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往往倾向于教学生自己在行的东西。
保罗·贝克班上有个学生,是天生的舞者,对节奏非常敏感,可是英语课却不及格。保罗建议英语老师帮助这位学生找出英语的节奏和韵律,让他去体会。这个学生一旦体验到英语的节奏,他就能把自己的天赋用到舞蹈之外了。7不管他们是否知道加德纳的理论,实际上,许多任课老师都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尝试过把学生特定的天赋发挥到别的学科上。
我们在课堂上进行因材施教的时候都明白,不同的学生需要通过不同的方法才能把他们不同的才能发挥出来。有这么一位有创意的历史老师,他的一位学生记住了所有的历史材料,弄懂了许多历史事实,对所学的历史阶段也理解得不错,可就是老过不了考试。这位老师知道该生具有运动和音乐天赋,于是把他带到篮球场上,让他一边投球一边回答问题。结果学生顺利通过了考试。
单单了解和尊重学生不同的智力特点还不够,老师也应当了解自己的智力优势,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会什么,因为老师也喜欢以自己擅长的智力方式来教导学生。他们忘了,或者根本就不知道,学生的学习方法并非和老师一模一样。
宗教与伦理教授德纳·维尔班克斯(Dana Wilbanks)开始在科罗拉多的丹佛市艾利夫神学院教课时,他明白了这点,这让他大为吃惊。从高中到大学到攻读博士研究生,他都一直习惯于教师为主的满堂灌学习。所以当他开始给别人上课时,也就自然而然地沿用从前自己老师的教法,即把自己喜欢和熟悉的资料以讲座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他告诉我说:“没过多久,我就发现许多学生根本就没听懂,他们跟不上。讲座的形式对他们不合适。我需要帮助。”
德纳怎么学的就怎么教。可是从学生的情况来看,他必须采取别的教学方式,学生也需要别的学习方法。他得去找些新的方法来应对学生不同的智力特长。于是他找到同事,为自己和学生找了别的许多不同的教学方法。他开始在课前把一些热点的伦理问题发给学生,让他们先进行思考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在课堂上,他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里分享讨论,找到各自的共同点和分歧。课前的准备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讨论。
即使一个老师所教的科目是他擅长的,他也应该注意学生的智力特点。如果你有数理智力,你可能会选择教数学,但是,除非你教的是研究生课程,你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所有的学生都具备跟你一样的数理特长。有的学生之所以选你的数学课,只是因为这是必修课,他们有可能很难理解你所教的内容。你需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帮助他们掌握这些内容。
教师的任务是了解各种不同智慧的特点,帮助学生找到他们各自不同的天赋智慧。8跨越各种智慧的边界,我们就会认识学生的天赋和限制。我们就能真正认识他们,接纳他们,尊重他们,而不是简单地对他们的能力进行评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