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怎样看待纪律

怎样看待纪律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们往往将思想上的纪律看作良好行为习惯的原因,实际上,这样的观点并不正确,更确切地说,纪律是一种结果。不过,这样的比喻似乎并不恰当,我们且不讨论它们是否属于纪律,至少可以确定它们不属于智力纪律的范畴。在一定程度上,纪律等同于自由,而不是一种强制和约束。

如何看待纪律?人们往往将思想上的纪律看作良好行为习惯的原因,实际上,这样的观点并不正确,更确切地说,纪律是一种结果。而无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如何,只要他达到了智力上的完美独立和自控,他的思想就会变得自律。所以,思想自律是一种智力和控制力达到一定高度而自然形成的力量和能力,它是人通过原始的天赋,在后天的成长和锻炼过程中逐渐获得的有效力量。

一个人一旦拥有了自律的能力,那么,即使在没有外界监督和约束的情况之下,他也能够依照合乎社会规则的方法行事。这也是教育的目的,即让学生这些社会未来的主导者培养和学会这种自律精神,而无论在何种形势和环境中,纪律都是具有正面意义和建设性意义的。

虽然如此,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却很难把纪律看作是正面的,相反,更多的人认为纪律是一种让人痛苦以至于难以接受的、负面的东西,它只会对人们的思想进行强制,迫使人们放弃和脱离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屈服于规则的约束。更多的人觉得,纪律于人而言,唯一的积极意义在于它能磨炼一个人,人们被迫遵守纪律,最终为的是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纪律的实行是得到结果之前的准备。

纪律对人的磨炼往往是无情的,就像持续不断地捶打一块有杂质的铁矿,目的是让它成为精铸的钢材;还像是军队的严酷训练,为的是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优秀的士兵。不过,这样的比喻似乎并不恰当,我们且不讨论它们是否属于纪律,至少可以确定它们不属于智力纪律的范畴。确切来讲,这些训练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让人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而是让人获得井然有序的行动模式。

在校园里,太多的教师就像这样的比喻一样,他们并没有弄明白什么是思想的纪律,却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正是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但是实际上呢?他们采用的方法与自己所期望和认为的相反,他们做的一切都是在压制学生的思维活动,最终导致学生变成了机械死板的学习机器,孩子的心理也被压制,以至于形成了不断被动和屈从的习惯。

如果我们抛开对纪律的错误看法,从智力的角度来看待和认识纪律会更加客观,也更容易认识到纪律是一种独立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纪律等同于自由,而不是一种强制和约束。这是一种智力上的自由,是有效智力的习惯性力量,这种自由不仅不会受到外在行动的阻碍,它也能让人进行自主独立的思考判断,不会受外界信息的干扰,也不会随波逐流。

当然,思维存在一定的自发性和自然性,这种特性是与生俱来的,表现在具体的实际当中,就是一些瞬间或者偶然出现的想法。而针对这种自发性,很多教育工作者往往会想方设法地去帮助学生,让他们继续保持这种思维的自然性。因为思维的自发性和自然性是让学生保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因素和源泉,所以,教育者们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检验和实施,例如提供有趣的材料、各种各样的工具和设备、设计灵活多样的活动模式等,力求让孩子的个性得到保持。

虽然这些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值得肯定,但是这样的做法却未必能够见到实效,也未必存在实际意义。因为他们忽视了一些条件,而这些条件正是恰好达到真正的自由所应该具备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