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交通大学,有一个“神奇”的人才培养特区:
创造性提出“致远模式”;校长亲自担任“致远学院”院长;诺贝尔奖、图灵奖得主、院士、千人计划专家组成“全球名师团”;为未来科学大师“量身定制”独特培养方案;实施“大师陪伴计划”;学生拥有超高“学术幸福指数”……从上海交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这个“摇篮”里走出的毕业生已经达到国际一流大学Top5%学生的水准,95%的毕业生走进普林斯顿、康奈尔、耶鲁等国内外一流大学深造;力克MIT、斯坦福、东京大学,三次摘取“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ACM)全球总冠军……
如今,“致远模式”的溢出效应已辐射全校,“致远荣誉计划”覆盖学校所有专业,打造与世界接轨的卓越人才成长体系。“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知识整合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多元文化理解和全球化视野的创新型领袖人才,打造孕育未来科学大师的摇篮”,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致远学院院长张杰对“致远模式”的使命这样描述。
“名师出高徒”。在“致远模式”拔尖人才培养特区中,每个学科方向都有一张“最豪华”的课程表,每张课程表的背后都有一个“最豪华”的“全球名师团”。“致远特区”按照学校顶层设计、采用各种灵活的人才聘用方式,在短时间内汇聚了一大批全球最优秀的师资,建立了国际一流的师资队伍。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Tony Leggett讲授《超导引论》,“致远讲席教授”、法国海军学院应用数学系教授Radja Alexandre讲授《泛函分析》,“致远讲席教授”坂内英一讲授《图论》、《图与网络》,纽约大学柯朗研究所教授,“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蔡申瓯讲授《统计力学与热力学》专业研讨课,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鄂维南讲授《应用数学导论》、《常微分方程与动力学系统》……翻开数学与物理方向的课程表,主讲教师有67人,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Tony Leggett等24位海外教授,8位“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8位“长江学者”、7位“国家杰青”。
在致远特区,所有的课程都由世界顶级的教授或全校各个院系内最好的老师亲自讲授。学院不仅吸引了一批交大的教授,还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一批对人才培养特别有兴趣的学者。致远学院通过组成讲师团的形式,把国内外顶级教授汇聚在一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目前,致远学院各专业方向的师资模式逐步趋向稳定,三分之一以上的主讲教师都由上海交大院士、“千人计划”、“教学名师”和“长江学者”等,以及来自普林斯顿大学、康奈尔大学、耶鲁大学等海外一流大学的教授担任。截至2013年底,致远学院的授课教师包括80名校内教师和58名海外教授,共开设269门次专业课,涵盖21门各级精品课程内容。
学院还邀请一批国际杰出学者每年来致远开设专业课或暑期研讨课,并通过为学术大师选配校内青年教师担任助教加强校内教师培养,保证师资水平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致远学院和自然科学研究院平均每年联合举办上百场学术讲座,诺贝尔奖得主David Gross、小林诚、Tony Leggett,图灵奖得主John Hopcroft、姚期智,菲尔兹奖得主Vaughan F.R.Jones、Cédric Villani,美国科学院院士沈元壤、Harry Swinney等百余名海内外学者来访交流,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专业兴趣。
学生们常说,“致远特区”是一个大师云集的地方,“转身遇到大师”对他们来说,早已习以为常。豪华的名师阵容和氛围也让多次来访的美国科学院院士Harry Swinney教授感到惊讶:“这里的教师、学生、组织管理以及学习氛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令我回忆起自己难忘的大学时光。”
【故事1】“神秘访客”求贤若渴
在交大的“致远特区”,每位大师的加盟,背后都有着一些感人的故事。图灵奖获得者、享誉世界的计算机科学家和教育家、致远学院计算机科学方向首席教授John Hopcroft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结缘“致远”的背后,也有着一个“传奇”故事。
“致远特区”成立之初,有专家向上海交大校长兼致远学院院长张杰推荐计算机科学领域世界最高荣誉“图灵奖”的获得者John Hopcroft教授,张杰当时立即给John教授发送电邮表达诚挚邀请。然而,John的回复快速直接,“感谢邀请,但抱歉无法加盟”。这两位科学家、教育家的“网络对话”自此开始,至今保留在张杰邮箱里的数十封邮件便是最好的见证。他们就拔尖人才的培养进行交流,就教育改革进行探讨,尽管张杰依然数次抛出橄榄枝,但John还是没有答应。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2011年初夏,偶然的机会,张杰从好友处获悉John正在重庆讲学,他辗转打听到John下榻之处,并于当晚专程飞赴重庆,与John入住同一宾馆。那晚,他俩还在邮件中继续探讨着关于人才培养的话题,John毫不知情,此刻电邮的主人就“近在咫尺”。
第二天清早,John的房间响起礼貌的敲门声。
“你是来接我去做报告的吧?我们出发。”
“是的,教授,我是来接您的,接您去上海。”
“可我的报告就是在这里啊!”John的脸上写满了疑惑。
“教授,您好!我是上海交通大学张杰,谢谢您在邮件中分享的经验,很高兴见到您!”张杰微笑着伸出手。
John脸上惊讶的表情,至今都留在张杰的记忆中。John把张杰迎进房间,听了张杰对交大“致远”的介绍以及对发展交大计算机学科的设想。John不仅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且立即接受了张杰的访问邀请。
2011年6月,John正式加盟“致远特区”,开启了难忘的筑梦之旅。
【故事2】一道永恒的“智慧光束”
在致远学生的记忆中,或许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场景令他们一生难忘。
偌大的教室里,一位和蔼、慈祥的教授,打着手电,在黑板上写写画画,讲解着题目。而这时坐在教室里的每一位同学都静静地聆听,望向那束照向智慧的光芒。
这堂令学生终生难忘的课,是由图灵奖获得者、康奈尔大学教授John Hopcroft主讲的。这位获得被誉为计算机界诺贝尔奖——“图灵奖”的教授,用一束手电光,为致远学子照亮了智慧的光芒。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堂课?
原来,2013年12月9日,John Hopcroft教授在刚刚结束了在康奈尔的教学后,飞赴上海。这是他第五次来到致远学院进行授课。和每次授课一样,此次课程持续五周时间。
就在2013年课程即将接近尾声的时候,教室突然一片漆黑。
“怎么回事?”同学们议论起来。
“这是在提醒我应该下课吗?”正在授课的John教授幽默地说。同学们被瞬间逗笑了。
就在助教前往通知物业修复跳闸电路的间隙,John教授拿出他一直随身携带的手电筒,一道明亮的光束射在刚刚正在讲解的题目上。
John教授笑着跟同学们说:“先用这个,如何?”
原本安静的课堂爆发出惊诧的赞叹声,随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就这样,凭借着这束光亮,John教授继续给同学们上起课来。学生们用手机拍摄下这感人的一幕,“智慧光束”的故事也在致远学院流传开来。
【故事3】“空中飞人”的幸福时光
奔赴世界各地参加会议、做学术报告,对国际学术“大牛”们来说是“家常便饭”。曾经有一位著名学者把自己在各地空中飞行的时间和在地面上作报告的时间作了比较,他一年之中在空中度过的时间甚至超过在地面生活的时间。他戏称自己为“空中飞人”。
记者了解到,致远学院组建的师资队伍中,不仅有最具创新思维的国际知名学者,更包括诺贝尔奖、图灵奖得主等在内的国际学术大师。他们当中,并不乏“空中飞人”。然而又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出现了。
在“致远特区”,他们每年授课长达数月,而且每天至少拿出两小时的时间,与学生们频繁互动,学院竟然成了他们与学生探讨交流的“生活园区”。与大师们几乎朝夕相处的交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极大地激发着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人生的追求。
“我很享受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光,他们真诚、聪明,有很多创新的想法,提出问题的能力超乎想像。他们需要我,我同样愿意和他们在一起”,一位学术大牛的话,道出了“空中飞人”们的幸福所在。
“大学的本质就在于把一群极具创新思维的教师和一群极具创新潜力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让他们的创造力互相激发,从而产生让学生受益终身的创新能力”,张杰告诉记者,目前中国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最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为积极应对我国创新型领袖人才培养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上海交大成立致远学院作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基地,打造培养科学大师的“摇篮”。
关于“致远特区”的故事还得从2008年讲起。
【故事4】“致远特区”之“特别”由来
上海交大致力于探索如何走出一条培养基础学科人才的全新道路。2008年,学校全面开展了“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形成了以“知识探究”为基础、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人格养成”为根本的“三位一体”育人理念。从那时候起,张杰经过与鄂维南、钟伟民、蔡申瓯等一批海内外杰出学者多次商讨,决定启动“上海交大理科班”项目,希望探索和实践一条全新的教育模式,为有志于科学追求的莘莘学子营造一流的成才环境,使之成为未来科学大师的摇篮。
“摇篮有了,好苗子从哪里来?”2009年5月,上海交大从全体本科2008级学生中选拔出31名学生,组建首届“理科班”。谈到初创时学生的“底子”,上海交大副校长徐学敏告诉记者:“这些学生来自大一年级的各个院系,他们的基础完全不同,因此学校在2009年暑假用了整整50多天的时间给这些学生加强基础学科的课程。”
2009年教育部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上海交通大学第一批列入该计划。在国家和教育部的支持下,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如虎添翼”,迅速发展与拓展。
“致远模式”这个概念明确被提出来是在2010年1月。上海交大正式成立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特区——“致远学院”,由张杰校长亲自担任院长。开辟“办学特区”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计划”,并由校长作院长,这在“计划”实施高校中尚属首例。
2011年,上海交大将致远学院单一的数理方向拓展为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和生命科学四个方向,2013年又增设化学方向,共有342名在读学生。能够通过选拔进入“致远特区”的学生都很自豪,于是便有了“致远一期”、“致远二期”集体称号。
对不同学科方向的学生,上海交大采取了集中培养、相互激励的模式,不同方向的学生学习在一起、生活在一起,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学科交叉环境。学院成立了包括校内外杰出教授和相关院系负责人在内的教学指导委员会,作为学院人才培养的决策机构,负责设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控制教学质量、协调各专业方向培养方案等。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每个培养方向的分委员会,由相关院系的教授及部分海外教授组成,负责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教师聘任。各方向还分别聘请了相关学科的杰出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这些举措,使得致远学院与数学系、物理与天文系、计算机系、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以及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等相关院系密切合作,共同培养数理基础扎实、学科交叉的拔尖学生。
【故事5】“致远特区”之“特别”选拔
“致远特区”每年组织三次招生面试,分别从自主招生、高考录取新生和转专业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一方面严格选拔标准,另一方面采取多种选拔形式,着重考察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与创新潜质。
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致远特区”实行滚动选拔机制:每学年结束时学院邀请若干教授组成考评委员会,评判每位学生的学业情况;少数无法适应学院学习要求的学生由考评委员会建议调整出致远学院,或由学生自愿提出转专业申请,原则上转入相近专业继续学业,经评估后最终确定学生拟转入专业;在每学年结束时,在全校学生中补充选拔部分学生进入致远学院。
为了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贯穿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上海交大还加强与中学的合作,探索全方位的中学生创新素养培养体系。上海交大2009年就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通过与优秀中学合作办班、共建实验室、选派优秀教授到中学指导、举办夏令营等形式更早地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精神,进而从中发掘对科学有激情的学生进入致远学院。为此,目前上海交大已在全国16所中学建立了“基础拔尖人才”早期培养基地。每年派出“百人教授团”到中学上课,涵盖学校大部分优势学科。“百人教授团”每周通过定期讲座、小范围讨论、实验和课题辅导等方式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大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在“致远模式”中得到充分体现。上海交大“致远模式”为优秀学生“量身定制”了独一无二的培养方案。
【故事6】强调学科交叉
通过“致远模式”培养的学生,聚焦能力,强调跨学科交叉。
在课程安排上,注重对学生数理基础和学科交叉能力的培养。所有方向的学生必修统一开设的基础课程,并且至少选修一个其它专业的导论性课程,领略学科全貌,引导专业兴趣。“特区”开设的所有专业课程都面向所有方向学生开放,并且开设了各类交叉性课程。此外,还按照突出能力建设的要求不断探索通识课、外语课和思政课的改革,以加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人文情怀。扎实的基础课程和广阔的选修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成长基础。
“这样设计,是因为目前中国的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而且传统的大学教育把学生限定在某个专业,难以实施学科交叉”,张杰告诉记者,“所谓的数理交叉,并不是简单地把数学课和物理课叠加,而是从教学理念的根本上进行改革。数学是数据科学的基础,物理是物质科学的基础,要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研究工具,更是思维模式。我们要培养的学科交叉型人才,并不是仅仅掌握不同学科知识的学生,而是能用跨学科的思维研究科学、改变未来的大师。”
【故事7】演唱会式的课堂
传统的课堂教学就像经典音乐会,老师在那里演奏音乐,学生只是聆听。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只是被动学习,师生之间缺少互动。“致远模式”注重小班研讨式教学,就像开演唱会,台上台下互动,老师学生不停变换角色,思维得以训练,个性发展得以实现。
致远学院学生李诗剑给记者画了一张“课堂攻略图”:大一进校开始就结合平台课程开设小班讨论课和学生唱主角的“学子讲坛”;从大二开始每学期都学习专业研讨课;从大三开始举行系列暑期班及鼓励学生参加国外一流大学的暑期班;大四开设毕业论文讨论班,并鼓励学生自发组织各种学术沙龙等活动。
通过大量的小班研讨式教学和鼓励学生参与科研等措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整体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知识整合、沟通协作能力。
为了给学生更多自由思考和交流讨论的时间,各个方向都对课程做了有效整合并减少了毕业学分要求。每个专业都精心设计了本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并在选修课程上体现了极大的灵活性。例如,生命科学方向允许学生选修数理课程以代替部分生物学课程。
“学会了怎样像科学家一样去提问、去思考、去解决问题”,致远学院赴美国芝加哥继续深造的2013届毕业生余奕玮这样评价:“它让我们充分体验到了学术生活——和老师探讨问题,听学术报告,跟导师做研究,和著名学者对话。”
在“致远特区”有很多不成文的习惯,而这些习惯是国际学术“大牛”自己为自己定的。久而久之,潜移默化为“致远模式”的一大特色——“大师陪伴计划”,即国际学术大师自愿每天至少拿出两小时与学生探讨和交流。
【故事8】“落地大黑板”的故事
走进蔡申瓯教授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整一面墙大小的的黑板,从天花板到地面的背板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各种数学公式,三面巨型电脑显示器将蔡教授的办公桌围起了一面电脑墙。一张长沙发,几把小椅子,到处散落的粉笔和随手可及的书本是蔡老师办公室的全景图。
蔡申瓯,“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纽约大学柯朗研究所教授。自致远学院成立以来,他一直担任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学生科研导师和学业导师,主讲课程有统计力学与热力学、专业研讨课、生物物理学等。他用自已的人格魅力和师德修养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学生,他尊重学生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将教与学有机融合。学生这样评价他的课:“蔡教授的讲课条理清晰、生动有趣,将物理的直观性与数学的严谨性融于一身,使我们大受启发”,“他如画的板书、流利的英语讲解,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尽管蔡申瓯教授的时间表被各种课程和学术研究排得满满的,但他仍然会每周抽出时间和几个学生一起吃一次饭。他说,吃饭时,可以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做什么?学生的思想动态如何,他们的好奇心在什么地方?在蔡教授的带动下,致远学院教授与学生的互动也形成了良好的氛围,白天和晚上经常可以看到教授和学生一起探讨、一起共餐的情景。
蔡申瓯教授说,“我认为教授应该每天至少要拿出两小时的时间,用于与学生的探讨交流。我办公室的门永远为学生敞开。”
【故事9】跟随“千人计划”专家探测暗物质
首届数理科学方向的谈安迪同学大一时,在课堂上听“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季向东教授讲授“暗物质”,非常着迷,于是申请加入季教授的科研团队。
作为一名本科生,他没想过居然能跟着“大牛”导师进行国际最前沿的科学研究。进入课题组后,谈安迪经过反复进行方案设计和实验,经历了设计、加工、测试、改进优化、加工、测试……五十次循环,攻克了真空、低温和高压耦合等技术难题,首次成功研制了低温高压引线。
导师季向东教授对他的创新思维和科研动手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找到了自己兴趣所在的谈安迪一发不可收,他决定在“暗物质”探测方向继续钻研下去,跟随季教授攻读博士学位。谈安迪觉得,成为理科班的一份子,是自己人生迄今为止最大的转折。他说,在致远学院学习和生活的期间,让他找到了梦想,更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在致远学院,谈安迪这样的学生并非个例,导师引导陪伴、言传身教的个性化培养,是每一个致远学子的“福利”:每个学生都从大一开始,就有一对一的个人导师,辅导范围包括兴趣的探索、确定选题、毕业设计以及学生的联合创新实验室,这些对学生的科学兴趣和人生追求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致远模式”独特的创新氛围、大量的小班研讨式教学、丰富的科研训练机会、与导师和杰出学者的经常性接触,提升了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素养,极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潜力。除了大师们不间断地亲自授课,“致远特区”还经常邀请学术大师们短期来访。平均每年举办百余次学术讲座、十多个学术会议和暑期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David Gross、小林诚,图灵奖得主姚期智,菲尔兹奖得主Vaughan F.R.Jones、Cédric Villani,美国科学院院士沈元壤、Harry Swinney等在内的百余名海内外学者都曾与学生们进行交流。
“致远学院让我开始步入科学之门,真正找到了一条实现人生价值并值得我一直努力的道路。”这是致远学子共同的感悟。
经过“致远特区”的精心培养,“致远一期”、“致远二期”的学生相继毕业。致远学院常务副院长汪小帆介绍,2012年,致远一期的29名数理科学方向毕业生全部选择深造,14名学生在国内读博,15名学生赴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等国外一流大学深造。2013年,学院共有56名学生毕业(28名为数理科学方向,27名为计算机科学方向),其中54名学生选择继续深造:24名学生在国内读博,30名学生前往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等国外一流大学继续深造。
图灵奖获得者、康奈尔大学教授John Hopcroft如此评价,致远学院无论在机制上,还是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上,都创造了“世界奇迹”,堪称办学“吉尼斯”。而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邹益民教授则感慨,“他们是中国诺贝尔奖的希望!”
【故事10】“三冠两金”的传奇
2013年7月,第37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简称ACMICPC)世界总决赛在俄罗斯举行,从来自6大洲、91个国家、2300余所学校、超过30万学生中,经洲际预赛脱颖而出的120支队伍相聚于圣彼得堡,角逐“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的桂冠。此次上海交通大学参赛选手是来自致远学院的计算机科学方向本科生商静波(大三)、金斌(大四)和郭晓旭(大二)。
120支队中不乏众多历年参赛强校。圣彼得堡国家研究大学信息机械光学学院四次夺冠,斯坦福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三次夺冠。还有曾问鼎冠军的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学、萨拉托夫国立大学、浙江大学,以及莫斯科国立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东京大学、台湾大学等成绩优异的强队。
最终,上海交大和圣彼得堡国家研究大学、东京大学、台湾大学共同获得金牌;同时,上海交大队也成为亚洲冠军。交大学子曾3次问鼎该项赛事全球总冠军,两次夺得金牌。
不止如此,计算机科学班的本科生在校期间已在国际知名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65篇,其中第一作者111余篇,令教育界瞩目。班内60%毕业生将赴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等世界名校深造,40%毕业生留校继续深造。
【故事11】“梦想的攀岩者”的故事
2009级计算机科学方向的杨笛一同学是一名“梦想的攀岩者”。四年前的她在参加致远学院计算机班(ACM)招生面试时,内心涌动着要成为一名计算机科学家的渴望。从刚入学时的举步维艰到后来的自信适应,四年时间里,杨笛一不断向自己发问,这条路合适吗。她用坚持不懈的奋斗为自己的梦想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杨笛一说,进入实验室亲身经历做科研的点滴,是本科生活里的重要一笔。一个对于科研没有切身感受的人,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欢这条路?在未接触实验室之前,杨笛一对于自己那“崇高”的梦想也很不确定。
得益于致远学院计算机科学班同步式素质教育体系和递进式科研训练机制的双重保障,杨笛一大二时加入到俞勇老师指导的Apex Data&Knowledge Management Lab。期间,她还收获了微软亚洲研究院8个月的实习经历。杨笛一说,她很喜欢Apex实验室的学术氛围,每次与老师和团队成员交流总能吸取到新的东西,更多时候还会产生很好的想法。“科研不是高不可攀的”,杨笛一这样鼓励自己,她用满腔热情投入到计算机科学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杨笛一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信息检索顶级会议SIGIR上发表文章;同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核心会议RecSys上发表文章。两年中,她一共发表七篇国际会议论文,其中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两篇。2012年她还被授予Google Anita Borg Memorial Scholarship,一个Google颁发的鼓励计算机领域杰出女性的奖学金。她与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也得到回报,收获了国际著名数据挖掘比赛KDD Cup冠军。
【故事12】“李雅普诺夫函数”的构造者
三年前,还在为自己找不到学习的兴趣而迷惘的他,并没有想到,在经历了两次转院之后,在致远学院找到了自己坚定在学术道路上前行的决心。这名大四就发表了SCI论文的学生就是致远学院2009级数理科学班的汤迎。从最初的生科院到电院计算机系,再到致远学院,对于汤迎来说,当时的那份坚持让他听见了自己的声音,没有什么比“跟着兴趣走”更催人奋进了。刚进入致远学院的汤迎立刻感到了这里浓厚的学术氛围,同时也感受到了压力。作为一名刚转院的学生,汤迎深知自己要更加努力。学院601报告厅经常能够看到他的身影,无论是大师讲座,还是论文汇报,只要有时间,他一定会去听,就像一块海绵不断汲取着知识。
回想起2010年那个炎热的夏天,汤迎至今记忆犹新。当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敖平正在给2008级致远学生上《生物物理学导论》课。虽然不是2009级学生的课程,但是对基础科学的热爱,汤迎每天都坚持去旁听。正是这门课程,让汤迎更加坚定了从事生物物理研究的决心。经过一番努力和认真考虑,他如愿以偿地申请进入了敖平教授科研团队。
在敖平教授的指导下,汤迎开始潜心科学研究。经过半年多的设计、演算、调试,汤迎成功构造出了李雅普诺夫函数。在此基础上,他又花费了近一年半的时间与小组成员共同进行论文撰写,期间不断地思想碰撞、不断向各位教授请教,对论文内容反复进行推敲、斟酌和修改,甚至连吃饭睡觉都在思考着这些问题。多少个夜晚的挑灯奋战终于换来了成功的喜悦。以汤迎为第一作者的论文“Dynamical behaviors determined by the Lyapunov function in competitive Lotka-Volterra systems”发表在物理学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hysical Review E》上。
敖平教授评价说,汤迎用了一个漂亮的例子说明可以通过李雅普诺夫函数来描述动力系统中双稳态和极限环的动力学行为,显示了优秀的科研潜力。不但如此,《Physical Review E》杂志审稿人还邀请汤迎担任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furcation and Chaos》的审稿人,这在国内外本科学生中非常少见。
在“致远特区”的入口处,有学生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这是一种苦旅,也是一份幸运,我们把握着航向,在黑夜聆听自然的声音,在航行中感受生命的节律,宁静美好一路相伴。偶然抬头看看,天空中繁星璀璨:谁的梦想曾映照在我们正行驶的水域上?我们又将为哪方天空带去点点光明?夜航不寂寞,有同行者,还有引路人。大师并非遥不可及,只要稍作停留,我们就能走入他们的科学世界。作为致远人,我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我们以大师为榜样,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这是致远学子的心声,也是全体致远人的信仰和追求,志存高远、宁静致远、致远逐梦,未来的科学大师将在这里诞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