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活出自己的主控权

活出自己的主控权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经验”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我们对事实的定义。当我们具有这种弹性的时候,思维就是正向的,就有更多的选择权,这个选择权就像一个阀门,代表了我们的生命具有主控权,不会被现实牵着鼻子走。能够活出主控权,打开自主选择这个阀门,是因为人有一个心理程式:我要为我的生命负责任,我这一刻这样选择,下一刻它创造这个结果,这个结果好也罢,坏也罢,都是我创造的,我自己来承担。

回顾过去,这是每个人都经常在做的事。人类的记忆是那么强大,不会轻易忘记发生过的事情,而过去所经历的美好与欢乐也常常会带给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不过,我们要谈论的是,在问题面前,你是选择回到过去,还是选择面对未来?选择记住负面的信息,还是从中发现正面的信息?是选择去创造好的结果,还是反复纠缠于时间的因?

举例来说,如果你恋爱失败了、离婚了或是丢了工作,是应该一遍遍痛苦地回忆、哭泣、谴责,还是放下这一切,重新寻找机会?孩子行为习惯不好,学习有困难,经常跟父母起冲突,父母是选择不断责骂孩子,抱怨自己命不好,还是致力于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小时候父母没能给你足够的关心,还经常打骂你,使你现在很不顺利或很不幸福,你是选择怨恨他们,还是打开心中的结,原谅他们,让自己身心获得平静?

有很多的人,是选择了过去,一旦发生问题,他们立刻悔恨自己,责难他人,抱怨现实世界的无情、不合理,却不去解决问题。也有很多人,是选择了未来,任何问题发生后,他们不是去悔恨抱怨,而是首先想到如何去解决、改善,而他们最后也真的找到了方法。

“经验”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当一个事实发生了,你会对这个事实下一个定义,这个定义可能是成功,可能是失败,可能是收获,也可能是失去,可能是值得的,也可能是不值得的。所以,“经验”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我们对事实的定义。你不可以改变事实,但可以选择如何去定义这个事实。

民间流传一故事:有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卖伞的,一个是染布的。晴天时,她愁卖伞的儿子无生意,雨天时又担心染布的儿子染好的布晒不干,天天是那样忧愁,在愁闷中头发白了许多。后来有人对她说:“晴天时你染布的儿子能赚钱,雨天时你卖伞的儿子能赚钱,这多好啊,不管是晴天雨天,你都有儿子能赚钱!”老太太一听果然有理,从此每天都很快乐。

看,事实没有任何变化,老太太只是在听取了别人的指引后重新定义这个事实,所获得的经验就大不一样了,心情也完全改变了。

如同这个老太太一样,如果我们面对已经发生的挫折、不幸或其他的问题,总之一切看起来是负面的东西,愿意去重新定义,就能从中获得资源,获得教训,将绊脚石变成垫脚石。这正如远古的人不懂得火的厉害,火中取栗,被火烧伤,这是个不幸,可人也因此认识了火的特性——能够带来热量,能把肉烧熟,于是他们学会了利用火,以及预防火带来的更大的伤害。

而如果你只看到了不幸、过错,只是在抱怨、指责,那你就不能获得任何资源,也不会解决任何问题。

这就是两个方向的意义。对于过去,我们要去接纳、放下、讲和,对于未来我们要去创造,尽全力去掌控现实世界,知道我们的生命由自己来主控。当你明白你可以选择你的思想,你的看法、感受,你的情绪,你的行为,你就明白了,现实是由你掌控着的,你有选择权。

在没有认识到生命的这份选择权之前,很多人都不是自己行为的主人。现实的刺激一来,立刻做出反应。看到孩子不做作业,马上生气、指责。听到孩子顶嘴,马上怒不可遏。打开孩子低分数的试卷,立刻失望沮丧。这样的人,他从已经发生的事情中吸收的全是不好的经验,得到的全是负面的信息,因而无法获得有用的资源去开创未来。

如果我们懂得生命有自己的选择权,就会明白在现实的刺激和我的反应中间,有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是我们可以选择的。别人做了什么,我不必发火,选择微微一笑。别人愤怒、有情绪,是别人的事情,不代表我也得跟着愤怒或闹情绪,我可以等他脾气过了,平静了,再和颜悦色地和他讲道理,这样才会有效果。这就是我们所推崇的做人处事的弹性。从上一章里,我们已经知道,情绪的问题有对应的处理情绪的方法,情绪不对,不代表行为不对。当我们具有这种弹性的时候,思维就是正向的,就有更多的选择权,这个选择权就像一个阀门,代表了我们的生命具有主控权,不会被现实牵着鼻子走。

能够活出主控权,打开自主选择这个阀门,是因为人有一个心理程式:我要为我的生命负责任,我这一刻这样选择,下一刻它创造这个结果,这个结果好也罢,坏也罢,都是我创造的,我自己来承担。所以,一个愿意去主动选择如何定义现实的人,对生命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相信自己内在的资源可以为将来创造一个好的结果。带着这份信心他能顺利再走向未来,这个未来就会不一样了。

对于父母来说,了解了这一点非常有价值,他将因此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明白孩子过往的这个结果是父母造成的。如果孩子有问题,那是因为父母有问题,孩子今天的果,是因为父母过去的因。

孩子不听话,是因为我过去打骂太多,他开始叛逆;

孩子爱撒谎,是因为我过分严厉,令他害怕诚实带来的责罚;

孩子身体不好,是因为我没有注意营养学,没有带领他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

孩子不爱学习,是因为我没有带领他体会到求知和成功的乐趣,我没有及时协助他;

孩子之所以跟我不亲,是因为我从小陪伴他的时间不够多,陪伴的质量不高;

……

于是,父母可以放下对孩子的不合理的期待与苛责,接纳孩子的种种表现,开始着手去改变自己的思想、情绪、行为,引导孩子创造出不同的结果。

这里所讲的就是问题的三个层面,一条是时间轴,分别指向过去和未来;一条是价值轴,分别指向正向和负向;一条是因果轴,分别指向原因和结果。

在时间轴里,一条路通往过去,一条路通往未来。我们是选择过去,还是未来?

在价值轴里,一条路代表正面价值,一条路代表负面价值,我们是选择正向,还是负向?

在因果轴里,一条路通向因,一条路指向果,我们是选择因,还是选择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