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什么样的思维训练是合适的

什么样的思维训练是合适的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们思维各种各样的事物都是通过各自的方式进行,例如记忆、观察、阅读等,通过这些方式引发大脑的联想,进而形成观念。思维训练就是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联想力和探索检验的习惯,使孩子更加有效、广泛地认知事物。因此,思维训练的方法就是根据每个人的自身情况,给他们提供一种适合他们实际的、符合他们自身能力的条件,让他们自身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调研能力得到持续的改善。

当正规科目的概念在教育界流行的时候,功能心理学的概念也开始出现。如果将思维看作一种特殊的心理机制,那么就必然存在一种特殊设计,有针对性地对人进行思维训练,就像锻炼腿部肌肉选择踢沙包、锻炼臂力需要用专门的臂力训练器械一样。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科目被认定为具有特别的功能,通过学习这些科目,人的智力或者逻辑推理能力会得到很大提高,就像针对型的训练器械要远远优异于一般的功能器械一样。根据这一理论,思维训练的方法就成为一项整套的、有规则的操作程序,包括如何启动思维器械以及让思维器械对各种各样的零部件——各种题材——保持运转。

在前文中,我们已经努力向大家解释了,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什么样的人都不存在单一和统一的思维力。人们思维各种各样的事物都是通过各自的方式进行,例如记忆、观察、阅读等,通过这些方式引发大脑的联想,进而形成观念。这种方式既能应用于现在,也适用于未来。

思维训练就是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联想力和探索检验的习惯,使孩子更加有效、广泛地认知事物。所有的科目都是具有智力的,之所以表现不同,是因为它们发展的速度有所差异。因此,思维训练的方法就是根据每个人的自身情况,给他们提供一种适合他们实际的、符合他们自身能力的条件,让他们自身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调研能力得到持续的改善。

对于这个要求,思维训练的实施者教师应该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他要研究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习惯,这样才能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第二,他要研究致使学生各个方面能力变得更好或者变得更差的条件有哪些。做到了这两点,教师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

思维训练的方法,不应该只是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有意识的设计和运用,还包括一些外部的因素。这些因素未必是教师需要考虑和运用的,但却能起到很大作用,例如学校的氛围、整体的学风等,这些因素会对学生的好奇心、联想力和有序的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一个教师只有最大限度地做到全面研究——既了解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又对学校的基本环境做了研究,并了解了环境对个人心理的影响——他才能更客观、更容易寻找到适用于每一个学生的教学方法。

如果教师做不到这一点,即既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也不能对校园这个外部环境有所了解,那么他即使有再好的教学方法,也无法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他的教学可能会收到一时的成效,但是对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却不会有促进作用。

当然,个体特征和环境特征这两个方面因素的研究缺一不可,环境特征同时也会影响到个体特征。校园对学生个体特征的影响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大的方面:

(1)学生接触到的人的态度和习惯;

(2)学校所教授的科目;

(3)当前时期的教育目的和理想。

这三个因素是学生所处的环境对他们心理产生影响的三个大的方面,无论在校园的哪个学习阶段,这三个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相应的作用和影响。具体表现如何,我们会在下文细致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