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教师 北京市丰台二中 陈巧梅
评鉴教师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亓东军
精彩看点
从单元“经典原文”《晋灵公不君》中的“赵盾弑君”入手,整合单元中的其他相关内容,完成对“据实守礼 秉笔直书”这一“春秋笔法”的学习,是本节课的突出特点。从教科书给定的文篇中确立适合的学习专题,并据此整合单元内容,带动整个单元的学习,是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任务分析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三单元“春秋笔法”共包括五个部分:单元提示、经典原文、相关读物、阅读指南、大视野。通过对这五部分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个单元编排有两个特点。第一,五个板块之间相互关联、补充、解释。它们以经典原文为主体,以其他材料为补充,共同突出“春秋笔法”这一专题内容。第二,本单元主题虽是“春秋笔法”,但单元选文内容集中表现的是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中“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秉笔直书”包括“据礼直书”和“据事直书”。董狐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坚持按照以礼仪为标准的历史叙述笔法,在史书中记载赵盾弑君是“据礼直书”的表现。《左传》是我国早期最重要的历史著作,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比较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是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梁启超说它是“两千年前最可贵之史料”。钱穆认为我们要读古代的中国历史,“应该拿这部《左传》作我们研究的一个基准”。可以说《左传》体现了中国古代“据事直书”的优良传统。而探究赵盾是否弑君和董狐、《左传》记载历史的标准,是让学生明白古代史官“据礼直书”和“据事直书”的关键。因此,这节课的专题就设定为“据实守礼 秉笔直书——从 ‘赵盾弑君’看‘春秋笔法’”。
本单元的专题名字是“春秋笔法”,它所包含的内容纷繁复杂,很难让学生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全部掌握,只能将其分解成小的专题,研究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这一专题下可以分很多小专题可供学生研究,比如“春秋笔法的起源与发展”、“春秋笔法的内涵”、“春秋笔法对中国史书的贡献与限制”、“从春秋笔法中借鉴写作手法”、“先秦历史著作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等,但哪一个专题对学生最有价值呢?这就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小专题的内容。学生读完《晋灵公不君》这篇文章后,最疑惑的地方就是“赵盾到底有没有弑君,如果没有弑君,为什么董狐要在史书中记载他弑君呢?”而董狐在史书中记载“赵盾弑君”就是使用了“据礼直书”。所以,明确赵盾是否弑君,明白董狐记载赵盾弑君的标准,就能明白“春秋笔法”。
教学实例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三单元《春秋笔法》。先齐读课文《晋灵公不君》,希望会背的同学和老师一起背,不会背的同学可以看书读。
有很多同学已经会背了。经典的课文我们应该多背诵一些。我希望下节课有更多的同学把这篇课文背诵下来。
宣公二年乙丑那天,晋国的国君晋灵公被他的臣子所杀,对于这件事,历史上有不同的记载。(出示PPT)
①《春秋》——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
②《左传》——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宣子曰:“呜呼!《诗》曰:‘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师:谁来谈一谈这两则材料在记载晋灵公被杀一事上有何异同?
生:他们的相同点是都用了“弑”这个字,都认为赵盾弑君了。
生:第一则中不但说了赵盾弑君,而且写出了晋灵公的名字,说明晋灵公在这件事上也有一定的责任;第二则写得比较详细,写出了赵穿攻灵公于桃园,说明赵穿在这件事上有一定的责任。
师:你主要谈的是这两则材料的不同点,我把这几位同学的发言归纳一下。这两则材料的相同点是《春秋》《左传》都认为赵盾弑君。不同点:《左传》指出弑君者是赵穿,赵盾是为法受恶。对于同一历史事件,为什么两位史官的记载不尽相同呢?晋灵公是一位什么样的君主呢?为什么会被杀呢?赵盾是一个什么样的大臣呢?他会不会弑君呢?我们今天就来拨开这些谜团,探明历史的真相。
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读一遍全文,其他同学思考两个问题:(出示PPT)
①依据《晋灵公不君》的记载谈晋灵公被杀的原因。
②历史上有人认为赵盾虽未亲自动手弑君但参与了弑君的谋划,《谷梁传》记载赵盾“君弑,反不讨贼,则志同”。请以课文《晋灵公不君》为依据分析赵盾是否参与了弑君的谋划。
(点评:从单元“经典原文”《晋灵公不君》的阅读入手,提出研究问题“赵盾弑未弑君”,要求学生在扣住文本、基于事实的基础上寻求问题的解决。)
师:读得真好!尤其是对三位武士的话,语气处理得非常好,比如锄麑的内心独白,文中就简单的几句话,你却读出了起伏。请你谈一谈为什么这么处理。
生:“不忘恭敬,民之主也”,是锄麑对赵盾的赞赏,所以要读出赞扬的语气;“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是锄麑内心的矛盾斗争,所以要读出犹豫不决的语气;“有一于此,不如死也”,是锄麑犹豫之后的抉择,要读出一种肯定、坚决的语气。
师: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学生齐说“有”,听课老师也连连点头)你能不能再给我们朗读一下?
生:再读该部分文字。
师:读得真棒!我曾经看过一部电视剧,剧中提弥明救赵盾时,大声喊道“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而你读提弥明的话时声音较低,你为什么这么处理?
生:从“趋登”可以看出提弥明是一个知礼的人,这样一个知礼的人是不会在君王面前大声喧哗的,而他作为赵盾的骖乘又要提醒赵盾,所以应该是悄悄告诉赵盾的。
师:还有第四段中灵辄说的话,我也特别欣赏你的处理,灵辄一共说了三句话,你最后一句话和前两句的处理是不一样的。请你谈一谈为什么这么处理。
生:灵辄说前两句话时已经饿了三天了,所以说话应该是有气无力的。(学生和听课老师赞赏地笑了)
师:请坐,我觉得从他的朗读中可以看出只有对文章的理解透彻了,你才能读出感情,或者可以说你只有声情并茂地朗读,才能对课文加深理解。下边请同学们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因为晋灵公不行君道,非常奢侈,不纳谏,最后被自己的女婿赵穿所杀。
师:我觉得她的回答有值得肯定的一面,她说出了晋灵公被杀的部分原因。但她的答案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回答时要依据文本,比如说晋灵公奢侈,要结合文本说出他的奢侈表现在哪里?
生:他特别奢侈。从“厚敛以凋墙”和“宰夫胹熊蹯不熟”可以看出来:晋灵公住豪华的宫殿,吃名贵的食物。不纳谏,从“宣子骤谏,犹不改”可以看出来。不得民心,从晋灵公使锄麑刺杀赵盾,锄麑却触槐而死,还有灵辄本来是他派去刺杀赵盾的人,而灵辄为了赵盾却和君王对抗,可以看出晋灵公不得民心。
师:我觉得她大部分说得都很正确,但有两处值得商榷。一是原文说的是“犹不改,宣子骤谏”,而她说的是“宣子骤谏,犹不改”,这两句调整顺序后意思与原文不一样了。二是说灵辄是晋灵公派去刺杀赵盾的人,这一说法也不准确,灵辄是晋灵公埋伏下的甲士之一。其他同学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生:我认为晋灵公是一个不敬大臣的人,文中第一段提到士季“三进及溜,而后视之”,士季是守礼数的,而晋灵公没有按一定的礼数对待士季,距离很近了,才假装刚看见士季,可见他对大臣不尊敬。
师:回答很好,有理有据。但是,我们现在要回答的问题是“晋灵公被杀的原因”,她的回答是在回答什么问题?
生:我在回答“晋灵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师:那你能不能把你的回答改一下?
生:因为晋灵公是一个不敬大臣的人,所以他被杀了。
师:其他同学还有补充的吗?
生:我补充两点。第一点是因为他非常残暴,从“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使妇人载以过朝”可以看出来;第二点是因为他知错不改,士季进谏时,晋灵公说“吾知所过矣,将改之”,他明知自己错了,可最后“犹不改”。
师:还有吗?
生:因为晋灵公不善于用人,锄麑看到赵盾是一个忠臣,所以他就没有选择自杀。
师:他没有选择自杀吗?
生:噢!他选择的是自杀。第三段中赵盾说晋灵公“弃人用犬”,他不用人却用犬,这样对国家不利。
生:以上同学说的都是晋灵公的具体做法,实际上他被杀的根本原因就是文章的题目和第一句话“晋灵公不君”。
师:说得非常概括。
生:我再补充一点:因为他的“不君”导致他不得民心,引起百姓大臣不满,所以老百姓才会反抗,所以他才会被杀死。
师:通过这两个同学的补充发言可以看出正是因为晋灵公不行君道,最终失去民心,被赵穿所杀。按现在的眼光来看晋灵公之死,我们认为他死有余辜。但在那个时代对这样的君主也只能是进谏,而不能杀。如果谁杀了君主就是大逆不道。下边我们看第二个问题。
(点评:赵盾是否“弑君”,是理解“春秋笔法”的关键。教师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指导学生从文本中寻找晋灵公被杀之证,将学生的浅层阅读引向深层阅读。)
生:我认为赵盾没有参与弑君的谋划。课文第二段提到赵盾“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坐在那里假睡。
师:停一下,“假寐”的意思是“假睡”吗?
生:(沉默一会儿)不是,是不脱衣冠而眠的意思。早晨是没有人看到他的,他仍然对君王那么恭敬,所以他不会参与弑君的。还有最后一段,孔子说“越竟乃免”,赵盾明知回国要背上弑君的恶名的,他仍然返回来。
师:他为什么要返回祖国?
生:因为他爱国忠君。
师:因为他爱国忠君,所以你认为赵盾没有参与弑君的谋划。(学生点头)其他同学还有什么补充吗?
生:最后一段中说“宣子未出山而复”,晋灵公被杀时赵盾在逃亡的路上,所以赵盾没有参与弑君的谋划。
师:你是认为赵盾没有参与弑君的时间。
生:第二段中提弥明“趋登,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他提醒赵盾不是说晋灵公要杀你,你赶紧离开吧,而是按照礼节来提醒赵盾的,可见赵盾是守礼的,因此他不会弑君。
生:我认为他参与弑君的谋划了。他回来后,只是用言语来解释,并没有做出实际行动来讨伐赵穿,所以我认为他参与弑君的谋划了。
(点评:学生在“赵盾弑君”的问题上产生分歧,有助于对原文的理解,有助于思维的发展,也在一步步地接近“春秋笔法”的内质。)
师:其他同学是否同意他的看法?
生:我不同意他的看法,从“坐而假寐”一句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懂礼守礼的人,所以他不会弑君的。
生:首先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从宣子说的话中看出的是宣子没有讨伐赵穿内心的愧疚,而不是反驳董狐。
师:难道宣子说的这句话不是一种委婉的反驳吗?其他同学还有吗?
生:赵盾说“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说明他与晋灵公已经翻脸了。翻脸后他就有了杀晋灵公的动机了。而且最后一段中晋灵公被杀时,他虽然在路上,但并不能表明他之前和赵穿没有联系。“我之怀矣,自贻伊戚”这句话只表明他内心的一种感受,也没说他到底做了还是没做,所以我认为他会弑君。
生:我认为赵盾没有弑君。因为士季进谏时,晋灵公犹不改,宣子骤谏,多次进谏,说明宣子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对晋灵公像孩子一样谆谆教诲。锄麑去刺杀赵盾时看到赵盾对赵宣子非常恭敬。
师:打断一下,对赵宣子是非常恭敬吗?
生:赵宣子是非常恭敬,最后锄麑触槐而死,连锄麑这样一个小人物都不做“不忠不信”的事情,那赵宣子更不会做“不忠不信”的事情了,虽然晋灵公年纪尚小,但他毕竟是民之主。
师:嗯?课文说谁是民之主?
生:赵盾。
师:我们可以说晋灵公是国君。
生:对,既然赵宣子不会做“不忠不信”的事情,那他就不会弑君。
师:我们可以把他的话总结一下,连锄麑这样一个小人物都奉行着当时的行为准则“忠信”,那作为执政大臣的赵盾肯定也会奉行“忠信”这样的行为准则。而弑君的做法是违反这样的行为准则的,所以赵盾不会弑君。刚才有一点他说得非常好,说赵盾对晋灵公像孩子一样谆谆教诲,确实是这样。晋灵公继位时年纪尚小,是赵盾辅佐他登上王位的,而且一直忠心辅佐。
生:赵盾对当时的礼仪是非常了解的,他知道如果出山后就不用背罪名,如果他与赵穿有联系,他就会在那一天逃到国外了,可是他“未出山而复”,而且通过“我之怀矣,自贻伊戚”可以看出他对赵宣子还是非常有感情的。
师:他对谁有感情?
生:他对君主有感情,他一方面想保全自己的性命,另一方面想让别人顾及自己的实力不去伤害晋灵公。
师:我觉得她的理解有一点与我们不一样,但是见解挺独特的。我们把“我之怀矣”理解成怀恋自己的祖国,这位同学理解成了怀恋君王,也有一定的道理。
生:赵盾并没有参与弑君。有两点理由:一是赵盾是尊敬自己职业的人,从多次向晋灵公进谏可以看出;二是他是尊敬国君的人,从“尚早,坐而假寐”可以看出,他尊敬自己的职业和国君,又怎会杀死自己的国君呢?
师:我有一点赞同她,也有一点不赞同。尊敬自己的国君,所以不会杀国君,这是对的,因为尊敬自己的职业而不会杀国君,这从逻辑上恐怕说不过去。(有学生说“牵强”)
生:真正道德高尚的人是不会掩藏自己的污点的,具体说当董狐说赵盾弑君时,他也是冒着生命危险的。《直书》中就提到齐史写崔杼弑君,结果三个齐史都被杀掉了。之所以他们被杀是因为崔杼在道德上有缺陷,之所以杀齐史,崔杼是为了掩饰自己道德上的瑕疵。而赵宣子敢于把自己的瑕疵暴露出来,说明他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点评:该学生用单元“相关阅读”提供的刘知几《直书》 中的内容作为佐证,表明单元内相关材料的整合,既是完成专题学习的需要,也是完成单 元教学内容的有效途径。)
师:赵宣子敢于暴露自己的瑕疵,那你觉得他的瑕疵是什么?
生:就是写他弑君,就是弑君。
师:那你认为他弑君了吗?
生:没有(其他同学笑)。
生:就是因为在弑君上他有一定的责任。
师:我明白他的意思了,就是赵宣子认为自己品德高尚,没有杀晋灵公,所以用不着为自己掩饰,也就是“清者自清”。
生:我认为赵盾弑君了,从第一段到第三段可以看出他对君王的态度有所转变,开始特别恭敬,后来翻脸,逃跑。再说赵穿为什么要杀晋灵公呢?杀死晋灵公对他有什么好处呢?赵穿没有弑君的理由,所以我认为是赵盾指使他干的。
生:赵盾并没有参与谋划,因为他当时已经逃亡,并不知道赵穿要弑君。
(还有一些同学举手)
师:由于时间有限,课上我们不再讨论了,我认为刚才同学们的发言都不错。当代史学家钱穆认为,我们要读古代的中国史“应该拿这部《左传》作我们研究的一个基准”。所以我们的分析也应当以《晋灵公不君》为依据。刚才一些同学认为赵盾参与了弑君的谋划。我认为你们的分析是在文本的基础上加上了你们个人的推测,有点超出了《晋灵公不君》的范围。多数人认为通过本文是看不出赵盾参与了弑君的谋划的,赵盾对自己的国君始终忠心辅佐,屡次进谏却屡遭陷害,面对着不公平的待遇他选择的是逃亡,而不是弑君。
(点评:课上时间有限,对于问题的讨论可以暂告一段落,此时教师如果能把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引向课外,使学生的思维不要止于不该止的地方,或者被强行掐断,就能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不仅仅是课堂以内的事,更是课堂以外的不断汲取。模块课程与单篇教学的本质差异也就在此。)
师:既然赵盾没有亲弑君,也没有参与弑君的谋划,董狐为什么在史书中记载“赵盾弑君”呢?他们评价人物和记载事件的标准是什么?请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
生:理由是“亡不越竟,反不讨贼”。“亡不越竟,反要讨贼”这是合乎当时的礼节的;而“亡不越竟,反不讨贼”是不合乎当时的礼节的。
师:你认为他们认为赵盾弑君的理由有两个,他们评价人物和记载事件的标准是当时的礼节,对吧?(生点头)其他同学还有补充的吗?
生:我认为他们认为赵盾弑君的理由有三个。“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这句话可以分为两层,前后是因果关系。第一层是“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表示原因,因此除了刚才同学说的两个理由外,“子为正卿”也是一个理由。赵盾当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首,他回来后没有率领百官讨伐赵穿,从这一点来说这也是他弑君的理由。
师:你根据句子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很有道理,看来你的语法学习的得很好。
师:在孔子的《春秋》中还有一个弑君的故事叫“许世子止弑其君买”,有同学知道这个故事吗?
生:许国的一个国君,叫什么忘了。他生病了,得的什么病也忘了。他的儿子许世子,叫止,给他侍奉汤药,自己没尝药,就让父亲喝了,父亲喝了药就死了。
(点评:为了更清楚地让学生理解赵盾是否弑君这一问题,教师适时地向课外拓展,利用其他史料帮助学生认识该问题,这对专题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师:我们这个同学课外知识很丰富呀!由这两个弑君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先秦史官评价人物和记载事件的标准是“礼仪”(学生齐答“礼仪”)。《左传》作者评价人物和记载事件的标准是什么?
生:《左传》作者评价人物和记载事件的标准是历史事实。
师:还有别的看法吗?
生:《左传》作者评价人物和记载事件的标准是秉笔直书,直言不讳,根据事实,不凭个人情感好恶,不捏造事实,文中的“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可以印证。
师:这句话是孔子在说谁呢?
生:说董狐的。
师:请坐,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意见?
生:写赵盾的行为全都是合乎礼节的,比如“盛服将朝”一句,可见《左传》作者所赞扬的人物的行为都是合乎礼节的。
师:我们把这些同学的发言归纳一下。《左传》作者记载事件和评价人物的标准是两个:一是要符合客观真实,二是也要符合当时的礼法。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史官在记载历史时是依从一定的标准的。当然随着时代不同,评价人物和事件的标准也会不同。正是因为标准的不同,才导致了他们记载的历史事件也略有不同。中国古代的历史著作汗牛充栋,对历史事件的记载真伪相乱,以上的学习对你今后读中国的古代史有什么帮助?同学们讨论一下。
(点评:教师总结紧扣本课“据实守礼,秉笔直书”这个课题,而课题的破解又是建立在“从 ‘赵盾弑君’看 ‘春秋笔法’”这个专题学习的基础之上。专题的学习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春秋笔法”的内质,而且使学生在了解阅读历史的一些方法的同时提升了对于古人编写历史的认识。)
(学生讨论)
生:要多参考几部史书,并对这几部史书进行辨别。
师:要通过对史书的辨别来探明历史的真相。(教师板书探明真相)
生:我们还要了解这个作者,了解他所处的年代,了解他所处的文化背景。
师:我们了解他所处的背景,是为了了解他写史的……?(教师停顿)
生:了解他写史的标准。(教师板书:了解标准)
师:唐太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学完这一单元的历史著作后,你获得了哪些经验和教训呢?请同学们把你的感想写在本上。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点评:专题的学习,除了解决所选文本的各类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我”为什么要学习这些文章,“我”应该从这些文章中汲取怎样的生活智慧,陈老师在即将下课时要言不烦地点了出来,这是值得教师在教学时借鉴与思考的。)
课例品鉴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一书由10个专题组成,既有儒家的博雅与仁爱、道家的任真与旷达、史家的凝重与严谨、禅理的机趣与幽深,又有政治家经世治民的策略、改革家务实求新的观念、学问家对理性的追求。内容博大精深,而本册书的学习时间只有36课时,每个专题只有不到4个课时的学习时间。
这节课的学习不同于以前的单篇教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始终以经典原文《晋灵公不君》为依托,同时又拓展联系相关读物《直书》中“崔杼弑君”的例子和课外资料“许世子止弑其君买”的例子。这种以经典原文为主,合理勾连单元内、外其他材料,从一篇到多篇,从课内到课外的学习方法,加深了学生对“春秋笔法”这一专题知识的认识。陈巧梅老师的这节课带给我们如下启示。
第一,专题的设立要准确有效。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选修教材《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春秋笔法”。围绕这个主题,“经典原文”阅读选择的是《晋灵公不君》;“相关读物”选择的是刘知几的《直书》;“阅读指南”介绍的是“春秋笔法”、“先秦历史著作的影响”、“刘知几 ‘直书论’的内涵”;“大视野”则选入了翦伯赞的《怎样研究中国历史》。单元主题虽是“春秋笔法”,但单元几个板块内容集中表现的不是“曲笔”的一面,而是史书写作中的“秉笔直书”,即理解董狐的“书法不隐”和赵盾的“为法受恶”,体会的是中国传统史书的实录精神。可见,陈老师确立“据实守礼 秉笔直书——从 ‘赵盾弑君’看‘春秋笔法’”的学习专题正是在整体把握单元内容基础上的对教材资源的二度开发 ,也是对单元“春秋笔法”主题的体现。
陈老师这节课是依托《晋灵公不君》来实施专题教学的。文本中哪些内容最能表现“春秋笔法”呢?是晋灵公的不君之为,还是三个义士的君子之行?是赵盾作为“民之主”的形象,还是董狐书写“赵盾弑君”的做法?陈老师围绕着专题,对《晋灵公不君》进行了精心的裁剪、整合,以晋灵公为何被杀,赵盾是否弑君和董狐书写赵盾弑君的依据三个问题带动对经典原文的阅读、思考、讨论。从专题实施的过程和结果来看,选择的这些内容很好地表现了“春秋笔法”的内容。
生:第二段中提弥明“趋登,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他提醒赵盾不是说晋灵公要杀你,你赶紧离开吧,而是按照礼节来提醒赵盾的,可见赵盾是守礼的,因此他不会弑君。
生:我认为他参与弑君的谋划了。他回来后,只是用言语来解释,并没有做出实际行动来讨伐赵穿,所以我认为他参与弑君的谋划了。
这个片段,展现的就是同样的文本,学生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可见“赵盾是否弑君”引发了学生的多维思考。学生能够从文本中寻找依据,有据有序发表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比同求异,寻根问因,探究问题的意识和思考的水平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第二,专题学习的组织实施科学有序。这节课教师先从问题入手,提出“赵盾是否弑君”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接着是文本解读,通过对经典原文《晋灵公不君》文本的研读,探讨“赵盾弑君”的历史事实。最终多数同学得出赵盾没有弑君的观点。赵盾没有弑君,史家为何记录“赵盾弑君”?教师又提供相关学习资源,学生借助其他资料,从历史事实的比较以及史家不同的记录当中,寻求原因。最后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学习在文献史籍的辨别中探明历史真相的读史方法。史家记录历史常常囿于当时的社会道德价值和个人的主观判断,同一历史事实在不同史官的笔下就会有不同的记录,所以读史只有在比较联系的过程中才能辨清方向。
第三,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首先,在专题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重视经典原文的阅读,但对单元内其他文本的阅读,处理得并不够充分。从课堂表现上看,尽管有学生提到相关读物《直书》,但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对其板块的阅读尚不够充分。对此,教师可以在专题学习前明确单元其他板块学习的要求,也可以在专题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涉及,例如,在提升阶段,可以将其他板块的相关内容摘录出来或指导学生有选择的阅读。其次,学生在专题学习前的准备可以再充分一些。从课堂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出,学生的阅读视野偏窄,学生使用的材料仍是单元内材料,仍然限于教材。再次,专题学习还是学习语文。例如:“假寐”一词的学习,有关“锄麑”的朗读都是很好的言语实践活动。因此,在专题学习的过程中,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多言语实践的机会,并加强对学生言语实践的指导,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一个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