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我有幸承担马芯兰课改实验班的教学任务,从进入实验班那天开始,更加勤奋钻研马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积极参加市县教研活动,对马老师教学经验实质有了初步认识。
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学习数学,以后上初中、高中、大学都要学习这门功课,可是他们当中除了个别人或部分人可能在数学领域里继续发展,而绝大多数人将来不会以数学为职业,也不太可能成为数学家。所以我想,我们现在所教的数学课关键是让学生掌握一门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且让学生随着一本又一本数学教材的学习,头脑一天比一天变得聪明起来。
教学的着眼点就应放在提高学生的素质上,放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最能深刻地反映人的素质,思维是各种能力的核心,而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打开学生思路,训练学生思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把数学课上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课,把数学课当作学生进行思维的体操,这样才能使学生日益聪明起来。
课堂教学中,我努力把握马老师教改实验的精神实质,使数学知识与数学思维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在形成认知结构中,给数学思维能力以中心地位。
一、重视知识建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中要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建构一个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让学生置身于知识发生的情境中,以利于学生主动建构一个良好的认知结构。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就能逐步掌握新知识的结构,从建构比较简单的结构到建构比较复杂的结构。
1.直观演示,隐含新知
让学生通过摆一摆、拼一拼、数一数、分一分等,将新知识隐含在操作中。如:“20以内进位加法”的准备课,让学生自己动手在个位筒里放9根小棒,然后老师提问:“再添上1根是几根?”学生将手中拿的1根小棒和个位筒里的9根小棒合并在一起,是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到十位筒里。老师再问:“9加1等于几?”“9加1好算不好算?”“如果9根小棒再添上3根小棒,应怎么摆呢?”学生便想到9加1等于10,把3根中的1根和9根小棒放在一起,捆成一捆放在十位筒里,个位筒里放剩下的2根小棒。在摆的过程中,用“凑十法”口算20以内进位加法已隐含其中。
2.动手操作,发现新知
在用“破十法”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中,出示“11-9”后,发现个位1不够减9,请数位筒和小棒来帮忙。“个位1不够减9,看一看十位上的1个十,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在老师演示后,学生动手操作:从1捆小棒中减去9根,还剩下1根,放在个位筒里,再加上原来个位筒里的1根是2根,所以11减9等于2。
虽然概念的形成依赖于感性认识,但是感性认识再丰富也不等于形成了概念。这时候教师再引导学生认真地想一想刚才动手的过程:个位1不够减9,你是怎么办的?如果个位1不够减8呢?个位1不够减7、6、5、4、3、2,你怎么办呢?通过回忆、归纳,使“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作10再减”的算理豁然明朗。与此同时,加强逻辑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有根据、有条理地口述“破十”的过程,使抽象的计算具体化,学生也从具体感性的实践引到抽象、概括地掌握知识的轨道中来,促进其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教师重视了知识建构的过程,寓学法于教法之中,能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在教师引导下自己学会新知,并从“学会”转化到“会学”。学生在亲身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学会的知识是最基础的,也是最有力量的,是盛开在思维沃土上的智慧之花。
二、强化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促进学生思维品质进一步提高
教材中对于启迪性内容采用了实践性的操作,使新知识和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相结合,对于后续内容,如何运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促进学生思维品质进一步提高呢?
1.发挥知识的同化与顺应功能,促进迁移
发挥知识结构的同化功能和顺应功能,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促进自学能力的提高。如:在“11~20各数的认识”中,利用数位筒和小棒引导学生认识“个位上是1,表示1个一,个位上是2,表示2个一,是2;各位上最多放9根小棒(渗透最大的一位数是9)”。而后提问:“9个一加1个一是几个一?”“10个一是几个十?”把10根小棒捆成1捆,放在十位筒里,表示1个十,十位上写“1”,个位上没有小棒,写“0”。然后,利用迁移,再问:“将个位筒再放上1根,是几个十和几个一?十位上写几?表示几个十?个位上写几?表示几个一?”促进学生自然迁移,学会12,13,…,20各数。
这样利用知识的同化顺应是新旧知识连接起来,逐渐由扶到放,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也得以发挥了。
2.抓规律,促迁移
低年级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数学学科本身有着许多有趣的规律和奥秘。教师要启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本质,逐步养成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不只为计算而做题,而是在计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其特点,发现规律,掌握思维方法,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例如,学习了“十几减9、8”后,出现下面的练习:
11-9=2 11-8=3
12-9=3 12-8=4
13-9=4 13-8=5
14-9=5 14-8=6
15-9=6 15-8=7
16-9=7 16-8=8
17-9=8 17-8=9
18-9=9
启发学生从中找出规律:(1)被减数每次多1,减数不变,其差每次也多1。这一规律渗透了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复习整理思路,同时也渗透了函数思想,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2 )减数是9,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1,得几,其差就是几。学生发现了这一规律后,师追问:“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的1是哪来的?”学生很快发现:“因为被减数个位上的数不够减9,用十位上的1个十去减9,10减9 等于1,所以个位上的数要加1。”通过这样的观察、分析、总结规律,再利用迁移找到减数是8、7、6的题的规律,从而迅速口算出得数,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促进了思维品质进一步提高。
学生掌握了探索的方法,在原有知识上进行扩展性变化,在探索中不断激起兴趣,使学生在思考中又进一步探索,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强化语言训练,培养思维灵活性、逻辑性
语言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而语言的准确性又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1.抓住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突出“和”的概念
儿童对“整体与部分”不同层次的认识,标志着他们不同的思维水平,同时,也显示出他们认知能力发展的规律。加强学生对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对于学生数学概念的掌握、运算能力的发展和正确分析、解答应用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1)教材在数的认识中,采用集合图,同时出现数的组成,让学生从整体观察,然后用语言叙述出“图中整体是几?从左向右看,分成几部分?左面是几?右面是几?再从右向左看,整体是由几和几两部分合并起来的?”这样的观察和表述,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多方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教师通过手势或图画表示合并,使学生懂得两个部分合并为整体(A+B=C),从中理解加法意义。同样,引导学生通过正确、恰当、合适的语言表达出“从整体里去掉一部分,得到另一部分(C-A=B,C-B=A)”从而理解减法意义。这样做,将整体与部分关系和计算、图文题的认识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语言表述出来,利于学生思维发展。
(3)教材中“整体与部分”一节中,通过对4只小鸡和2只大鸡这幅图的理解,训练学生清楚地表述图意,并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列出4道不同的算式,还要叙述出每个算式所表示的含义,强化了对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并由此开始,看一幅图能准确地叙述出“把几和几两部分合并起来是几;从整体几里去掉一部分得到另一部分”并列式计算。其中渗透了加法交换律和加减互逆关系,锻炼了学生思维灵活性。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通过这种观察,依靠学生的直觉思维,开阔学生思路,再引导他们按照逻辑思维规律,使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紧密结合,最终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2.进行不同层次的训练
(1)“5以内加减法”之前,要求学生根据图画和实物演示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如“加法初步认识”中,斑马图出示后,启发学生按图意,结合手势用三句话说出“原来有两匹斑马,又跑来一匹斑马,草地上一共有几匹斑马?”要求全班同学都会表达,然后列出算式。
(2)“6”以后出现图文题,要求学生掌握“{”,大括号表示合并的意思,“?”在哪里,哪里就是所求的问题,并且会用“先告诉什么,又告诉什么,所求问题是什么”的叙述方式来理解题意。随着反复多次的语言训练,培养学生有序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十几减9、8”,面对更多的简单实际问题,通过上述数学思维训练,让学生进一步知道“先告诉我们的叫第一个条件,又告诉我们的叫第二个条件。”接着训练学生用“第一个条件是什么,第二个条件是什么,所求问题是什么”的叙述方式进一步认识应用题的结构,为理解题意和正确分析应用题打好基础,也使学生的思维富有逻辑性。
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可能就被遗忘了,唯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研究方法和着眼点等,这些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