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导演们早就知道,在电影或电视节目开始时的几分钟内,如果没有有趣的事情发生,那么观众就会换频道。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课堂。你需要在任何课程开始时的几分钟内抓住学生的兴趣,不仅要预报课程的进展情况和学生将学到的内容——这些曾经被马德琳·亨特被称为“期望设定”——而且要给出一条原因,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下面是如何在一节课的开始就吸引学生兴趣的几点建议。
提出一个问题 在一节课的开始引入一个恰当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集中听清楚将要学习的内容中的重点(而不只是新奇点)。范例如下:
提出挑战 约翰·梅迪纳指出,人类的大脑,天生就是解决难题的。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充分利用这种欲望。例如,你可以给出一个特别令人费解的句子或者是一篇内容臃肿的散文,并要求学生以简单直白的语言解释或重写。与此类似,在2012年美国课程发展监督协会(ASCD)的年会视频中,教育家兼作家的哈维·席尔沃提到了自己的一个故事:他曾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数学问题,并“警告”五年级学生“不要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它会伤害你的大脑”。当然,逆反心理起了作用,学生一整天时间都在试着解决这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运用新奇感 神经学家朱迪·威利斯认为惊喜和新奇感作用巨大,能提高学生的领悟力,激起他们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密切关注下一步会如何。教师可以使用“改变房间的安排,使用新的公告板,当学生进入房间时播放音乐以及其他可以唤起学生好奇心的活动”,提醒大脑自然刺激过滤功能,即网状激活系统,“去引起他们注意,因为某些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并且需要进行进一步评估”。另一种在你课堂上运用新奇感的方式是引入意想不到的道具(比如,一个古老的手工艺品,从电子显微镜中获取的一个图像,或者一种颇具文化或历史意味的服饰),它提供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和引人入胜的方式,在即将到来的话题或主题之前抓住学生的兴趣。
有条理的学术争论是一种课堂讨论的技法,鼓励学生进行研究,然后互相交换彼此的观点,在包括科学、文学和历史在内的各种学科领域,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有见地的辩论。例如,学生可能参与讨论的问题如下:
在引入争议话题后,教师随机分配三到四个学生为一组以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每个小组对课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三个主要依据支撑他们所分配到的观点。
要求学生仔细聆听反对的观点,做笔记,并重新表述其他小组的观点,以确保对他们正确理解这些观点。经过小组讨论,个人撰写自己的见解,明确所支持的立场。
除了吸引和激励学生,有条理的学术争论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内容体系,学会用事实表达和支持自己的观点,虚心理解并且讨论出不同的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