以提出研读示例方法开始,以回顾研读示例方法收束,整个课堂教学环节浑然一体,作业的布置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选择性,相信学生们会有所感悟和收获。)
课例品鉴
这是《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儒道互补”的一个总结课。这个课例典型之处在于,如何处理高中语文探究类课上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第一,如何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教师往往不好把握。教教材,则课时没法保证,而且选修课拓展提高的理念也不能落实。架空教材,则不能充分发掘教材的教学价值,教学的有效性也很难保证。
这节课对这一问题处理的指导思想是:既依托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也就是说对教材作了一次整合,形成一个专题;而这个专题要考虑“适性切己”,即对每个同学来说比较有兴趣,而且具有时代性。指导思想确定之后,方老师进一步确立研究角度:从儒道义利观的渊源演变来探究中国文人主流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这样的专题就成为有目标、有内容、有方法的学习载体;也就可以成为顺着问题有序展开的研究过程了:
先研究“义利之辨”产生的历史背景;之后从《〈论语〉十则》中找出反映孔子义利观的句子,进行探究,接着又从《孟子见梁惠王》中研究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义利观的发展;然后教师又引导学生探究道家的义利思想,同样,学生从《〈老子〉五章》中找到反映老子义利观的句子,再从《胠箧》一文中探究庄子的义利观;最后,归纳儒道义利观的相同点及主要区别点。
总之,依托教材确立专题,选准切入点以形成研究的问题,通过展开研究的问题串起相关学习材料,是我们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的一个思路。
第二,如何处理“文言”与“文化”的关系,是我们上中国文化经典类课要面临的问题。文化经典篇目,可以教授文言知识,可以进行文学赏析,可以发掘文化内涵。很多老师出于备考的需要,过度发掘教材的文言文的教学价值,导致课文丰富的文学的美和文化的价值被剥离出课堂。也有的老师过度发掘所谓文化价值,脱离文本,导致学生对具体课文的印象浮光掠影、模糊朦胧。方老师把文言的内容主要安排在课前的预习上,在课上则对重点文言知识相机点拨,课上的重点则是对经典感受与对文化意蕴的发掘。
经典的学习目标是感悟的过程。通过品味语言,读出文字背后的丰富的意蕴,有所触动,对作品有了情感倾向,就很好,不一定要讲深讲透。文化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熏陶;在于让学生感受一番,见识一番。
而对文化的发掘,很重要的研究方式就是主题探究。这节课在这方面也处理得比较好。比如课上第二个大环节,在问题解决、专题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大家探究儒道义利观的发展和影响,课堂上师生从经典诗文的角度讨论了以下人物的义利观: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郑燮: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亮出自己的义利观,归结到居敬体察的层面,对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产生正面影响。
第三,开设选修课程的一个重要动因就是期待学习方式的改变。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学习如何凸显探究性学习方式,也是我们很困惑的问题。老师满堂灌的课堂固然不可取,课堂上让学生放羊式学习,其实也未必就是课改理念。怎么拿捏,方老师这节课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
这堂课,老师的主导性还是很明显的,但这种主导性又是着眼于的主体性。从问题的设计,到研究角度的切入,到对文本的深入剖析,到对儒道义利观的影响,到切己的内化,这节课呈现的是探究的步骤和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这节课也是学法指导课。正如方老师在这堂课快要结束时指出,这节课无非是提供一个探究的例子。教师让学生根据课上的研读思路,自选其他角度(如“君子品格与圣人品格”、“孔子一生对其思想的践行”、“儒道互补对于苏轼的影响”等等)确定相应的专题,课下进行专题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