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们的笑脸永留我心间

孩子们的笑脸永留我心间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可以,我希望音乐能陪伴他们一生,就像孩子们的笑脸,永远留在我心里那样。我采取了小组唱、表演唱等形式,从同学们的笑脸中,我知道他们是快乐的!是的,我有着强大的动力:做一名暖心的支教老师!上周四我们去旧部前小学旁听了三堂由华南师范大学大四实习学生上的音乐课。没有疑问,旧部前小学孩子们

郭然

从紧张得语无伦次到尽情享受那一方讲台,从开始的无从下手到期待每一次教学的到来,看着孩子们从起初对音乐毫无感觉到快乐地闻乐起舞,从对音乐感到陌生到听到音乐就闭上眼睛尽情地享受,这便是我的支教历程。

这一年,除了收获教学技能外,让我更难忘的是孩子们那沉浸在音乐中的笑脸,以及他们了解音乐后对音乐的喜爱。如果可以,我希望音乐能陪伴他们一生,就像孩子们的笑脸,永远留在我心里那样。音乐与爱,永远相伴。

 

从大学城北站到高溪小学的路途是漫长的。不对,也不能说是漫长,是我的心情太急切了!因为第一次支教没能参加,我想我比同行的几位同门都着急了些,或者说是更期待些。从大学城北站到高溪小学这段路程,我的心情是复杂的。到后来跟同门思淇一起哼着那段将要教给孩子们的歌曲的旋律,时间好像才过得快了些。终于到高溪小学啦!

我带的是两个五年级班的课,都是安排在下午,所以上午就去听了同门雅芸的六年级的课,觉得她上课状态很值得我学习。伴着《童年》欢快的旋律,时间很快过去了,我就坐在教室最后面,学生们下课后往后门走,我也礼貌性地站起来送他们出教室。这时,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女同学过来对我说:老师抱抱。我愣了一秒,然后紧紧地给了她一个拥抱。据我观察,她应该是个很内向的孩子,也不敢开口唱,外貌体型上都不占优势(我不知道这样说是不是有些不妥,但我觉得这很有可能是她不自信的原因),或许是因为雅芸在教唱的时候我发现她很不自信,鼓励了她一下,所以她才会有这个举动。但于她而言,我可以说是个陌生人啊,现在回想起她说老师抱抱时的眼神与口气,我的鼻头还有些酸酸的,我想对这个女同学说谢谢你带给我的这份感动!

轮到我上课了。课间休息的时候我就进了教室,看得出来,他们对我这个新来的音乐老师很好奇。这节课我准备的是教唱歌曲《歌声与微笑》,从律动入手,主要采用教唱法。刚开始的时候,五年级的学生可能因为年龄大一些,参与度并不高,这时用音乐的魅力与老师的激情去带动好像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慢慢地他们动起来了,他们开口唱了,他们唱准了。真的,他们需要老师的肯定,需要老师的鼓励,需要老师的大拇指!第一节课,我没有教任何知识技能,但同学们大都学会了这首歌。我采取了小组唱、表演唱等形式,从同学们的笑脸中,我知道他们是快乐的!从不愿意跟我一起律动到全班都可以随乐而动,感谢他们带给我这样的感动!

反思今天的教学,两个班上还有极个别的同学没有完全参与进来,他们不是很愿意表演,我想这需要一个过程。此刻,脑海里有很多关键词,温暖、感动、热情、音乐……学生是最好的老师,讲台是最美的舞台!

这周是我支教的第二周,与上周比起来,少了些兴奋,多了些担心,猜想着孩子们会不会像上周那样听话?会不会像上周那样喜欢我?上周教会的歌曲还会唱吗?记得刚上研一的时候读郭老师那本《音乐教育书简》,书中郭老师给小米老师提的一个小建议是要尽快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于是,我拿出两个班级的名单,回忆着上周认识的十个同学,琢磨着如何上好本周的课……就这样一路到了高溪小学。

本周我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复习歌曲《歌声与微笑》,让孩子们熟练掌握“3”“5”“6”三个音,在唱准的基础上可以利用这三个音自己创编旋律。上周采取小组唱、表演唱的形式,这周则是请一个人单独上来表演唱,意料之中,请同学单独上讲台演唱远不如小组上来演唱的积极性高,但是我惊喜地发现王永靖同学举手了。王永靖的音色有些沙哑,音准也不是很到位,集体唱歌时我很容易地就捕捉到了他害怕的眼神,这是我第一节课就发现了的,所以小组表演的时候我请了他上来,并给了他很大的鼓励,这节课他竟然就敢一个人上来表演唱了!因为他音色沙哑,下面也有个别同学发出笑声,但从他的歌声、他的表演中我知道他很喜欢唱歌。是啊,唱歌唱不准又怎样,唱不准可以练习,因为唱不准让一个爱唱歌的孩子永远不敢开口唱才是最大的伤害,那是对孩子的伤害,对音乐的伤害!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五年级(1)班,邓嘉玲是个很内向、有些自卑的小女孩,这是我请她上来单独表演唱的时候发现的,我想她是极不情愿上来的,从她在前面唱歌的眼神、音量、站姿中便可以看得出来。所以后半节课,我请一个同学上来做柯达伊手势,其他同学则歌唱,我发现她竟然举手了,真的可以说是个惊喜,毫无疑问,她做得很好。我暗暗告诉自己:音乐一定会让你们更自信的!

这周我的教学内容除了复习歌曲,还要教会孩子们“3”“5”“6”三个单音,五年级(2)班因为时间关系,还没有很好地完成这个教学任务,五年级(1)班则进行得很顺利,下课时同学们几乎都可以唱得很准。我采用柯达伊手势,给同学们分了组,让他们一边看我的左手,一边看我的右手,就可以唱出简单的和声。同学们很认真,声音很和谐、纯净,听到这样的声音,我心里真的暖暖的,谢谢你们!

期待着下周二的课堂……

我想人们在投入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是有动力的,穿越拥挤的地铁、拥挤的人流确实有些辛苦,但想想高溪小学学生的笑脸,唱歌时热情、渴望的眼神,在拥挤的地铁车厢里心底竟有种甜丝丝的感觉。到了高溪小学,看到渐渐熟悉的学生,听着一声声“老师你好”,真是感觉全身都是力量。是的,我有着强大的动力:做一名暖心的支教老师!

我的两个班级虽都是五年级的学生,但可以说没任何音乐基础,考虑到前两节课的主要内容都是教唱歌曲《歌声与微笑》,这节课加入了节奏和音高这两个基础知识。在“3”“5”“6”的基础上加入“1”“2”两个单音,同样是使用柯达伊手势,柯达伊手势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音的高低,很好用。听着这整齐、稚嫩的童声,忍不住想给他们一个大大的吻,哈哈。节奏方面,我只教了四分和八分两种节奏型,用中国北方的一种童谣《拍手谣》引入,待同学们掌握后,用九宫格节奏游戏让他们熟练,当我说请同学上来做小老师指节奏时,学生的积极性别提有多高了!

不知不觉很快到了下课时间,这四十分钟过得真快!下课以后,好几个孩子跑到我跟前对我说:“老师,下周我还想上音乐课!”

好,下周我们还上音乐课!

上周四我们去旧部前小学旁听了三堂由华南师范大学大四实习学生上的音乐课。不同年级,不同课型,三堂课分别是二年级唱游课、四年级歌唱课、六年级欣赏课,方法多样,内容丰富。没有疑问,旧部前小学孩子们的音乐素养让人羡慕,看着他们在专门的音乐教室上音乐课,迎着音乐走进音乐教室,唱着歌曲走出音乐教室,我在心里默默地感叹:旧部前小学的小学生真幸福!为什么这个感触这么明显呢?我想是我不由自主地想着我们高溪小学的学生的缘故,同样的年龄阶段,我很自然地就将他们放在一起比较。

记得第一次我把学校仅有的一台电钢琴抬进教室时,同学们那稀奇劲、兴奋劲溢于言表,都围过来问我:“老师,这是钢琴吗?”我现在都还记得他们跃跃欲试的样子。想起一次去听同门海阳的课,她带了个小手鼓以便让学生们敲击节奏和识别音色,学生们都兴奋地想尝试尝试!看着眼前旧部前小学的学生,有的用竖笛演奏《鸿雁》,有的用非洲鼓伴奏,有的用碰铃伴奏,有的用沙锤伴奏,有的随乐起舞,体验着草原大联欢!看着他们的专用音乐教室,我知道我在羡慕之余,还有另外一种滋味,沉重?复杂?失落?好像都不确切,说不清道不明,却那么明显地存在着。在返校的路上,我的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公平”这两个字,世上没有绝对公平的事情,那我们就尽最大努力让它变得相对公平,我忽然感觉对“支教”这两个字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今天是我支教的第四周,这几周我的思路一直是这样的:既然学生们没有基础,我就先给学生们打基础,同时,按照教材进行五年级课程内容的教学。所以这几周每节课我都是安排一半时间让同学们学习节奏、音符这些基础知识,一半时间教歌曲《歌声与微笑》。这周同样如此,我花了大部分时间让学生复习巩固上周学过的四分、八分节奏,并通过加快速度和放慢速度让学生们感知速度对于歌曲情绪的影响,最后让学生们复习歌曲《歌声与微笑》。

下课后郭老师问我们这节课你上得累吗?我知道郭老师的这个累不是只指身体上的,更多的是一种内心感受。细细回想我今天的课堂,我花了大部分时间复习巩固节奏、音符,学生们的积极性并不如我复习歌曲时的高,歌唱教学一定是最适合高溪小学的一种方式,歌唱一定是音乐课堂上最主要的内容,我很赞同郭老师说的,对于高溪小学的学生来说,音乐课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学习唱歌,如果一节课没有唱歌的话,又怎么能说是上了音乐课呢?所以跟节奏、音符这些基础知识比起来,学唱歌曲显然更重要,慢慢地积累了一些歌曲,纪律问题都可以解决了,当学生不安静的时候,让他们一起唱歌,他们还有空做其他事情吗?

郭老师的这些话倒又让我想起上周四在旧部前小学听课时见到的一个情景:第一节课上课的小朋友、实习的老师、见习的老师都准备好了,音乐教室的多媒体却不知怎么出了点小状况,这状况出得真不是时候,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着,这时一位老师站起来引导孩子们一起唱学过的歌曲,一首又一首,全场气氛一下子就活了起来,很快多媒体修好了,大家的情绪明显都轻松了不少,尤其是即将要上课的孩子们。我想歌唱教学最大的优势就是人人都可以参与,而唱歌更是人的本能。说到这里,我忽然明白,这几周我最大的误区就是脱离了歌唱这个主旋律,每节课要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歌曲脱节。反过来,应该是教学生们唱歌时,遇到问题再去解决,效果会好很多。

今天我一直在想郭老师说的话:就算学生掌握了很多类似于节奏、音符这样的音乐基础知识,但不会唱几首歌曲又有什么用呢?郭老师的话引发了我很多思考。是啊,多年以后,甚至不用过很多年,等这些学生上了初中,这些音乐基础知识估计就忘了,我们的音乐课到底又有什么意义呢?反过来想,如果我们的音乐课以歌唱为主,要想唱好唱准,必然会涉及一些音乐知识技能,这时再教授知识技能效果就会好很多,因为这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他想唱好必然要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学习的知识技能不仅会让学生印象更深刻,也可以让他们唱得更准确,这样的歌唱带给他们的快感远比他们只是简单地模仿要强得多。要让学生快乐地歌唱,就需要他们自信地演唱,要让他们自信地演唱,就需要掌握歌唱的技能,我想想唱、会唱、敢唱、乐唱是密不可分的,乐唱是前提也是最高境界,说它是前提是因为学生对歌唱都有很大的兴趣,而说它是最高境界是因为当学生都可以准确自信地演唱,那个时候获得的那份快感才是保持他们对音乐热爱的法宝。

下课后,龙琴师姐跟着吴主任一起送我们到机场南站,一路上师姐一直感叹我们六个真幸福,可以在郭老师的指导下,将理论付诸实践,又有王老师引导着用实践来检验和丰富理论。她说这样我们会成长很快。是啊!作为两位导师的学生,我们是幸运的,作为支教老师,我们也是幸运的,有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去实践,去摸索。幸运之余,我深感还有一种责任,我想让我的学生不仅想唱,还要会唱、敢唱、快乐地一直歌唱。

郭老师您放心啦,这份责任不会带给我负担,带着这个目标和清晰的概念,朝着正确的方向,我确定我会很享受这个过程。

抬头看看蓝天白云,今天是个晴朗的日子。今天是我第五次去支教,有了前几次的经验,这周我稍微调整了坐车方案,避过五号线,坐车不会像前几次那样拥挤。路线慢慢熟悉,一路上的风景慢慢熟悉,与高溪小学的老师们慢慢熟悉,与高溪小学的孩子们慢慢熟悉……一切,都变得慢慢熟悉起来,这种熟悉的感觉让我觉得自己少了一些兴奋,却多了几分淡定。和前几周一样,我们一进高溪小学,只要见到学生,就能听到学生们说“音乐老师来啦”,课间碰到学生,一声声“老师,您好”,让我意识到每周二这一天我要从学生的角色转变为高溪小学老师的角色,这一天,我要做个暖心的支教老师!

上周,郭老师、王老师、龙琴老师来听我们的课,给我们意见,带着我们一起讨论学习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感觉老师们的话就像是一座灯塔,给我们摸索的道路上注入了光明,让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前面的路应该怎么走。忽然想到埃里奥特那本《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一段话:哲学像一幅地图,哲学工作就像地图制作。地图提供综合的领土概要。它给了我们方位,帮助我们决定将要去哪里以及如何到达那里。好的哲学像一幅好的地图,基于对我们想去地方的仔细考虑,它告诉我们到达目的地的最好路线。它也可能为我们指出我们从来没有考虑过的路线和目的。我虽然对这段话没有多么深刻的领会,但的确是这样的感觉。很赞成郭老师说的我们要开始慢慢积累一些歌曲,歌曲是教授知识技能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而前几周我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将知识技能与歌曲分割,这样很容易浇灭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那么该怎样教,做到既能保证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开心地接受运用歌曲中的知识技能呢?记得龙琴老师上周反问我的问题:上课的重点是什么?难点在哪里?这学期这个班要解决的问题主线是什么?这些发问给我很大的启发,要想达到我想要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快乐地学习音乐,作为教师,我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既要有宏观的规划,更要有微观的方法。本周我主要是教学生们唱《五声歌》,从聆听模仿开始。因为是基础阶段,歌曲不难,学生们学得也很快,然后我再针对学生集体唱的时候暴露出的问题进行纠正,下课后听到学生们哼着旋律离开教室,我心里默默地想着:老师在成长,你们也在成长,一切都在慢慢变好!

每周二来高溪小学都感觉很温暖,细细想来,这种温暖的感觉来自于校长对我们的照顾、高溪小学的老师们对我们的照顾,以及郭老师、王老师对我们宝贵的精神支持。上周郭老师来高溪小学看到我们上课用嗓较多,给每个人买了个“小蜜蜂”(扩音器,下同),拿着“小蜜蜂”,沉甸甸地,我知道它还附带着一种力量,那就是郭老师给予我们的精神力量!谢谢老师!我想我要把这种温暖、这股力量传递下去,传递给我的学生们!

我们支教的高溪小学不大,学校没有专门的食堂,就只有颖姐一人负责老师们的午饭。老师们的用餐地点就是那一间小屋子,我们因为是支教一整天,午饭也就在高溪小学吃,校长还专门给我们每人备了一副碗筷。或许是因为这种吃饭的形式,或许是因为饭菜的味道,或许是因为老师们真诚的笑脸……每周在高溪小学吃的这顿饭都让我有种在家吃饭的感觉,很亲切,很温暖。

郭老师上上周来看我们的时候说:“对于高溪小学的学生来说,音乐课意味着什么?就是意味着唱歌。”一直记得郭老师这句话,我知道郭老师并非偏激,而是从高溪小学的实际状况、学生的实际心理、我们当时的教学情况出发讲这番话的。受了郭老师的启发,我一直在想对于高溪小学的学生来说音乐课到底意味着什么呢?事实证明,确实是唱歌。这周上课,我先是复习我们学过的《五声歌》《歌声与微笑》,直接用多媒体放伴奏,让学生们跟着伴奏唱,大概是学生们对这种形式感觉很稀奇,也或许是因为唱歌真是人的本能,所以学生们唱得很起劲,没有琴,我们就拍身体伴奏,我教学生们用身体给《五声歌》伴奏,一个人唱、一个人伴奏,请同学上来表演,一个个小手举得高高的,一声声的“我我我”,我在心里默默地想“音乐真是最好的老师”。复习过后,跟着多媒体,学生们又学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学习的速度真是让我吃惊。下课铃响了,四十分钟怎么过得这么快!此时,只见江嘉瑶高高地举着她的小手说:“老师,为什么我感觉你的课就像一分钟一样马上就下课了!”其他同学也纷纷开始说我们再唱一遍吧老师。是啊,为什么那么小气呢?为什么不多给学生一些唱歌的机会呢?

合唱队这周也开始排练了。说到合唱队,我心里酸酸的,并非报名的人不多,相反,是学生们积极性太高了,我们不能剥夺任何一个学生享受音乐的权利,所有报名想参加合唱队的同学我一个都没筛选掉。五年级(1)班有个学生,叫江家俊。根据这几周上课表现,对班里的同学我还是有一些了解的,江家俊上课表现特别积极,他的音乐天分也挺不错的,爱唱爱表演。上周我说合唱队报名的事时,出乎意料他早早就走了,这周我想再问问他,但他还是没有任何要报名的意思,出于好奇我就多问了一下他,问他是否喜欢唱歌,答案无疑是肯定的,问他为什么不参加合唱队呢,他支支吾吾不肯说。这时,经常跟他一起玩的江志塬告诉我“因为他要卖水果”。我心头一酸,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好,就是觉得很想替他做些什么。随后,我就向同学们宣布让江家俊做音乐课代表,很多同学说“老师为什么不是我”,“我们要投票”。情急之下,我说那我们就选两个音乐课代表吧,老师选一个,同学们选一个。我不知道我这个做法妥不妥,但看到江家俊脸上甜蜜的笑容,我心里舒服了不少。

从挤地铁的疲惫,到踏入高溪小学那一刻的激情,再到上完两节课那一刻的兴奋,这样明显的状态转换我从几个同门身上很容易捕捉到,我自己也是深有同感。早上出门因为早高峰,拥挤的地铁难免让人觉得有些疲惫,但我发现,我们几个一踏进高溪小学,整个人感觉又满血复活了,我还隐约地感到一种责任感、使命感。

其实我觉得我们是幸运的,高溪小学没有专职的音乐老师,当然也没有人规定我们必须按照教材来教,我们必须达到怎么样的教学目标、完成怎样的教学任务,这就让我们的教学有了很大的自由与选择空间。我们可以自己选择教学内容,掌握教学进度,当然,主体还是围绕着教材来。因为之前几周我都是让学生学习四拍子和二拍子的歌曲。这周我特意选择了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我驾飞船上蓝天》,用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视频作为导入,让学生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韵律,通过挥三拍子、拍手拍肩的方式掌握三拍子的节奏规律,通过跟唱的方法学习歌曲。很快到了下课时间,同学们显然没有唱过瘾,纷纷说:“老师,离放学还有十分钟的时间,我们再唱会吧!”我怎么会不答应呢!

回想研一一年的学习,当然不敢说理论知识丰富,但跟着郭老师,起码自己感觉着实学到了一些音乐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说实话,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也无数次想象着运用于实践应该是怎样的,感觉应该也不会特别困难。如今真正开始走上讲台,我觉得有许多地方还是很值得思考的。如专业音乐教育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异同,我们不能用音乐专业学生学习的方法去教普通学校的学生,这一点我想很多人都清楚,但正是因为我们学习音乐的时候老师用的是教授音乐专业学生的方法,所以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就算意识到这个问题,还是有意无意地犯着这个错误。比如这周我教学生的歌曲里有附点节奏,我就很想给学生讲清楚附点节奏的时值、用法等这些基本乐理知识,虽然看起来没用,但我觉得它很重要,学生似乎也听懂了,但显然没什么兴趣了,更有学生说:“好难啊!”听到这句话,我赶紧调整说我们直接学歌曲,课后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非要给他们讲清楚这个乐理知识呢,他们会打这个节奏,也能准确开心地唱这首歌曲,我为什么非要让他们弄懂这个节奏呢?值得思考。

关注教学细节,研究学生心理,这话也听过很多遍,但怎样关注、关注怎样的细节着实需要自己亲身实践才会记忆深刻,关注学生心理也绝非口头说说而已。前面说到这节课我通过挥拍子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三拍子的节拍韵律,我告诉学生其实就是画三角形,所以根本没觉得有什么难度,就一直让学生模仿我做,但我发现学生学得并不理想。幸好王老师来听课,她提醒我说可以让学生先单手练习,节奏再慢点,果真效果好了很多,课后我想自己真是没有站在学生的位置上考虑,我们当然觉得简单,而他们是从没有接触过音乐的小学生啊!三拍子是什么?他们是没有任何概念的啊!时时刻刻把学生放在心里绝不是说说那样简单。

每周去上课走进教室都能看见黑板上有学生写着“欢迎欢迎”,其实是我应该谢谢可爱的学生们,谢谢他们带给我的成长!

最近几天总有其他专业的同学问我你们去支教的学校是小学吧,小学的音乐课怎么上啊?小学音乐都是些简单的音乐知识吧?这些疑问很自然地让我想起了郭老师上课时给我们讲的高校音乐教育接地气的问题,并提出课程设置要突破传统体系、思维,教学方式要蕴含与提升“教育味”,教育实践要贯穿全过程与全方面,入职教育要从学生走进校园时开始改革思路,当时听老师讲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真的有种一针见血的感觉。想想一年多前本科毕业的自己,对学校音乐教育有着怎样的概念呢?学校的课程设置也有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却正如郭老师所说的,实际指导意义并不大,流于形式的比较多。小学音乐教育只是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吗?当然不是,小学音乐教育也是要育人的,怎么教音乐呢?

受郭老师所说的高校音乐教育要接地气的启发,我想我们小学音乐教育也要接地气,我们的支教也要接地气。记得有一次梁主任送我们回地铁站的路上曾讨论过纪律问题,他说你一定要树立威信才能管住他们,严格一点纪律就会好一点了,这也让我想起听到学生说的一句玩笑话:“我们上数学课的时候一口大气都不敢出。”这周上课,可能是学生跟我慢慢熟悉的原因,上课总有人说话、做小动作,纪律不是很好,这引起了我的思考,我是不是要做一个严厉的音乐老师?现在想来,这不就是小学生的天性吗?他们只敢、只能在音乐课上这样,我不能成为一个让他们很有距离感的严厉老师。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总是想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却忘记了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一个个的人,有自己的思想、想法的人。高校音乐教育接地气是要我们本科生的教育实践贯穿全过程,那我们的支教接地气就是要实实在在地走下讲台,倾听学生的声音,用在朋友圈看到的一句话说:“教育就是守着孩子过日子。”

这周是合唱队排练的第二周,一直记得王老师说的“没有基础不可怕,我们一周教一点、一周教一点,音调慢慢都会准的,慢慢基础就打下了”。说实话,成立合唱队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我们而言都是挑战,合唱的概念、能力不是一天两天、一周两周就能建立起来的,学生能坚持下去吗?于我而言,自己并非合唱指挥专业,又是第一次组织合唱队,方法都要我们自己根据学生的情况慢慢摸索。因为合唱队的学生都是自愿报名,学生每次排练的积极性都很高,每周我主要从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习惯、结合一些简单的小合唱曲这两个方面来训练,每讲一个新名词,看到学生那兴奋的眼神与积极的状态,我便觉得全身充满了力量,相信合唱队美妙的歌声一定会飘在高溪小学的上空。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已是十二月份,校长建议我们将元旦会演放在十二月底进行,我将这个消息告诉学生的时候,同学们新奇与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下课纷纷跟我讨论节目的事情。第一学期的支教慢慢地接近尾声,我会珍惜每一次站上讲台的机会!

“我们来都是干实事的!”听到导师王朝霞老师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有种莫名的感动。

这周王老师来给我们指导和鼓劲,同行的还有一位洪老师(听王老师说是湖南省湘潭市的音乐教研员,来华师进修学习的)。每周二我们支教小队第一节课是上午十点五十分开始,我们都尽量提前四十分钟到学校,以便有充分的准备时间,但我感觉每次到学校不一会儿,上午有课的三位小老师就要上课了。这周我发现,我们到了高溪小学之后,都很快进入了状态,搬琴、找乐器、讨论交流,这是支教的第十周了,大家的兴奋与热情丝毫没减,反而是越来越高涨,也难怪感觉这四十分钟过得飞快。每次都是上节课下课铃一响,音乐老师们便搬着琴走去教室,因为我是下午的课,因此有心留意到了上午上课的三位小老师的这些细节。这周也是如此,十点四十分下课铃一响,海阳、思淇、雅芸便搬着琴匆匆走向教室,我们没课的也准备去听课,我因为要整理一下下午合唱的名单,就拖了几分钟。听到江校长跟洪老师聊着很多关于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实践问题,王老师则拿着笔记本说:“上课了,我们赶紧去听课,抓紧时间,我们来都是干实事的!”江校长非常赞同地点头说:“对,都随意些,主要是做实事。”王老师的这句无心的话可能很平常,我们来支教确实也应该是来干实事的,但这句平常话却着实让我心里感动了许久。

因为高溪小学并不大,所以我们每次来支教的时候,备课、中午休息只能在校长办公室。王老师都开玩笑说:“每周二校长您的办公室就被我们霸占了。”江校长也总是微微一笑,谦逊地说“没有,没有,应该的。”有好几次中午我没休息,都看到江校长不是在教室里看学生,就是在教学楼前望着各个年级的教室,有几次江校长送我们回地铁站的时候问:“我们教学还需要什么吗?有什么教学需要就尽管提出来。”上周学校又加了两台新的电子琴,着实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或许这都是我们该做的,我们来支教,本身就应该保持着这样的状态,王老师作为我们的老师,应该来指导我们,江校长作为一校之长,也应该有这样的责任意识,可是我看到这些,心里真的有股说不出的力量,保持朴素、遵循常识、坚守良知这几个字眼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

高溪小学的学生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平时跟小学音乐老师交流学习的时候,常听到“我们也想认真教,但现实情况是很残酷的”“环境不好”“条件不够”“学生素养低”这样的评论,我认为现实情况纵然是事实,但我们做老师,搞教育,有些东西是一定要坚持的,比如说认真的态度;有些东西是无论如何也要坚守的,比如说一种为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想到这些,我内心忽然有种说不出的激动,好像有些明白了教师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真谛,回想起自己从幼儿园到如今读研究生,再到支教老师的经历,心中都升起一丝敬意,谢谢郭老师给了我们这次做老师的机会。做老师,我们是幸福的;做学生,我们是幸运的。就像前几周龙琴老师说的那样:“你们真的太幸福了,初为人师,就有郭老师、王老师指导着怎样去做!”

离元旦会演还有两周,这周我的课堂就是复习歌曲,编排节目。我让学生把桌椅拉开,在教室中间留出足够的空间用于表演,正如我所料,学生对这种从座位上解放出来的课堂感到很新奇,自然也兴奋很多。说到我们元旦要表演节目,一个个小演员唱得可认真了,来听课的洪老师还帮我细抠了设计的动作,并告诉我,要具体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去做。前几周上课其实我都有讲歌唱表情、歌唱姿势等一些基础的歌唱习惯,但我发现学生记不住,每次都要我重复,洪老师告诉我说:“你要有很明确的要求,要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标准,让学生形成一种条件反射,久而久之,教学常规建立起来了,就会容易很多。”果然,这样效率高很多。

跟常规课堂教学一样,合唱队的排练也只有两周时间了,我们的合唱队算起来总共排练也不过三周,但我们想让合唱队的孩子在元旦会演的时候有一个上台表演的机会,我们采纳了王老师建议的合唱曲《八只小鹅》,这首歌充满童趣,也没什么难度,学生很快就学会了。

借着这个写支教感受的机会,我真的想对老师们说一声谢谢!谢谢郭老师、王老师的言传身教,谢谢江校长的榜样力量,谢谢我们支教队员的正能量,谢谢高溪小学可爱的学生们,我们一起成长!期待着下周二的到来……

这周是我们元旦会演前的最后一周,虽然我们自己明白这次会演最重要的是让全体学生都有表演的机会,不管是老师们还是学校都没给我们太大压力,但毕竟是上台表演,又因为时间有限,去学校的路上,我心里还是一直打鼓:上周教给学生们的歌唱习惯他们还记得吗?演唱顺序可能都忘了吧……终于到了高溪小学,因为是表演前的最后一周,我们都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进行这周的教学。看着海阳班的学生欢乐地唱着《菠菜进行曲》,我就想问,谁说我们的学生不喜欢古典音乐?只见学生们拿着海阳用心准备的自制乐器——装着沙子的塑料瓶,听着伴奏音乐开心地唱着,让学生喜欢音乐的秘诀当真是像达尔克罗兹说的那样,“要唤醒儿童天生的音乐本能,必须启发他们进入到音乐的激情中去,把乐曲的情感化为具体的动作、节奏和声音,也就是说,将音乐表现中的音响力度、速度、音色的对比、变化等要素与孩子们运动时的能量、空间、时间融合在一起,使他们具有联系和体验音乐情绪的能力。本着实践先于理论的原则,即在孩子们体验到所要学习的事物之后再教他们规则。在播种之前,先准备好土壤,尤其是对于学习音乐,当前的实践就等于把工具交到儿童的手中,尽管他还没有想到用它去做什么”。学生欢快的歌声、兴奋的状态便是最好的证明。这边六年级的学生也不甘示弱,歌声比低年级的学生成熟很多,加上雅芸手风琴的伴奏,我也情不自禁地跟他们唱起了优美的《童年》。而要说最可爱的,毫无疑问当属思淇带的一年级的孩子们了,一个个小精灵快乐地唱着、跳着《数鸭子》!在操场上上课的三个班级歌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又恰逢冬至,浓浓的节日气氛扑面而来!

下午第一节课下课铃声一响,我就赶紧去了教室,可能是上午看到操场上别的班级表演,学生们一看我进来就争先恐后地问:“老师,我们班表演什么呀?我们也要去操场上练吗?”……我让学生把桌椅拉开腾出空间,把学生从座位上解放出来,毕竟这才是第二次这么做,可以感觉到还有些学生不是很习惯,但学生们那兴奋的神情还是溢于言表。事实证明,我的担心太多余啦,上节课教的表演动作、演唱顺序小家伙们都没忘,为了多给学生一个表演机会,我临时又选了一个指挥出来,没有经过专门训练,也是有模有样呢!

因为时间问题,我们的合唱队总共排练不过四次,我们准备的节目《八只小鹅》,由于时间太紧,没能加入二声部,就是齐声表演唱,但歌曲曲风幽默活泼、朗朗上口,学生们很喜欢,很快就排了出来。

这一学期,我一共上了十周课,想想学生从刚开始的不敢上讲台表演到现在的争先恐后,从刚开始的不想开口到现在的放声歌唱,上完课后的疲倦感便一扫而光。今天上郭老师的课,听到郭老师说这世上最单纯、最美好的关系便是师生关系的时候,忽然就感觉到一阵暖流涌上心头,做学生,我们幸运;做老师,我们幸福!

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是全体学生都要登台表演的日子,是我们汇报这十二周教学成果的日子,是我们首次正式集体为学生表演的日子,也是本学期我们最后一次去高溪小学与孩子们相聚的日子!曾看过美学书上说:人们欣赏世间风景的美都是主观性的,有些人觉得风景很美,有些人却觉得一般,我想这除了跟个人的性格、经历有关之外,多少也与当时欣赏风景的心情有些联系吧!今天天气灰蒙蒙的,但我们支教团队的队员们个个心里都是一片艳阳天。王老师开车载着我们,一路说笑着,好像去高溪小学的路程都缩短了不少。一到门口,就看到学校正门前电子屏幕上显示出“高溪分教点2015年迎新音乐会”几个大字,红得耀眼,喜气洋洋!

雅芸说,这是她见过最朴素的音乐会!是的,学校楼前那块空地就是舞台,整场音乐会的音响就是两个话筒和学校的广播。我更想说这是我见过的最有意义的音乐会,之所以这么说,首先是参与人数最多,不是说参与的人数数量有多少,而是全校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了,不管爱不爱表演,不论唱得好与不好;其次就是学生那普遍兴奋的状态让我肯定这是他们第一次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表演,不知道会不会成为他们美好深刻的记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人尽皆知,因为时间关系,有的表演班级甚至都没有去教学楼前的“舞台”上排练过一次,所以初次上台表演的他们显得有些紧张、拘谨,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但下台后看着他们兴奋的样子,我知道这样的体验对他们来说又是多么的值得。虽然音乐会仅仅只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我相信跟学生们一样,我们支教团队的队员们在这场音乐会中得到的感想与收获也是满满的。

音乐会结束了,意味着我们本学期的支教也就结束了。回顾这十余周的教学,我们跟孩子们的关系是从陌生到熟悉,从新鲜到习惯,从新奇到平常。音乐会结束后,校长致辞强调最多的就是感谢我们支教老师教给孩子们音乐知识,用音乐带给孩子们这么多快乐!回顾支教的经历,我觉得我更想谢谢这些让我成长的可爱的学生们。

首先,从教学技巧的角度来说,我慢慢学会了对待学生要有耐心。刚开始教学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总是很急躁,之后我慢慢懂得了应该怎样与孩子接触,用怎样的语言比较合适,用怎样的方法他们更容易接受——我开始关注教学细节了。其次,转变最大的我觉得应该是教学理念。来高溪小学支教之前,我没有任何普通小学音乐教学方面的经验,所有的理念想法都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之前有过带学生的经历也都是一对一的专业小课,虽然这学期支教仅有短短的十二周,但我渐渐明白我们的音乐教育最应该面向的对象是谁,音乐教育最应该教些什么,应该朝着怎样的方向去努力!最后,我觉得也是最有意义的,就是研二的这次支教活动让我的研究生生活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每次给学生们上完课,我都会思考自己的不足,并被学生的可爱感动着,源源不断地汲取着正能量。

今天在高溪小学,见到最多的是学生的笑脸,听到最多的是谢谢。因为是本学期最后一次课,走之前我特意去我带的两个班又看了学生一眼。不约而同,学生一看到我进来,就不停地问:“郭老师,下周你还来吗?下学期你还带我们吗?”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全班学生一句真诚整齐的“谢谢老师”,让我深切体验到作为一名老师的幸福感!下个学期我一定能做得更好!

“老师,好久不见,很是想念啊!”“老师,我很想你啊!”我一进班级,学生们就围了过来,一句句带着浓浓广东味儿的“我想你了”让我一下子觉得亲切起来,心里更是乐开了花。所以,上课第一句话我便告诉同学们:“好久不见,老师在家也很想你们呢!”

寒假期间在家看电视,偶然看到了央视播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节目,因为有了支教的经历,看到这个节目就有种特别的亲切感。我在网上搜了一下,了解到自2011年起,这个节目每年都会举办。“我就是离不开娃娃,娃娃也离不开我”,这是甘肃省通渭县李家店三坪小学郑彦平坚守大山孩子的原因,“教育就是个良心活”,“学文化是他们走出大山的唯一出路”……像这样朴素的话语还有很多,教学生,学业重要,品格更重要,就像我们,教音乐教育知识技能重要,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音乐伴他们一生更重要。跟这些美丽的乡村教师为孩子们所做的相比,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太多。

“老师,你好像变矮了”“老师,你头发好长啊”……这就是孩子的世界,想起上学期还有学生对我说“老师,我发现你很喜欢穿帆布鞋”。原来孩子对老师的观察这样细致,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孩子,“学厚为师,德高为范”,我深深地记在了心里。

这是我本学期的第一堂课。第一堂课怎么上呢?讲些什么呢?翻开五年级下册课本,第一单元《闪闪的红星》的第一课是《红星歌》,直接就上课吗?这恐怕不是孩子最期望的吧。学生需要什么?学生期待什么?于是我决定第一堂课分总结和展望两个部分。围绕着音乐,跟学生谈谈心。总结上学期的音乐课和元旦会演,这个问题一抛出,孩子们兴致特别高,说自己表演得不好,太紧张了,第一次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表演,下次能表演得更好。这就够了。展望部分,我主要是跟学生聊音乐,你眼中的音乐,你接触过的音乐。其实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我还很担心学生们年龄较小,会不会出现全班鸦雀无声的现象。事实证明我多虑了,我一抛出这个问题,就看见很多只小手举起来了,更让我想不到的是,江志塬直接唱起了《红日》,边唱还边模仿弹吉他的动作,样子还真是迷人呢!再加上地地道道的粤语,我觉得自己都快成他的粉丝了。看着他的样子,我便决定下节课结束时由他给大家表演唱《红日》,他欣然答应。要知道上学期请他上来表演可没这么容易呢。这又让我想起了流行音乐进课堂的问题,“我认为哪些音乐有助于学生热爱音乐,我就用哪些,不管是贝多芬还是摇滚乐”,我很认同霍兰德先生的这个观点。最后我们总结出很多种音乐、电视音乐、电影音乐、舞蹈音乐、流行音乐、儿童歌曲、器乐音乐……他们知道的还真不少。而后,我又给孩子们讲了个音乐励志小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音乐给一个低视力儿童带来光明、带来希望,并支撑她坚强乐观地活着。我是想让孩子们感受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来自音乐,不知道他们听了有怎样的感受,起码我捕捉到了很多认真的眼神。最后,我跟孩子们一起听歌曲《童年》,欢快的旋律竟让有的孩子随着节奏动起来。一节课很快结束了,希望我的孩子们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健康、快乐地长大,与音乐相伴。

回想这节课,因为没教知识技能,心里还有点不踏实,而且围绕着音乐还讲了许多道理,比如对待同学和生活要包容、做事情要坚持等,听起来难免有说教的嫌疑,但学生们很认真、很快乐,这一节课就没白上,郭老师,您说对吗?

今天我的课堂教学内容就是教材里的第一课歌曲《红星歌》,这首歌曲是电影《闪闪的红星》里的一首歌曲,因为是电影插曲,我觉得这首歌合适的导入方式可以有很多,从小英雄的话题引入,从看电影片段引入,从电影讲述的故事引入……站在五年级学生的角度,这些应该都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起他们的兴趣。

实际上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放一首歌曲,大家听着这首歌曲,可以踏步走,可以拍手,可以拍胳膊,拍肩膀,拍腿。听着这首歌曲,有怎样的情绪,就通过你的动作表现出来。好,现在所有同学请起立,音乐响起。”事实证明这个导入方式可行,但还有很多细节是我没有考虑到的,可行是从学生们的反应来说的,音乐一响起,学生们感觉一下就来了劲,而我选这个导入方式的原因也主要是考虑到比起前面几个我想到的导入方式,这一个更开门见山,直接用音乐。二是这个导入方式也是借鉴了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体态律动这一方法,我想看看学生在实际课堂会做出怎样的反应。三是这个导入方式也兼有前面我提到的几个导入方式的优点,因为这个音乐就是电影片段视频里的音乐。只见学生们有的拍手,有的踏步,有的拍桌子。但有两个挨得近的男同学开始互相玩闹,这也是我认为需要反思的地方。我看学生的反应,基本都是跟着歌曲情绪的,就紧接着下一步了,我觉得最合适的方式是踏步,便带学生再随音乐多做几遍,可以熟悉歌曲又可以熟悉歌曲速度与情绪。

导入后,我就带着他们了解了这首歌的背景故事,我发现学生对故事尤其感兴趣。为了让学生歌唱时能有更正确的情绪,我启发他们想象自己若是被坏人绑走,几天几夜被困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没饭吃,夜里又冷,终于爸爸妈妈与警察叔叔来救你回家,回到爸爸妈妈的怀抱,吃上可口的饭菜,那种幸福、激动、兴奋的情绪。让学生们这样想象,是因为我发现教学生演唱时学生虽然了解了歌曲产生的背景故事,但毕竟与他们生活的时代还是有很大不同,他们的情绪仍然不能到位。这样一说,学生的情绪显然饱满了很多。我想教学语言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角度来备课才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效果自然也会更好。这首歌曲还是很朗朗上口的,学生们跟着琴很快便学会了,也可以说完成了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其实我更想让学生在这一节课将二声部也学会,但感觉每次去高溪小学上课的时间过得尤其快,总有种想连续给他们上两节课的想法,想教会他们更多的音乐知识,学会更多的歌曲,听到更多的笑声。

本周开始,合唱队也正式正规起来了,说正式正规了是因为,我们从三、四、五三个年级自愿加入合唱队的学生中选出了50个学生,我带的五年级一共有11个人,选出后便开始了训练。之前选出的这10个学生音色好听,音准节奏都不错,我带着他们做了一些发声练习,又细致地处理了歌曲《红星歌》,经过短短几十分钟的练习,便有很大进步。希望他们跟我一样,在歌声中获得许多快乐、幸福。

嗯,还有一个学生我没说,也是我这周心里最过意不去的一个学生,她叫路淑琪。感觉得到,她是个很内向的女生,说参加合唱队时,她也留下了,只是因为我觉得她节奏感、乐感等方面有些稍弱,便想定10个人,她知道名单后我清楚地看见她眼泪哗哗往下流,当时心里真是难过极了,我立即走过去拉着她的手说:“淑琪,你想参加合唱队吗?”她那么认真、肯定地点头,我立即向同学们宣布我们五年级合唱队一共是11个人。没关系,她稍弱一点,我就多辅导她一些,多给她一些耐心,多给她一些帮助,我相信经过训练,以她的努力,她一定可以。看着她跟着其他合唱队队员一起唱,情绪慢慢好转,我也放心了很多。

教学目标设计在整个教学活动设计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方法、教学节奏、教学重难点等,所以我认为教学目标的定位一定要考虑周全,比如教学对象的认知水平、身心特点,课程亮点、难点等。我想,教学目标可分为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期中教学目标以及一个学期的教学目标。认识到这一点的原因之一是我上周在班里做了一个调查,主要是想了解学生们对于音乐课的期待。大多数同学说希望老师多教给我们一些音乐知识,这个结果多少还是让我有些意外的。原因之二是我们支教大约还有十几周的时间就要结束了,我觉得音乐课是一定不能脱离音乐本身的。

所以我计划每节课结合学习内容的特点教给学生们一些音乐知识,本周我就是从节奏这个音乐要素开始,一点一点,慢慢积累。从节奏开始,是考虑到学生们已经学过四分节奏、八分节奏、二分节奏,我们正在学的歌曲《红星歌》里正好又有一种新的节奏型——附点节奏,所以本节课我的知识技能环节的核心词是节奏。我认为学生不喜欢知识技能的原因并非学生对知识技能不感兴趣,而很有可能是有时老师们不加以注意,讲解时有些晦涩难懂,因为音乐学科并非考试学科,学生听不懂,又没考试压力,自然就不会去钻研,除非有很浓厚的兴趣。所以我在总结节奏这一音乐要素时,是通过启发学生们想象生活中的事物的运动节奏以及一些动物的节奏来讲解的:小狗的叫声、心脏的跳动、走路的节奏、鸭子的叫声等都是四分音符;小鸟的叫声啾啾、啾啾,是八分音符;大象的走路声、狮子的吼声、猫的叫声是二分音符;小附点是马蹄声,大附点是兔子在跳跃……学生们的想象力多么丰富啊!趁着他们兴致高,每种节奏讲完我就带着学生拍手拍十拍,无形中培养节奏感的同时,学习了节奏型。同时,我告诉他们今天我们学的音乐要素——节奏对于音乐的重要性就像我们身体上的骨头,支撑着我们的身体,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看着孩子们认真的眼神,我想他们应该会记住的。最后启发他们若细致观察生活,就会发现很多事物都是有自己的节奏的,并且很有规律。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引发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目的之二是想告诉学生我们以后还会学到更多节奏型。从学生的反应看,我想这个环节的设计还是比较成功的。

教材里的《红星歌》是二声部,说实话教学生唱二声部我自己是有些畏难情绪的。原因有二,其一是我本身方法欠缺,没有合适的方法,心里自然没底;其二是学生的接受能力,倒不是高溪小学学生的天资不够,而是五年级的学生之前从未上过音乐课,又没有城市孩子那样有参加音乐辅导班的经历。上学期的《歌声与微笑》到最后表演时二声部还是走调了,所以《红星歌》的二声部我甚至都不打算让学生学了。“你可以简化嘛!”回来的路上,我跟同门交流时石海提醒我说。反思自己,总是想着要求学生跟唱几遍就能唱准二声部,每周只有一节课的时间,恨不得把自己所知道的都教给学生,带着这样的潜意识,教学效果其实是适得其反的。学生唱不好,我产生畏难情绪,学生也会产生畏难情绪,进入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我应该调整心态,我先让学生唱“啦”,不唱歌词。当然是在节奏很熟悉的情况下,这样就容易很多,循序渐进,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了。对于教学问题,着急不是良策,谢谢同门,谢谢我的学生们,让我在反思中成长。

合唱队的人数终于定下来了,也分好了高低声部。对于合唱队的排练,我们一致认为刚开始应该让他们多接触一些歌曲,一些比较合适孩子年龄的、他们熟悉的、很有童趣的歌曲。我们商量后,选出歌曲《粉刷匠》,不出意外,学生们几乎不用学,跟着琴都会唱,就是情绪有些欠缺。但是因为分声部占了些时间,还没有学习二声部,期待下周的教学。

“一节课的时间过得真快啊!”每次下课,都会从学生口中听到这句话。这一次支教结束回来的路上,我的心里也一直在感叹着时间过得真快。我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是需要磨合的,师生之间也是,师生之间的磨合就是老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的磨合。老师教得很舒心,学生学得很快乐,又学到了知识,我想这样的教法大概就是成功的教法吧。这是自己一些随心的感受,正确与否还请郭老师指点。

五年级的学生相比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心智、行为都相对成熟一些。当然再怎么成熟他们也还是个小学生,所以每次备课时我总是很纠结,不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肯定是以教材为主),太幼稚了怕他们觉得没意思,自然不会感兴趣;完全按教材来,从高溪小学的实际情况来说又不现实。他们虽是五年级的学生,但之前是没有专职老师给他们上过音乐课的,所以上学期我上课的主线就是在教授新课的基础上能再补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从上节课的效果来看,学生们对音乐知识还是很有兴趣的,重要的是如何去教。

本周我选择了教新歌《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是安排在教材的第三课的。选择这首歌曲的原因之一是可以新学到一种节奏型——小切分,与上节课的知识衔接;原因之二就是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朗朗上口,是比较经典的儿歌,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都听过,比较熟悉,我觉得在教学初期选择这一类歌曲是很有必要的。不出所料,跟着琴不用我教,学生们自己都会唱了,个别音不准纠正过来便好。讲完“蜗牛与黄鹂鸟”的故事,我便把学生分成“蜗牛”与“黄鹂鸟”两组演唱,这样的角色扮演演唱既让学生复习了乐句的概念,又教给了学生正确的歌曲情绪。

这一节课的知识技能教学环节我设计的是有关节拍的内容。就从新歌《蜗牛与黄鹂鸟》入手,我读了两遍歌词,分别按节奏与节拍各读一遍,学生很明显地听出一个拍的多一个拍的少,就这样我导入节拍的知识点,带着学生们学习了四二拍、四三拍、四四拍,并准备了一段相同的旋律分别用四二拍、四三拍、四四拍弹出来,让学生辨别与感受其中的不同。琴声中,下课铃声响起,竟有同学说“没事,老师,还有十分钟呢,我们再唱会吧!”

回来的路上我回想这节课,觉得这是我支教以来学生参与度最高的一节课。看到平时爱说话的几个捣蛋鬼也开始认真地打节奏游戏,扮演蜗牛唱歌,真希望每节课能多十分钟。下课后,有学生跑过来送给我一封A4纸大小的信,“老师,这是张子晴送给你的”。我的眼神很快找到了张子晴,只见她害羞地低下了头,这封信一面画了各种小动物,大象、小狗、兔子、小鹿,还挺生动的,我立马想起了上节课讲节奏时启发他们想象生活中动物的的叫声、走路声,在她小小的内心里起了效果吧!另一面便是她写给我的知心话。我想做老师最幸福的时刻也莫过于此吧。

“听外婆讲那动听的故事,多年以前,多年以前……”这周合唱队练习的曲目我们选择了石海提议的《多年以前》,旋律优美,难度又低,能在排练时间内让学生们学会两个声部。虽然分了高低声部,但开始的这几周我们还是让全体学生高低声部都要学会,并互相演唱练习,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二声部,效果会好很多。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我相信通过我们共同努力,合唱队会越来越好的!

体验是音乐学习最有效的方法。这是我本周教学最大的感受。

人的成长都是需要鼓励的。今天王老师带着我们一起去支教,听完我们的课,一起给合唱队排练,讨论时,她说感觉我们教态、教学语言比上学期有了很大进步,也有了自己的想法,现在已经进入到第二阶段了,支教结束后,相信我们的收获是全方位的。听到老师这样的鼓励,我又有了新动力,我要做得更好。兴奋的同时,也让我反思:作为支教的老师,王老师的鼓励真的能带给我想象不到的动力和自信,而在我的课堂上给孩子们的鼓励还是太少了,每次孩子们表演完或者完成某一个任务后,我总觉得他们可以做得更好,便忽视了这样一个细节,而且有时觉得他们是五年级的孩子了,不用一直鼓励。其实非也。我这样一个研究生都那么需要老师的肯定与鼓励,何况他们呢!

说到鼓励,我觉得这样一个教学中的小细节也是讲究艺术的。要在合适的机会,用合适的语言,鼓励得恰到好处。比如一个音准不是很好的学生,但是唱歌积极性特别高,声音特别大且突出,这样的学生再去鼓励他的积极性可能会适得其反。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适时地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肯定,才可能会给学生自信。

来高溪小学支教是我第一次站上讲台,第一次做老师,没有任何正式经验,每次去上课前几天我就在想上课要教的知识点、要用的教法,还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教学内容的顺序,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这种教法学生感兴趣吗?这样教对学生的吸引力有多大?经过一学期的磨合,我的思路也清晰了不少,目标也渐渐明确。但因为是第一次做小学老师,总缺乏一种自信,每选择一种教法,总觉得这种教法不是最好的。不过教法都是慢慢摸索出来的,而且在王老师的帮助下,我觉得我会成长得更快一些。比如这节课教节拍这一环节,我是想让学生掌握四二拍、四三拍、四四拍的强弱规律,于是分别让学生用拍手、拍肩、拍大腿的力度来表现,学生掌握得也不错。这个教学活动看起来是没有问题的,但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音乐,试想我再加上节拍感明显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拍子对于音乐情绪的重要性,效果一定会好很多。这样以后学生听音乐时自然会想到这首歌是用什么拍子表达怎样的情绪。下一步就可以鼓励学生创编了,创编出三种风格的节奏。王老师给了我很多具体的建议,真有醍醐灌顶之感。反思王老师的话,我觉得自己在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有很多想法却苦于不知道怎样实施。但王老师说一切围绕音乐进行给了我很多启发。我也相信通过我的努力,在这一年的支教中,我会达到我最初的目标——让学生喜欢上音乐。

这节课我先是跟学生们一起复习了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学习完节拍的强弱规律,又进行了新歌《可爱的蓝精灵》的学习,选择这首歌是考虑到它跟《蜗牛与黄鹂鸟》都是四二拍,可以用它来巩固节拍的知识,另外也因为这首歌是美国动画片《蓝精灵》的主题曲,相对于教材里的其他内容而言,同学们可能会熟悉一些。但教学效果并不如我意,反思分析,我想首先是因为学生们太熟悉、唱习惯了,改起来便很不容易。其次这首歌虽然学生们熟悉,但从学生们的基础与这首歌的难易程度来说,这首歌并不容易学。因此,对于下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想这些便是我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合唱队的学生毕竟经过了选拔,学习进度还是挺快的。但如何让学生把练声状态转到歌唱状态呢?这是王老师给我们提出的新问题。相信下周我们会做得更好!

“孩子们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是有限的,我们要引导他们把课堂上对音乐的感受和生活中的音乐感受关联起来,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能够有延伸的学习时间,但客观上还是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那我觉得我们的出发点是希望培养学生各方面学习的兴趣,音乐所有的作品都是音乐家对生活、对大自然的感受,每一个音乐活动都可以引导孩子去体会、感受这个世界的真善美,让他们体会到音乐活动的快乐,让他们始终觉得音乐可以伴随他们的一生。”这是上海市音乐特级教师——张菊老师接受采访时说的一段话。看到这段话,我便想起每周备课的一个疑问:怎样通过今天的音乐课堂激起或者保护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怎样能让音乐有更持久的力量?虽然我的支教活动只有一年,但我希望通过这一年时间能让我的学生爱上音乐,因为音乐能让人更热爱生活,发现美好,积极向上。也希望他们能与音乐相伴一生,快乐成长,而不是随着音乐课堂的结束停止所有与音乐相关的活动。我知道这个目标很难实现,并且需要教师长期地去研究与坚持。而且我们现在是支教老师的身份,有很多现实的因素给这个目标增添更多的阻碍。张老师这段话我很认同,不管有怎样的困难,我一定要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设计的音乐活动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再尽量贴近他们的日常生活,让他们体会到音乐活动的快乐,让他们觉得音乐可以伴随他们的一生。

今天我上课的内容其实是上周节拍学习的延续,目标很清晰,就是让学生掌握四二拍、四三拍、四四拍。怎样就算掌握呢?听一首歌曲便能分辨出这是几拍子,并能根据已经学过的节奏创编每个节拍,分别创编出四小节的节奏型。听一首歌曲分辨是几拍子,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有时我们学专业音乐的学生都不能保证每一次都能分辨出,据我的了解,这样的现象还不少,更何况他们是零基础的五年级的小学生。当然,也有难易程度之分,但这个现象仍然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们的音乐教育到底应该教什么,怎么教?不管是哪一类教学对象,作为老师,我认为都应该深思。设计这堂课的时候,其实相对于担心他们最后能不能准确地听出歌曲是几拍子,我更担心的是创编环节,除了创编节奏型,还有创编律动环节。因为我们的学生最缺的就是创造力,再加上并不擅长表演,很缺乏自信,所以这节课,我自己也很期待,不知道学生会有怎样的表现。而比期待更多的是担心,因为上课前一天接到王老师的通知,学院有八到十位老师会在院长的带领下来察看我们的支教活动。所以我也很担心学生到时候因为创造不出来让课堂无法正常进行。在这样的心态下,几天的课结束后,问题都有了答案,学生的反应证明我的担心真是太多余了,他们甚至给了我很多惊喜。我再一次告诉我自己:不要低估了孩子的创造力。

高溪小学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那我们就把课室变成音乐教室,这节课我跟学生把桌子都挪到旁边,学生站成一个大圆圈,演唱《蜗牛与黄鹂鸟》来热身。这节课我一共准备了六首歌曲,有经典儿歌,有教材歌曲,还有专业性很强的歌曲。分两组,第一组体验,第二组听辨。通过拍手、拍肩、拍胳膊、拍腿、跺脚等方式来拍节奏,孩子们可以自己去探索音响效果,体现出节拍正确的强弱规律即可。音乐一响,同学们开始还需要老师的引导,熟悉后,只见他们有的拍手、有的拍头、有的跺脚……玩得不亦乐乎。加入小乐器后,他们的积极性更高了,乐器让我们的音响更丰富,音乐效果当然也更好了。体验过后,我顺势讲解了节拍与歌曲情绪特征的关系,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竟然能说出二拍子像清晨的小鸟,三拍子是舞动的浪花,四拍子就是天边的落日,体验过后,听辨歌曲对于他们来说就太容易了。创编环节,我将学生分成三组,一组是欢快活泼的小树,一组是随风舞动的小树,一组是正在深情歌唱的小树,学生也都创编出了节奏型。

这节课,我跟学生们都很愉悦。这节课没有纪律问题,平时上课偶尔有人写其他科的作业的现象也没有了。最让我开心的是,五年级(2)班有一个女生,之前上课,我能很明显地感觉到她不喜欢音乐,所有的活动表演我都能捕捉到她被动的眼神,音乐课上,印象中没有见过她的笑容。今天下课竟然像其他女生一样,主动围在我身边,说好开心。原来她才不是不喜欢音乐,是我上课的方式有问题。对呀,怎么会有孩子不喜欢音乐呢?

反思这节课,学生们很开心,一是因为是第一次以这样的形式上课,从课桌上解放出来,他们很新奇。二是因为这节课加入了很多小乐器,学生们很乐于探索这些乐器。这些乐器是王老师为孩子们争取来的,我想教育就是时时刻刻为学生考虑吧。三是因为整堂课都是以体验律动为主,才顺利完成了教学内容,所以音乐活动的设计很重要。看着他们开心的样子,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是我努力的方向,想想剩下为数不多的支教日子,真希望每堂课都能看到他们这样的笑容。

合唱队的学生经过两次全体训练,这周也分开声部训练了,我带的高声部学生,我想跟集体课一样,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美、合唱的美才是最重要的。但同时,我认为这个也是最难的,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探索。

因为音乐艺术天生的特点,谱子并不能成为我们欣赏音乐的障碍,所以用不用识谱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不会识谱但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享受到音乐的美,对音乐仍有深刻见解的例子举不胜举。想想也是,其实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有很多谱子是看不懂的,比如古琴谱、扬琴谱、小提琴谱……但一样能享受到这些美妙的音色和醉人的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识谱教学同样备受争议,当然是指面向全体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一说到知识技能,我们很容易就联想到枯燥一词,以扼杀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为代价去教会学生一些我们认为很重要的知识技能必然是得不偿失的,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因为面向全体学生的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带领学生领略音乐的美,利用音乐艺术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我们有限的音乐课堂,将音乐带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但我认为,在面向全体学生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识谱还是有必要的,会唱谱(简谱),更有利于学生直观地感受音的高低、歌曲的旋律,体会音乐的美。但不能让学生枯燥地去学习简谱,为了熟悉谱子一直去唱,熟了谱子,失了兴趣,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按照我的进度,学完骨架——节奏节拍,该学习血肉——旋律了。本周我的教学内容是感知音乐中的旋律,这就涉及识谱问题。万事开头难这个道理真是一点也没错。做任何事情有了一个好的基础或开端就慢慢容易了,最困难的莫过于初期探索,识谱教学也同样如此。为了能有个好的开端,我把这套教材中感知音乐的旋律的内容都整理了一遍。其实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从三年级上学期的教材便开始进行了,大致是从音的走向开始——上行,下行,同音反复,感知旋律级进、跳进对歌曲情绪的影响,到引出旋律线,五年级开始感知旋律的终止感,学习音乐创作的基本手法——重复和模进。要在一节课补完这些知识,很容易,告诉学生我们旋律有上行、下行、同音反复三种进行,音与音之有级进、跳进两种进行,歌曲结束在主音上有终止感,我们创作初期时可以采用重复和模进两种方法。若为了一节课补完这些知识,这样上课最容易。但我不能这样去上课,因为告诉学生这些,就算学生记住了又能怎样呢,记在课本上,然后慢慢忘记,音乐课等于没上。更何况,这样枯燥地讲学生完全没有感觉的东西,如果不做要求或者没有考试压力,学生记都懒得记。

那么,该如何入手呢?从熟悉的歌曲入手。我分别用有起伏的音调和没有起伏的音调唱了一遍《蜗牛与黄鹂鸟》,经过比较,有起伏的明显好听多了,引出波浪似的旋律线,有高有低,低的到高的是上行,高的到低的呢?下行。再借助音条琴让学生听辨音的高低,通过画旋律线的方式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感知,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复的创作手法。这样就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学生从体验中获得的知识也容易记住。如何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技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反思这节课,深感教师感染力的重要性。爱因斯坦说:“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我想只有热爱音乐,热爱学生的老师才是合格的音乐教师。

音乐是一门感性的艺术。“夏日在海上,尽情地游荡,让我们高声唱,多自由欢畅;看远处小鸟,在蓝天高飞,歌声多婉转,无人不陶醉。”备这节课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地有一个念头:带学生们去海边上这堂课,让学生亲身感受碧海蓝天,在大自然中学习音乐,学习这首《夏日泛舟海上》,效果应该会很好吧。显然这是个极不现实的念头。但是上课时我一定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这样一种氛围,通过语言,通过图画,通过视频,通过音乐。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辨别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歌曲。”有了前两次课的基础,学生们如我所料,很容易地听出三拍子。“请同学们再次聆听,告诉老师听到了什么景象?”大海、小鸟、小舟、浪花……这样有想象空间的问题,学生们的回答总是给我惊喜。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在海边沙滩上尽情歌唱吧!通过聆听跟唱的方式,学生很快便学会了歌曲。为了防止枯燥的练习磨掉学生的唱歌兴致,我分别采取了小组表演唱、男女生对唱、学生单独表演等形式,熟悉了歌曲又不至于很枯燥。在海上泛舟,当然少不了划船的动作,在我的带领下,只见一个个小渔夫边唱边划,不亦乐乎。在海上划完船,要在沙滩上聚会呢,聚会怎能少得了乐器呢!悦耳的三角铁伴奏下是我们舒缓的聚会,双响筒、铃鼓、沙锤伴奏下是我们热闹的聚会。在划船、聚会的过程中,我适时适当地引导学生们演唱歌曲正确的情绪,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也很容易体会到,潜移默化是最有力的。海边之旅很快便结束了,真是让人意犹未尽。

本节课有这样一个现象,因为想启发学生自己创编歌词,我播放了威尔第歌剧《弄臣》里的《女人善变》片段。下课后,有几个学生自己点开视频又听了一遍,他们认真的样子让我吃惊,上课时他们认真欣赏已出乎我的意料,没想到下课他们觉得不过瘾,自己点开视频还要听一遍,我便问他们好听吗?“好听,真好听!”我想学生们觉得好听可能是因为旋律他们熟悉了,他们听懂了吧。想想我们喜欢的有些古典音乐不也是我们熟悉的吗?嗯,教学方法很重要。

“且听风吟在茂密森林,用春的节拍宣告它来临。指尖轻轻触碰到微风,严寒就缓缓消散在其中。暖风抚过仲夏的港湾,耀眼的阳光热情又灿烂,海浪轻轻托起梦之船,载着我和你荡漾到天边。”看着合唱队的孩子在王老师的指挥下那自信的站姿,听着他们唱出这样优美的旋律,我站在窗口,刚好一阵春风拂过,温柔舒爽,原来陶醉就是这样的感觉。合唱队的建设我们还处于摸索阶段,但看到孩子们歌唱状态越来越积极,越来越自信,笑脸越来越多,孩子们的进步越来越明显,我心里说不出地高兴。要将抽象的东西具象化,是音乐教学尤其是小学音乐教学一个很重要的原则,王老师言传身教地给我们上了一课,她看到自己小孩子的一个玩具,很像我们歌唱时的呼吸状态,这次合唱便带到我们的课堂来,有了具体实物的参照,不仅增加了学生呼吸训练的乐趣,而且效果也很明显。这周学院的李婷老师也随王老师一起对我们的教学进行了指导,她强调要仔细分析音乐作品、关注音乐形象、重视教学细节,让我觉得一下子又有了很多进步,每次老师跟我们一起来支教,不知从哪次起,内心感觉已经慢慢地从开始的害怕变成现在的温暖。

“享受教学”这个词第一次是从郭老师那里听到的,书桌最上层还放着《享受教学》这本书。上学期去支教,从踏上讲台开始,我也一直提醒自己要享受教学,但说实话,自己的感受还不是很明显,如何才算享受了教学呢?怎样才能享受教学呢?这几周,我似乎慢慢找到了答案,只有老师自己享受了教学,学生才能享受课堂,学生享受课堂,老师才能享受教学。热爱是享受的前提,享受是热爱的结果。

下周的歌词创编,孩子们能填出怎样的歌词,编出怎样的旋律,我很是期待……

春天在花园里,欢快的小鸟,在蓝天高声唱,多自由欢畅;春天在花园里,欢快的小鸟,在蓝天高声唱,多自由欢畅;多漂亮的花儿,多翠绿的小草,灿烂的阳光照耀我们。

春天在花园里,尽情地玩耍,蜜蜂在花园里,多自由欢快;春天在花园里,尽情地玩耍,蜜蜂在花园里,多自由欢快;看见了小鸟,四面鲜花清香,美丽的花园充满欢乐。

夏日在海滩上,有一朵浪花,快乐地跳舞,多自由自在;夏日在海滩上,有一朵浪花,快乐地跳舞,多自由自在;风吹着浪花,蓝天有阳光,舞动的浪花阳光照耀。

夏日在海滩上,尽情地飞舞,多自由欢快,海滩上跳舞;夏日在海滩上,尽情地飞舞,多自由欢快,海滩上跳舞;它们一起唱歌,它们一起跳舞,美丽的浪花尽情飞舞。

秋天的田野,稻穗变金黄,落叶翩翩起舞,无人不欢畅;秋天的田野,稻穗变金黄,落叶翩翩起舞,无人不欢畅;田野呀真美丽,我们高声欢唱,金色的斜阳照耀我们。

冬日在雪地上,尽情地玩耍,让我们一起来,一起来堆雪人;冬日在雪地上,尽情地玩耍,让我们一起来,一起来堆雪人;我们一起滑雪,我们一起歌唱,美丽的雪花守护我们。

校园的清晨,同学在玩耍,笑声多甜蜜,无人不愉快;校园的清晨,同学在玩耍,笑声多甜蜜,无人不愉快;空气多么清新,天空多么晴朗,太阳的光芒照耀我们。

看天空小鸟,快乐地飞翔,看他们多自由,让我们多羡慕;看天空小鸟,快乐地飞翔,看他们多自由,让我们多羡慕;我们看它飞翔,一切烦恼消尽,天空的小鸟多么自由。

支教回来,一遍一遍地看着孩子们创作的这些歌词,在台灯下,旁边放着嘉妍送我的一朵小花,我竟然感觉像读情书一样甜蜜。美丽的花园,海边的浪花,秋天的田野,冬天的雪地,清晨的校园,天空的小鸟,原来孩子们的世界是这般单纯美好!难怪总听见不想长大的声音。我想教育这件事最有意思的在于它的对象吧,面对的是一个个富有活力与想象力、一个个充满生命力的个体。

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周课堂的主题是小小作曲家,用威尔第的歌剧《弄臣》里著名的咏叹调《女人善变》做旋律素材,请同学们依曲填词。因为是第一次合作创作学习,为了降低难度,我给出主题,一组一个。围绕着这个主题去填词,看上面他们创作的歌词,我觉得一点也不比《夏日泛舟海上》差。创作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表演,一人朗诵,两人唱歌,一人用乐器伴奏,一人律动表现歌曲形象。以他们的实际情况,能顺利完成真是让我又惊又喜,一组比一组朗诵的声音大,一组比一组情绪高,一组比一组表演得好。

脑海里一遍遍地浮现出孩子们表演的样子,可爱至极。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是说完全撒手不管,在这样的课堂里,老师其实是掌控着整个课堂的,把握着课堂的节奏,扮演着观众、服务者、组织者、促进者、评价者等角色,承担着鼓励、引导、帮助等责任。创作初期,一定要设计得让学生感觉很容易做到,才会产生兴趣,继续学习。“面向全体”,是我从开始支教时就一直提醒自己要坚持的原则,本节课这样设计也是为了让学生全体参与,每一个人都有表演的机会,一个也不能少。次数多了,我相信他们会越来越自信!下课后,王福浩收拾着书包,嘴里还唱着“我在收拾书包”,用我给出的旋律,这就是我最希望看到的,我希望他们能将音乐带入生活,快乐地成长,就像他们歌词里写的那样。

记得读郭老师那本《守望音乐教育》中“纯真深厚的师生情谊”一节时,我几度被感动得潸然泪下,感动于学生对恩师的敬爱之情、老师对学生的挂念……也记住了郭老师说的是什么让我们期待每次的师生相聚呢?理由只有一个,师生关系是永恒的、单纯的、美好的,更准确地说,那是根本不需要理由的。我爱我的两位老师,他们一直默默陪伴、见证着我们的成长;我也爱我的学生们,让我惊喜与感动的学生们。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支教路上的心情从最初的紧张不安变成如今的万分期待,我好奇他们在课堂上会有怎样的反应,他们喜欢我设计的内容吗,我期待他们的表现,我期待见到他们!今天我的感觉更明显一些,我觉得最应该感谢的是梁潇师弟,谢谢他愿意跟我一起上这节课,让我有机会跟学生们坐在一起上音乐课,有机会扮演一回小学生的角色,更近距离地跟我的孩子们接触。

其实请梁潇师弟来帮忙我也是纠结了很久,当然不是纠结他的能力。梁潇师弟从小学习二胡,现在是二胡专业的大三学生,请他来主要是因为这周我的上课内容是欣赏二胡曲《赛马》。我们都知道,就像看音乐会一样,现场感受远比听录音要深刻,我想如果学生能亲自拉拉二胡,看到二胡演奏,那效果自然比看视频演奏要好。而且有了实物,去讲二胡的一些演奏技巧是怎样表现音乐,学习起来也容易很多。毫无疑问,不管从学生的角度还是从老师的角度,请梁潇师弟来都是非常好的。然而我必须承认,我纠结的原因是怕影响我在学生们心里的权威。但看到他们上课时那认真的样子,上完课那开心的样子,我在心里偷偷地想:如果我因为自己那点对自己权威的担心而没有请梁潇师弟来帮忙,那才是真正丢脸了。嗯,我还要谢谢我的学生们,让我也乘着音乐的翅膀,感受了一把大草原的美。

当然,学生们很可能从来没有见过二胡,也从来没有听过这个作品,从小学生的角度看,这些因素再加上又有一个新老师来上课,新鲜好奇感引起的兴奋是意料之中的。但我知道我不能满足于学生这样的开心状态,我更希望他们的开心是因为音乐,是音乐带来的,没有学生不喜欢音乐,我要让学生像喜欢音乐一样喜欢音乐课。我认为,引导他们听懂音乐是个很好的办法,当然,这里的懂不是听懂什么音、什么节奏、什么调式等类似的懂,那不现实。这里的懂是激起他们有无限潜能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启发引导他们欣赏音乐的时候听到了什么,一些演奏技巧模仿的是什么,比如马蹄声、马叫声、马儿驰骋在大草原上的情景等类似的问题。除此之外,我发现我的小学生们的畏难情绪比我想象的要严重得多,所以必须要掌握的音乐基本知识在教学时一定要想方设法地简单化,起码要让他们觉得很简单。

我坚持认为,在音乐课上,体验是最有效的音乐学习方法之一。模仿骑马的动作,用乐器模仿、模唱旋律,通过这些方法,四十分钟的课程,他们都可以准确地听辨出《赛马》的三个乐段。四十分钟太短,我想学生跟我有一样的感受,今天还没开始上课,我走进教室就播放了准备好的一个《赛马》的视频,我没有任何提示,学生已经把桌椅拉开,围成一个圈,饶有兴趣地看着大屏幕,或许他们也被那种马儿奔驰在大草原上的自由与洒脱吸引了吧,我们的课堂就这样开始了。

心理学上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同时也给我们一个这样的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理论为实践提供方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周合唱队的排练证明了赞美的力量。训练时,我看到合适的机会便会表扬学生,并强调他们是经过挑选出来的音乐感觉好的学生,完全可以做到更好,他们的变化很明显,小腰板挺得更直了,人也更自信了。

“表演是音乐最好的学习”,这是郭老师去年访问伯克利音乐学院一个最大的感受。从郭老师的《表演是音乐最好的学习——伯克利音乐学院学生表演活动有感》一文中,我们了解了伯克利音乐学院的一些基本情况,平均每天10场表演,最多的时候每天可达14场,让人吃惊。文中描述的表演场地与场次、表演内容与场次两个表格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真可谓数量众多、丰富多彩,难怪郭老师发出“没有表演,就没有伯克利,没有表演,就没有伯克利学生的音乐学习”的感叹。郭老师说:“每每看到表演者们自娱自乐、全身心陶醉于音乐之中的如入无人之境的神情时,我也仿佛看到了我们的学生和伯克利的学生差距在哪里,它不仅是音乐技能水平上的差距,更是一种音乐态度上的差距,一个只知道为他人表演音乐的人,一个只知道用音乐来谋利的人,一个只知道被动‘学习音乐’而不知道主动‘玩音乐’的人是绝不可能享受到音乐本身带给人的那份愉悦和幸福的,也是很难真正学好音乐的。”郭老师的这段话让我想起了最近处在风口浪尖上的一部电影《百鸟朝凤》里的一句台词:“唢呐是吹给自己听的。”也让我想起了高溪小学,想起了冬悦和婉幸,因为我曾不止一次在课堂上捕捉到她俩陶醉于音乐的神情。

毫无疑问,高溪小学与伯克利音乐学院,伯克利的学生与高溪小学的学生,这两者放在一起找不到任何的交点,但我觉得有一点是值得我去思考的,那便是郭老师说的音乐态度问题。不管专业不专业,不管音乐技能高低,每一个人都有享受音乐的权利,每一个人都能从音乐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不管是大学生还是小学生,不管是专业的还是非专业的,没有年龄、地位、环境的限制,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音乐带给人的那份愉悦和幸福,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展示”是我感觉来华南师范大学学习这一年多一个很深的感受,不管是什么课程,老师总是给学生很多展示的机会,提供很多学生自己去表演、自己去设计的机会。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即兴能力、创造力。郭老师那篇文章以及这一年多在华南师范大学的学习,给了我很多启发,虽然我的课堂对象是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小学五年级学生,但我感觉只要多给他们一些表演机会,引导他们去享受音乐,慢慢地,他们就会反馈给我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学校也决定要办一场音乐会来庆祝学生的节日,每个班级都要参加,这是一个很好的表演机会。估计高溪小学的学生一年也没有几次这样的表演机会,就像上学期的元旦会演,很多同学告诉我,那是他们第一次站在台上表演,虽然是全班一起表演,仍然紧张又兴奋。想起这些,我果断打消了因为时间紧一个班只出一个节目的想法。一说到表演节目,以前我首先考虑的就是质量,既然要上台表演,就一定要是排练很多遍的,唱得很好的才能上台表演。很显然,从高溪小学的实际情况来说,这是非常不可取的,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表演机会,我要让学生把从课堂上学到的都展示出来,像郭老师说的那样,“数量众多,丰富多彩”。愿他们能像享受课堂那样享受属于他们的教学楼前的小舞台,我坚信这不是奢望。

第一次看到“艺术融合原则”是从郭老师的《艺术教育论》一书中,这本书是当时考研复试的考试书目,“艺术融合原则”是第三章的内容,该章提出中小学艺术教学应该是艺术化的教学,艺术化的教学需要艺术教学原则来指导。每每读起这本书,都能有所启发,有所收获,我想跟郭老师一贯主张音乐教育要接地气的理念有关吧。艺术融合原则是针对我们不尽如人意的艺术教育实践,如艺术内容的丰富与教学课时的稀少、艺术形式的多彩与教学方法的单调、各艺术门类之间的“亲情”关系与各艺术课程之间的不通往来等提出的。“艺术教学是一门最具艺术性的教学,我们只有尊重艺术特征,才可能获得教学的艺术效果。艺术教学如果在内容、手段、方法等各个方面都摈弃单调、分隔而遵循艺术融合原则,把各种艺术形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把同一种艺术的各个方面充分地融合在一起,把艺术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适当地融合在一起,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教学气氛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学校艺术教学与社会艺术环境融合在一起,那么,它将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艺术审美空间,增强教学活动的艺术趣味,激发学生的艺术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这一小段话,便给我们的音乐教学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

音乐教学要遵循艺术融合原则,音乐表演也是。融合了多种内容的表演可以丰富表演内容,拓展学生的艺术审美空间,增强趣味,激发学生的艺术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综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在“六一”儿童节的音乐会演上我的两个班一共有五个节目,要让每一个人都有表演机会,集体齐唱是最好的选择,所以这五个节目大多是歌唱类。如何增加趣味性,更全面地拓展学生的艺术审美空间呢?郭老师提出的艺术融合原则无疑给了我很大启发。备课时,我在歌曲《红星歌》《夏日泛舟海上》《快乐的节日》《七色光之歌》中,加入朗诵、表演、舞蹈等艺术形式,在情景剧《蜗牛与黄鹂鸟》中融入语言艺术、歌唱艺术、表演艺术,增加趣味性。看着学生们积极兴奋的样子,看到一个个自豪神气的小红军、调皮的黄鹂鸟、可爱的蜗牛等,我想我的目标达到了。五年级(1)班有一个学生一直以来都让我印象深刻,倒不是因为他表现很突出,相反,有好几次我把乐器拿给他,他都果断拒绝,这多多少少让我有一些挫败感,平时上课他的积极程度更是可想而知了,所有的表现都告诉我他一点也不喜欢音乐,他觉得学音乐是一件很没意思的事情。但这周排练节目时,我发现他竟然大大方方地做着小蜗牛的动作,我能听到他唱“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这让我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我不敢说我的音乐课堂慢慢让他接受音乐、喜欢音乐,倒是想到了李婷老师课上说的:“一个合格的老师不是让优秀的学生变得更优秀,而是让比较落后的学生变优秀。”

为了能让孩子过个更开心的儿童节,学校还给我们批了大概500元的经费,给孩子们买一些表演的道具。主任告诉我们说表演那天怕学生热,在学校门口附近找了一块阴凉地,说到时在那搭个表演的场地。感谢主任这样为学生着想,学生可以在学校之外的环境表演真是太好了!把学校艺术教学与社会环境融合起来,我想这次表演经历应该会给高溪小学的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吧!

上周支教回来,我还想这次的表演经历应该会给高溪小学的孩子们留下美好的童年回忆吧。这一周,随着孩子们表演的结束,这学期的支教也快结束了,我不知道这场表演会不会给孩子们童年的记忆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可以肯定的是,孩子们表演的一幕幕,给孩子们来捧场的家长,帮我们排练的李婷老师、师妹们,帮我们管理学生纪律的班主任老师们,孩子们的笑脸等等这一切,都会深深地留在我们五个小老师的记忆里,留在我们青春的记忆里。

表演结束后,五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告诉我说:“这是孩子们过得最热闹最开心的一个‘六一’儿童节。”是啊,看一年级的小朋友一会带着漂亮的手环扭着身体音阶歌,一会扮演小蚂蚁搬豆豆。二年级的小朋友带着小星星头饰唱完《小星星》,又来了一首音乐之声《Dol Re Mi》。三年级在“雨的世界”里玩得不亦乐乎,两个表演《落雨大》《下雨啦》真给我们带来一丝清凉。四年级的小朋友一会是卖花的小姑娘和小伙,一会又赏起《茉莉花》,一会又骄傲地告诉全世界我们是《中国人》。五年级的小红军们也迫不及待地登场,抗战胜利,带上美丽的花环唱起快乐的节日之歌,表达着内心的喜悦之情,又伴着音乐泛舟来到海上,尽情地游荡,自由欢畅,放声高歌;一会又扮演起蜗牛,一步一步往上爬,遇上骄傲的黄鹂鸟的嘲笑也没关系,脚踏实地,努力前行,真是忙得不亦乐乎,愿他们像歌声里唱的那样,今天成长在阳光下,明天去创造七色世界。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教大家背古诗《春晓》,又带大家去美丽的新疆感受了一番《青春舞曲》。合唱队跟电子琴课外兴趣小组当然不甘示弱,带着大家感受了春姑娘的魅力《春晓》,又来到小朋友最喜欢的动物园《玛丽有个小农场》,好不热闹。支教老师也来凑热闹,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按捺不住,想唱就唱,想做就做。最后,全场大合唱《青春修炼手册》,彩花洒下来,在孩子们的欢呼中,结束了今天的表演。今天的天气仿佛也感受到了我们的热情,持续升温,我们汗流浃背,也酣畅淋漓,感谢音乐,也祝愿孩子们幸福、快乐地成长,有一个绚丽、灿烂、美好的童年,像这彩花一样。

一、二年级的小学生们表演起来最可爱,负责一、二年级教学的思淇和石海都说:他们可能平时上课时不是很听话,但到了舞台上表演起来,不紧张害怕,放得开,所以低年级的小朋友成了最抢眼的小明星。相比起来,我和雅芸负责的五、六年级学生因为年龄稍大一些,会害羞、紧张,不是特别愿意表现。中、高年级的学生更偏爱那些有故事情节的表演类节目,他们更喜欢,动作少一些,安静地唱。会演结束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李婷老师说很欣赏这样的表演方式,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孩子们,把课堂搬上舞台,不用专业挑剔的眼光去要求孩子,寻求一种孩子们更乐意接受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音乐、爱上音乐,这也是我们五个支教小老师的心得。如今我们很多学校,平时音乐课没有教什么内容,到了节日或活动晚会时,临时抱佛脚,一遍一遍地让孩子训练,只练习那一首歌、一个节目,磨掉了孩子对音乐的喜爱。我们坚信把平时课堂的学习成果搬上舞台,减轻孩子压力,让孩子轻松愉快地表演,才是正确的选择。

本来,研究生的生活是孤独的,但因为支教,我们支教成员沟通交流的次数直线上升,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大家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于我真是一件幸福、美好而又幸运的事情。海阳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中的困惑总能从她那得到启发;雅芸做事果断、思路清晰;石海认真踏实,文笔流畅;思淇组织力、凝聚力强;心瑜从美国回来,更是给我们带回很多美国的音乐教育信息。大家一起分享学习,结伴支教,这段经历带给我太多东西,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充实、丰富着我的研究生生活……

支教的最后一节音乐课,没有告别,没有煽情,没有结束语,没有告别语,只是一节纯粹的音乐课,课堂上只有享受音乐的老师和学生,因为音乐,我们结缘,那么我也希望我们在音乐中告别。

一年的音乐课,孩子们在音乐课上学唱歌,学表演,做律动,编伴奏,做小红军,扮演蜗牛、黄鹂鸟,感受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乘着音乐的翅膀泛舟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总结下来,发现孩子们都没有接触过外国音乐,于是,最后一节课,我想让学生们感受异国他乡的音乐。

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描绘的是俄罗斯军队保护阿拉伯商队穿越中亚细亚草原的场景。整个曲子画面感极其强烈,在音响效果上特别出众,鲍罗丁用音乐把自己“和平、友爱”的思想和对民间生活的热爱统统表达了出来。要让学生喜欢这首著名的交响音画,享受古老的东方歌曲,就要让他们懂音乐,这里的懂更多的是指让他们了解音乐描绘了怎样的场景,而不是这个作品是怎么创作出来的,用了什么创作手法,如果音乐课的重点是放在这个上面,那真的是太难为他们了。

可能是孩子们对这新鲜的异国音乐感到特别好奇,又可能因为是最后一节课,他们的模样让我觉得格外的不舍,又或者……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觉得学生们这节课上的表现真是让我高兴。一上课,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让学生感受中亚细亚草原上发生的场景,一个个认真的小模样,真让我恨不得把我知道的所有教给他们。了解了音乐描绘的故事,学生们再欣赏起来兴趣很自然地便高了。从我播放的三段音乐中,学生一下子就辨别出了哪一首是描绘中亚细亚草原的。欣赏课不仅要欣赏,更要体验,才会印象深刻,我将学生分为俄罗斯军队与阿拉伯商队两组,分别模唱各自的旋律。模唱了旋律,感受了风格,学生们对这种交响音画也慢慢开始了解了,最后都能准确地听出各音乐片段分别描述了怎样的场景。听到描述俄罗斯军队出现时的进行曲风格的音乐片段时,我看到家俊和江志塬用小拳头敲击着节奏,一拍一拍,表达着他们听到这段音乐时的感受,这是多么让人开心的事情啊!

本节课值得思考的一件事是,我在平时的理论学习中,学到一种生成性音乐教学理论,在这种教学理论内容中,学习是全面的,是从整体到部分、从一般到具体、从模糊到精确的过程,那么我们音乐学习的过程也是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因此教授音乐的顺序,也应该是从整体把握乐曲的乐思,再到音乐的要素,在理解音乐要素的基础上,再整体学习。而不是先从音乐要素开始,再到整体学习,尤其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我很同意这种教学思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所以这节课我创设情境,播放全曲视频时,发现视频播放到一半时学生的注意力就有些转移了,同门师妹心瑜听课后也跟我讨论了这个问题,说建议可以一段一段播放,一段音乐播放完了告诉学生描绘了怎样的场景,然后再继续,这样学生的兴趣高,也不浪费时间。于是我上第二节课时便稍微做了调整,创设完情境后,由问题“音乐是怎样描绘中亚细亚草原上发生的这一切呢”导入到欣赏视频,边播放边解说,学生了解了音乐要表达的感情,把抽象的音乐具象化,有了具体的音乐形象,学生们的兴趣明显提高了。

课后我反思自己的教学,生成性音乐教学理论强调的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顺序是有道理的。但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应该是在学生对这首作品有了一些感受与了解,懂得音乐描绘了一些什么场景,表达了什么内容的基础上再去整体欣赏,效果更好一些。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谢谢孩子们在最后一节音乐课上教给我的东西。

师姐说:“我们支教最大的贡献就是又在一群孩子心里播下了音乐的种子。”希望这颗种子能慢慢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翻看着一篇篇的教学日志,每一周的课堂情景仿佛又在眼前,每一次去高溪小学的情景历历在目。大家都说,对一所大学的眷恋是从收拾行李那一刻开始的,我想,对每一地方、每一段经历的眷恋都是从准备离开那一刻开始的吧。讲真心话,去支教的这一年中,中途有时候真的感觉有些累。有困惑,困惑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一些音乐课的内容;有紧张,第一次上课时的紧张,郭老师、王老师去听课时的紧张,学院老师去听课时的紧张;有丧气,自己精心准备的音乐课内容学生并不是很接受;有懊恼……想想每次支教回来,拖着疲惫的身体的样子,本以为支教结束后会感觉很轻松,等到真正结束了,却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而更多的,是不舍,不舍那间我们经常讨论如何上课的校长办公室,不舍上课的教室,而最不舍的,还是这群孩子,相处了一年的孩子们,让我有了第一次教师体验。真的要离开了,感觉连他们平时惹我生气的调皮的样子也变得分外可爱起来。

不舍之余,也感觉到了自己这一年的成长,对很多东西有了新的感悟,对自己也有了更清晰的规划,认识到自己很多的不足。回想起第一次去高溪小学,第一次站上讲台,面对着39个小学生,紧张到没有头绪,心里有很多想要告诉他们的,却苦于不懂合适的方法,不知道要怎样教给他们才是最合适的,怎样教才能保护好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乐于去学习音乐。歌唱课,怎样让学生学习歌唱?欣赏课,怎样让学生进入音乐世界?怎样让学生享受到音乐世界?面对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五年级学生,怎样兼顾教授基础音乐知识和五年级的音乐知识?怎样让学习音乐知识更加有乐趣,学生们更愿意去接受?我该怎样与学生们相处、交流?一堂课我该怎样去设计,才能更合理?小学生音乐课的目标到底是什么?音乐课真正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慢慢地,在一次次上课的过程中,我开始找到一些答案:教学语言尽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要想抓住学生的兴趣,就要考虑学生真正想学习什么;要想让学生乐于接受,就要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要想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世界,就要教会学生如何听懂音乐;歌唱课基本的歌唱知识要教,但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让学生敢唱、乐唱,而敢唱、乐唱的前提是会唱,教学顺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欣赏课不能让学生静静欣赏音乐作品,学生不会喜欢这种方式,欣赏课完全可以是综合课,这里的综合指的是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综合,不仅仅让学生去听作品,还应该结合歌唱、律动等方式让学生去体验,体验过的音乐才有印象,将抽象的音乐通过具象的方式解释,学生才能听懂;音乐课不仅有歌唱、律动欣赏,还有创造,孩子们不仅是小小歌唱家、音乐家,还是小小作曲家。体验是音乐学习最有效的方法。课堂的主导可以是老师,但课堂的主角一定是学生,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表现、去表演,他们会给你很多惊喜。真的可以说,没有表演,就没有音乐教学,没有表演,就不是好的音乐课堂。在课堂上,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甚至会改变一个学生的行为,老师的一个无意识的行为也可能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课堂上学生的表演,不要吝啬你的鼓励、赞美和掌声。上课形式有很多种,不一定非要让学生固定在座位上,让学生从座位上解放出来玩音乐,你会发现解放的不仅仅是座位,还有孩子的天性。音乐知识是享受音乐的基础,但绝不是上课的主旋律,因此把握教学顺序很关键。我们音乐课的目标不是让学生掌握那点可怜的音乐基础知识,更多的是让学生认识到音乐的美,引导学生从音乐中感受生活、热爱生活、追求美好,在音乐中找到自己、鼓励自己、释放自己、发现自己,与音乐一生为伴。我在慢慢成长,并从一次次的教学感悟中找到自己的论文选题。学生也在慢慢成长,回想起第一次上音乐课他们的样子,他们第一次表演的样子,慢慢从陌生到熟悉,从紧张到自信,从开始的完全不懂音乐到接触、了解后享受音乐,我想这世上最美好的感觉也莫过于从感知到成长的幸福吧。

每次上课我都会提前一天备好。通过对教材的了解和使用,慢慢悟到音乐艺术的本真,并挖掘音乐艺术的本真。依据本质规律进行更好的教学,是音乐教师一生应该去追求的课题。李婷老师教导我们,要想让学生享受音乐,自己要先沉浸在音乐的美好里,我把这一点深深地记在心里。做了老师,慢慢发现自己对老师角色的认识也在悄悄发生改变,一名合格的老师,远远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答疑解惑的授业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善良的人,因为教师肩负着塑造灵魂的责任。

翻看一篇篇教学日志,“期待”是出现最多的字眼。此刻,仿佛又产生了那种期待的感觉,备好课期待学生的反应,期待看到学生学新知识的反应,期待运用新学到的教学法上课后的教学效果,期待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每一次支教前的期待,在支教回来后都会变成惊喜、感动和成就感,发自内心地谢谢孩子们让我的研究生二年级生活过得如此充实。

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不行动求到的知识,是靠不住的,能行动,行动才生困难,想办法解决了困难,才是真知识的获得。”我觉得我们音乐教育专业的学习同样如此,接触了学生,才会发现问题,才会发现教法选择的重要性,才会发现学生的特点,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去摸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法,在解决、摸索的过程中便掌握了音乐教育的知识。

最后,心里的千言万语我还是想化做谢谢一词,谢谢两位导师提供这样的平台让我们去实践,真正地站上讲台,面对学生,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到方法,求得知识;谢谢高溪小学的学生们,给我们机会去施展自己的教学想法,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做一名更称职的音乐教师……

支教一次,难忘一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