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荐电影《小孩不笨》

推荐电影《小孩不笨》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孩不笨》是2002年新加坡最卖座的电影之一,讲述国彬、Jerry、文福三个小学生,如何面对学业不佳带来的烦恼,并给三个家庭带来一连串冲突的故事。国彬因学习成绩总是达不到母亲的要求想自杀,被警方救回。他委托国彬父亲任职的广告公司设计广告,因两人有前嫌,Terry父亲对国彬父亲的创意不满,两人关系更为恶化。在这里,让我们透过剖析《小孩不笨》中国彬和Jerry两家人,来进一步理解家庭教育中是哪些因素在影响和改变着孩子。

《小孩不笨》是2002年新加坡最卖座的电影之一,讲述国彬、Jerry、文福三个小学生,如何面对学业不佳带来的烦恼,并给三个家庭带来一连串冲突的故事。新加坡的小学生到了五年级,便要依学业表现,被分派就读EM1、EM2或EM3三种不同课程,其中EM3内容最浅,亦被视为最没前途。影片中的三个小学生国彬、Jerry、文福都被分到EM3班级就读,因此被其他学生瞧不起,老师、亲戚和朋友都认定他们是“笨小孩”,他们也因此很不喜欢自己的学校。Terry生活优越,喜爱依赖别人,做事没主见,逃避责任;国彬喜爱画画,母亲却认为这会影响学习成绩而经常加以责备;文福则需要照顾弟弟,以及帮母亲料理餐馆。

国彬因学习成绩总是达不到母亲的要求想自杀,被警方救回。母亲气昏入院,验出患了血癌。为救国彬的母亲学校倡议学生和家长一起验血,Terry的骨髓合适,这次他不顾父母的反对自己作出了决定——捐骨髓。不过最后医生发现血型合适的是Terry的爸爸,国彬的母亲得救了。国彬的父亲出于感激帮助Terry父亲的肉干厂设计了新的市场营销推广方案,使Terry父亲也渡过了难关。

Terry父亲开了一家肉干厂,后来生意因“台湾肉干王”侵占市场而日渐衰败。他委托国彬父亲任职的广告公司设计广告,因两人有前嫌,Terry父亲对国彬父亲的创意不满,两人关系更为恶化。

EM3班来了位新老师,她善于鼓励学生,借此帮他们建立自信,文福和Terry的成绩在她的引导下都渐渐有所提高。最后,文福的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Terry懂得学会自己思考和判断,国彬的画得了奖并可能到美国去深造。

在这里,让我们透过剖析《小孩不笨》中国彬和Jerry两家人,来进一步理解家庭教育中是哪些因素在影响和改变着孩子。

先来看国彬一家。

国彬妈妈的行为可谓不明智——每天逼迫孩子学习、打骂孩子,经常在孩子面前哭,这是因为她的情绪总是处于失望、沮丧、愤怒当中,而她之所以有这样的情绪,是因为她认为,没有文凭不能成功,要出人头地必须学业出色,只有让孩子出人头地,自己才是个好妈妈,一个出色的妈妈。

国彬妈妈的行为、情绪和思想都给孩子带来了非常负面的影响:国彬的行为令人担心,他无法专心学习,失去生活的兴趣,差点跳楼自杀,总是被一种无助无望的情绪所笼罩,在思想层面认为自己很无能,没有价值,对不起妈妈。

在国彬妈妈和国彬身上,我们看到了负面情绪造成的破坏力:妈妈终于病倒了,得了血癌。国彬身体消瘦,了无生趣。我们知道,无助无望等负面情绪会严重破坏人的免疫系统。

为了避免国彬家的悲剧,我们学到了父母应该在思想层面放低对孩子的期待,或转移期待。比如,国彬妈妈应看到国彬绘画天赋所带来的某种转机。所有的家长都应该相信,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其独特的天分、才能,社会所需要的才能是多元的,不要觉得宇宙中资源匮乏,充满竞争,所有的人的路都只有一条。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路。父母应当学会发现孩子独特的天赋才华,进而欣赏。不仅如此,还应让孩子学会自我发现与自我赏识。

国彬爸爸的态度是正确的,他认识到人的能力、精力、时间是有限的,既然孩子已经尽力了,就不应该再逼他。

再来看Terry一家:同一个家庭养出了Terry和姐姐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孩子,一个懦弱、顺从,一个极端反叛。

用心理学的眼光来看,这几乎是个必然的现象。如果一个家庭中有个极端控制型的妈妈,那么必然会导致孩子出现两种可能:或过分懦弱,或过分逆反。

Terry为什么对妈妈如此唯命是从?原来,妈妈每次都是让Terry在非常强烈的害怕情绪中接受她的指令,并且这种控制行为频繁发生,事事控制,在孩子照她的话做后,又总是给予一定的好处,所以导致孩子件件事都顺从她,没有主见,没有责任感。

从Terry身上,透露出了人类学习的特点:

·高强度的情绪。

·重复的行为。

·趋乐避苦的动力机制。

打个比方,情绪就像火,要学习的思想或观点则像铁板,只有高强度的情绪才可以在铁板上烙出一个一个印痕,从而深深地理解和牢记。

因此,想让孩子有好的学习效果,或想改变他的行为,就应该把他调到高强度的正面情绪之下,比如让孩子感到非常愿意做、有决心做、做起来快乐、很有意思、有希望得到很好的效果等等,与此同时你要多次重复认同他,总是给予支持的行为,不要夸奖一两次就不夸了,令孩子品尝到学习或改变的快乐,那么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也就改变了。

为什么国彬妈妈无论如何逼国彬,国彬看起来也很努力的样子,但学习效果就是不好呢?这就是因为他没有处于高强度的正面情绪之下,而总是处于高强度的负面情绪之下。母亲的责骂和哭泣,失望的眼神,使他觉得自己是如此的无能,学习是如此的枯燥和痛苦。趋乐避苦的动力机制发挥作用了,所以他一边学习,一边其实也在逃避,效果当然就不好了。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恰恰在这一点上很糊涂。他们常常在孩子根本不想学习的时候逼孩子学习,又经常责骂孩子不努力,成绩差,因此带给了孩子高强度的负面情绪。在这种不想做、讨厌学习、看不到获得好成绩的希望的情绪之下,孩子能学好么?当他们想让孩子改变某种行为的时候,通过责骂把孩子搞得灰头土脸极不高兴,在强烈的抵触情绪之下,指望孩子改变行为当然就难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