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解读,指的是人们通过积极解读学习内容来加深理解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并不是告诉你如何理解某个单词或句子,而是告诉你如何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完整含义。该方法对于文字、图片、表格等说明讲解型的学习材料均适用。
语言文字博大精深,看似相同的文字实际上却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方式,就比如“一语双关”。所以如何解读就显得颇为重要。想不想试试下面的挑战?这是我们多年来收集的各式各样的新闻标题,看看你能否发现其中的“深意”(有的还是黑色幽默哦):
·Drunk Gets Nine Months in Violin Case
·一名醉汉在小提琴的官司中被判了9个月
·一名醉汉在小提琴盒子里待了9个月
·Survivor of Siamese Twins Joins Parents
·连体婴儿幸存者和家长连体了
·连体婴儿幸存者和家人团聚
·Iraqi Head Seeks Arms
·伊拉克首脑征集武装力量
·伊拉克脑袋找寻胳膊
·New Study of Obesity Looks for Larger Test Group
·一项关于肥胖症的新研究寻求更大范围的测试群体
·一项关于肥胖症的新研究需要更胖的测试人群
·Kids Make Nutritious Snacks
·孩子们制作有营养的零食
·孩子们是很有营养的零食(对于怪兽来说?)
·Miners Refuse to Work after Death(Schwartz,1999)
·矿工们在死亡事件后拒绝工作
·矿工们拒绝在死后工作
辽宁某岛海域遭遇冷洋流侵入,扇贝纷纷逃跑,但真正的原因竟然是——“扇贝最害怕遇见粉丝”。同样一句话竟然还能有如此逆天的解读,实在太深、太深!
自我解读的意义并不仅限于发掘文字背后的含义,它还能作用于各种其他抽象的表达形式,比如数学、撰写精妙的文字说明,甚至图像表格。下面引述了一本畅销教科书中有关人类心脏的两句话。
心脏隔膜把心脏分为左右两侧。右侧把血液泵到肺部,而左侧把血液泵到身体其他部位。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会细细理解句子之间的深意,只会是一扫而过,心想读过一遍不就已经收获很多知识了吗?然而如果不放慢速度,不去思考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那就只能读到一段段孤立的文字。因此想要识别出这种粗犷的阅读方式也很简单:如果读到任何内容,不论难易与否均保持一样的阅读速度,基本上就可以判断这是在做“不动脑”的阅读。那么机智的你会怎么办呢?如果花时间思考并解读上述文字所蕴含的完整信息,大概会读出以下内容。
“所以心脏隔膜是一个隔断,为的是不让血液混在一起。隔膜右边的血液是去肺脏的,左边的是去身体的。那么心脏隔膜就像一道墙,把心脏分隔成两部分……分隔开后,血液就不会混在一起了。(Chi,De Leeuw,Chiu,&LaVancher,1994,p.454)
这位读者通过自己的理解把两句话联系在了一起。如果再看原文,会发现文中确实没有明确指出心脏隔膜是为了防止血液混合,但是这位读者就机智地悟出了这一点。那么有人会说,何必藏得这么深?直接把其中的关系点明不就好了。事实上,如果在文字或图表中把所有潜在的关系都呈现出来的话,势必会导致内容的指数级增长,令人手足无措。因此,发掘深层信息的主导权还是应当交还到读者手里。
自我解读是一个自主构建的过程。人们基于眼前的信息,构建出更深一层的理解与知识。比方说,擅长自我解读的学习者,会在信息缺失的情况下进行合理推测。过程中,还会与自己已知的事实进行关联思考(比如,肺可以给血液增加含氧量)。而低效读者很可能就不会花工夫来构建对文字的深层理解,顶多就是把原文重读几遍,或者换种说法。简而言之,低效读者读文字,高效读者学文字。
出色的自我解读者还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审视自己的理解。比如,时不时用自己的逻辑来分析一下文中某句话或是解释图表的某一部分,看看是否行得通、逻辑是否自洽。巴索克等人(Chi,Bassok,Lewis,Reimann,&Glaser,1989)在有关自我解读的原创研究中发现,善于自我解读的读者能够识别出理解错误的次数是低效读者的9倍。这并不意味着前者的理解能力较差。与此正相反,这说明他们更勤于自我检查思考逻辑中的漏洞。他们自始至终都会积极地质问自己,“这句话与前文有何联系?这样理解是否准确?”一旦意识到理解中出现了偏差,就能够立刻采取行动来纠正误解。
自我解读的过程涉及元认知[1]。元认知是一种对自身思考与学习过程进行审视和调节的主观意识,也就是说思考自己是如何思考的。在阅读时,理想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不断进行自我解读来审视自己的理解。一旦发现哪里解释不通,就可以有意识地放慢阅读速度重新理解,或是回顾前文来确认是否漏掉了某些关键信息。
自我解读能够形成对事物通透的理解,所以在面对各式各样的相关问题时也能有备而来。例如上文的例子中,“当心脏隔膜上穿孔时,身体的供氧效率就会降低?”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要想明白自我解读的工作原理,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思维模型这个概念。所谓思维模型,指的就是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参考真实世界而构建出的思维形态。假设你刚刚搬到一座城市生活,初来乍到之时对城市的印象估计只有住处周围的那几条街道小巷,而且还需要详细的导航才能避免迷路,“下个路口左转,然后立刻右转”。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慢慢熟悉了周围的环境,脑海中城市的模型也愈加完善,到后来甚至可以准确地预估从住处到自己没去过的地方需要花多少时间,等等。对于出行来说,人们构建出的思维模型就如同一张巨大的鸟瞰图,随时可以调用参考。
在阅读文字时,人们也可以构建出思维模型。比如下面两句话:
一只青蛙蹲在一段圆木上。一条鱼在这段圆木下面游动。
假如我们给你列举了若干类似这样的句子,然后过一段时间后要求你基于阅读到的内容作答。比如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请问你是否读到过以下这句话‘一条鱼在青蛙下方游动?’”(不要偷看上文哦。)如果你同大多数人一样,就会给予肯定的回答。然而这个答案是错误的(现在可以看原句了,原文的确不是这样说的哦)。人们之所以会犯这样的错误,是因为当初记住的是构建出的思维模型,而非句子本身(Bransford,Barclay,&Franks,1972)。这种记忆偏差是在对文字形成理解之后所出现的一种典型的结果。这是因为当人们理解了文字之后,记忆中更倾向于呈现内容的主旨大意和思维模型,而非构建思维模型时所用到的字句。由此可知,考试中经常出现的考察文章细节的习题,并不能有效地检验学习者对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
在上述例子中,人们构建思维模型的过程自然而然地就完成了。然而在很多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有意识地投入更多精力才能构建出逻辑清晰的思维模型。此时充分运用自我解读的话,则可以有效地起到促进作用。随着文字、图像信息的逐渐丰富,思维模型也在渐渐完善。请思考下面的例子来感受自我解读运行的原理。
1.发烧时人的体温会升高。
2.高温下细菌难以生存。
3.身体通过收缩皮肤表层下的静脉血管来让体温升高。
4.收缩后的血管输血量减少。
5.血液流经皮肤表层时会被冷却。
6.如果血液不流经皮肤表层,人们会感到寒冷颤抖。
能熟练运用自我解读的读者会将阅读到的每一句话,与正在成形的思维模型进行比对。图S.1展示了第3句到第5句的推理过程。读到第3句的时候,学习者尝试融合进自己过往习得的“摩擦生热”的原理。然而读到第4句的时候立刻就摒弃了这个想法,因为“摩擦生热”的逻辑说不通。第5句话提供了构成合理逻辑的关键信息,表明血液流经皮肤表皮时会被冷却。收缩的血管让流经皮肤表层的血液减少,因此能被冷却的血液也就相应减少。通过构建发烧的思维模型,学习者意识到人们之所以发烧并不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更多的热量,而是因为一部分降温机制关闭,实现了体内热量聚集的效果。
图S.1 把文字信息通过自我解读的方法转化为思维模型的例子
第6句可能需要我们仔细推敲一番,因为这乍看上去与第1句自相矛盾呀!为什么体温升高人还会觉得冷呢?我们可以很负责任地讲,能问出这个问题的读者肯定是走心了,此时他们担心的肯定是“难道我的逻辑中存在漏洞?”所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要不要试试自我解读呢?
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人们为了透彻理解一段文字所需要下的功夫,主要包含四个步骤。
·认识到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构建思维模型。
·将说明的信息与已知的事物联系起来。
·想办法把独立的句子带入到同一个逻辑通畅的思维模型中去。
·及时检测思维模型中可能存在的逻辑漏洞。
对于讲解型的学习来说,自我解读能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例如在学习描述世界运行的客观规律时(比如生物学、物理学),以及在涉及推导步骤的学习时(比如计算机编程、几何证明),自我解读均被证明能起到不错的补充作用。
日常教学过程大多采用较为直接的方式来学习自我解读:先了解自我解读的原理,再配合着一些实例,然后再总结成一些能够灵活套用的模板。例如,金(King,1994)提倡要给学生讲清楚三大原则:①尽量用自己的话来表达,②更强调如何、为何,而不是何事、何时、何处,③尽量把新知识与之前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此外,金还建议我们在阅读时借助一些特定的句式辅助自我解读,比如,①X与Y有哪些相似点?②如果……会怎么样?③X与我之前学过的Y有什么关系?
针对银行实习生学习计算利息的一项研究也展示了,采用直接法学习自我解读所带来的学习效果(Renkl,Stark,Gruber,&Mandl,1998)。过程中,实习生们参考着一个实际案例来模仿学习解题步骤(请参考章节W)。研究人员要求实习生们每算一步暂停一下,然后写出这一步所实现的目标(比如“乘以百分比表示赚了多少钱”),与其单纯地代入公式计算利息,通过这种方法实习生们能理解每个步骤的逻辑与目的。与另一组没有进行自我解读的实习生相比,这组实习生更擅长把习得的知识应用到处理新类型的问题中。自我解读的程度也可以由浅入深,哪怕只是在学习几何的电脑程序中,单单是从下拉菜单中选择自我解读的内容,也能实现类似的学习效果(Aleven&Koedinger,2002)。
当然还有一些较为轻松间接的方法,同样能够引导学习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展开深入思考。这些方法往往需要在学习开始之前先提出一个“导引问题”(请参考章节Q)。例如在一项研究中(Mayer,Dow,&Mayer,2003),学生们通过一个互动视频来了解一套电池驱动的马达装置。在学习开始之前,一部分学生会得到一个导引问题,并了解到想要解决该问题需要收集哪些相关信息。例如,“如何才能提高马达转速”或者“如何提高电动马达的可靠性”。学习结束后,研究人员对两组学生进行了对比,发现带着导引问题学习的小组比没有导引问题的小组,在处理全新问题时要表现得更好。当然,导引问题本身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是个好问题,学习者则需要借鉴综合完整的思维模型,而并非仅靠记忆中零星的细节碎片就能解答。以上文介绍的人体发烧的例子来说,好问题应当类似于“人们为什么在发烧的时候还会感觉冷?”因为要想回答就必须要对这几句话进行整体思考、全面分析。而问题如果是“收缩后血管的运输量是增加还是降低?”那就有点太索然无味了,“答案在文中已经写得很明白了”。
自我解读对学习带来的显著成果,通常与思维模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具体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人们能对从未遇见过的相关问题进行合理的推理判断。例如,具备完善思维模型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在特定系统中更好地回答假设性的问题,即“如果……会发生什么变化?”例如在学习食物链的过程中,虽然文章中并没有直接讨论狮群数量和青草量之间的关系,但是学生们完全能够推测当草原上青草量减少时,狮群规模会受到怎样的影响。[2]
具备完善的思维模型造就的另一项优势在于,人们能够更加有效地学习与之相关的信息。下面介绍一个以电视剧为背景的研究实验,十分有趣。当时正值电视剧《星际迷航》热播期间,“企业号”星舰用舰载光炮攻打敌人的镜头时常出现。于是研究人员希望了解人们学习操控如图S.2所示的控制面板的过程(Kieras&Bovair,1984)。在思维模型组中,学生们得知可以通过该面板来控制舰载光炮。学生们还会拿到一份关于旋钮和指示灯所对应装置的说明指南。比如,“当战舰能量开关(SP)打开时,能量将从战舰导入两个聚能器之一(EB或是MA)……”这样一来,学生们就可以尝试构建“企业号”星舰战斗系统的思维模型了。反观对照组的学生们,他们没有得到控制面板的说明,自然也无法理解这些操控背后的关系,只能单纯地研究眼前的这些旋钮和指示灯。
图S.2 光炮能源库的控制面板。人们需要学习如何搭配旋钮和指示灯的操作来实现10 种不同的目标。具备相应思维模型的人就能更为高效地学习操作步骤
随后,两组参与者均接受了内容形式完全一致的操作培训。例如,“当SP指示灯亮起时,拨动SP开关。接下来如果MA指示灯亮起,则把ES旋钮转到MA……”随后参与者需要执行这一系列步骤。如果过程中操作有误,就必须重新再来,直到做到零失误为止。以此类推,一共完成10套操作步骤。
研究结果一出,高下立判。思维模型组的参与者平均3.2分钟左右掌握全部操作,而对照组的参与者则需要4.5分钟。一周后的跟踪测试也显示,思维模型组参与者的操作准确度比对照组高10%,完成速度快17%。可见,完善的思维模型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新内容。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当达到目标的操作方式不止一种时,思维模型组的参与者选中执行效率最优方案的概率,也要比对照组高400%。这是一个极有价值的发现。这意味着思维模型既保证了记忆的效果,又促进了理解的灵活度。很多企业培训班的老师抱怨员工脑筋死板,不够活络。然而讽刺的是,过错可能出在培训老师的身上:他们过度关注员工是否能够执行具体的流程步骤,而忽视了帮助他们强化思维模型的工作。然而出现这样的问题也在情理之中。如果人们需要学习安全操作,那么最要紧的事情也的确是严格执行。但是,“记住”与“理解”之间有着天壤之别,自我解读能够促进后者,如果员工的确需要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话,那这点就非常重要。不可否认的是,运用自我解读和构建思维模型的过程确实要花费更多时间,因此也需要权衡利弊。研究中的思维模型组的学生虽然可能收获更多,但是他们也在培训开始前,额外花费了20分钟的时间来研究控制面板的说明指南。
自我解读的主要应用场景正是自学,因此可以肯定的是,人们能够主动地运用自我解读。它能帮我们解决很多常见的学习问题,例如内容读得不透彻(比如确实逐字逐句读了文章,却完全不明白在讲什么),学得很死板(比如,只背会了加粗的重点句子),看得不明白(比如,指导手册讲得太跳跃看不明白更记不住)。
自我解读最关键的第一步就是让学习者明白,我们的目标是构建出完善的思维模型。下面这个针对六七岁的孩子开展的研究就是个极好的例子(Glenberg,Gutierrez,Levin,Japuntich,&Kaschak,2004)。首先,参加实验的孩子要阅读一系列简单句子,然后用迷你小人偶摆出每句话所描述的场景。比如说,小朋友读到“爸爸睡觉了”,他们就会把爸爸小人偶放到小床上。孩子们按照这样的方式完成几个段落。随后,想象条件组的孩子们被要求在阅读文章的同时,也要尝试想象出小人偶在场景中的样子。文字在脑海想象中对应的视觉场景,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本就应该随着阅读过程而生成的思维模型。对照组的孩子们则没有得到要去进行想象的提示。一段时间后,两组孩子都要阅读一篇新的文章,随后回答问题。想象条件组的孩子不仅能够记住更多内容,还能更准确地回忆出故事主人公之间的相对位置。因此,只要能意识到自己应该为学习的内容构建思维模型,就能获益良多(见图S.3)。不过,对于这个年龄阶段(以及更大一点)的孩子来说,这还不是他们能自觉主动完成的事情。
当意识树立起之后,下一步就是学习具体的自我解读策略与技巧了。这些策略大多来自于对高效阅读人士的分析,因此若想传授它们,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可以参照学习的模范榜样当是不二之选。举个例子,在一项针对大学生的培训项目中,学生们有机会观看一段视频,其中介绍了那些把自我解读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学习者(McNamara,2004)。学生们的任务是从下面6项策略中辨认出专家所运用的方法:核对理解、转述表达、详尽阐述、逻辑推理、预测下文,以及为上下文建立联系。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参加培训能够帮助他们在之后的阅读中发掘更多信息(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效果一般,也许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自我解读的技巧)。
图S.3 通过主角的空间位置来辅助记忆
与此类似,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安排大学生观看一段介绍自我解读高手如何学习计算机编程的视频,从而了解自我解读的技巧(Bielaczyc,Pirolli,&Brown,1995)。在练习阶段,研究人员应用了一种逐步推进的提示体系。如果学生们没想起来自我解读,研究人员就会及时提醒;如果他们自我解读的效果一般,研究人员就会介绍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如果以上均无效果,研究人员便会亲自示范。与未参与培训的学生相比,接受了培训的学生在之后用教材学习编程的过程中能够学到更多。他们运用自我解读相关技巧的频率也几乎是对照组的两倍。
自我解读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个问题是自我解读是一件既花时间又耗精力的事情,因此单纯知道要做解读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付诸行动。有时候文字本身能够激发人们思考,比如侦探推理小说的故事情节就会不断引发读者自我解读,将文字中获取的线索串联在一起,最终揭开真相的谜底。而其他情况下文字可能就不具备提示的作用,而没有了明确线索的助攻,我们很难判断自我解读的最佳时机。甚至还有可能存在更加“简明快”的解决方案,人们可以不求所以、直接照做,就更省得去自我解读了。就比如在“企业号”星舰的例子中,可能根本没必要深究所谓10倍光速的行驶速度在物理上是怎么实现的,这种细节就不要自我解读了,接受这个设定就好。总之,第一项挑战就是如何让人们形成这样一个既费功夫,适用范围又有限的学习习惯。这个问题要是能破解,也应该算是学习理论史上的一大贡献了。
第二个问题是人们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含量可能不足以进行自我解读。在几乎所有鼓励自我解读的研究中,与接受自我解读的相关培训相比,目标内容的先前知识充足更意味着学习效果会很好。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会让构建思维模型的过程无法进行,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比如,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其实这些步骤很简单。首先你要把东西分几堆。当然,如果东西不多,一堆也可以接受。接下来看看身边有没有设备,如果没有的话就该去哪儿去哪儿,如果有的话就基本上齐全了。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千万别想一口吃成胖子,一次少弄点儿也比太多弄不过来强。短期来看,一锅端倒也没什么问题,但如果时间稍微久一些,事情就麻烦了,犯错的代价可能会很高哦。好了,你可以让设备先运转一会儿,喘口气儿休息一下。一开始的时候你可能还会觉得这事儿非常麻烦,但很快它就会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目前看来这件事情还得继续做下去,但毕竟未来犹未可知,兴许哪天这事儿就成为历史了呢!好了,当设备停下来之后,我们要再次把东西拿出来分好类,然后再收纳到原来的位置去即可(Bransford&Johnson,1972)。
虽然上面每句话都看得真,但是放到一起之后就感觉完全是在读天书了。这是因为我们的思维模型还没有搞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如果此时我告诉你,这段话的标题是“洗衣服”,估计你就会一下子恍然大悟。这时再读一遍,每句话所表达的含义也就了然于心了,这就是知识储备的力量。当然,大多数情况下对于知识储备的要求要比“洗衣服”这段话高不少,即便是再聪明的大学生,在不了解相关领域专业词汇、科学方法、写作惯例的情况下,面对神经科学的研究论文也难以下手!
所以如果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自我解读一条路走到底只能是一片黑。如果此时再向学生强调自我解读的种种技巧,也只会令他们更加沮丧。因此若是在讲解自我解读时配合学习者完全不熟悉的话题,学习效果也会非常不理想。
第三个问题虽是老生常谈,却值得再次强调:不动脑子的照搬模仿是促进理解的下下策。学习者很可能只是鹦鹉学舌一般地模仿自我解读的提示语句,这样的话再怎么提示自己也可能是徒劳的。要想真正发挥作用,自我解读必须是一个符合逻辑的思考过程。
在学习或者讲授自我解读的过程中,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所谓“上乘”的解读方式呢?在此我们提供一些优秀与糟糕的解读案例,供读者参考。
发烧的时候,身体通过四种机制使体温上升。一是通过收缩静脉血管来减少流经皮肤表层下的血液。当更少血液接近皮肤表层时,散发的热量也就会随之减少。
核心的学习原理是什么
通过把学习内容给自己讲解一遍的过程来加深理解。
对学习什么有帮助,举个例子
“暗物质是宇宙学中假设存在的一类物质,它们占据了宇宙中一大部分看似消失了的质量。”高效读者会尝试从这句话中进行推理,比如思考宇宙中一部分物质既然已经消失了为何质量还会存在。高效读者通过仔细思考句子与句子间、句子与自己已知的事物间的关系,构建出文字内容所对应的思维模型。过程中还包括搜寻理解逻辑上的漏洞。最终形成的思维模型可以促进记忆效果,更易于进行推理,产生重要领悟等等。
为什么会有用
人们通常认为学习就是要背,而且他们的学习习惯也反映出了这一点:通过反复阅读文字,逐字逐句地死记硬背。然而,文字本身并不能反映出内容中间存在的所有关联,因此学习者需要构建出超越文字本身的理解。自我解读之所以有效,是因为人们填补了缺失的信息,将整体逻辑变得更加顺畅了。
能解决什么样的学习问题
·学习者无法意识到自己理解中的错误。
·学习者表达的内容自相矛盾。
·学生很惊讶自己考砸了(预期与实际相差很远)。
·学习者无法理解阅读的内容。
·学习者速读了整个章节,却记不得任何内容。
·学习者忽略了文章中的关键点。
·考试的时候,学生们碰到了无法用课本知识直接解决的问题,抗议道,“我们压根就没学过这些!”
使用的范例
·以说明型材料为学习内容。
·提示学生,让他们把阅读材料和学过的内容结合起来。
·以步骤型的学习样例为参考。
·要求学生每完成一步计算,就要这一步的目的写下来做解释说明。
容易出现的问题
·学习者可能对某领域的知识储备匮乏,无法进行自我解读。
·学习者发现自我解读的过程太费时费力。
·学习者可能会鹦鹉学舌一般模仿自我解读的提示语句,却并没有在用大脑构建思维模型。
[1] 元认知(metacognition):个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
[2] 青草量下降,如果是因为干旱的原因,那么就会导致牛羊等牲畜的数量降低,以它们为食的狮群规模也会相应减小。然而,如果我们观测到青草量的下降,是因为牛羊数量的增加导致的,那么狮群的食物增加,规模也会变大。这些逻辑推理过程你都自我解读出来了吗?——译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