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顺应我们的职业召唤

顺应我们的职业召唤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彼得·贝尔是个高中语文老师,他认识到自己的职业召唤也是通过意识到自己不喜欢手头的工作开始的。尽管他们的从教经历、在学校扮演的角色各有不同,但艾丽卡、斯蒂夫和彼得都发现了自己教书的激情。艾丽卡、斯蒂夫和彼得都觉得自己天生应该教书,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激情,但这并不表明他们对自己的职业认定就从来没有犹豫过。4确实,他最终顺应了自己写作的召唤,离开了教室。

——做一名高中老师的想法已在我心里根深蒂固。

彼得·贝尔(Peter Baer)是个高中语文老师,他认识到自己的职业召唤也是通过意识到自己不喜欢手头的工作开始的。彼得在加州伯克利大学主修哲学,他热衷于各种思想观念,对追求社会公正充满激情。他曾经想先拿一个哲学博士学位,通过自己的学术研究来改变目前的公共教育体系结构,使它更好地帮助弱势学生。

不过彼得后来感受到了大学校园里的“象牙塔综合征”,教授学者们对教育的研究完全与现实的学校教育脱节,他们的授课内容对现实里的教师毫无帮助。因此,他在斯坦福大学申请了一个硕士项目,这是由加州政府资助的一个项目,条件是毕业之后到加州境内收入低、教育质量差的学区任教四年。尽管当时认定自己最终要走学术道路,但他还是决定先签下合同,看看以后怎么发展。

硕士毕业之后,他到了加州的阿拉梅达执教,那是一个学生经济背景十分多样的学校。五年后,他转到加州的里士满,这里98%的学生来自贫困的家庭。这时彼得已经觉得自己和教育密不可分了。“我意识到教书是我的天职,并非我听到了什么职业召唤,而是觉得自己完全适合在教室里跟学生在一起,这对我十分自然,它完全适合我。”执教十二年,彼得换过许多地方,但他最喜欢里士满,在这里他可以跟来自弱势家庭的孩子相处,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帮助他们。我问他有没有想过重新回到象牙塔内,他说:“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这个想法确实很强烈。不过,一想到再也见不到这些热情、给我带来无穷快乐的孩子们,我的心里就会很难过。”

尽管他们的从教经历、在学校扮演的角色各有不同,但艾丽卡、斯蒂夫和彼得都发现了自己教书的激情。畅销书作家、国际演讲家琼·奇提斯特(Joan Chittister)曾把激情放在职业认定的首位。她写道:“激情能使人超越和深化自我。”3这种深化和超越在我们故事的三个主人翁身上都能看到。

彼得原本想走学术之路,想通过自己对教育系统的学术研究来改变世界,当他放弃这个打算的时候,他就是在超越自己。现在,他在嘈杂的高中教室里,用自己的行为影响着学生。他说:“教室里的每一天都在使我成长,做一名高中老师的想法已经在我心里根深蒂固。”

当艾丽卡面对现实,觉得自己梦想的教书生活不可能实现的时候,她也在超越自己。在失望之中,她选择了更实惠的商业领域。尽管深知从商绝不是自己的天职,她还是在自己现有的位置上,极富创意地想方设法和教书沾上边。

斯蒂夫早年抗拒自己的家庭背景,在女儿学校里的义工经历使他摆脱了对教书的成见,超越了他对自己的职业认定。多年的教书经历,使他获得了许多回报和奖赏,但这些都不算什么。最主要的是,他发现自己的职业只是一个更加宏大过程的一部分而已。他告诉我说:“教书其实有宗教的含义。我们不只是教书先生,我们不孤单,我们都是相互联系的,我们也和上帝联系着,我们在一起进行一个更大的创造,这是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单独完成的事情。”

艾丽卡、斯蒂夫和彼得都觉得自己天生应该教书,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激情,但这并不表明他们对自己的职业认定就从来没有犹豫过。教书是一个艰巨的工作。我们身处的教育系统有时非常令人压抑,更别说对教师进行鼓励和支持了。不同的价值观和人格有时会产生矛盾、导致冲突,教师们有时觉得承受不住来自各方的要求和期望。斯蒂夫和彼得都承认有过离开的念头。乔伊是一个蒙台梭利老师(各位读者会在第三章跟他见面),当我问他是否想过改行,他回答我说:“每天都在想。”

高中语文老师及诗人加勒特·凯泽尔写道:“在我十六年教书生涯中的日日夜夜,没有一天没想过我宁愿做点别的什么事情,也不再教书了。每个学年一开始,我都满怀希望憧憬着,安慰自己说到了六月,我就要跟教育说再见了。”4确实,他最终顺应了自己写作的召唤,离开了教室。但十四年后,他又回到课堂教了一年。这样,他可以非常现实地掂量自己的两个职业召唤,缓解一下两者之间的矛盾。我想我们之中的很多人一定也有这种矛盾的职业心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