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拓展课堂里的问答形式

拓展课堂里的问答形式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类问题可以称作“坦诚的开放问题”,这个称呼来自贵格会传统。这个传统涉及一个过程,被称作“明辨是非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坐在一起,沉默一段时间,直到有人提出坦诚的开放问题,这些问题不能简单用“是”或者“不是”回答,因为这种简单回答会阻止人们做进一步的深入思考。这不是一个坦诚的开放问题。

——与其匆匆忙忙给学生一个简单的答案,暂时解答他们的疑惑,不如多多鼓励他们自己去找寻答案。

我们的教学过程主要是这样的节奏:老师提供一定的信息,过一段时间,老师向学生提出些问题,以他们的回答来判断其掌握的情况。想象一下,小学老师给全班一些乘法问题,全班一起给出答案;或是拼写或词汇问题,学生给出唯一的正确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用多项选择来测试学生的学习进度。即便是相对简单的考试,答案也往往是老师认定的所谓正确答案。这种方法用来判断学生掌握的事实性知识很有效,它将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过,随着我们个人语言的使用、对话的进行,我们应当拓展这种问答方式。

还记得数学课上的莲恩吗?老师问学生:“零除以一是多少?”全班回答:“等于零。”老师又问:“一除以零是多少?”全班又回答:“等于零。”这时老师停了停,问是不是都同意这个答案,他想看看有没有不同的回答。老师的沉默给了莲恩自己算答案的时间,在此期间,她发挥了自己的内在智慧,找到了正确的答案。老师的沉默在此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我所教的五年级班上,我发现,每次我一提出问题,就会有学生马上举手,想要回答我的问题。每次都是那几个学生。我会停顿一小会儿,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学生举手。如果没有,我会叫那些最踊跃的学生来回答我的问题。后来我发现,那些踊跃的学生使那些需要更多时间思考的学生放弃了举手回答的愿望。于是我拿了一个定时器到班里来。我规定在我给出问题后,学生不可以马上举手回答,必须等计时器响了之后才能举手。这样,我们让整个问答过程慢了下来,使所有学生都有充裕时间深入思考答案,速度不再得到奖励。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回答我的提问,我也听到了越来越多的声音。

在提问的时候引入沉默环节的同时,我们还要提一些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这也是教学中一个明智的做法。小说家玛丽莲恩·罗宾森(Marilynne Robinson)在一次采访中提到她的教书经历,她说:“我们造就了一个必须有‘正确’答案的文化。其实凡事给出结论并非好事,它甚至使人思想僵化。”4

确实,很多问题有正误之分,但也有很多问题涉及思想、观点甚至幻想的,这类问题往往能引导学生的创造性反应,引导他们使用个性化的语言。这些问题不可能用正确或错误来划分。这类问题可以称作“坦诚的开放问题”,这个称呼来自贵格会传统。

这个传统涉及一个过程,被称作“明辨是非委员会”。当这个教派里有人需要做一个重要的决定时,他们会召集六到八人跟他待上几小时。指导思想很简单,召集会议的人被称为焦点人物或是当事人,他必须把需要决定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诉大家——包括事情的背景、相关的事实、他的感受想法以及他的困扰。委员会成员坐在一起,沉默一段时间,直到有人提出坦诚的开放问题,这些问题不能简单用“是”或者“不是”回答,因为这种简单回答会阻止人们做进一步的深入思考。“你跟你父母谈过这个问题吗?”这不是一个坦诚的开放问题。而“如果你和父母谈这个问题,你觉得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反应?”却正是一个坦诚开放的问题,因为它鼓励当事人更全面地思考。

坦诚开放问题的另一个特征是提问的人不知道被问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件事情跟你早些时候的经历有关系吗?”这个问题既坦率又开放。还有一种问题既没有逻辑性,也令人意外,如“你的困境是啥颜色的?”坦诚开放的问题不是基于各自的假设,也无意引导当事人。“我听得出你的怒气,这和困扰你的事情有什么联系?”假如当事人很生气,这个问题就可以引导他深入地分析自己生气的原因。“你在告诉我们这些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受?”这也是一个坦诚开放的问题。

如果觉得会话的环境安全,每个人都感受到尊重,提问的人和当事人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常常有委员会成员说,向当事人提的问题,往往也触及我们自己的生活,或者当事人的回答有时帮助我们解决了一些自己的问题。

你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参加这种明辨是非委员会,也没有可能作为一个当事人召集这么一个委员会。但我们可以学学他们如何更好地问一些问题,使我们的学生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内在智慧。不过,坦诚开放的问题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青少年往往会用简单的回答敷衍你提出的问题。如果你问他:“在学校里做了什么?”他往往回答:“没什么。”“你的新老师如何啊?”“还行。”

学生们愿意回答的开放式问题一般是关于他们想象的。就写作方面的问题来说,你可以建议学生把自己想象为小说里的一个人物,某个著名科学家实验室里的观察员,或一个艺术家工作室的助理,让他们描写一下他们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还可以让学生从某篇诗歌里挑一句他们觉得非常给力的句子,让他们说说为什么觉得这句诗特别给力。这也是鼓励激发学生使用个人语言,发挥他们创造力的方法。

激发想象的问题一般都是坦诚开放的。如:“想象下面会发生什么?”“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历史上某个特定人物的兄弟或姐妹。”“如果你的实验一而再再而三地失败,你是什么感受?”

教育上经常用到坦诚开放式问题的场合还有在与学生的个别谈话以及家长会上。除了告诉学生或家长你所看到的学生的行为、能力、优缺点,提一些没有预设答案的问题,听听他们的回答也是很好的,“这种回避困难的倾向说明了什么?”对这种问题的回答可以帮助解释你所看到的行为。

年轻人,其实也包括成年人,有时可能会觉得坦诚开放式的问题有点触及他们的隐私,他们可能还不适应个人语言的使用,或是对你还没有足够的信任来回答你的问题。如果你期待与他们对话,这种不怎么合作的反应有点令人沮丧。不过你得记住,要进行这种交流,不论是你还是你的谈话对象,都有可能要做出一些改变,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心甘情愿开放自己的心灵,接受改变的。

我们在反思给学生提问的同时,也应该想想如何鼓励学生问问题,想想我们该如何尊重学生的提问,并做出及时答复。我记得大学时的一个物理老师,她上课总是时不时停下来,问大家有没有问题。但她的停顿不超过十秒,便很快说“好吧,我们继续。”记得我当时心里想,我根本没听懂,提不出问题。我唯一想说的是:“您能慢点儿吗?”

如果我们太快结束提问环节,或是太快回答学生的提问,都很有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仔细倾听学生的提问,也没把他们的问题太当回事儿。我们应当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把问题表达清楚,这样也好使我们明白学生到底是要问什么。记得我九岁时,一天我问妈妈,主日学校里学的东西是不是都是真的。她先问我听别人是怎么说的,然后才问我:“有人认为是真的,有人不这么认为。你得自己拿主意。”我对她的回答并不满意,我想要一个“是”或“不是”的答案。不过现在回头看看,我觉得我妈妈不是在逃避我的问题,她想让我知道,有些问题并没有单纯的对错之分,我得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寻找答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