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些人抨击称,行为主义会打压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另一些人让我们相信,激发学生的关键在于明确激励与奖励的正确方式。温和的要求之所以对学生有效,原因之一是能够达到一种平衡,既为学生提供内在动力,也提供外在激励。事实上,要求学生和支持学生似乎是贯穿于如何提升学生成绩这类研究的基本原则。因此,它们正是一种教学上的阴阳调和,共同帮助教师和学生获得成功。
教育界一直饱受对立观念的困扰:整体语言教学法与自然拼读法、直接教学法与建构主义,数学原理与应用等。我们也可以再加上内在与外在动机。有些人抨击称,行为主义会打压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另一些人让我们相信,激发学生的关键在于明确激励与奖励的正确方式。
现实似乎不左不右。在对208个天才少年(这些学生在艺术、音乐、数学、科学、体育等学科有特殊才能)的深入研究中,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顿(MihalyCsikszentmihalyi)和他的同事发现,那些能够长期坚持并且培养自己的才能的孩子兼有内在动力和外部激励:内心非常乐于锻炼自己的才能,同时也表现出“认真的目标导向”——希望将他们的兴趣转化为长期的外部奖励,比如成为职业运动员、音乐家或是科学家。
虽然教师支持学生的意义很大程度上与内在积极性关系密切——寻找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发展与学生的关系让学生愿意学习,以及为学生提供反馈来推动其成长;然而,正如我们在第一部分指出的,教师也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设定的标准高于他们为自己设定的目标等,总之要运用外在激励。温和的要求之所以对学生有效,原因之一是能够达到一种平衡,既为学生提供内在动力,也提供外在激励。事实上,要求学生和支持学生似乎是贯穿于如何提升学生成绩这类研究的基本原则。在许多方面,如果没有第三部分,本书将是不完整和不平衡的。因此,它们正是一种教学上的阴阳调和,共同帮助教师和学生获得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