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堂心灵成长课上,我请学员来分享自己的故事。当我叫一位年轻的女士走上讲台,并请她坐在我的椅子上陈述时,她非常羞怯,近乎不敢,后来还是自己搬了椅子来坐下才敢说话。但随即她不停用手捂胸口,看起来非常紧张不安,似乎很难受。当我询问她这是为什么时,她表示她一直就是这样,每到公开场合需要讲话时候就很害怕,心跳得很厉害,要这样捂着才舒服些。
后来我就让她用手捂着胸口,闭上眼睛回溯从小经历过的快乐或痛苦的事情,过了一会儿,她哭起来,说三四岁时有一次见爸爸妈妈打架,妈妈手都被打肿了,奶奶却说:“打肿活该!”她就去问妈妈:“为什么你的手被打肿了奶奶还说活该?”妈妈听了很生气。而奶奶、爸爸和姑姑都指责她说谎,骂她,使得她一直不能忘记这份看见母亲被打的惊恐,以及被家人冤枉的委屈,直到此刻,这一切似乎仍历历在目。
瞬间,我明白了她的自卑、紧张从何而来。从小经历的类似的事件一定使得幼小的她认为自己是不被爱、不被接受的,没有价值的,因此即使长大了,她的内在还是那个软弱无力、无助彷徨的小姑娘。
当我看到她无法利用内部资源修复内心的伤痛,就让她从回溯过往中出来,检视现在的生活。我留意到,即便她是如此自卑,谈到儿子时却充满了自信,非常骄傲,全然相信孩子又漂亮又能干。于是,我让她把在场的学员当做孩子,让学员以孩子的身份来回应她。很快地,她就展现出了非常有能量的一面。动作有力,眼睛有神采,整个人极有活力,大家这才发现她原来是漂亮的。
她感激地跳起来拥抱我,说我给了她自信,发现了自己的力量。我告诉她这只是个充电的过程,并让她带着新注入的能量重新回溯过去,去面对内在那个弱小自卑的小女孩,鼓励她把这个内在的小女孩当成现实中的儿子,鼓励她作为一个温柔细腻有爱心的好妈妈去跟小女孩交流。
终于,她在思想上真正地接受了父母的打架事件不应该由自己来负责这个道理,认识到过往那个眼睁睁看着母亲被打,说出事实还被冤枉训斥的小女孩,早已长成了充满了爱和力量的母亲,于是她找回了自信。
后来她告诉我,在公开场合发言的时候,她再也不会用手紧张地捂着胸口了。
所以,当你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和感受时,不能仅仅着眼于他的行为和感受,而是必须先改变他行为背后的思想。爱因斯坦说过:“我们面对的重大问题,无法在我们制造出这些问题的思考层次上解决。”那么,在行为背后的思想层面,包含着些什么秘密呢?
我们的大脑有六个不同层次去思考及处理事情和问题,我们称之为思考逻辑层级——
精神:自己与整个世界的关系。(人生的根本目的与意义)
身份:自己以什么身份去实现人生的意义。(我是谁,我要怎样过我这一生)
信念/价值观:配合这个身份,应该有怎样的信念和价值观。(为什么做,有什么意义)
能力:我可以有哪些不同的选择?我掌握和需要哪些能力?
行为:在环境中我们的运作。(做什么,不做什么,有没有做)
环境:外界条件、资源和障碍。(时,地。其他人,其他事物)
图2-2 思考的逻辑层级
所有活动系统都是一层层地藏于另一更大系统内。这种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会产生不同层次的程序,而整个系统本身也有整体的运作程序。我们的大脑、语言及社会系统就是这样一个自然的思想层次。
从思考逻辑层次中可以看出,当你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和感受时,必须先改变他的思想,包括他思想中的身份问题——他是谁?价值问题——什么是有价值的?他为什么那么做?以及信念——必须或只要怎么做就可以。
本节开篇案例中的这位女士,在上我的课程之前,她对自己的身份认知是——我是可怜无助受过伤害的小女孩;她的价值观中有这样的内容——我这样的人是没有价值的,我的价值很低很低;她的信念则是——我无法不自卑,面对他人时无法不紧张害怕。
而我改变她行为和感受的方法则是,令她重新确认她的身份——我是有力量的成年人,有爱心的母亲;重新建立价值观——我是有价值的,活出了自信和自我,我就是有价值的;重新建立信念——我可以不自卑,可以不紧张害怕。
是的,思想的王国里,有着身份、信念、价值观这些子民。我们和孩子的每个思想中,也同样都包含着它们。只有当我们自己的大脑中有正确的身份感、正确的价值观和信念,我们才会有正确的行为。当我们试图改变孩子时,也只有致力于帮助孩子在思想中建立正确的身份感、价值观和信念,努力才会真正有效。
身份、信念价值观,这是思想拉动行为的杠杆。
弗洛伊德说过,一个人做一件事,不是为了得到一些乐趣(正面价值),便是为了避开一些痛苦(负面价值)。所以,价值是做与不做任何事的原因。也因为如此,推动一个人的方法必然是在价值观上下功夫——他在乎一些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在要他做的事情里增加这些价值。
这些年来,我们的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的偏差,很多时候就在于我们在思想层面出了偏差,我们忽视了“身份建设”。在孩子的成长中,很少让孩子明确自己的身份——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有能力解决自己问题的人,一个中国人。我们过多地保护,过多地包办,使孩子把自己的身份确立为——一个什么事情都要父母同意,离开了父母就什么也做不了的人,一个为父母读书的人。至于孩子是中国人,应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一点,唯高考指挥棒马首是瞻的老师和父母,强调得越来越少了。
我们忽视人文教育,只重视能力、知识,这实际上是忽视了价值观和信念建设,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一切不是问题,家务可以不做,老人可以不孝敬,对国家社会的事情可以不关心,一切要求可以满足。前几年清华大学出了个学生用硫酸烧伤动物园里的熊的事件,令许多人感叹孩子们的价值观有问题。如今很多中小学生动辄比较谁的爸爸官大,谁家更有钱,谁一身名牌,仰视权贵,看低下层出身的同学,价值观已经非常之单一、扭曲了。
记得我有一个中学同学,念书时爸爸管得很严,尤其是在行为层面,爸爸给他制定了很多规条,所以学习成绩很好,考上了名牌大学。可是进入大学后他非常放纵自己,吃喝玩乐,翘课挂科乃家常便饭。班会上,老师问起人活着的意义,他说,人生在世,吃穿二字。后来他被勒令退学了。
除了信念价值观扭曲,我们的教育中还普遍存在着价值观过分单一的问题。我本人可以说也吃过这个苦头。记得我妈妈从小就告诉我,要学习好,学文科没用,学理工科才有出息,要当科学家,所以我从小就把神经绷得很紧,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对做家务等诸事都很看不起,人生的意义似乎就是成为第一,长大后要到麻省理工大学深造,要成为中国的居里夫人。虽然我15岁就考入科大少年班,在母校也算很轰动,但毕业后做了十年的工程师之后,我终究还是放弃了工程师的工作,因为我终于明白,终日与数字打交道并不能令我快乐。要放弃原来的价值观很难,庆幸的是,在多位心灵成长导师的帮助下,我建立了更为丰富的价值观。探索心灵的奥秘、帮助别人、成为慈爱的母亲、享受生活中的每一缕清风等等,都成为了我人生价值观的一部分,我真正开始了全身心享受工作和生活。
在一个家庭中,是什么在塑造孩子呢?是期待。
父母最大的失误就是:对孩子有错误的期待。
父母的信念价值系统,最终会产生一些规条,这些就变成了孩子的环境,最后会变成孩子的行为。
让我们经常检视我们的思想系统,用好的思想去影响孩子,不要把思想的垃圾倒进了孩子的身体里。
当然,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明确一点: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应该有独立的思想,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他们。
纪伯伦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
他们是对生命本身充满渴望的女儿,
他们是经由你来到这个世界,
但不是出自于你,
虽然他们和你在一起,
但他们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
但不是你的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他们的身体居住在你的屋子里,
但是他们的灵魂却不是,
因为他们的灵魂居住在明日之屋,
甚至在梦中你也无法前去探访。
你可以尽力使自己变得像他们,
但是尽力不要使他们像你。
因为生命不会倒流,
也不会驻足在昨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