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考试紧张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考试紧张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什么方法能帮助孩子克服考试紧张?要让孩子做到思想上不紧张,而行动上紧张起来。家长往往关心孩子的应考心理,殊不知家长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许多孩子对考试感到紧张,压力大,其实家长并没有逼他们非要考高分,关键一点还是自信心不足。把孩子搞得紧张不够,烦躁有余。孩子面临考试,心理状态比较敏感、脆弱,家长要有一颗平常心,把战时当

每到比较大的考试来临时,我的孩子就特别紧张,平时做作业都挺好,一到考场就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不该错的地方总错,会做的题也不会做,紧张得大脑一片空白,有的还会出现生理症状:失眠、肚子疼、呕吐、腹泻、手脚发麻等。有什么方法能帮助孩子克服考试紧张?

一位家长

1.家长对孩子不要期望值过高,以为给孩子的压力会变成动力,其实,对于心理素质脆弱的某些孩子来说,压力只会变成阻力。目标可以定得低一些,但行动上要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

2.如果孩子做题的量不够多,考试的时候看见一些题都没见过,当然会紧张,所以平时要多练,尤其基本的知识要记牢固,这样就熟能生巧。

3.孩子平时在做题时不要太放松,有的孩子喜欢边做作业边听音乐、吃东西、看一眼电视、玩点什么玩意,但是在上课、考试的时候没有音乐这些东西,那些习惯于被音乐唤醒的脑细胞就兴奋不起来了,就会和平时做题的感觉不一样。所以,平时做题一定要模拟考试状态,按时间完成,而且还要练自己尽量做到两个小时的题一小时完成,这样平时紧张惯了,考试时反而不紧张了。要让孩子做到思想上不紧张,而行动上紧张起来。平时在写作业的时候,一定要劳逸结合,写45~50分钟,锻炼10~15分钟,因为一个成年人一次注意力只能集中50分钟,如果强迫孩子连续学习几个小时,最后就没有效率了,而且时间长了大脑会出现神经衰弱现象,头疼、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没有精神。大脑休息的最好方式除了睡眠以外就是体力劳动和锻炼,全身协调性的体育锻炼可以给大脑充氧、恢复精神、提高反应速度、还产生快乐元素。

4.考试时出现紧张情绪和症状是正常的,那个时候千万不要克制紧张,因为紧张情绪是越压制就会越严重,反复克服会反复出现。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对自己说:紧张去吧,豁出去了!同时拿起笔开始写字,然后会发现紧张情绪在5分钟之内就消失了。

如果孩子有比较严重的考试紧张问题,也可以找心理专家协助解决。

从家长这个角度,应该做哪些心理准备呢?

考试不仅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验,也是对学生乃至家长心理的考验。家长往往关心孩子的应考心理,殊不知家长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家长以为: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和包办,心理上不给孩子压力,哄着劝着,什么都依着孩子,总可以了吧?可效果却并不好,孩子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该怎么办呢?家有考生,家长真是如履薄冰。家长应该了解,现在不只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年代了,更重要的是应该培养孩子哪些心理素质,以应付要面对的困难、挫折和挑战。

1.自信心是战胜困难的法宝,但家长不知道如何保护、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许多孩子对考试感到紧张,压力大,其实家长并没有逼他们非要考高分,关键一点还是自信心不足。如果你问他为什么紧张,孩子表示:“我怕考不好。我也复习了,但我怕考试时,一紧张就忘了。”“我怕考不好,同学们会看不起我。”“我爸妈对我太好了,我考不好怕对不起他们。”“爸妈老唠叨,我心里特烦。”孩子中有太多的顾虑,怎能轻装上阵?家长也希望孩子信心百倍,但信心不是药水可以随时灌注。自信心是对自我能力的信任和肯定,就是相信自己能干好某件事!首先,孩子要有机会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种种困难,最后成功了,哪怕是一件小事,孩子就会逐渐认识、了解、承认自己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家长对孩子信任,对孩子肯定和鼓励,这样,孩子才会相信自己的能力,强化自己的行为,并愿意不断努力。可是,许多家长很少让孩子独立思考和行动,不让孩子做家务和应付外界事物,老担心孩子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孩子一问问题,家长就给他现成答案;孩子一遇到困难,家长就帮助解决。同时,还经常挑剔孩子,很少表扬和鼓励孩子,对孩子说得多,让孩子做得少,对孩子操心多,放心少,这样孩子肯定对自己也怀疑了,怎么能培养出孩子的自信心呢?

2.家长要懂得帮助孩子克服紧张情绪的科学方法,而不是照顾越多越好。怎样才能让孩子有最好的情绪状态?家长是费尽心机。有的家长想让孩子早晨多休息一会儿,就尽量晚一点叫醒孩子。给孩子做好早饭,盛在碗里,打好洗脸水,挤好牙膏,给孩子穿衣,穿袜,甚至系鞋带,然后才真正叫醒他。孩子迷迷瞪瞪地起来,一看时间晚了,就特别不满,甚至无端发脾气。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挫折,当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又受到老师的批评时,就特别怕考试,怕见人,再也不愿去学校。还有的孩子在临考前的早晨,在家大哭大闹,说肚子痛,恶心,浑身难受等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让大脑休息的最好方法是睡觉或体力活动(运动、劳动),情绪状态下即使什么也没干,大脑也在工作。如果大脑总是处于紧张和疲劳状态,学习效果就很差。而面临考试的孩子,晚上睡得晚,早上起得早,睡眠不充足,白天又几乎没有任何体力活动,大脑怎么能得到有效的休息呢?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课间可以跳绳、慢跑10分钟;在家可以学习50分钟,劳动10分钟,这样的学习效率要比连续学习几小时好得多。人在持续的心理紧张状态下,还会产生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出现心悸、出汗、头疼、腹痛、痛经等症状,还有的孩子会有歇斯底里发作,这些需要尽早找心理医生对症治疗。

3.家长不要把自己的紧张、焦虑情绪传染给孩子,考时像平时最好。有的家长生怕孩子不好好复习,将来考不好,整天在孩子耳朵边上唠叨:什么现在条件多好呀,我们为你付出多少心血呀,你要是考不好对得起谁呀?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准备得充分了吗?把孩子搞得紧张不够,烦躁有余。有的家长正好相反,什么也不敢对孩子说,生怕哪句话刺伤孩子;做饭时特别注意增加营养,吃饭时盯着孩子的筷子,怕孩子吃得少,营养不够,晚上要准备夜宵;半夜要起来看孩子,怕着凉感冒。什么都不让孩子做,怕浪费孩子的时间等等。这些小心翼翼的做法,都让孩子感到无形的压力,感觉到家长的焦虑心情。大多数家长都对孩子强调:“千万别紧张!一定要好好考!”其实,紧张的情绪是越强调越出现,越控制越严重,当紧张情绪出现时,要教会孩子顺其自然:紧张去吧,我豁出去了,同时做深呼吸,不要拼命克制,而是让它过去,镇静几分钟后,开始答题。如果你不克制紧张,几分钟后它就会自然而然地过去了,顶多出一身汗而已。

孩子面临考试,心理状态比较敏感、脆弱,家长要有一颗平常心,把战时当平时,用轻松、镇静的情绪去感染孩子。孩子情绪稳定,才能保证正常发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