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教师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何 杰
评鉴教师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夏 宇
精彩看点
这节课的基本教学模式是:范例剖析、总结规律——方向导引、 自主研修——交流研讨、方法点拨——形成成果、继续深入。专题研修的学习内容如何生成?专题学习如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进而培养自主探究能力?这些是专题教学必须思考的问题。这节课是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基础上的答疑课,教师针对学生在研究中提出的问题做提升思维浓度的指导。教师通过对外交言辞体现的思维方式和历史发展中的“义”、“利”关系等问题探询,引发学生从历史的视角思考、辨析“义”与“利”的关系,力求使学生建构正确的思维模式。
任务分析
在暂时不宜实行大规模分层走班教学的情形下,如何将高中选修课上出选修课的特点,而不是必修课或大学专业课的翻版,是每一个致力于教学改革的教师必须研究的问题。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根本不同在于确定学习内容的主体不同。必修课的学习内容是由国家选定的,选修课的学习内容则是由师生共商选择的: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本专题教学思路如下:
第一环节:北京版高中教科书“史传文学”专题提供了两篇选自《左传》的课文:《崤之战》和《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开始先由学生就单篇课文在网上完成预习作业,并做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状况设计单篇教学目标。
第二环节:教师布置专题研修任务,提供多个选题供学生参考选用,同时引导学生带着任务听单篇课堂教学。
第三环节:教师在课堂组织单篇教学,完成对单篇课文的深层次理解,并指导学生认知本篇所体现的《左传》专题特点。
第四环节:学生自选专题自主研修,写出研修报告。
第五环节:研修报告完成后,学生按所选专题结组,在组内做观点交流和小组讨论,通过网络平台进行。
第六环节:生成小组研修汇报。
第七环节: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研究内容、研究收获和未解疑惑。(分小组多次进行。)
第八环节:教师根据小组研修情况,就共性问题组织全班研讨,并做规律指导。(一次集中解决一个小组的问题,多次解决。)
第九环节:根据课堂教学成果继续深入研究。
本课例属于第八环节中的一个完整课例。
教学实例
师: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对《左传》的学习,对《左传·殽之战》和《左传·烛之武退秦师》的学习,个人的研修和小组讨论,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小组成果汇报的阶段。经过学习,同学们对《左传》已经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就《左传》这一专题,同学们写了将近七万字。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同学们的报告全是原创性的。
我对大家的研究做了分组,包括外交言辞组、思想倾向组、战争描写组三组。今天由外交言辞组来做汇报。
生:今天我们俩为大家做外交辞令组的研究报告。我们的汇报分以下几部分:
一、选题原因
(一)难易程度
外交辞令在《左传》 中大多是以人物之间对话的形式展现的,这就为我们进行资料的查找提供方便。加上上课的时候已经做了初步分析,外交辞令这个选题做起来会更加容易,思路也会更加清晰。
(二)研究意义
单以研究对象来说,外交辞令是智慧的象征。善于外交的人懂得洞察别人的内心,了解人的本性。这对于今天仍然有重要意义。对本次研究过程本身来说,研究外交辞令对于我们深入地探讨《左传》其他方面的内容具有基础性。
《左传》主要讲的是战争和外交,外交辞令是绝对不可忽略的。外交是要靠人物实现。探究外交辞令可以进一步分析外交双方的内心和智慧,为整体把握人物思维方式奠定基础。
(三)语言魅力
外交辞令对于我们语言能力提高的帮助是不可以忽视的。《左传》的外交辞令就是语言艺术的一种完美体现。我们也希望通过对古人成功游说案例的分析,在深入了解作品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语言技巧。
二、参考书目(略)
三、主要观点
要分析外交言辞的魅力,首先要把握好言辞的内核——智慧。
这是我们小组对言辞智慧的定义:首先要准确分析当前形势,其次他要能够分析说服对象的心理,最后就是语言的功力,而这三者的综合就是《左传》推崇的“智”。
我们将从利益、形势、道义、礼法、人心、语言本身的技巧等主要方面入手,以文本中的具体事例作为依托,分析《左传》中的外交辞令,体味其中的魅力。
……
四、研究收获
(一)《左传》的内容
外交辞令的背后,是古人的智慧和整本书的思想倾向。
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对外交辞令中的智慧和《左传》思想倾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虽然我们是比较有针对性地阅读文章,集中总结言辞的艺术。但是在读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其他选题的内容,尤其是思想倾向,我们中的很多人也一并利用研究的结果对思想倾向进行了一番分析。此外,《左传》这本儒家经典也让我们领略了中华文化的风采。
(二) 自己的学习能力
这是我们在分析中得到的最大收获。我们通过此次研究,学会了如何归纳概括几个事件的共同点。外交辞令是人物智慧的体现,也综合了时代背景、客观形势等因素。通过分析文章的内部结构关系,归纳出文章的特点,将文章初步分类——这是浅层研究;又试着分析更深层的原因,初步掌握了综合思维方式,锻炼了思维能力,加深了对课上分析内容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阅读和分析问题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其中很重要的,是在时间有限而阅读量较大的情况下,必须养成精、准、快的阅读方法,一次性抓住要点和关键句。
在此过程中,我们从古人那里体会到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掌握一定的劝说技巧,学习了一些外交辞令中的基本技巧,得到了演讲与口才方面 的锻炼。
(三)情感态度
《左传》中这些外交家给我们最大的触动就是他们的分析力、他们的民族 精神和他们敢于冒险的勇气。如此的精神让我们收获了满满的感动,我们的情感受到了一定的触动。通过做这个小专题,我们对于外交辞令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对春秋各国的历史也产生了兴趣。
五、我们的疑惑
1.《左传》外交辞令的核心是什么?是“利”还是“义”?二者哪个更 关键?
2.当时的人们对待“义”的态度到底是什么?是崇尚“义”,还是仅仅把 “义”作为工具?类似的,人们对“礼”的态度,比如“尊祖”等说法,当时的人们如何看待?
3.描写弱国外交的文章似乎格外多,也格外出彩,由于弱国在实力上的不足,与常见的外交策略相比,弱国在外交中还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六、共同讨论篇目
《展喜犒齐师》《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点评:通过学生报告,可以看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积极成果,而这样的研究成果,在传统的文言文课堂上,用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是很难实 现的。)
师:这一组同学从利益、形势、道义、礼法、人心和语言本身这些角度切入,他们的研究已经超越了言辞的范畴了,涉及思维方式了。
这一组同学们在研究中提出了三个问题,我们今天重点探讨第二个问题:当时的人们对待“义”的态度到底是什么?是“崇义”还是仅仅把“义”、“礼”作为工具?类似的,人们对“礼”的态度,如“尊祖”一说,应该如何看待?
回答这个问题有两个关键点:一个外交言辞的价值标准,一个是思想方法。在讨论这两点之前。先给大家发了一篇文章《展喜犒齐师》分析一下。(生读文章)
师:同学们,展喜这一段话就让齐国退了兵,你们说这里边哪句话是最关键的一句?换一个说法,他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
生:先王之命。
师:“先王之命”,这是一句。还有呢?
生:我觉得最后一句:“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
师:也就是说,展喜拿谁把齐孝公赶跑了?
众:齐桓公。
师:对,拿他爸把齐孝公赶跑了。这就是所谓“尊祖”。怎么一句话就把他赶跑了?大家讨论一下。
(点评:师生讨论古代君臣心中“义”的第一个内涵:尊祖。)
生:我当时觉得发起战争就是因为利益,而祖宗已经不在了……
师:嗯,祖宗都不在了!
生:这是我的想法。祖宗都不在了,不能因为这一句话就跑了。
(点评:学生的意思是,所谓道义是不可能拦住真正想发动战争的人的。)
师:祖宗不在了,一句话就赶跑了,这不符合战争利益的原则是不是?好,你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解释没?
生:我觉得因为这件事(发动战争)他会站不住脚,丧失民心。
(点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自我否定。)
师:其他同学呢?
生:我注意到“岂其嗣世九年”,就是说你刚继位这么短的时间,你自己根基都不稳,假如说你去做违背先君的事情,你就把自己统治的基础给动摇了。诸侯不拥护你,百姓不拥护你,那你凭什么让大家听命于你呢?所以说起码是在这个时期,刚刚继位,你是一定要尊崇祖制的,从而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师:请其他同学接着说。
生:我总觉得把齐桓公提出来主要是在于齐桓公的地位。齐桓公“尊王攘夷”,曾是春秋的第一霸,他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并且他“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所以说齐桓公在诸侯中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而且在周王室看来,“尊王攘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齐国将其发扬光大才得以保持大国的地位。所以说假如齐孝公违背他的父亲办这件事,等于把齐国的名声给丢掉,且得不到诸侯国的拥护,他可能会落得一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点评:从学生的发言看,真正打动齐孝公的,说到底还是“利益”二字。)
师:哦,请坐。那为什么他会落得一个众叛亲离的下场呢?你看鲁国现在是“室如悬磐,野无青草”,都这样了,不一下子就可灭掉了么?
生:但是齐桓公当时是“尊王攘夷”,他是协助解决诸侯间纠纷而不是灭掉诸侯国的。他是巩固周王室,保护这些诸侯国的。
(点评:师生讨论“义”的第二个内涵:尊王攘夷。)
师:好,请坐。那看给你们发的第一张卷子,看齐桓公是怎么对待蔡国的。先把第一句话读一读。
生(读文本):“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
师:好,就到这儿,“蔡溃”是吧,然后呢?
生:遂伐楚。
师:齐桓公一下子就让“蔡溃”了,可这个齐孝公一说“祖宗”就给吓跑了?齐孝公也太没本事了,是不是?(学生讨论)
生:我觉得不同就在于先王之命。就说齐桓公吧,齐桓公也打过鲁国。
师:我补充一句,齐桓公就是打的鲁国,《曹刿论战》里就是把齐桓公给打败了,就是这个事儿。
生:就是说当时能打败。
师:现在也能打败。
生:不是,就是我觉得在这个背后,有蔡和齐、鲁和齐之间一个不同的地方。最重要的不同就是“先王之命”。姜太公和周公是辅佐成王,成王报答他们。他们在当时是两个道德标杆,也是对这个国家作出了极大贡献的人。就是说这两个国家携手并进的话一个是成王规定的,另一个是这两个标杆式人物之间的约定。这个到现在还能起到作用,展喜在此把它提出来说明它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点评:教师不断用追问的方式,提醒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要学会利用已掌握的史料信息,尽可能追求思维的严谨。)
生:这是因为慢慢发展,两国之间出现了差距。齐桓公做了霸主,鲁国一日不如一日。这个时候,齐国做了霸主的话,鲁国可以说是离它比较近且相对来说还有一定实力和地盘的国家。这个时候齐桓公作为一个霸主,他不得不争夺地盘。因为我们知道冷兵器时代战争就是要以更多地盘、更多的人为主,所以对着这块肥肉,他肯定是日思夜想,但是他还拿不下来。
师:那这个时候不正好打嘛,再思考思考。先请其他同学说。
生:我对齐桓公这段历史不是很清楚,但是我有注意到《齐桓公伐楚盟屈完》第一句提到“诸侯之师”,就是说不只齐国一个国家去打,而是有很多国家去打。
师:对,对,对。
生:为什么这个就说得通呢?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利益,且有一个言论取向,即使去攻打,言论取向也不会不利于他的。然后我们再看这个。
师:嗯,这个说得有意思。
(点评:师生讨论“义”的第三个内涵:人心向背。)
生:来看展喜的情况。你想攻打一个国家或者战胜一个国家,如果这个国家不稳定你还可以再攻打回来,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这个国家的人民从内心去接受你。事实上,展喜告诉他(齐孝公)若攻打,不只这个国家的人民不可能接受他,而且其他诸侯国都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事情,知道有这个约定,那这样的话,天下的其他国家又可以以这个盟约的问题去攻打他。
(点评:人心向背还是离不开“利害”二字。)
师:去攻打齐国?
生:不是。就是这个言论会不利于他。在一个崇义的时代里,如果你在根本的攻打目的上没有站住脚的话,这场战争本身就是一场失败的战争。
师:齐桓公伐楚是带着诸侯去的,这次伐鲁呢,是齐国自己去的,这个是很有意思的。那这背后说明了什么呢?像刚才所说的在这样一个崇义的时代,如果你的战争是不义的话,你就不能够取胜,你最终也是不能稳定的。
生:“诸侯之师”说明有一个能够站得住脚的理由,舆论是向着他的,且联合起来的实力肯定比一个国家的大,很有把握。一个是舆论,一个是把握性,说明可以去打。但到了齐孝公这里,从最后一句反问的话来看,首先是“嗣世九年”,像刚才同学说的一样,就是根基不稳。
师:对,根基不稳。你才当了几年国君,是吧?
生:“弃命废职”是道义上、正义性上的问题。齐孝公和他的父亲正好相反:第一,言论不利;第二,没有十足的把握打败鲁国。所以最后“齐侯乃还”。
师:这分析挺好。非常可贵的是,她在分析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你才当了九年国君,你的道德合法性在什么地方?你肯定打不赢。是吧?有一个问题:“仁义”在打仗当中就有那么大的作用吗?你们想一想。
(点评:教师再次追问“义”与“战争”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思维的缺口所在。)
生:我的想法不太成熟。
师:没关系,说着说着就会成熟了。
生:按照《左传》中官方都普遍认同的那个标准来说,确实应亦步亦趋地跟着周礼走,就像宋襄公那样。但关键问题就是说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宋襄公会在泓水之战中被打败?进而言之,为什么把春秋战国当成一个历史变革期来看?就是因为在这个阶段对“仁义”开始进行一个重新的定位。按今天的说法,就是更多地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
(点评:学生能够对“义”的内涵作出全面的分析,但认为“义”就是“更多地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的说法,这是“以今害古”的思维方式,好在教师及时发现,并在随后的教学中进行了校正。)
师:那个时候是这样子么?
生:那个时候应该是刚开始出现。
师:刚开始接受人民群众的利益。
生:当然,那个时候这种倾向还没被灌输得非常鲜明。但从实质上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显现出了,礼仪不是单纯的周礼的教条,而是一个国家做的事是否符合国民的利益,是否符合天下人的利益,是否符合其他国家的利益。
师:那这么着就别打仗了,所有战争都没有意义。
生:在我看来,春秋时战争的胜利,“利”和“义”应是相统一的。
师:孟子可说过一句话“春秋无义战”,你接着说。
生:这个就是“义”的定义问题。我觉得大家都公认的一个观点就是“一家学说就能解决一个问题”。孟子的学说如果可以归纳的话,我认为可以说是“极端仁义说”。
师:哦,你说孟子的“仁”是“极端的仁”,那解释一下。
生:就是说他判断事物的所有标准就是以一种极仁的角度来看。
师:就是最高的那个级别,是吧?我明白了。
生:就像庄子《逍遥游》里写的一样,只不过是形式不一样。这种标准不可能有人达到。
师:对不起,我打断一下。按照你的看法,齐孝公之所以退兵是因为正义吗?你接着说。
生:我觉得要点在两个。齐孝公第一句话就是“鲁人恐乎?”接着又说鲁国“室如悬磐,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从这些问话就可以看出,齐孝公看问题是单纯看力量。
师:单纯看力量,这说得很好。
生:按照我的分析,他的潜台词是因为鲁国人穷,所以就应该害怕。穷了害怕,所以我就应该打你,这就是他发动战争的一个原因。
师:因为你穷你害怕所以我来打你。于是鲁国的策略应该是……
生:就是展喜的一句话“其率桓之功”,即他(齐孝公)打鲁国是为了扩大地盘增加自己实力,他追求的是一番功业,往好里说也就是一番功业,跟他父亲一样平级。说“其率桓之功”然后加一句话来解释就是你这个行为是违背你要做的这个功业的。展喜等于借这个问题帮齐孝公分析了一番,你打我鲁国是不符合你这个功业的。
师:我明白,说的真是这个道理。谈判原则,站在你的立场来说,你不是想实现齐桓公霸业吗?你这么做实现不了齐桓公霸业,是不是?所以你就别来打啦。那我还有疑问,咱们假设美国打伊拉克,伊拉克找美国说,跟美国总统布什说“你这么着,实现不了你的目的:推广民主的意义”。那美国说“好吧,那我撤了”。所以还是这个问题,仁义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
师:行,大家谈得已经很深刻了,你们实际就是在探讨战争当中“利”和“义”的问题,说得都很好。我觉得咱们还得回到文本中来,刚才大家对文本的解读非常好,我在这儿给大家补充点资料。你们知道齐孝公怎么当的国君么?齐桓公称霸的时候在葵丘会盟,当时参与的有鲁僖公和宋襄公。齐桓公有很多姬妾,其中有一个生了齐孝公。齐桓公把齐孝公放到了国外,就是宋襄公那里。齐桓公和宋襄公关系很好,齐桓公托付宋襄公就说我把儿子交给你了,你将来就把他扶正。宋襄公很讲仁义。齐桓公去世后,宋襄公举起了齐桓公的大旗,继续尊王攘夷,可有一条,谁也不听他的,打到最后还输了。宋襄公在这个过程当中做了一个什么事儿呢?齐国发生动乱,就是齐桓公死后,他的儿子为了争夺王位根本不管他的尸体了,以至于身上到处都是蛆,很惨。当时齐桓公的一个儿子叫无亏,他当国君了——等于说齐国发生重大变乱。假使一个国家发生重大变乱实力会怎样?肯定不行。在这种情况下,宋襄公率兵打到齐国,将无亏抓起来,立起了齐孝公,齐孝公这个国君是这么得来的。宋襄公为什么要立齐孝公呢?是因为基于齐桓公当时对自己的信任,他希望齐孝公继续代表周天子,来统领诸小国。齐桓公当时之所以强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齐桓公有“尊王攘夷”这个称号,且他实力强,同时又代表周天子,所以众小国都服他,连楚国都服他。但你们知道,这个时候,宋襄公也死了,晋文公还在国外流亡呢,此时的春秋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大。齐孝公名义上还继承着齐桓公霸主的地位。如果齐孝公丢掉了他父亲的道德口号,用我的话叫“道德遗产”,他就不能号召众小国团结在自己周围。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没有他父亲的道德遗产,他的实力会减掉一大半。在一个国家没有足够强大的情况下,“礼义”这个东西啊,还是管用的。所以呢,在展喜出使之前,鲁国上下作了一个分析,我给你们引的这段没说,前面有一句话,展喜向谁去做请教呢?向展禽去请教。他们鲁国上下共同商量谈判策略。那么说到这儿,咱们就看看这谈判策略是什么样儿的。首先你们看:外交言辞,分为游说和表态两种。一种是游说,一种是表态。烛之武退秦师是游说,展喜实际上既有游说,又有表态,表态成分更多。游说呢,是为了拉拢盟友,实行对自己有利的政策;而表态呢,则是表明自己坚定的意愿。这两种外交言辞的共同特点,都是希望拿到战场上得不到的或者不通过战争即可得到的好处。咱们同学已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了,外交言辞的根本目的是本国利益的最大化。这种利益对强国来说就包括更多的土地、财产、资源、声望、声威,而对弱国来说首先是保住本身的地位,然后保住国土安全,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保住现有的地位、土地等。而这些利益的获得和保护都需要实力。所有的外交言辞都需要表现自己的实力,即使是劝说也要表现自己的实力来争取同盟。那么实力如何表现呢?主要是通过坚定性来表现,尤其是弱国,它要通过表态来表明自己不怕侵略的姿态;同时呢,又借表态来表明自己有实力去抗衡强国。外交谈判既要表现实力,也要表现自己在道德上的正义性,因此所有的外交谈判无不强调自己的正义之处。展喜自然毫不例外,无不在表明力量之外又去据理力争。所有的外交谈判都是这样子。同时呢,外交谈判,刚才已有同学总结了,要想达到目的,必须双方都可以接受,所以要注意言辞分寸。这言语分寸呢,一要表明对对方的尊重,二要表明自己的善意,三要做出必要的让步。但是,你们记住:所有的外交言辞,都是基于双方对形势的判断。刚才已有同学提到这个问题,无论是说方还是守方,都有这个形势判断的问题。下面我们要思考的是这个形势包括什么?包括战争态势、敌我实力、敌我优劣、可以找到的共同点、可以利用的资源。然后根据对自己形势的判断,设定自己的谈判目标和谈判策略。这样的话呢,我就稍微做了下总结,即外交言辞思维方式是这样的:判断为前提,利益为目标,实力是基础,礼仪是策略,言辞为载体。这就是他们的思维方式,这里面判断是前提,我们要分析的是展喜或者鲁国在出使之前,他对形势的判断是什么。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上一页,他的判断是什么?首先是战争态势,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来看:大战将起,形势危急。对吧?敌我实力呢?各自优劣?分析一下。
生:敌强我弱。
师:敌强我弱,只是敌强我弱么?敌国强我国弱,我国弱到什么程度呢?不堪一击么?
生:有反抗的能力。
师:有反击的可能。所以,首先敌强我弱但不是不堪一击。这条很重要。再看看,齐国的优势在哪儿?谁能说说看?
生:有强大的军队。
师:有强大的军队。那它有不足么?
生:不足是它的策略有点问题。
师:策略有问题,是吧?这是咱们自己分析得出的,我们从文中看看(齐国)有什么不足。刚刚我们讨论了,它道义不足,缺少战争的正义性,对不对?那鲁国呢?鲁国有劣势,这是肯定的,它军队小。但也有优势吧?优势在哪儿?
生:舆论。
师:第一个是舆论,首先它恃先王之命,有周天子遗命,这叫法律依据。第二个,别忘了,展喜来之前先去请教展禽,然后大家一起商量,这叫什么?
生:上下同欲。
师:它有先王遗命,又上下同欲。可以用的资源有两个:一个是祖先的王命,一个是齐桓公的道德遗产。还是这个问题,这个东西(道德礼义),为什么在鲁国这儿就用上了?怎么在蔡国那儿就没用上?同学们,这个资源对秦始皇用得上用不上?
(点评:在这里,祖先的王命、桓公的道德遗产,都是“义”的具体 内涵。)
生:用不上。
师:用不上,没用,对不对?为什么?你说。
生:为什么说秦始皇用不上,因为他不依靠这个道德理念,所以说对秦始皇没用。但是齐孝公现在要靠道德意识来纠结众小国,这是他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师:为什么秦始皇不依靠而齐孝公反而要依靠呢?
生:因为他们的崛起方式不一样。
师:崛起方式不一样?
生:对,还有实力。
师:对,关键是实力不一样。同学们,君主在行事的时候,他想问题肯定是出于个人政治利益的考虑。约束他们行为的是什么呢?是他们现阶段的政治利益。政治利益是什么?两条。一条就是他们要有足够的实力来维持自己的政权,进而对外扩张。第二条,他们也需要什么呢?他们需要道德来维护自己的稳定。最终都是为了维持他们的政权。大家记住:有理性的君主,在实力没有达到为所欲为的境界时,他必然要借助力、利和义这三个手段共同维护自己的统治。同学们,这里有几个前提:第一,得是有理性的,没理性的暴君不行。中国历史上有暴君没有理性,杀人如麻,这肯定是不行的,他们不考虑这个;有理性的君主他一定要借助力、利和义,假设说这个君主只有“力量”的这个“力”和“利益”的“利”而不靠“义”,这个君主一定是个暴君,你看秦始皇,统治了二十多年,秦王朝就灭亡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是肯定的。所以,这样的统治肯定是不能够长久的。利和义都是君主们要实现的目标,利和义之间的关系要明白,义是为利服务的,在实现利的过程中有两个手段,一个是实力,一个就是道义,其中实力是根本,道义是制约或辅助。
(点评:学生在课前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左传》外交辞令的核心是什么?是“利”还是“义”?二者哪个更关键?)
刚才我们说了先王之命对秦始皇是没有用的,可是对齐孝公管用,对他有制约性。当君主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时,他会把仁义放在一边,而在一个君主没有足够强大力量时,他往往会受到道德力量的制约。为什么?因为他需要道德的力量,一是对内凝聚,一是对外扩张。齐孝公此时就处于这样一个境地,因为他自己当国君是人家给他推上来的,人家给他推上来是希望他继承齐桓公霸业的,你只有打着齐桓公的旗号我们才能支持你。这一说,齐孝公就明白了,他并不傻。我们知道齐孝公怎么来的呢,他一听人家(鲁、莒、卫)结盟不高兴了,就打算过来打两架,一看就是年轻,他才当了九年国君,结果他一来,人家(展喜)一分析他就明白了。所以说鲁国君臣正是抓住了这样一个时机打赢了这场外交仗。到了战国时,齐国更加强大,国君也换了,改姓田,鲁国再给他讲这个道理就不管用了。由此我们就可发现,鲁国此番言论的策略是:第一,表明自己坚定抗击的决心,充分利用自身所拥有的道德和法律资源;第二,利用桓公留下的道德遗产。你们看到没,现代社会中,美国敢打伊拉克,但它未见得敢打朝鲜,这里边有很多原因。道义啊,正义啊,都拿出来了,这就是现代政治,对不对?这就是政治的一个特点。现在我们就可以总结一下外交言辞的思维方式:首先对形势的判断要非常精准;在这个基础上,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然后以利为基础,充分地宣示;以礼为策略,占据道德的制高点;用言辞作载体,要有理有力有节。这实际上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即外交言辞的核心是什么?是利和义。外交言辞一定是为利考虑的,目的是利,义是手段。弱国在具体运用外交手段时往往要强调义,这是它们的策略。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分析一下第二个问题,即当时的人们对“义”到底是什么态度。
(点评:学生在课前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当时的人们对待“义”的态度到底是什么?是崇尚“义”,还是仅仅把“义”作为工具?类似的,人们对“礼”的态度,比如“尊祖”等说法,当时的人们如何看待?)
同学们,当时的人们,我觉得我们得分一下,不是所有人都一样。分成两部分人,一部分是诸侯大臣们,还有一部分是史官,我们得分开看。前面我们说了这么一句话“有理性的君主,在实力没有达到为所欲为的境界的时候,他必然要借助力、利和义三个手段共同维护自己的统治”,咱班同学有研究春秋五霸的,至于春秋五霸为什么会成功,你们可以说说么?
生:这里边主要强调的是仁义的力量,比如说晋文公对百姓就很好,他对内就是施仁义来笼络人心。
师:好的。其他同学也可以谈谈对五霸为什么会成功的理解。
生:春秋五霸里有两三个君主都是尊崇“尊王攘夷”,这是他们坚持的前提和理念,同时还有贤臣的辅助。
师:对,有军事的,有道义的,应该说是二者兼之。这就涉及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怎样去评判一个历史事物?如何评价一件事情?我们的价值标准是什么?我刚才说了,当时的人们应该分为两部分去看,一部分是诸侯,一部分是史官。统治者往往将道德、正义作为统治工具以求统治稳定,他们是如何看道德的呢?即把道德看作是工具。但是正因为这些统治者们将它当工具用,中国历史上,或者说古今中外历史上,就有一批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用统治稳定作为理由来为老百姓争得正义。孔、孟包括后来的很多人其实都是这么做的。就是说你们这么做对你们的统治有利,我则为老百姓考虑。这就是双方看法不同的地方。春秋五霸之所以能够称霸,一方面是由于他们有正确的策略,有强大的实力,同时他们往往是正义的代表,他们当时的一个追求就是维持正义的统治力量。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或者霸权,君主不能不真情或者假意地把义作为自己的行事依据,来保持自己威武之师、正义之师的形象,保持自己一切行为出于正义的姿态。也正因为是这样,就给了弱势群体的代言人以机会,让他们以正义的理由为弱国和百姓去争得一分利益,君主出于稳定自己的统治和长远利益的考虑,他会约束自己强用武力与极端逐利的心理。同学们,这就是这篇文章《展喜犒齐师》和下一篇《子产告范宣子称币》之所以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也是很多外交言辞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
同学们,你们看,《廉颇蔺相如列传》里,廉颇能够把秦王逼住,没再用道义,对不对?为什么?形势、时代不同了,在这些统治者还没有足够强大的时候,他们还需要这些工具。
那同学们就会问:老师,按你这么说,历史岂不是都真的是胜利者写的么?在这儿,给大家提一个思路:古今中外,在评判历史的时候,从来都是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成功者的标准,在我们学习《苏武牧羊》的时候就有同学问这个问题,说“苏武这么做值不值啊?”这个值不值实际上就是强调这么做对苏武有没有好处。我们在做好事的时候也会这么讨论“做这事儿值不值啊?” 这个值不值往往是说对你的好处,这是一个成功者的标准,成功者的标准是利益,只要你获得利益了你就成功。第二个标准是人民的标准,人民的标准是什么?是历史的发展和道德的进步。这两者在最终意义上和最根本上是一个标准,就是之所以会成功,因为它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的利益,符合道德要求,但是在具体历史事件当中,它们往往是分开的。
历史有它自己的评判标准,就是我说的第二个标准即人民的标准。在《左传》时期,谁是这个代表呢?就是那些史官们。这些史官们,秉持着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他们对君主和大夫们的行为做出了自己独立的判断,他们对君主和大夫们之所以成功做出了自己的规律性的探索,同时,他们对这些人的行为也有自己的评价,他们的判断虽然只是一个个人的判断,但是他们的判断往往能够影响后人的判断,成为以后价值判断的依据,就是说后人怎样评价这段历史,《左传》的思想可成为他们的依据。比如司马迁受《左传》的影响就很大,在这个基础上,司马迁的历史观进步了,后人在司马迁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又一步。历史对这个事物给了公正的评价也就是给了我们人民的评价,所以我刚才说,最终,成功者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应该是一致的。固然在春秋战国时期有胜有负,有的人把正义当作工具,有的人是真的追求正义,历史最终会给他们一个正确的评价。那么我们回头再解读《左传》的时候,我们也要秉持一个态度,最忌讳的什么呢?就是唯功利论,只要赢了就可以,这是不好的。第二也忌讳高举仁义大旗,只说道义,这也是不行的。利和义的关系,可以说是我们研究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判断和分析。由此展开深入的思考,我们会得出更深刻的结论。好,下课。
课例品鉴
在本专题学习中,学生对《左传》的外交言辞作了深入研究,提出“义”、“利”关系等疑惑。这是学生深入思考后的疑问,有难度也很有讨论价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疑问确定教学内容,并且对相关问题做深入思考。
“义”、“利”关系是学生认识历史、认识社会不能回避的问题,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同时,这堂课又不能上成历史课,所有问题必须基于文本解读,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适当补充背景资料,在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案例的突出特色,充分体现了到了高中阶段语文教学内容的取舍问题:哪些问题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哪些问题是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交流能解决的,哪些问题又是需要借助教师的引导来解决的。教师的指导应体现在学生的有疑而思,思而有误,思而不深之处,是就学生学习中的“真”问题进行教学的,意在指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对问题进行“精准”、“深入”的思考,教师的每一次追问和点拨都是针对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缺口和知识空隙进行的。在追问中指导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则是本节课的精彩所在。如:
师:它有先王遗命,又上下同欲。可以用的资源有两个:一个是祖先的王命,一个是桓公的道德遗产。还是这个问题,这个东西(道德礼义),为什么在鲁国这儿就用上了?怎么在蔡国那儿就没用上? 同学们,这个资源对秦始皇用得上用不上?
生:用不上。
师:用不上,没用,对不对?为什么?你说。
生:为什么说秦始皇用不上,因为他不依靠这个道德理念,所以说对秦始皇没用。但是齐孝公现在要靠道德意识来纠结众小国,这是他实力的 重要组成部分。
师:为什么秦始皇不依靠而齐孝公反而要依靠呢?
生:因为他们的崛起方式不一样。
师:崛起方式不一样?
生:对,还有实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