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恩·麦考德(Bryan Mccord)是易立夫神学院的学生,就如何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教师,他写了一篇反思文章:
如果我不能够倾听学生,课后学生如果有问题或是需要我的建议时就不敢来找我——不管我教什么科目,教什么样的学生——如果这样的话,我认为我缺乏成为教师的资本。就我当学生的经验来看,能够倾听是教师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非常有力且富有挑战的能力。在教室里,这项技能千万不可小视甚至忽视。
在我执教生涯的早期,我学会了积极倾听。在学校里,我们要学习重复别人的谈话——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也包括字面背后的思想感情。对此,起初我是心存疑虑的。有一天我在操场上值日,一个二年级的小家伙跑到我跟前,哭着大声对我说:“他偷了我的球,他偷了我的球。”我深深地吸了口气,然后对他说:“哇哦,这真让人气愤。”“是呀。”他趴在我的肩上说了声,然后就跑开了。我很是吃惊。在学这项技能之前,我肯定会拉着这个孩子的手,去找偷球的孩子理论的。可现在,我明白了,他并不需要我的任何帮助,他需要的只是有人听听他的牢骚和不满罢了。
积极倾听在孩子们的活动中十分有用,但有同事指出,这项技能本身会带来一些问题。幼儿教师金伯利·布朗尼(Kimberly Browne)做了一年的院长助理,这位院长当时正在就这项技能进行实践。金伯利时常会找这位院长解决一些问题,或是就一些问题听取院长的意见。可院长总是这样回答她:“你好像糊涂了。”“我知道你的担心。”他从来不能提供有用的建议。“这使我非常抓狂,”她说:“我希望他能跟我对话、和我争辩,希望他能面对我、正视我。”当她把自己的想法跟院长说了以后,得到的答复却是:“你好像很失望。”如果她大声表达自己的感情,他就会说“哇哦,你这是生气了吗?”她觉得自己就像在跟一个气球说话——无论自己说什么,都会被悄无声息地弹回来。根本就没有对话。
布莱恩(Bryan)在教学上使用的深沉倾听并不是一门技术,而是一种心态,这种心态可能会让人变得脆弱。美洲土族人酋长萨克吉·亨德尔松(Sa’k’ej Hendersong)曾说:“真正的倾听是要冒从此改变自己的风险的。”3要想仔细倾听别人,我们自己必须心甘情愿沉默,只有在沉默中我们才能听清、听懂别人,才有时间在做出回应前反思。要想好好倾听别人,我们必须在会话中学会沉默。
我们文化中常见的会话形式不过是相互说服、完成各自的句子、用自己的叙述去打断别人、问些不必要的问题、提供建议。我们只用一只耳朵听别人,同时还打着腹稿准备随时插入。练习沉默的一种方法就是了解自己的会话形式,主动选择沉默,让说话的人充分表达自己,这样我们就能全神贯注倾听别人。我们还可以用肢体语言或轻声表示我们在听。
或者,当需要我们反馈的时候说:“让我想想。”或是问个问题,如:“能再说一下吗?”这种开放式的问题是神圣语言的一部分,可以使学生明白,他们是受尊重并被倾听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