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媒体的灵活性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新媒体的灵活性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在新媒体时代,手机短信、博客、网络论坛以其灵活、快捷的特点,日益成为一种崭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并显示其独特优势。在新媒体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地位、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学生工作实践的开展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搭建了团学工作、党建工作的短信平台,设立“安全小贴士”温馨短信群发,既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又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多以课堂授课为主,配合座谈、讨论、会议等其他形式。这些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不仅内容的覆盖面有限,而且受教育者的数量也很有限,更不能针对个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这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停留在形式上,无法细致入微。(14)而在新媒体时代,手机短信、博客、网络论坛以其灵活、快捷的特点,日益成为一种崭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并显示其独特优势。(15)“新媒体网络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交流,使思想政治教育由原来集中统一的一刀切模式转变为多样化的教育模式”(16);“使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和被动接受转变为双向、多向的直接交流和互动,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以人为本”(17),注重学生个体品质教育与培养;使单调的指示、命令、说教,转变为图文并茂、多媒体并用、生动活泼、平等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模式。

在新媒体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地位、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教育者是高高在上的理论传授者、思想布道者,而受教育者成为被灌输的容器,教育效果不容乐观(18)”。而“通过校园网络的聊天室,BBS栏目以及学校的各类教育教学网站,使学生通过新媒体,发表言论,由被动接受转为自主学习,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开放民主的教育方式得以运用(19)”。也就是说,借助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课堂这种原本狭小的现实空间,变成开放的、虚拟的网络空间,大学生不必在规定时间去规定的地点,而是通过无线网络或者移动通信网络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教育和知识,参与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来,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也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辐射力。例如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学生工作实践的开展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搭建了团学工作、党建工作的短信平台,设立“安全小贴士”温馨短信群发,既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又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